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延玲
(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文學(xué)研究所,北京100732)
“不屑”解詁
——兼及“潔”的民族文化意涵
劉延玲
(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文學(xué)研究所,北京100732)
本文針對孟子“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一句中字詞理解存在的歧義,在先賢時修研究的基礎(chǔ)上,通過稽查文獻,分析“不屑”一詞詞匯化及其詞義演變過程,并探討其語義生成與“潔”的民族文化觀念的密切關(guān)系。
蹴不屑潔(潔、絜)孟子
《魚我所欲也》(選自《孟子·告子上》)是一篇膾炙人口的古文名篇,被選入初中語文教材。其中,“嘑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課文注釋為:“蹴,踐踏。不屑,認為不值得。這里是不愿意接受的意思?!雹俅巳私贪媾f注,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新課標版,注釋改為:“蹴,用腳踢?!薄安恍迹阂蜉p視而不肯接受?!?/p>
此注釋源自漢代人趙岐注——歷史上留傳下來最早的《孟子》注,注云:“嘑爾猶呼爾,咄啐之貌也。行道之人,道中凡人,以其賤己,故不肯受也。蹴,蹋也。以足踐蹋與之,乞人不潔之,亦由其小,故輕而不受也?!雹谮w岐注、孫奭疏:《孟子注疏》,參見《十三經(jīng)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影印版。清人焦循疏解云:“以足踐履之,則污而不絜。毛詩《邶風(fēng)·谷風(fēng)》‘不我屑以’,傳云:‘屑,潔也?!瘽嵟c絜同。不屑,是不以為潔也?!雹劢寡骸睹献诱x》,參見《諸子集成》,上海:上海書店1986年影印版。
李運富(2002)對“蹴爾”、“不屑”的釋義提出不同意見④李運富:《〈孟子〉“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疑詁》,《古籍整理研究學(xué)刊》2002年第2期。,一是認為“‘用腳踩著給人’不合事理”,“‘蹴爾’應(yīng)該講成‘蹙爾’,皺眉的樣子,愁眉苦臉的樣子,表示不樂意、不情愿?!怼c‘蹙’古代讀音相同,文獻中經(jīng)常通用”;二是認為古注訓(xùn)“屑”為“潔”,“不屑”意為“‘認為不清潔而不接受’仍嫌迂曲”,“古文中的‘屑’有顧惜、放在心上的意思,所以有‘屑意’‘屑懷’之類的說法,那么反過來用否定式‘不屑’就應(yīng)該是看不上眼、不在意、不顧惜、不重視之類的意思,跟現(xiàn)代‘不屑一顧’的‘不屑’意思差不多。”這兒的“不屑”應(yīng)該跟清潔不清潔無關(guān)。呂玉仙(2012)也認為:“‘屑’和大部分謂賓動詞一樣,也是表示一種心理活動,從‘屑’的本義‘瑣碎’來看,這種心理活動既可能是重視,因為注意到了細小的東西,也可能是輕視,因為認為這是細小的東西,這種由同一個字的本義引申出兩種幾乎完全相反意思的語言現(xiàn)象,訓(xùn)詁學(xué)中稱之為‘反訓(xùn)’?!瓘囊饬x上說,文獻中‘屑’既可以表示重視、介意,常和‘不’連用,表對動作的輕視、不尊重的態(tài)度?!肌部梢员硎据p易、不在乎……”⑤呂玉仙:《釋“不我屑以”——從先秦否定句代詞賓語前置的幾種情況談起》,《江蘇廣播電視大學(xué)學(xué)報》2012年第6期。
對于“蹴”的釋義,將“蹴爾”解成“蹙爾”,或可作為一種解釋,但筆者更傾向另一種看法。周鳳英、郭沿運(2007)著文論證了“蹴”在此訓(xùn)“踩踏”義并不準確⑥周鳳英、郭沿運:《“蹴”釋義及其詞義的發(fā)展》,《周口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2007年第4期。,文中認為,“在先秦,‘蹴’是一個與‘踶’(蹄)所表示的‘踢’義相似卻又是相互區(qū)別的腳部動作”。作者引證唐·慧琳《一切經(jīng)音義》的釋義“蹴,以足逆蹋之曰蹵”,排比文獻本文及注疏中的實際用例,同時又佐以現(xiàn)代河南方言,詳細考辨了“蹴”與同義詞“踏(蹋)”、“踢”的詞義差別及其自身詞義特點?!磅怼辈煌凇疤ぃㄌ#钡摹按怪钡孛嫦蛳掠昧Α?,也不同于“踢”的“腳可騰空,離開地面”,其詞義可描述為“在腳部與地面保持接觸的情況下,腳部向前運動碰觸物體,或者腳底來回反復(fù)磨擦地面,且這一動作的力度較小”。成語“一蹴而就”之“蹴”,就是用腳“輕輕觸碰”一下即可完成,表示做事之輕而易舉,很好地體現(xiàn)了“動作力度小”這一語義特征?!墩f文·系部》:“縮,亂也。一曰蹴也。”段玉裁注曰:“蹴者,躡也。躡者,蹈也。蹈者,踶也。踶者,躛也。凡足掌迫地不遽起曰踶?!墩撜Z》:‘足縮縮如有循’,鄭注曰:‘舉前曳歱行也’。