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小園
摘 要:“分層次教學模式”充分尊重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真正落實了尊重學生個體學習差異、面向全體學生開展教學、促進學生實現(xiàn)共同進步與發(fā)展的良好教學目的,是迎合現(xiàn)代素質教育理念、真正優(yōu)化初中生化學學習效率及質量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初中化學;分層次教學;層次劃分;具體運用
受到教育經歷、學習理解能力、學習態(tài)度傾向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及制約,不同的社會個體即使針對同一科目也存在著明顯的學習差異。以筆者所教學生為例,經過一段時間專業(yè)化學知識的學習,有的學生能在考試中獲取90多分的優(yōu)異成績,有的學生則只能不及格甚至出現(xiàn)個位數(shù)的分數(shù)情況。鑒于學生在初中這一化學科目上的巨大差異,筆者認為有必要且必須運用“分層次教學”模式。
一、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將其劃分成不同的群體層次
將全體學生依據(jù)一定的標準劃分為不同層次的學生群體是運用“分層次教學模式”的首要前提,因為只有劃分了不同層次的學生群體,才能為教師接下來制訂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采用不同層次的教學方法奠定良好的基礎。
結合班級所教學生的實際情況,筆者依據(jù)化學學習基礎、理解能力、學習態(tài)度等因素將其大致劃分為三個不同層次的學生群體,具體如下所示:
A層次學生(后進生):化學基礎差、化學成績偏低、理解能力欠佳、不具備積極上進的化學學習態(tài)度;
B層次學生(中等生):化學基礎一般、化學成績中等、理解能力一般,但是具備一定的學習上進心;
C層次學生(優(yōu)等生):化學基礎扎實、化學成績優(yōu)異、理解能力較強、學習進取心較強。
特別需要指出的一點是,筆者上述對學生進行層次劃分的行為屬于一種隱蔽性的教學行為,并沒有公布于眾,因為若是單純將劃分的結果告訴學生,很容易致使B、C層次的學生產生一種自卑感,而又使A層次的學生產生一種強烈的優(yōu)越感,這都不利于其以正常的心態(tài)全身心地投入到具體化學知識點的學習活動之中。
除此之外,由于學生的學習活動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所以筆者不會將班級學生一味地固定到具體的層次之中,而是會根據(jù)其學習狀態(tài)的變化對其進行重新的調整與劃分,但這種調整僅僅局限于小范圍內的變動,整體目標保持不變。
二、分層次教學方法在初中化學學科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1.對初中化學學習目標進行分層
在學習目標的制訂上,筆者會以教學大綱為依據(jù),制訂出切實符合不同層次學生群體的學習目標,這種差異性學習目標的制訂體現(xiàn)為層層遞進、螺旋上升的結構。即:既包括基礎性的學習目標、又包括提升性學習目標、同時又包括拔高性學習目標。如,在學習“二氧化碳CO2”這一節(jié)內容時,筆者就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群體,為其制訂了略有差異的學習目標,具體如下:
A層次學生學習目標:
(1)二氧化碳CO2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及實際用途;
(2)掌握二氧化碳CO2的相關化學方程式。
B層次學生學習目標:
(1)結合所學的知識利用化學反應從眾多氣體中正確辨別出二氧化碳CO2;
(2)能結合所學知識利用切實可行的實驗裝置獨立提取出二氧化碳CO2;
(3)能結合二氧化碳CO2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等相關知識點,對一些常見現(xiàn)象進行判斷及解釋;
C層次學生學習目標:
(1)能結合所學的知識靈活解決社會生活中遇到的實際難題;
(2)能結合所學的知識制訂出不同于教材所提到的二氧化碳CO2制取方法,并成功提取出二氧化碳CO2氣體。
