張閎
?
黎明的時候《圣經(jīng)》二題
張閎
耶穌往橄欖山去。黎明的時候,他又到圣殿去,眾人都來到他那里,他就坐下教導他們。
經(jīng)學家和法利賽人帶了一個行淫時被抓到的婦人來,叫她站在中間,就對耶穌說:“先生,這婦人是正在犯奸淫的時候被抓到的。摩西在律法上吩咐我們把這樣的婦人用石頭打死,你怎樣說呢?”他們說這話是要試探耶穌,要找把柄來控告他。
耶穌卻彎下身,用指頭在地上寫字。
他們不住地問耶穌,他就挺起身來,說:“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他就可以先拿起石頭打她?!?/p>
于是又彎下身在地上寫字。
他們聽了這話,就從年老的開始,一個一個地都離開了,留下的只有耶穌和那個還站在那里的婦人。
耶穌挺起身來,問她:“婦人,他們在哪里?沒有人定你的罪嗎?”她說:“主啊!沒有?!币d說:“我也不定你的罪。走吧,從現(xiàn)在起不要再犯罪了?!?/p>
(約8:1-11)
黎明的時候
這是一個特殊的早晨。這是一個不祥的早晨。這是一個要出事的早晨。然而,這是一個滿有恩典的早晨。
起初,它看上去像是一個平平常常的早晨。耶穌像往常那樣,坐在圣殿門口向門徒和眾人講道。但危險的霧霾已經(jīng)悄然聚攏過來。耶路撒冷的猶太領袖——經(jīng)學家①和法利賽人——捉住了一位犯罪的婦人。他們把她帶到了耶穌面前,要挑戰(zhàn)耶穌的道,并且尋找陷害他的藉口。
耶穌與經(jīng)學家和法利賽人之間的緊張關系由來已久。自耶穌傳道之日起,經(jīng)學家和法利賽人就不停地對他加以詰難和試探。以往耶穌與猶太人發(fā)生沖突,一般都是因為耶穌所傳講的真理跟猶太人所理解的真理有所不同,或是因為耶穌本人涉嫌違背律法,如在安息日醫(yī)病趕鬼,等等。每一次耶穌都毫不猶豫地通過自己勇敢的行為和智慧的言辭予以反擊,而且每一次,經(jīng)學家和法利賽人都跌落進自己憑狡詐所設的陷阱當中。
但這一回情況有所不同。耶穌所面對的是一樁無可辯駁的罪,是摩西律法上明確無誤地記載著的罪,而且,他必須要當即做出論斷,無可回避,沒有商量的余地。四周的人都拿起了石頭。耶穌所要面對的情況是:他要是一確認這位婦人的罪,她就會被石頭打死?;蛘撸欠裾J這位婦人的行為有罪,那他本人也將會一道被石頭打死。這是一場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zhàn)。這是一個性命攸關的危機時刻。
經(jīng)學家和法利賽人向三一神發(fā)起了挑戰(zhàn),考驗他的神性,也考驗他的人性。
這事發(fā)生在圣殿門口。
卻彎下身,用手指在地上寫字
然而,在此危機時刻,耶穌做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舉動——“耶穌卻彎下身,用指頭在地上寫字”。他選擇了“書寫”,以應對這場危機。這是一個奇異的選擇,幾乎是不可理喻的。
此刻,我們看到,耶穌“彎下身去”,俯身面向這片土地,這片沾滿了罪惡的土地。這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奇跡!基督來到這個世界上,卻是選擇了一個謙卑的姿態(tài)。這是基督的第一次降臨。
無論如何,耶穌選擇了一個書寫姿態(tài)來應對危機,如果這是一次寫作行為的話,事實上,這并不是一個很合適的寫作狀態(tài)。首先,他沒有寫作工具。既沒有筆,也沒有紙。要完成一次寫作行為的基本物質條件都不具備。其次,周邊環(huán)境也不適合寫作。有那么多人圍在身旁,而且是一群居心叵測的人,心懷惡意,急迫地等待他對問題的回應。這種環(huán)境,更像是一個戰(zhàn)場,一個需要通過唇槍舌劍來搏擊的論辯戰(zhàn)場??墒?,耶穌卻選擇了書寫。這位本應在天上書寫真理的經(jīng)卷和世人罪行判決書的神,他在“地上”的書寫卻是“用指頭在地上寫字”,并且,沒有人知道他寫了什么。
