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生命育文心,全力以雕龍
——讀張燈先生的《文心雕龍譯注疏辨》

2016-11-25 19:08:17戚良德李曉萍
中國文論 2016年0期
關鍵詞:注疏劉勰譯文

戚良德 李曉萍

(作者單位: 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

生命育文心,全力以雕龍
——讀張燈先生的《文心雕龍譯注疏辨》

戚良德 李曉萍

新儒學大師牟宗三先生曾自述道:“吾一生無長,只是一個學思生命之發(fā)展?!?牟宗三: 《才性與玄理》,桂林: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第3頁。今觀張燈先生用將近二十年時間摸索、思考的結(jié)晶《文心雕龍譯注疏辨》一書,我們不禁對牟先生的“學思”二字有了更深刻的領悟。對于每一位學者而言,“學思”二字說起來甚為簡單,但是真正將其做到極致以至于灌注到生命信仰中,卻是難之又難的事情。學術無貴賤,都需與生命水乳交融,并且成為生命最美麗的詮釋。讀張燈先生皇皇九十萬言的《文心雕龍譯注疏辨》*張燈: 《文心雕龍譯注疏辨》,上海: 復旦大學出版社,2015年。該書版權頁所標字數(shù)為79.3萬,但由于其上編排版的特殊性,據(jù)我們測算,全書字數(shù)實近90萬。一書,除了為其豐富的內(nèi)容、龐大的體系和細致的剖析而震撼外,更為其融入生命的學思精神所動容。

一、 內(nèi)容廣博,見解精深

《文心雕龍譯注疏辨》分為上下兩編,上編為“文心雕龍新注新譯”,近五十萬字;下編為“文心雕龍疑義疏辨”,四十余萬字。全書內(nèi)容主要由四大部分組成: 原文、譯文、注釋、辨析。除卻原文,其他三大部分是互相補充、互相融合的,可以說三位一體鑄就一個龐大而完整的系統(tǒng),既深入分析《文心雕龍》的具體篇章,又顧及其完整的思想體系和用心,兩方面相互應照,相互生發(fā),呈現(xiàn)出內(nèi)容十分豐碩、體系相當完備的特點。

上編主要是對《文心雕龍》進行了新的注釋和校譯,既綜合了前輩學者的部分研究成果,又在此基礎上有一些新的發(fā)現(xiàn),給我們呈現(xiàn)出來的總體面貌是廣博。這當然是與張先生深厚的學識分不開的,尤其在注釋部分體現(xiàn)得更為明顯??梢哉f,精當而又豐富的注釋,使得本書對于不同層次的讀者皆可適用,實屬難能可貴。要達到這種效果,既要有對《文心雕龍》全書的整體把握,還要對中國古代文獻典籍有相當?shù)氖煜?,這是一種實實在在的工夫。

如《征圣》篇有“書契斷決以象夬,文章昭晰以象離,此明理以立體也”句,張先生是這樣注釋的:

《書》契: 指《尚書》的文字。歷來注家均將“書”“契”聯(lián)為一詞,訓指文字,恐未妥。上文提出經(jīng)書寫作有四種體例特征,緊接著分別舉《春秋》、《禮記》、《詩經(jīng)》、《易經(jīng)》等實例予以述說。這里指“明理以立體”的體式,也須有具體書冊證實之,故“書”字正應指《尚書》。這樣解句,前后論述方顯互應順連。夬、離: 夬卦和離卦,《周易》六十四卦之一。夬卦表決斷,離卦表明亮如火。下篇《宗經(jīng)》引子夏的話,說《尚書》“昭昭若日月之明”,“照灼”而“曉然”,與夬、離二卦表意合,也可證這里的“書”字正宜解指《尚書》。*張燈: 《文心雕龍譯注疏辨》,上海: 復旦大學出版社,2015年,第14頁。

可以看出,張先生選擇注釋的地方不僅是重點,而且是難點;他的注釋沒有沿襲成說,而是獨辟蹊徑,做出了新的判斷,而這一判斷又緊扣原文的上下文意,從而令人信服;同時,兩條注釋延伸互證、互為補充,更增加了說服力。這樣的注釋不僅精當而豐富,具備較強的可讀性,而且顯然也具有較高的學術性。

