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保護宇航員的安全,讓他們能順利完成任務,并安全返回地球,科學家們對宇航服進行了多次改良。然而自人類第一次踏上月球以來,47年間,太空頭盔的研究卻沒有取得什么巨大突破。
隨著人類的視線投向火星,登陸并近距離探索火星只是時間問題。顯然,戴著現(xiàn)有的太空頭盔到火星去,不是一個好的選擇。于是美國宇航局的設計師又回到圖紙上,開始設計適合在火星上使用的太空頭盔。
用于火星探索任務的頭盔應該是什么樣的呢?美國宇航局的專家們認為,它應該更耐用(能夠承受風暴的襲擊)、更具柔韌性(使宇航員活動更方便)和擁有更寬的視野(360°的視角)。并且它還要擁有更高的能見度,戴上它,宇航員能夠清楚地看到自己腳下火星粗糙的表面。
現(xiàn)在我們來看看美國宇航局設計的太空頭盔。
過去(20世紀六七十年代)
這是尼爾·阿姆斯特朗和巴茲·奧爾德林所戴的標志性的泡狀頭盔。它能夠承受月球極端的溫度波動,保護宇航員的眼睛不被太陽的強光和輻射傷害。頭盔的后部裝有軟墊,在發(fā)射、著陸或出現(xiàn)其他緊急情況時可對頭部起到緩沖的作用。
現(xiàn)在
現(xiàn)在使用的太空頭盔幾乎與阿波羅計劃中使用的頭盔一樣,都是球狀的,通過密封項圈固定在宇航服上。不過現(xiàn)在的太空頭盔上裝有相機和照明燈。由于國際空間站每92分鐘繞地球一圈,宇航員在進行太空行走時可能會突然陷入黑暗中,因此頭盔裝上照明燈是很有必要的。
未來(21世紀三四十年代)
在火星上,能見度和靈活性是極其重要的。這就是為什么用于火星探索任務的新型宇航服BioSuit的頭盔像摩托車頭盔那樣,支持宇航員頭部自由活動。BioSuit的頭盔將配備顯示導航、后勤、任務時間表、態(tài)勢感知、生命支持信息的平視顯示器。
大科技·科學之謎2016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