另一方面,這又是一個經(jīng)典的書寫姿態(tài)。寫作者總是低頭俯身,單獨面對一張白紙所顯明出來的世界的“虛空性”。這在另一重意義上,也標榜了寫作的真理性的特質——謙卑性。
然而,耶穌選擇書寫的姿態(tài)來應對危機,還有另一重意義。耶穌的行動,揭示了寫作的另一功能或使命——真正意義上的寫作活動,將以一種特殊的姿態(tài)和方式,處理寫作者個人與世界(環(huán)境)的關系。我們看到,耶穌彎下腰,低下頭,垂下眼睛,定睛在一個世人所看不見的事物上。他不注目環(huán)境和他人。這一姿態(tài),寫作者首先將自己轉化為一個單獨的個體。寫作是寫作者個人面對一個尚未形成的“文本”空間而要采取的行動。這個孤單的行動。寫作者置身于孤單的處境當中,形成一道無形的屏障,與眾人、環(huán)境和世界暫時隔離開來。他只定睛在他所要看到的。盡管書寫在文字文本完成之后,最終必須交付讀者閱讀,或寫作者會假想有某個潛在的讀者的存在,但書寫行為本身卻不直接與他人交流。它是寫作者的一次孤單的行動。而事實上,即便有眾多的旁觀者在現(xiàn)場,卻并沒有人試圖進入耶穌寫作的文本空間里而成為他的讀者。因為沒有人知道他究竟寫了什么。
在地上的任何真正意義上的寫作,無非是天上的寫作的摹本而已
耶穌現(xiàn)在所處的環(huán)境是一個充滿了敵意和仇恨的環(huán)境,一個充滿了罪的環(huán)境,到處都是爭競、論斷和指控。耶穌則要通過書寫,營造一個屬靈的環(huán)境,將他眼前圍繞著他的那個空間從世界分別出來,成為圣潔的所在。因為,他需要一個與父神獨處的環(huán)境,單獨面對父神,默默與父神溝通。在法利賽人提出律法問題為難耶穌的情況下,耶穌必須重新回到父神的律法當中。他面對那一片空白的土地,如同摩西面對面前尚未書寫的石板。他要回到律法被書寫之初的狀態(tài)。
可是,耶穌所書寫的看上去卻是一個烏有的文本,一部不存在的書,至少可以說,是一部未經(jīng)閱讀的書,而且,它的脆弱的存在,使之顯得仿佛一片“空無”。它隨時可能被世上行走的腳步所踐踏并輕而易舉地擦除。他是在書寫“虛空”嗎?哦,“虛空的虛空,一切都是虛空”(傳1:2)!正因為如此,一般解經(jīng)家認為,耶穌并未完成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寫作。他沒有寫下任何有意義的文字,只是在消磨時間,把圍觀的人耗走。②但是,看客從來不會被無聊所耗走,因為他們就是無聊本身。無意義的舉動并不能抵抗和消除無意義,相反,它將與其所要克服的對象一起沉淪。③如此這般的“虛無”的書寫,恰恰是要昭示出更高意義上的書寫。任何人為的寫作,“都是捕風”,如果它不能夠指向終極書寫的話。
事實上,在地上的任何真正意義上的寫作,無非是天上的寫作的摹本而已。從根本上說,這種“臨摹”屬性,才給地上的寫作帶來終極意義?;蛘哒f,地上的寫作才找到了意義的源頭。
關于罪與罰的寫作,已經(jīng)在地上臨摹過了。那就是摩西從神那里臨摹而來的律法——“十誡”。摩西在西奈山上,同神一起在石板上書寫“十誡”,這大概是《舊約》中所明確記載的唯一的書寫行為。而且,首先是神在書寫?!陡R魰分械臅鴮懶袨榈挠涊d,則是耶穌的這一次。在這樣一個嚴峻的時刻,他不會是為了打發(fā)時間隨隨便便寫著玩的。當耶穌在寫字的時候,可以想見周圍的環(huán)境,那里早已是群情激憤。眾人手里都拿著石頭,隨時準備砸向那個婦人,甚至砸向耶穌本人。而且“他們不住地問”,咄咄逼人。而耶穌則用書寫來回應這種逼問。