又如《詮賦》篇有“賦者,鋪也”之句,但“賦”和“鋪”之間有怎樣的關系,為何用“鋪”來解釋“賦”,并不是一個可以簡單說清楚的問題。張先生是這樣注釋的:

鋪: 鋪陳直敘?!吨芏Y·春官·大師》鄭注:“賦之言鋪,直鋪陳今之政教善惡。”《釋名·釋典藝》也說:“敷布其義謂之賦?!边@里句中的兩個“賦”字,主要指寫作手法而言。本篇論賦,“詮”即解釋意。劉勰連環(huán)行文,先從賦是何種手法說起。*同上,第63頁。

把“鋪”解釋為“鋪陳直敘”是容易理解的,但鋪陳直敘與賦有何關系呢?正是為了回答這個問題,張先生引《周禮·春官·大師》鄭注和《釋名·釋典藝》予以佐證,通過這樣進一步對“賦”的解釋,我們就能很清楚地明白為何劉勰說“賦者,鋪也”了。在此基礎上,又特別指出這里的“賦”還不是作為文體的賦,而主要是一種寫作手法,并指出劉勰論賦何以要從寫作手法說起??梢哉f,這樣的注釋對讀者來說是非常細致而體貼的,同時其學術含量也是顯然可見的。

相較于上編注釋的廣博而不乏學術含量,下編給我們呈現(xiàn)的總體面貌是更加精深。所謂“精”,是指張先生的“疏辨”專挑“龍學”中最困難的問題進行梳理辨析;所謂“深”,則是指張先生在“疏辨”中所呈現(xiàn)出來的深度,以及對那些疑難問題加以解決的程度。法國審美現(xiàn)象學家米·杜夫海納曾對深度進行過解釋:“深度之所以常常含有某種奇異性,那是因為它只有使我們離開原有的生活環(huán)境,擺脫構(gòu)成表面的我的那些習慣,把我們放置在一個要求新目光的新世界面前才是深度?!?[法]米·杜夫海納: 《審美經(jīng)驗現(xiàn)象學》,韓樹站譯、陳榮生校,北京: 文化藝術出版社,1992年,第448頁??梢哉f,張先生的“疏辨”就把我們帶進了這樣一個龍學新世界?!段男牡颀垺费芯恐杏泻芏鄦栴}尚未解決,更有很多問題因為尚在解決的過程中而有著種種不同的認識,甚或誤解或偏解,對此,張先生把它們一一挑選出來,并提出了很多新鮮且有說服力的洞見,從而經(jīng)常將我們傳統(tǒng)習慣了的理解打破,重新接受一種新的理解,給與讀者一個開放的世界。張先生的“疏辨”不僅體現(xiàn)出深厚扎實的文獻考據(jù)功夫,而且更具有精細的辨識能力,也具備相當?shù)睦碚撋疃取?/p>

張先生善于從細微處著眼,不厭其煩地對比相近詞語之間的細微差別,從而發(fā)現(xiàn)問題之所在,并予以新的解答。如《征圣》篇有“含章之玉牒,秉文之金科”句,一般均以此二句互文足義,解釋為文章寫作的金科玉律,并無特別難解之處。但是,張先生通過對比發(fā)現(xiàn)了問題,即“含章”與“秉文”二者并非完全同義的,它們有著細微的差別,“含章”的偏重點在“醞釀”、“蘊蓄”,也就是構(gòu)思文章,“秉文”當然指的就是寫作文章了*張燈: 《文心雕龍譯注疏辨》,同上,第478頁。。正是通過這種精細的辨識,張先生將這兩句最終翻譯為:“醞釀構(gòu)思的寶貴經(jīng)驗,秉筆撰文的金科玉律”*同上,第11頁。,這與大多數(shù)《文心雕龍》的譯本是頗為不同的。