又如,在學習“常見酸的化學性質”這一章內容時,筆者就為三個層次的學生分別制訂了如下不同的學習目標:
A層次學生學習目標:
(1)常見酸的化學性質及實際用途;
(2)掌握常見酸的相關化學方程式。
B層次學生學習目標:
(1)能結合所學的知識利用化學反應檢驗某一溶液的酸堿性;
(2)能結合常見酸的化學性質等相關知識點,對一些常見現(xiàn)象進行判斷及解釋;
C層次學生學習目標:
(1)能結合所學的知識靈活解決社會生活中遇到的實際難題;
(2)能從微觀粒子的角度正確認識溶液之所以呈現(xiàn)酸性或堿性的原因。
這樣一來,三個層次的學習目標環(huán)環(huán)相扣、逐漸深入,使各層次學生在完成契合自身所屬階段學習目標的基礎上,能朝著更高一層的學習目標奮進與努力。而這很顯然為輕松達到各學習目標、優(yōu)化“常見酸的化學性質”這節(jié)內容的實際學習效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對初中化學學習方法進行分層
由于學生學習基礎等方面存在著巨大的學習差異,為此,初中化學教師在教學實踐活動中不能采取“一刀切”此種簡單粗暴、統(tǒng)一劃一的教學方法,而應當在尊重學生學習客觀差異的基礎上,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群體采取有差異性的教學指導方法,如此才能達到因材施教、對癥下藥的良好化學教學效果。
A層次的學生學習基礎較差,在課堂教學方法的采用上應側重于將化學知識點最大限度淺顯化、直觀化、形象化的教學手段及策略,在保證他們弄懂、教材基本知識點的基礎上,引導其認真完成教材上所安排的精選例題,以達到夯實化學基礎的目的。
B層次的學生雖然學習基礎一般,但由于比例占全班人數(shù)最高,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上應當著眼于對B層次學生教學方法的有效運用。具體做法為在確保他們理解教材基礎知識點的前提下,能對其中所涉及的化學原理公式等進行推導與探究。
C層次的學生學習基礎扎實,自主學習能力較強,因此,對于這部分學生應當遵循“少說少教”的教學策略,鼓勵他們進行獨立自主的化學知識點探究性學習,并給予其進行知識實踐運用的充足空間,以此促進其化學自主探究學習能力、知識實踐運用能力等綜合素質的進步與發(fā)展。
具體落實到“燃燒”這一知識點的教學實踐之中,分層次的教學指導方法可體現(xiàn)如下:
A層次學生:直接向其陳述學習知識點(燃燒必須同時具備可燃物、充足的氧氣及達到可燃點三個條件);
B層次學生:“探究+講解”的學習方式,帶領他們結合自身的化學知識積累嘗試對燃燒的條件進行探究性的學習;由于水平所限,筆者會對其展開詳細知識點的教學,并帶領他們進行燃燒條件的驗證性化學實驗;
C層次學生:“啟發(fā)—探究—歸納”的學習方法,使他們充分經歷“發(fā)現(xiàn)問題燃燒的條件是什么—提出猜想燃燒可能需要什么—驗證猜想燃燒的必備條件”的自主探究性學習過程。
上述不同層次、不同方式的教學策略建立在學生小組合作分工的基礎之上,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得到充分體現(xiàn),筆者則在他們的學習活動中給予必要的指導與幫助,這就使不同層次的學生群體都能在契合主觀學習需求的基礎上開展有針對性、有差異的“燃燒”化學學習活動,從而為促進全體學生共同進步與發(fā)展這一目標的實現(xiàn)做足了充分的前提準備工作。
“分層次教學模式”使處在每個層次之中的學生群體都能找到切實符合自身實際主觀學習需求的學習目標與學習策略,也都能感受到來自學科教師深沉的關愛與呵護。如此,就充分尊重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真正落實尊重學生個體學習差異、面向全體學生開展教學、促進學生實現(xiàn)共同進步與發(fā)展的良好教學目的??偠灾胺謱哟谓虒W模式”是迎合現(xiàn)代素質教育理念、真正優(yōu)化初中生化學學習效率及質量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劉潔.淺談初中化學創(chuàng)造性教學:分層次教學的若干嘗試[J].高等函授學報,2000(4).
[2]欒曉峰.新課程背景下初中化學分層次教學的研究[D].蘇州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