經(jīng)上特別寫到,耶穌用“指頭”在地上寫字。當初,神在石板上寫下“十誡”的時候,經(jīng)書上也明明白白地記錄了他的寫作方式?!耙腿A在西奈山上與摩西說完了話,就把兩塊法版交給他,是神用指頭寫的石版”(出31:18)。這里強調(diào)了神是用“指頭”寫作??梢?,用“指頭”書寫,是圣父和圣子共有的寫作習慣。他們沒有使用人造的書寫器具,乃是使用自己的肢體,與大地接觸,在地上刻畫,就好像神最初摶土造人一樣。器具的中介性會在一定程度上阻隔神要表達和要改變的。
耶穌的寫作保持了與父神的完全一致。他在地上所做的,完全是父神在天上所做的,決非為了應付環(huán)境而采取的消極措施。因為,“子靠著自己不能作什么,只能作他看見父所作的;因為父所作的事,子也照樣作”(約5:19)。耶穌面對與律法有關的質疑時,選擇了與父神一致的書寫。耶穌要寫的,當然是要寫在地上如同在天上。因為這正是基督第一次降臨世上的使命,他所做的就是“在地如在天”。
除了這一次“寫字”之外,沒有證據(jù)表明耶穌曾經(jīng)有過其他的寫作經(jīng)歷。事實上不僅耶穌,人類文明史之初的那些偉大的原典性的思想家和宗教創(chuàng)始人,都鮮有寫作活動??鬃拥摹笆龆蛔鳌笔潜娝苤?。蘇格拉底能言善辯,卻也不寫作,正如尼采所說——“蘇格拉底,從不執(zhí)筆?!贬屽饶材嵋财珢郯l(fā)表演講。他們的言論,被他們的門徒和追隨者筆錄下來,傳之于世。耶穌之前的猶太先知們也是如此??梢?,在通常情況下,在真理的表達方面,口說言辭具有優(yōu)先性,而寫作則是一個次級行為。亞里士多德指出:“口語是心靈的經(jīng)驗的符號,而文字則是口語的符號。”④德里達也看出了古典時代語言觀的這一特點——“言語,第一符號的創(chuàng)造者,與心靈有著本質的直接貼近關系?!雹莸J為這是古典時代所謂“言語中心主義”的偏至所在。此外,言說行為在言說者與聽眾之間構成一個直接的交流場域,與之相關的不僅是語詞和句段的意義,還有聲音、語調(diào)、語速、表情、節(jié)奏,乃至其間的停頓和靜默,都成為其交流的影響性的因素,甚至它可能還會被打斷,有人插話、提問、質疑,乃至爭辯。這一切,在耶穌的傳道過程中都經(jīng)歷過。而書寫行為是排他性的,它并不接受旁觀,而且,它本身是一次單獨而又完整的行為,不接受打斷和割裂。從這個意義上說,它顯明了律法本身的完整性。
值得注意的是,耶穌強調(diào)了律法的書寫性,他在另一處說過:“我實在告訴你們,就算天地過去,律法的一點一畫也不會廢去,全部都要成就”(太5:18)。律法不只是一言一語,更重要的,它是“一點一畫”,是被書寫出來的條文。
而且他在這一事件中,兩次俯下身去用“指頭”在地上寫字。書寫成為一種強調(diào)和重申。事實上,“十誡”的書寫也經(jīng)歷過兩次。第一次摩西帶著神寫下誡命的石板從西奈山下來,發(fā)現(xiàn)以色列民在他上山的期間,在山下拜偶像,做神所不喜悅的事情,他盛怒之下,將石板摔碎在地上。之后,他不得不再一次回到山上,跟神重新立約?!澳ξ髟谀抢锱c耶和華在一起共四十晝夜,不吃飯,也不喝水。他把這約的話寫在兩塊版上,這就是十誡”(出34:28)。
律法一再地通過書寫而被強調(diào),表明它并不隨著外部環(huán)境和人群的心理狀態(tài)而改變。書寫通過強調(diào)符號之間的“差異”來界定意義的邊界,使律法成之為律法。它用文字符號被“一點一畫”記下來,銘刻在記憶的心版上,如盧梭所說的“上帝將字寫在人的心中”。它不接受提問,也不接受補充和糾正,而且也不會隨著言說者的聲音的消失而消失。因為律法是不可更改的絕對命令。耶穌之后,尤其是在使徒保羅那里,圣經(jīng)才真正由“口述時代”進入“書寫時代”。保羅通過書信的方式來釋經(jīng)傳道。
現(xiàn)在,在這個特殊的早晨,我們看到,基督的“指頭”觸及地面,這地就要被翻轉,被改變。環(huán)境就要被潔凈,被祝福。