再如《辨騷》篇引淮南王劉安“雖與日月爭光可也”句,張先生根據(jù)劉安《離騷傳序》“推此志雖與日月爭光可也”句,以及司馬遷《史記·屈原列傳》所云:“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闭J為劉勰這里的意思,既不是很多譯本中所說的“屈原與日月爭光可也”,也不是一些譯本中所說的“《離騷》與日月爭光可也”,而是指屈原的情志、精神與日月爭光可也。*同上,第496—497頁。這顯然是很細微的理解,但正如張先生所說,“有時細微處亦為關節(jié)處”*同上,第497頁。,也最能檢驗出一個學者的學術水平。的確,有時候一個細微問題的解決,可以幫助人們理清楚一個或幾個大問題的糾葛,正是“輕采毛發(fā)”而“深及骨髓”(《序志》)。

二、 語言典雅,精益求精

《文心雕龍譯注疏辨》的上編主要是翻譯和注釋,這是不少學者都已做過的工作。如何在已有大量譯注本的情況下,呈現(xiàn)給讀者一個具有自己特點的文本,張先生顯然頗費思量。他在“前言”中說:“前輩學者說過: 譯事三難,曰信曰達曰雅。古文翻譯和外文翻譯的道理是一樣的?!?同上,第1頁。對于《文心雕龍》的翻譯而言,在某種程度上比外語翻譯可能更難一些,完全做到“信”和“達”實際上是不太可能的,在此基礎上的“雅”就更屬難上加難了。然而,張先生立志高遠,偏偏以最高的標準要求自己的一言一思。他認真分析了《文心雕龍》本身的特點,在字詞、句式、語法等方面進行了一絲不茍的考究和思量,而后力求最大程度地運用自己的才學將原著的格調(diào)韻味傳達出來。

為了做到張先生心目中希冀的“雅”,也為了對每一位讀者負責,他對自己提出了十分苛刻的要求,在譯注過程中嚴格貫徹兩條硬性規(guī)定:“其一是要求譯文大體是原文的一倍。嘗試的結(jié)果發(fā)現(xiàn)這二比一的比例正相合宜,拉長了顯冗,壓縮了則干。其二,譯文基本都采用類乎白話文的排比句式,以期對應原著的排偶文句,力求顯現(xiàn)原作的獨特風貌。”*張燈: 《文心雕龍譯注疏辨》,同上,第1頁。在譯完之后,仍然孜孜不倦地對譯文進行了斟酌推敲,以至于對每篇譯文最終修改潤色均多達十二遍以上,其如此一絲不茍、認真負責的學術精神,的確令人敬佩。

這里,我們試以《物色》篇第一段為例,具體領略一下張先生譯文的獨特魅力?!段锷肥恰段男牡颀垺返拿?,其第一段不僅提出了重要的理論主張,劉勰的語言更是花團錦簇、精美絕倫、如詩如畫,如何傳達出原文的格調(diào)韻味,實在是并不容易的事情。我們將劉勰的原文和張先生的譯文并列如下:

春秋代序,陰陽慘舒;物色之動,心亦搖焉。蓋陽氣萌而玄駒步,陰律凝而丹鳥羞;微蟲猶或入感,四時之動物深矣。若夫珪璋挺其惠心,英華秀其清氣;物色相召,人誰獲安?是以獻歲發(fā)春,悅豫之情暢;滔滔孟夏,郁陶之心凝;天高氣清,陰沉之志遠;霰雪無垠,矜肅之慮深。歲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遷,辭以情發(fā)。一葉且或迎意,蟲聲有足引心;況清風與明月同夜,白日與春林共朝哉!

