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旭鵬
失敗者有自己的歷史嗎
文/張旭鵬
20世紀80年代以來,西方史學經歷了一個可以被稱作“個體化”的過程,其主要特點是歷史不再被視為大規(guī)模社會政治力量的結果,歷史研究的對象也進而從結構性的宏大問題轉向個體的經驗與感受。史學的個體化改變了人們對歷史的傳統(tǒng)認知,它將不論是研究歷史規(guī)律的“大寫歷史”(History)還是研究具體歷史問題的“小寫歷史”(history)都予以徹底解構,不但否認了歷史的單一性,強調歷史的多元性和復數特征(histories),也否認了歷史的科學性和客觀性,代之以對歷史經驗和歷史再現(historical representation)的重視。
史學的個體化不僅是歷史哲學的一個重要轉折,也為歷史撰述開辟了諸多新領域。在英國,以E.P.湯普森的《英國工人階級的形成》為代表的“自下而上”(history from below)的社會文化史研究路徑,較早將目光投向了歷史上的普通個體。文化理論家約翰·斯道雷在評價該書對于大眾文化研究的意義時,曾指出:“湯普森筆下的歷史不是抽象的經濟和政治進程,也不是偉人和名人活動的記錄。該書關注的是‘普通的’男人和女人,他們的經驗、價值觀念、思想、行動和欲望?!彪S后,在意大利、法國、美國相繼興起的微觀史、新文化史和記憶研究等進一步將歷史學家的興趣從對精英歷史、結構性社會變遷的關注,推向對極具個性的個體歷史的偏好。
盡管一些現代主義者對史學個體化背后的后現代傾向提出了批評,認為它摒棄了歷史研究的理性主義法則,并最終會走向野蠻主義。但對史學個體化的踐行者來說,個人的行動、經驗甚至心態(tài)反而有助于展現歷史的本來面目,因為它提供了一個多樣化的和更為民主的史學圖景,讓人們能夠注意到那些被忽視的和被壓抑的社會群體,當然也包括“歷史上的失敗者”。嚴格來說,歷史上并無所謂的“失敗者”,因為“失敗者”與“勝利者”都是依據特定語境而言的。一場戰(zhàn)爭或政治運動的“勝利者”,往往會隨著評判體系的變化成為“失敗者”,而短時段中的“失敗者”在經歷長時段的磨礪后,最終可能會躋身“勝利者”之列。
然而,即便在這種被設定了二元價值對立的現代史學中,所謂的“歷史上的失敗者”也并非真正意義上的失敗者。他們畢竟還是被納入現代史學尋求合目的性的話語體系中,即使作為“勝利者”的注腳,也在歷史上擁有一席之地,甚至還有被“翻案”的可能。歷史上真正的失敗者應當是那些淹沒在現代史學的宏大話語之中,隱藏在種種結構性問題之下的個人和群體。他們有著多種稱謂:邊緣者、局外人、底層人、小人物,等等?,F代史學的排他性不僅將他們排除在主流的話語體系之外,更讓他們失去了自我表述的能力。正如馬克思在論述1848年歐洲革命期間法國農民的政治地位時指出的:“他們不能代表自己,一定要別人來代表他們。他們的代表一定要同時是他們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們上面的權威……”這種無法代表自我同時又受到他人宰制的狀況,使得發(fā)現和復原失敗者的歷史顯得異常困難。
首先,失敗者不能書寫自我的歷史;其次,有關失敗者的歷史記錄只是零星地出現在主導話語之中。由于并不存在一部失敗者自我撰寫的歷史,歷史學家只能從主導話語的縫隙中去發(fā)掘失敗者的蹤跡,只能透過宏大敘事的眾聲喧嘩去傾聽失敗者微弱的聲音。不僅如此,在遺存下來的關于失敗者的各種記錄中,他們的真實欲望也很難被輕易發(fā)現。因為這些記錄被霸權話語加以層層掩飾和改寫,已經與人們所看到的字面上的最初含義相去甚遠。借用德里達關于“白色神話”的比喻,我們可以說,失敗者的歷史被一種看不見的“白色墨水”覆蓋在不斷重寫的文本之上,表達的是一種與其真實狀況完全不同的意圖。