人類文明史之初的那些偉大的原典性的思想家和宗教創(chuàng)始人,都鮮有寫作活動
誰是沒有罪的
終于,耶穌“挺起身來”,回到世界環(huán)境中,重新面對世人,并開口說話:“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他就可以先拿起石頭打她?!彼麤]有回避“罪”,也沒有回避“律法”,而是要告訴世人,律法并非外在于人的律令條文,并非人用來論斷他人的戒條,乃是使罪彰顯,而且不只是他人的罪,而是每一個人的罪。
律法并非外在于人的律令條文,并非人用來論斷他人的戒條,乃是使罪彰顯
法利賽人懷疑耶穌的道,懷疑耶穌的恩典和救贖,他們要用律法來捆綁和限制、考驗耶穌。他們不知道,此刻,這律法的制定者就在他們眼前?,F(xiàn)在,法利賽人卻要以律法的捍衛(wèi)者的身份,用神的律法來定神子的罪。這就是我們這個世界的荒謬處境,也是存在的荒謬性所在。更為可悲的是法利賽人,他們天天在盼望中等待著彌賽亞的降臨,而彌賽亞就在眼前,他們卻不認識。這是法利賽人生命中的最深刻的悲劇。
對于耶穌來說,經(jīng)學家和法利賽人的惡意是顯而易見的。雖然他們通常對種種罪恨之入骨,喜歡給人定罪,但這一回他們其實真正感興趣的并非“淫亂之罪”。也就是說,他們并非決意要來成全律法的,而是蓄意要來挑釁耶穌。許多解經(jīng)家都注意到,法利賽人只抓來了行淫的婦人。倘若有行淫,必有一對男女兩個罪人?,F(xiàn)在,帶到耶穌面前的,卻只有一個女人。那個男人卻不知所終。而這一群男人將這位犯罪的女人帶來,事實上已經(jīng)預先為那個男人開脫了。這在某種程度上說,他們已經(jīng)在為自己可能的罪開脫了。可是,耶和華是公義的神,法利賽人卻并未真正實現(xiàn)律法的公義。
然而,這尚且不是重點所在。法利賽人恪守律法,他們甘愿活在律法的轄制中。可是,律法所要求的是“完美”。因此,以法利賽人為代表的猶太人,在恪守律法的道路上不斷地追求完美。法利賽人的恪守可謂艱苦卓絕,卻永遠不可能成就律法。正如保羅所說的:“你既然教導別人,難道不教導自己嗎?你傳講不可偷竊,自己卻偷竊嗎?你說不可奸淫,自己卻奸淫嗎?你憎惡偶像,自己卻劫掠廟宇嗎?你既然以律法夸口,自己卻因犯律法而羞辱神嗎”(羅2:21-23)?
耶穌是來成就律法的。耶穌的行為顯明了律法本身的完整性。神的律法要求的是整全的,而不能限于一二條相互割裂的條文。守律法,就必須是整全的律法,尤其是其中的“總綱”,誡命中最大的——“要全心、全性、全力、全意愛主你的神,并且要愛鄰舍如同自己”(路10:27)。法利賽人自己并不能恪守律法的整全性,甚至偏離了律法的總綱,而是選擇性地援引律法的部分條文,做出有利于自己的解釋,并將之作為指控耶穌的依據(jù),這乃是對律法的最大的毀壞。
但是,成為義人不是靠著人自身,不是依靠自己的行為和克己的努力,乃是因著神的恩典而得救。這就是保羅所謂“因信稱義”。成義若是靠著人的恪守律法的行為,那就等于是忽略了神的作為,取消了神的恩典。在行為不可能完滿的情況下,“稱義”就必然會陷于偽善。所以,耶穌曾在另一處斥責他們說:“虛偽的經(jīng)學家和法利賽人哪”(太23:13)!正因為如此,耶穌從不呼召這些自稱為義的善人,乃是呼召了那些邊緣人群,乃至通常所認為的“罪人”,成為傳他的福音的使徒。耶穌明確地表示:“我來不是要召義人,而是要召罪人悔改”(路5:32)。因著悔改和信,才有得救的盼望。
都離開了
耶穌說完那些話,又重新回到沉默中,回到書寫的孤單當中。
在此特定場合,回到寫作狀態(tài)還有一重含義——提醒人們的羞恥心。當耶穌開口說出——“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他就可以先拿起石頭打她?!薄臅r候,神的大能就震動環(huán)境,也震動了法利賽人堅硬的心,讓他們感到羞恥。