春秋四時依次更迭,陰陽季節(jié)分別顯得凄冷和舒坦;物象景色變動不已,人的心旌自然也會隨之而搖蕩。陽氣萌生之時螻蟻開始活動,陰氣凝聚之際螢蟲貯藏食物,細微的蟲蟻尚且都能有感而動,可見四時對萬物影響的深巨了。至于人類,心靈慧智猶如美玉般的卓杰,氣韻清純好比花朵似的秀發(fā),在萬千景物色澤的感召之下,誰人還能安然而無動于衷呢?所以,跨入新年春意盎然,歡快愉悅之情便特別的舒暢;陽氣過盛夏日炎炎,煩躁郁悶情緒則積聚而突出;天高云淡秋氣清爽,沉靜深邃的志趣自會顯得無比的悠遠;冰雪無垠冬日冷峻,莊嚴肅穆的情味更又變得格外的凝重。年年歲歲景物種種,種種景物形貌不同;人的情緒正隨著景物遷移而起伏,文章辭采又依順情緒波動而敘寫。一葉飄落尚且能觸發(fā)思慮,蟲鳴聲聲足可以牽動情懷,更何況還有清風與明月相伴而生的夜色,麗日共春林照耀輝映的美景呢!*同上,第403頁。

可以看出,張先生完全達到了自己的兩個要求: 一是譯文是原文的兩倍,二是句式整齊排比有序,與原文的排偶文句相應。且不說張先生的譯文是否能夠達到“信達雅”的要求,僅僅嚴格貫徹這兩個規(guī)定,這對翻譯四萬字的《文心雕龍》來說,就是一個富有巨大挑戰(zhàn)性的工程了。事實是,張先生完成了這樣一個工程,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實現(xiàn)了譯文的可靠、通達而雅正。不難想見,完成這八萬余字的譯文所要付出的心力,是完成同樣篇幅的學術論文所難以比擬的。

與譯文相比,注釋的篇幅自然更大,如上所說,張先生的注釋做到了廣博而精深。這里我們要提出的,是張先生自己談到的注釋方法,他將其概括為“既小心又大膽”六個字。所謂“小心”,即是“原著的每一個字,都嚴格從文字詁訓入手,比較各家注解之差異,尋出最為順當貼切的訓釋。沒有依據(jù)的詮解不取,標新立異的闡述不發(fā),惟求取得原著詞義文意的正解或勝解。”*張燈: 《文心雕龍譯注疏辨》,同上,第2頁。如此追求,如此目標,其難度可以說不亞于對譯文的兩個規(guī)定,甚或過之。從張先生對“小心”的這一詮釋,我們不僅能夠看出這本書的可信任度,更為其默默地為此做出的不懈奮斗而感動。除了“小心”,還有另一方面也是必不可少的,即“大膽”,張先生說:“所謂大膽,指一旦發(fā)覺前人訓釋不當或有誤,有了確鑿的詁訓依據(jù),反復掂量實又覺理當訂正之時,則另立新注而毫不猶豫,不論此解他人是否提過。全書訂正或改注的地方,計有五百多處,故上編名‘新注新譯’?!?同上??梢姡瑥难芯繎B(tài)度上,張先生既不屈從于權威,敢于表達自己的真知灼見,又努力做到有理有據(jù),而不是刻意求新,更不是為了嘩眾取寵。此種態(tài)度正符合劉勰提倡的研究方法:“有同乎舊談者,非雷同也,勢自不可異也。有異乎前論者,非茍異也,理自不可同也?!?《序志》)

除此之外,張先生的這部《文心雕龍譯注疏辨》無論翻譯還是注釋,在詳備廣博的同時又追求要言不煩,呈現(xiàn)出微言大義的特點,從而體現(xiàn)出作者的精心和用心。張先生有時很簡短的一句話,若細細體味,會發(fā)現(xiàn)里面蘊含著其深刻的理論思考,并非隨意為之的,如張先生經(jīng)常在每篇注釋的第一條中,用簡潔的一句話概括一篇的主旨,雖簡潔卻有力,體現(xiàn)出其于龍學的卓識。例如,在《風骨》篇注釋的第一條中,張先生寫道:“本篇論文章應有風力和骨力,將作品情志辭采比作人體的精神、氣血和骨骼。”*同上,第257頁。在這句簡要的解釋中,張先生沒有分開解釋什么是風,什么是骨,而是指出劉勰以人體的精神、氣血和骨骼作比,對文章的情志辭采做出要求,從而點出了風骨的本質(zhì)所在。這可以說是一種頗為嚴謹?shù)谋磉_,其中顯然蘊含著張先生對“風骨”這一爭議極大的學術問題的深刻思考。又如《序志》篇“古來文章,以雕縟成體,豈取騶奭之群言雕龍也”三句,張先生注釋曰:“‘古來文章’三句連貫視之,謂文章歷來注重雕縟,書名‘雕龍’二字怎會單因騶奭稱‘雕龍奭’而才予采用呢?句中‘豈’字,應視作是表反詰的副詞?!?同上,第444頁。這段注釋不僅解釋了劉勰這句話的正確含義,更是表達了對在此問題上相關學術論爭的觀點和看法。一句簡單的“句中‘豈’字,應視作是表反詰的副詞”,其實蘊含著豐富的學術內(nèi)容和廣闊的學術背景,囿于注釋的體例,作者沒有展開論述,但這一簡單的交代既表達了作者的觀點,又以“應視作”的語句明白無誤地指出了其中還有不同的學術觀點,從而可以引發(fā)讀者進一步的思考。