重現失敗者歷史的困難與庶民研究學者在撰寫庶民歷史時所遇到的問題類似?!笆瘛保╯ubaltern)這一術語來自葛蘭西的著作《獄中札記》,它指那些與統(tǒng)治階級處于矛盾斗爭之中的社會下層集團。葛蘭西在談及庶民階級的歷史時曾敏銳地指出,由于庶民集團受到統(tǒng)治集團活動的支配,甚至當他們反抗和起義時亦如此,因此庶民的歷史必然是支離破碎的,撰寫庶民的歷史需要大量的、往往難以收集到的資料。同樣,在庶民研究學派的開創(chuàng)者拉納吉特古·哈看來,庶民的資料不僅難以收集,而且更難從中獲取庶民真實和有效的信息。
古哈在梳理印度農民起義和反叛的歷史記錄時發(fā)現,這些材料可以按照出現的先后順序和來源分為三級話語類型:官方的記錄(第一級);當事人的回憶錄和同時代人的歷史著作(第二級);距離事件的發(fā)生已有很長時間的不代表官方立場的歷史著作(第三級)。第一級話語因烙有深刻的殖民地當局的印跡而不能作為客觀公允的史料加以使用;第二級話語雖然標榜客觀性和中立態(tài)度,但作者的殖民地官員身份使之從文字和言辭上都對農民起義的真實意義進行了反向曲解。比如,他們用一種“糟得很”陳述置換并掩蓋了農民起義“好得很”的實際情況,從而形成一種所謂的“反起義的文體”(the prose of counterinsurgency)。在第三級話語中,歷史學家雖然努力做到如實直書,但他們所依據的材料依然是經過挪用的前兩級話語,因此,哪怕他們站在農民的立場上也無法讓自己擺脫“反起義的文體”。一個典型的例子是,這些歷史學家同樣無視農民的政治意識,并將農民起義中的宗教因素斥為迷信和狂熱。因此,第三級話語不但不能揭示農民起義的復雜原因和深層含義,反而不自覺地成為殖民主義的共謀。古哈對此的評論是:“一旦農民抗爭被收編于英國殖民統(tǒng)治、國家或民族的事業(yè)中,歷史學家就很容易放棄他應該探討并描述該抗爭特有的意識之責任,而滿足于把它歸因于某種超驗意識……僅僅把他們再現為某種其他意志的工具?!?/p>
與重現庶民歷史所面對的困難類似,失敗者的歷史也被大量與之相悖的主流觀念所掩蓋和壓制,呈現出碎片化和異質性的特點??紤]到歷史撰述依然是職業(yè)歷史學家的專屬行為,一部失敗者的歷史也只能通過專業(yè)體制內的歷史學家來書寫。對那些獻身于撰寫失敗者歷史的歷史學家來說,如何避免受到先前塑造了失敗者形象的主導話語的影響是關鍵。因此,這些歷史學家首先必須學會逆向閱讀各種有關失敗者的檔案、回憶錄和專著,從中挖掘出不同的信息?;蛘邞斚袢祟悓W家那樣深入失敗者的內部做田野調查式的研究,以一種馬林諾夫斯基主張的“土著的視角”(the native’s point of view)對之做出同情之理解?;蛟S還應努力擺脫傳統(tǒng)史學建制的束縛,放棄他們被賦予的解釋歷史的特權,以一種更為民主的姿態(tài)去看待那些遭到排斥的失敗者,將他們重新納入歷史的領域。
在現代史學創(chuàng)立之初,歷史學家便希望通過自己的理論素養(yǎng)、職業(yè)道德和對史料的熟稔,將之打造成一門科學。但在這一過程中,歷史學家卻成為各種神話——民族神話、國家神話和政治神話——的制造者,歷史也因之不再是對過去的忠實記錄,而成為一種充斥著現實利益和欲望的神話歷史(mythistory)。神話歷史的形成需要建構一整套特定的價值和意義體系,以便將不同的社會群體整合為一個想象的共同體。然而,整合的同時也意味著排斥,意味著其他人將無權參與歷史,成為歷史的失敗者。長期以來,現代主義的歷史學家總是在求真和制造神話之間轉換著自己的角色。如果說啟蒙運動的遺產在當今還有什么可取之處的話,那就是對未來的樂觀主義。當下的歷史學家應當相信他們能打破前輩的宿命,成為神話歷史的終結者。唯有如此,失敗者才會有自己的歷史。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研究員;摘自《世界歷史》2015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