耶穌的寫作跟羞恥心有關,這一點是容易被忽略的。耶穌尚且只是一位三十歲出頭的年輕人,而且不曾婚娶。法利賽人卻擒來一位行淫的婦人推到耶穌的面前。衣衫不整的婦人面前,耶穌選擇了低下頭來寫字,避免了彼此的尷尬。另一方面,也是尊重了女性的羞恥心。盡管這婦人犯了可恥的罪,但耶穌仍愿意尊重她的羞恥心。這就彰顯了耶穌基督誠摯憐憫的心腸。
但是,公正地說,法利賽人尚且是知廉恥的一群。他們在面對自身罪性的逼問下,自知羞慚,悄然離開。事實上,在這個布滿罪的世上,生活的時間越長,罪就越多。如果沒有神的赦免的話,任何人都難以脫離罪的沾染。所以,年長的就先離開。法利賽人尚能意識到自身的局限和罪性。
羞恥心是世俗道德的根源。即便法利賽人,也沒有完全喪失羞恥心。就算不從信仰的層面談,從一般意義上的世俗道德方面,法利賽人也察覺了自身的虧欠。當他們被耶穌指出其可能的罪性的時候,一個個羞愧而退。但是,羞恥心所指向的乃是一般意義上的道德律令,而不是得救的恩典。如果要審判的話,誰有權力來完成這一審判呢?既然人人都有罪,又有誰可以成為公義的審判官呢?審判的權柄只在公義的神、全然無罪的神的羔羊那里。耶穌問道:“沒有人定你的罪嗎?”婦人說:“沒有?!碑斎粵]有。因為沒有一個是沒有罪的?!皼]有義人,一個也沒有”(羅3:10)。
律法成就之際,都是每一個人單獨面對救主的那一刻
不定你的罪
我們看到,當耶穌的書寫終止之際,律法就成就了。
律法成就之際,都是每一個人單獨面對救主的那一刻。那個曾經(jīng)喧囂一時的世界,現(xiàn)在只留下一個全然無罪的救主和一個罪已被全然彰顯的罪人。救恩就發(fā)生在這一時刻。法利賽人終究只是謹守克己的道德家,他們令人惋惜地離開了與主同在、向主悔改的現(xiàn)場,錯過了從主而來的救恩。
耶穌說,“你們不要以為我來是要廢除律法和先知;我來不是要廢除,而是要完成”(太5:17)。耶穌在這一事件上彰顯了他所稱的“完成”。完成,既是終結,又是實現(xiàn)。因著耶穌的降臨,憑著他赦罪的權柄,他帶來了救贖。信他的人從此不再活在“罪”中,也不再活著“律法”中,乃是活在救恩中。神道成肉身,耶穌基督來到世上,是為了拯救世人靈魂,為世人贖罪的。法利賽人不明白這一點,他們依然活在律法中。所以,他們要試探耶穌,要求他審判世人的罪,認為如果他是基督,就應該這樣做。
耶穌成就律法,彰顯救恩,在世上的罪人都如同這位犯罪的婦人一樣,因為耶穌在十字架上的受難和擔當,便站在主的恩典里,而不再在罪里了?;降亩鞯涫前装捉o與的。但并非放任世人的罪,乃是讓世人從此脫離罪的轄制,悔改,而歸向主?!拔蚁蚰愠姓J我的罪,沒有隱藏我的罪孽;我說:‘我要向耶和華承認我的過犯’;你就赦免我的罪孽”(詩32:5)。
摩西對耶和華說:“主啊,我不是個會說話的人;以前不是,自從你對仆人說話以后也不是;因為我本是拙口笨舌的?!?/p>
耶和華對他說:“誰造人的口呢?誰使人口啞、耳聾、眼明、眼瞎呢?不是我耶和華嗎?現(xiàn)在去吧,我必賜你口才,指教你當說的?!?/p>
摩西說:“主啊,請你差派你愿意差派的人?!?/p>
耶和華向摩西發(fā)怒,說:“不是有你的哥哥利未人亞倫嗎?我知道他是有口才的;他現(xiàn)在出來要迎接你。他看見了你,心里就快樂。你要對他說話,把你要說的話放在他的口里;我必與你的口同在,也與他的口同在;我必指教你們當行的事。他要替你向人民說話,他要作你的口,你要作他的神。這手杖你要拿在手里,用來行神跡。”
(出4:10-17)
為什么是我?
帶領二百多萬人民出走埃及,穿越曠野,去到神應許給他們的祖先之地。這是一群奴隸,一群四百多年奴隸的人民。這樣的帶領絕非凡人所能擔當,他應該是一位空前絕后的英雄。神揀選了摩西。
摩西的困惑是——為什么是我?