三、 擘肌分理,細辨歧見

劉勰在《序志》篇有言:“同之與異,不屑古今,擘肌分理,唯務折衷?!?張燈: 《文心雕龍譯注疏辨》,同上,第450頁。劉勰的這種嚴謹?shù)难芯亢椭鰬B(tài)度同樣體現(xiàn)在張先生的這部《文心雕龍譯注疏辨》當中,當然,劉勰的“唯務折衷”是為了搦筆論文,張先生的“擘肌分理”則表現(xiàn)于細辨歧見。

這種細辨歧見集中體現(xiàn)在張先生大作的下編,也就是“疑義疏辨”部分。我們不能說張先生的辨析都是準確無誤的,但選擇如此眾多的疑難問題進行疏解,這本身的學術勇氣就是值得贊賞的。更況,他的很多分析是非常細致入微而具有一定的啟發(fā)性和開創(chuàng)性的。

比如,上述《物色》篇中“是以獻歲發(fā)春,悅豫之情暢;滔滔孟夏,郁陶之心凝;天高氣清,陰沉之志遠;霰雪無垠,矜肅之慮深”數(shù)句,研究者普遍以為劉勰文筆出色,卻并不覺得有什么難解,也就不會予以深究。但張先生慧眼獨具,一下子抓住其中的“情”、“心”、“志”、“慮”四字,特別指出它們“均指人的情感思緒”*同上,第887頁。,可謂抓住了問題的癥結(jié),這就真的是不同凡響了。并進而解釋道:“所謂春暖使愉悅之情暢,夏暑令郁悶之心盛,秋高讓深邃之思遠,冬寒促莊肅之感重,實言四時節(jié)氣各異,容易感應觸發(fā)不同的情懷,或使這種情懷表現(xiàn)得充分和強烈起來,并非謂四時只能或必能產(chǎn)生這四種情緒?!?同上。張先生的解釋不僅恰當而中肯,符合劉勰在此處的命意,而且更涉及對中國古代哲學和文藝思想中“志”與“情”等一系列概念的認識和解讀,因而可謂用意頗深。不少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的著作中都講到“志”與“情”的區(qū)別,認為古代的“志”與志向抱負有關,而“情”指感情活動。但實際上,古人對于“志”與“情”的分別并不是那么清楚的,有時兩者都表達心中所想之意,即“心”與“慮”,因此二者并非絕對的對立關系。楊明先生在其《文心雕龍精讀》中,便列舉了很多例子證明*楊明: 《文心雕龍精讀》,上海: 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42—46頁。: 情可以用在政教場合,而志也可以用來表達沒有政治內(nèi)容的一般心中存想之意,甚至志情二字可以并用來表達心中所想,在很多情況下,二字是同義可以替換的。所以,不能提到“志”,便一定要與政治抱負等聯(lián)系在一起,而提到“情”便認為是指感性情感,實際上那都是武斷的,具體是表達什么意思,要根據(jù)其出現(xiàn)的具體環(huán)境,前后細細琢磨分析,不可輕易妄下斷語。以此而論,張先生把“情”、“心”、“志”、“慮”放在一起,都取“情感思緒”之意,正是融會貫通的高明之舉。