為奴四百年,以色列人無所事事。他們除了為法老做工,就是繁衍后代。渾渾噩噩的四百年,一個幾百人的家族增長了一萬倍,成為幾百萬人的民族。可是,他們忘記了神,忘記了他們的祖先亞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忘記了神對他們的祖先的應許之地。他們好像也被神所遺忘,四百年里未顯任何神跡。直到有一天,一個人來喚醒這一切。
這兩百多萬人中,只有一人不是奴隸,而是自由人;不僅是自由人,而是王子,是主人。他就是摩西。只有他一人曾經(jīng)經(jīng)驗過自由,嘗過自由的滋味。確實,由摩西帶領以色列人越過紅海而獲救是最合適的人選,因為他有在水中被拯救的經(jīng)驗,嬰兒時期就有了。
奴隸雖然渴望自由,但并不懂得自由,不知道人在自由狀態(tài)下應該怎么做。人若沒有準備好成為自由人,當自由來臨的時候,他們并不能承受。因為他們習慣了被奴役的狀態(tài),習慣了用奴隸的思維來理解一切。奴隸意識已經(jīng)成為他們的“自我意識”的核心。他們只能想象奴役狀態(tài)的生命,以及人與人之間的“主奴關系”。
在奴隸意識的捆綁中,人沒有能力理解神,也不知道應該如何面對神,他們甚至只能羨慕、模仿和膜拜他們的主人及主人的神。他們從埃及人那里所攫取而來的金銀,卻用來鑄造埃及的神。連亞倫也無法掙脫這種捆綁??墒?,對于他們來說,崇拜活著的人和屬世的物有什么意義?!那些就是他們被奴役的根源。他們曾經(jīng)在埃及地親手用泥塑和石雕過這樣的神像,但這些神非但不帶領他們擺脫奴隸地位,反而將他們更加牢固地捆綁在苦難當中。那些不是他們的神,而是他們的主子的神。甚至,那些根本就不是神,而是主子們?yōu)榱伺鬯麄兌藶橹圃斐鰜淼呐枷瘛?/p>
因此,耶和華神并沒有允許以色列人立即進入應許之地,而是讓他們在曠野中流浪了四十年。四十年,那些從埃及出來的第一代人,也就是“奴隸的一代”都離開人世了,除了約書亞和迦勒,剩下來進入應許之地的是曠野之子,是“自由的一代”。神不允許將奴隸意識帶進應許之地。連帶領人們出埃及的領袖摩西也都未能進入。
而摩西是唯一掙脫了“奴隸意識”的人。“耶和華與摩西面對面說話,好像人與朋友說話一般”(出33:11)。神將他當作朋友看待,因為只有他,才真正明白神賦予他們自由意志的心意。
可是,摩西本人卻不這么認為。
言說就是生命
埃及神是僵死的偶像,而以色列人的神卻是又真又活的神,因為他會說話。他向摩西顯現(xiàn),對摩西說話。
言說,是生命的重要表征。這也是又真又活的真神有別于諸假神、偶像的根本性的標志。另一方面,創(chuàng)造天地萬物的造物主,就是一個用語言來創(chuàng)造的神。世界之初生,就是因著神的話語?!疤跤械溃琅c神同在。道就是神”(約1:1)。而當摩西與以色列的神相遇時,神就開口對他說話。摩西明白,他所遇見的神,是又真又活的,有別于他在埃及地所見過的諸神。也正因為如此,摩西告誡以色列民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更要靠耶和華口里所出的一切話”(申8:3)。后來,耶穌重申了這一點(太4:4)。
可是,摩西卻拒絕了神的呼召。他找了各種理由推辭,強調(diào)了各種難處,但神都一一為他排除。他終于說出了自己的難言之隱,因為他有一個致命缺陷——言語障礙。摩西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缺陷,他因著自我認知,以自己所能理解的準則衡量自己的能力,自忖難以完成神的使命。他有自知之明。這在人,是何等寶貴的品德!摩西對耶和華說:“主啊,我不是個會說話的人;以前不是,自從你對仆人說話以后也不是;因為我本是拙口笨舌的?!比欢?,在神看來,所謂“自知之明”,乃是棄絕了與神的連結,是對神的不信任。耶和華是以勒的神,是全然預備的神。神的揀選和呼召,他為受召者必有預備。這一次,他為摩西預備了亞倫。
亞伯拉罕是信心的偉人,當他聽到要用以撒獻祭的命令時,他雖然不理解,也難以接受,但他依然憑著信,順從神的命令。因為他知道,耶和華是以勒的神,必有完全的預備。耶穌在呼召彼得和馬太等門徒的時候,也并未向他們解釋“為何需要聽命”的道理,他們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跟隨耶穌。與之相反的是,有人說:主啊,讓我回家去埋葬了父親,再來跟隨你吧。這人就因不信任主的預備,選擇自己決定辦事,而失去了與神連結的機會。
摩西因為自己的口拙,而自認為他的生命是不完整的,有缺陷的。然而,神掌管他的生命,也掌管他的頭腦和舌頭。
除了約書亞和迦勒,剩下來進入應許之地的是曠野之子,是“自由的一代”。神不允許將奴隸意識帶進應許之地
口吃病案
摩西自知有拙于言辭,用他自己的表達,是“拙口笨舌”。這其實就是“口吃”的委婉表達。弗洛伊德就將其表達為“口吃”(參閱佛洛伊德《摩西與一神教》)。然而,摩西的言語障礙又是怎樣形成的呢?
摩西的口吃,顯然不能歸咎于先天性的家族遺傳。他出身利未支派。這個支派是以色列十二支派中素養(yǎng)最好的,正因為如此,日后他們成為專職的祭司家族。而且,摩西的哥哥亞倫就是一個口齒伶俐的人,他的姐姐米利暗也不遜色,她竟是一位女先知??梢姡脑彝ビ兄峭话愕闹腔圻z傳。
那么,摩西的口吃只能是后天性的??墒牵运幍沫h(huán)境和所受的教育,照理應該比他的兄長們更加能言善辯。他從嬰兒時期起,就在埃及王宮長大,并且。在名義上是法老的外孫。作為王孫的摩西,應該受到了最良好的教育。
摩西的雙重身份的沖突令人關注。作為自由人,他卻又是一個特殊的自由人。在他身上,有著主人和奴隸的雙重身份。從血統(tǒng)上說,他是奴隸之子;從社會身份上說,他是王子。作為王子,相信他受過良好的教育,熟悉埃及王室文化、禮儀、語言,及其信仰體系。
另一方面,他卻又由以色列婦人(實際上是其生母)哺育成人。相信其作為乳母的生母,恐怕也沒少向他灌輸其原生家庭的文化及信仰。在母愛相對匱乏的情況下,乳母影響的重要性不可輕視,有時甚至大過生母。這一點,在亞歷山大·普希金身上有過充分的體現(xiàn)。何況摩西的乳母實際上正是其生母。
我們不知道摩西的童年究竟發(fā)生了什么事情。但在埃及宮廷的生存環(huán)境中,他的身份的特殊性,無疑會給他構成極大的壓力。一旦他模糊意識到自己的身份時,恐懼、悲觀、消極、自卑等心理征候,隨時都可能成為他的靈里的壓傷。臨床醫(yī)學證據(jù)表明,兒童在被歧視的環(huán)境中,精神壓力過大,過度自卑,容易因為精神緊張,而導致口吃?;蛘咄瑫r學習兩種以上的語言時,由于無法協(xié)調(diào)兩種不同語言之間在發(fā)音、語義,及邏輯等方面的差異,亦容易導致口吃。這些情況,在摩西身上都同時存在。而且還不僅如此,摩西所習得的兩種語言還不僅是語音學上的沖突,也不僅僅是語義學上的沖突,更為重要的是,其所包含的屬靈的價值層面上的沖突,這種沖突是不可調(diào)和的。
在摩西的大腦中,自童年時代起,就存在著兩個不同的語言中樞,也可以說,他有兩個屬靈的中樞,而且是兩個相互對抗的中樞。其作為乳母的生母所教導的語言與信仰,以及無意識深處的種族本能,在反抗其現(xiàn)在的外在身份。等他成年之后,被壓抑下去的族群意識終于占據(jù)了上風——他挺身背棄了自己的社會身份。然而,其在宮廷教育中所習得的價值觀和語言,依然會占據(jù)壓倒性的地位。如此一來,他甚至也很難獲得本族群成員的認同。帶著這樣一種身份認同的危機,他必須完全自我放逐,徹底脫離那兩種難以融入的社會:主人的社會和奴隸的時候。他獨自來到曠野,成為牧羊人。在那里,他獨處,努力成為一個完全的自由人,一個獨自面對自我的個體,學習認識自我,并學習牧養(yǎng)。在這樣一種情況下,他才有機會遇見神,與神面對面,并被神所揀選。
但他首先要學會傾聽神的話。
摩西的先祖?zhèn)円才c神耶和華有過面對面的經(jīng)歷,但一般他們都是傾聽神的話,并照著去做。挪亞是這樣,亞伯蘭是這樣,以撒和雅各也是這樣?;蛘撸淦淞繂为毰c神進行一些就事論事的交談。而現(xiàn)在,摩西不僅要聽,而且要做出回應,更重要的是,他還得將神的話轉告眾以色列人。他必須將神的話翻譯成人的語言,并且,還得讓那些完全缺乏啟蒙教養(yǎng)的奴隸們聽懂。