如果說,把《物色》的“情”、“心”、“志”、“慮”統(tǒng)一釋為“情感思緒”是化繁為簡,那么張先生對《知音》篇中“夫篇章雜沓,質(zhì)文交加”的“質(zhì)”、“文”的解釋,則采取了化簡為繁的做法。他首先指出,“質(zhì)”、“文”二字有兩種解釋,一是指作品的內(nèi)容和形式,一是指質(zhì)樸的和文華的,并認為:“兩解并可通。相較而言,則似取后解勝?!焙我匀绱四??張先生說:

后句的“質(zhì)文交加”,是說明“篇章雜沓”的具體情狀的。說既有內(nèi)容又有形式且交互錯雜,自可以部分反映出“雜沓”的情況……但是,反過來,“雜沓”恐非單純體現(xiàn)在內(nèi)容的繁富和形式的多樣上,因為這些都還是正常的,有規(guī)律可循的。……所謂的“雜沓”,除指內(nèi)容形式的發(fā)展所帶來的多樣性外,更應包括有律可尋的變化之外又呈現(xiàn)出來的紛紜復雜的狀態(tài),那么,“質(zhì)”、“文”的訓解自更宜從格調(diào)的、品類的、色彩韻味等角度著眼,即言質(zhì)樸的、文華的形形色色之作紛繁共呈,方與“篇章雜沓”句最協(xié)。*楊明: 《文心雕龍精讀》,上海: 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913頁。

這種解釋并沒有完全推翻前人的看法,也未必一定就是正確的結(jié)論,但我們不能不承認,顯然更加精細、更為用心了,也就有可能更接近文本的原意了。應該說,這對《文心雕龍》研究而言,是一個值得努力的方向。

《文心雕龍》是產(chǎn)生于我國南朝時期文論著作,無論是由于語言自身的演變規(guī)律所決定,還是因為歷史上主觀的語言變革事件所導致,都使得其中的很多術語與我們今天的含義大不相同,更有很多我們今天感到生疏的范疇和理論。歷經(jīng)幾代學者的艱苦努力,我們對《文心雕龍》的認識和理解已然更為準確和深入,但其理論和內(nèi)容要走進當代人的心靈,可能還需要不短的時間。雖然張先生已經(jīng)最大限度地為我們據(jù)理分析了諸多疑難歧議,為我們解答了很多問題,但是,還是有不少問題仍然存在異議,仍然難以得出公認的結(jié)論。

例如,《原道》篇作為《文心雕龍》的第一篇,它的第一句作為全書的開篇之句,到目前為止,紛爭仍是很大?!拔闹疄榈乱泊笠印?,這個“德”字,當如何解呢?張先生清晰地梳理了“德”字解讀的幾種比較有影響力的觀點,范注認為“德”應釋為“德業(yè)”、“事業(yè)”;楊明照先生則將“德”字訓釋為“功用”;王元化先生根據(jù)《管子·心術》“德者道之舍,物德也生。德者,得也”的說法,認為:“德者,得也,物之得以為物,就是這個‘德’字的正解,我想,這樣來解釋‘文之為德也大矣’就通了。再根據(jù)‘道’與‘德’的關系,文之得以為文,就因為它是從‘道’中派生出來的?!?王元化: 《文心雕龍講疏》,桂林: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年,第332頁。對王先生的這個解釋,張光年先生是十分贊同的,并進而解釋道:“文是道的體現(xiàn),從道中派生出來,而且是與天地同時誕生的。用口語翻譯出來,就有了‘文的來頭大的很啊’這樣看來有些突兀的句子?!?張光年: 《駢體語譯文心雕龍》,上海: 上海書店出版社,2001年,第54頁。對此種種說法,張先生認為“功德”是“德”字的正解,并將這一句翻譯為“文章作為一項德業(yè),實在是夠盛大的了”*張燈: 《文心雕龍譯注疏辨》,上海: 復旦大學出版社,2015年,第3頁。。應該說,這樣的翻譯還是比較穩(wěn)妥的,但卻不能說達到了“信達雅”的要求。