如是一來,摩西就始終面臨著雙重的語言沖突。一種是埃及語與希伯來語的沖突。一種是神的語言與人的語言的沖突。前者是主人的語言與奴隸的語言的沖突。后者是靈里的語言與肉身的語言的沖突。摩西顯然并非天生就是一個很好的雙語教導者。
這一系列的沖突,既是摩西語言障礙的后果,也是其語言障礙的根源。
話語革命
當摩西面對耶和華的時候,人類的語言必要擯棄,而神的語言又尚未習得。他的口吃必將更加嚴重。耶和華為摩西預備了亞倫成為他的幫手??墒牵瑏唫愲m然能言善辯,言辭流暢,但他并不能直接從神那里領受和宣諭誡命,他只不過是一位“傳話人”而已。在地上,亞倫不過是好用的話語工具,摩西才是言說的主體。
太初有道,而人類要習得這太初的道(語言),是何等的艱難。摩西的這種結結巴巴的狀態(tài),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人類在靈性發(fā)育之初的狀態(tài)。仿佛神的語言的“草稿”,打在以色列族群的心版上,打在他們尚未開蒙的主體意識的“白板”上。這就是“道”的童年狀態(tài),也可以說是理性、智慧和靈性的童年狀態(tài)。
也正是在這樣一種情況下,摩西開啟了“書寫時代”。他要將神的話記錄下來,刻在石板上,讓人類牢記,而且不可更改。童年的人類,若不以行為規(guī)范來教導他們,他們就會肆無忌憚。天性中的惡和根本上的罪性,會讓他們偏離神的道。即便有亞倫的代言,依然是不可靠的。因為亞倫就是不可靠的,他口齒伶俐,卻不真正明白神的心意。在摩西離開眾人去到西奈山上領受神的誡命的時候,亞倫卻與以色列民眾一起,重新回到偶像崇拜的舊惡當中。以致讓摩西在憤怒中摔碎了剛剛寫好十誡的石板。神的誡命不得不再一次被書寫。摩西重返西奈山,重新回到神那里,記錄神的律法。二次書寫,進一步強化了書寫的重要性。
以書寫替代言說,是摩西在以色列的一次話語革命。書寫在邏輯上的嚴密性和存在形態(tài)上的穩(wěn)固性,讓神的話語具有了永恒不易的性質,帶給以色列人恒久不變的精神內(nèi)核。這個神所揀選的族群,開始從幼稚狀態(tài)走向了學齡時期,直到神的兒子道成肉身,降臨人世,他們終于得以長大成人。
以書寫替代言說,是摩西在以色列的一次話語革命
?“經(jīng)學家”,圣經(jīng)和合本譯作“文士”。本文據(jù)環(huán)球圣經(jīng)公會圣經(jīng)新譯本1992年版譯名。本文所引經(jīng)文亦據(jù)新譯本。
?如巴克萊(William Barclay)等著《每日研經(jīng)叢書》,賈玉銘著《圣經(jīng)要義》,黃迦勒著《圣經(jīng)注解》,摩根(Campbell Morgan)著《摩根解經(jīng)叢書》等著名解經(jīng)著作,都傾向于這一解釋。
?思想史和文學史上不乏以“虛空”抵抗“虛空”、以“無意義”克服“無意義”的例子。典型如魯迅《野草》中的《復仇》一篇,即以無意義的姿態(tài)實現(xiàn)對無聊看客的復仇。進而,他在《復仇(其二)》中還套用耶穌被釘十字架的故事,將耶穌改造為他所預設的以自我虛無化來反抗世界虛無化的英雄。但這一切乃是基于“仇恨”的生存論的結果。關于這個論題,容另文專論。
?[古希臘]亞里士多德:《范疇篇解釋篇》,第55頁,方書春譯,商務印書館,1959年。
?[法]德里達:《論文字學》,第14頁,汪堂家譯,上海譯文出版社,1999年。
編輯/黃德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