再如,《知音》篇有著名的“六觀”之說,談的是什么問題呢?研究者歷來有不同的認識。張先生注釋說:“六觀: 觀任名詞,謂觀察的視點;六觀即言六項標準?!?張燈: 《文心雕龍譯注疏辨》,同上,第432頁。但牟世金先生早就指出:“‘六觀’本身并非標準。所謂‘標準’,必須有某種程度的規(guī)定性。……‘六觀’本身并沒有作何要求與規(guī)定,也就說不上是什么標準了?!?牟世金: 《〈文心雕龍譯注〉引論》,《雕龍集》,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年,第287—288頁。因此筆者覺得,認為“六觀即言六項標準”,顯然是不夠妥當?shù)摹?/p>

但總體而言,《文心雕龍譯注疏辨》是當今眾多龍學著作中極富特點的優(yōu)秀之作,這是毫無疑問的??追蜃佑醒裕骸皩W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楊伯峻: 《論語譯注》,北京: 中華書局,1980年,第18頁。對于一個成功的學者而言,一部著作的產(chǎn)生,必然是學與思相融合促進的結(jié)果??梢哉f,張先生的這部《文心雕龍譯注疏辨》正是一部學思之力作,其以考鏡源流、疏通疑難的學術力度和融匯全部生命的精神力度,彰顯著作者人生之光彩。

良德附記:

自從2005年8月在貴州師范大學舉辦的《文心雕龍》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第八次年會上得識前輩張燈先生尊顏,便為先生獻身龍學的精神所感動。2008年10月,《文心雕龍》與21世紀文論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在首都師范大學召開,先生與我并床而臥,長談至黎明,話題只有一個,那就是《文心雕龍》研究。2015年8月,中國《文心雕龍》學會第十三次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云南大學召開,身體已不是特別硬朗的張先生,特地從上海帶給我一部厚厚兩冊的《文心雕龍譯注疏辨》。先生說:“書太重,我背不動了,只帶了兩部,希望你給我提點意見。”望著先生清癯的面容和蹣跚的步履,我的眼淚直打轉(zhuǎn)。韶光易逝,青春不再,但文心不老,龍學永存。從《文心雕龍辨疑》到《文心雕龍新注新譯》,再到這部《文心雕龍譯注疏辨》,張先生一步一個腳印,在各方面條件并不完全允許的情況下,矢志不渝地投身到龍學的鉆研中,用力之勤、學思之苦,是一般人所難以知曉的。這篇書評初稿由我的學生執(zhí)筆,我作了大幅度的刪補改寫,其中所談,實不足以概括張先生龍學成果之萬一,僅以表達對先生獻身龍學的景仰之情而已。

(作者單位: 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

猜你喜歡
注疏劉勰譯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劉勰《文心雕龍》論“三曹”詩
劉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體論
譯文摘要
《爾雅注疏》點校零識
天一閣文叢(2018年0期)2018-11-29 07:48:28
清代浦鏜《周易注疏正字》“盧本”發(fā)覆
天一閣文叢(2018年0期)2018-11-29 07:48:24
I Like Thinking
劉勰《文心雕龍》的辨體理論體系——兼論其辨體觀的開創(chuàng)意義和深遠影響
學術論壇(2015年6期)2015-12-24 15:55:20
論劉勰辨“騷”的矛盾心理
學習月刊(2015年16期)2015-07-09 05:39:16
《論語》注疏之西方傳承:從理雅各到森舸斕
玉环县| 北碚区| 旬邑县| 铁岭县| 唐海县| 南华县| 襄樊市| 麻阳| 南安市| 新昌县| 延川县| 郑州市| 辰溪县| 观塘区| 太仆寺旗| 章丘市| 昆明市| 普安县| 营山县| 观塘区| 泾川县| 马龙县| 孟津县| 交口县| 沙河市| 灵川县| 通山县| 深泽县| 东安县| 上饶县| 博乐市| 胶南市| 达孜县| 额尔古纳市| 米脂县| 乡宁县| 台江县| 营山县| 齐河县| 定陶县| 吉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