曳歱行不遽起,故曰縮縮?!瓪p,足跟也。”另,《說文·足部》:“踤,觸也?!倍斡癫米ⅲ骸皫煿旁唬骸n,足蹴也?!薄稄V韻》:“蹴,子六切……又七六切?!薄兑磺薪?jīng)音義》:“蹴,秋育反。”“蹴”的這一意義和語詞至今保留在現(xiàn)代方言中,如該文作者家鄉(xiāng)的商丘方言,音為[ts‘y],陰平調(diào);筆者家鄉(xiāng)的淄博方言,音為[t y],陰平調(diào)。該詞義反映的動作正是“腳掌不離地,腳尖連續(xù)踢觸目標物,并使之發(fā)生位移”。通常,給人的食物都是用手來拿取的,只有給雞、鴨、狗、豬等家禽、家畜的食物,偶爾才會用“蹴”,即用腳踢過去。在此情境下,給予者的姿態(tài)是居高臨下的,而接受者則處于卑下的位置,仰視對方,兩方顯然是不平等的。文中用“蹴”的方式與人食物,當(dāng)然是極其不尊重的,故而乞人不受。
對于“不屑”的解釋,筆者認同古注“屑,潔也”。從“不屑”出現(xiàn)的文獻語境來看,即是焦循所云“不以為潔”,故而引申出“輕視、不介意”之義,此引申義與本民族傳統(tǒng)文化中“潔”的思想觀念有關(guān),而與“屑”的常用義“細碎”無關(guān);“不屑”之“屑”本身并沒有“顧惜、介意”的意義,在此義上“屑”不能單獨使用,《辭源》《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的解釋有誤。理由如下:
第一、“屑”為什么訓(xùn)成“潔也”,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屑”、“”、“肸”字下注)、章太炎(《文始三·至真類》)、陸宗達(《訓(xùn)詁簡論》)等學(xué)者已進行過考辨,輔以文獻用例和前人注釋,結(jié)論應(yīng)該是相當(dāng)清楚的。
《禮記·曲禮下》:振書、端書於君前,有誅。鄭玄注:振,去塵也。
《漢書·禮樂志》:鸞路龍鱗,罔不肸飾。顏師古曰:肸,振也。謂皆振整而飾之。
《禮記·曲禮上》:奮衣由右上。鄭玄注:奮,振去塵也??追f達正義:奮,振也。
《禮記·樂記》:奮之以風(fēng)雨。鄭玄注:奮,訊也。
《詩·豳風(fēng)·七月》:六月莎雞振羽。毛亨傳:莎雞羽成而振訊之。
《爾雅·釋言》:振,訊也。郭璞注:振者,奮迅。邢昺疏:振,謂振訊去塵也。
《爾雅·釋詁上》:訊,疾也。郝懿行《義疏》:迅,通作訊。凡經(jīng)典振訊、奮訊俱迅之叚借。章太炎先生云:“《說文》:‘卂,疾飛也。從飛而羽不見?!瓕D(zhuǎn)為至為、肸、屑?!稜栄拧贰对妭鳌分裼崱础墩f文》之‘振’……屑為動作切切,《詩傳》又訓(xùn)為潔者,以屑故潔,謂若彈冠振衣去其塵坋,受義于也。”又說:“然比其秩敘,則、肸、屑還真孳乳為汛,灑也。為灑,滌也。古文為灑埽字。汛者,以水灑地。亦振卂之也。新字《說文》訓(xùn)取木,湯之《盤銘》曰:‘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抡纸铻檠?、灑,以汛灑故無垢為新鮮之義?!雹僬绿祝骸墩绿兹ǖ谄呒?,殷孟倫點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52—254頁。陸宗達先生詳考之后,明晰地表述為:“振訊與灑、灑、汛、洗等都是除垢去塵的動作,所以這些字詞應(yīng)為同源?!薄啊墩f文·奞部》:‘奞,鳥張毛羽自奮奞也。’奞音訊,‘奮奞’即‘奮訊’。”“鳥的‘振訊’是用以去其塵垢,就像人彈冠去其塵埃,抖擻衣被去其灰土?!薄啊对娊?jīng)·邶風(fēng)·谷風(fēng)》:‘不我屑以’?!睹珎鳌罚骸?,潔也?!技醋?。振所以出塵垢,所以‘屑’訓(xùn)‘潔’。”②陸宗達:《訓(xùn)詁簡論》,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第155—156頁。
第二、通過對《詩經(jīng)》《孟子》《莊子》等文獻語境及注釋的梳理,可以清楚看到,“不屑”的詞匯化及其詞義的產(chǎn)生,與“屑”的“細碎”義無關(guān),而與古人“潔(潔、絜)”的思想觀念密切相關(guān)。
“不”與“屑”出現(xiàn)于同一語句、“不屑”連用,皆始見于《詩經(jīng)》,例如④毛亨傳、鄭玄箋、孔穎達疏:《毛詩正義》,參見《十三經(jīng)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影印版。:
1《.詩·邶風(fēng)·谷風(fēng)》:宴爾新昏,不我屑以。
毛亨傳:屑,絜也。鄭玄箋:以,用也。言君子不復(fù)絜用我??追f達疏:君子何為安樂汝之新昏,則不復(fù)絜飾用我。己不被絜用,事由新昏。
2《.詩·鄘風(fēng)·君子偕老》:鬒髪如雲(yún),不屑髢也。毛亨傳:鬒,黑髪也。如雲(yún),言美長也。屑,絜也。鄭玄箋:髢,髲也。不絜者,不用髲為善??追f達疏:說文云:髲,益髪也。言己髪少,聚他人髪益之。哀公十七年左傳曰:“衛(wèi)莊公見巳氏之妻髪美,使髠之以為呂姜髢”是也。不絜髢者,言婦人髪美,不用他髪為髪而自絜美,故云不用髪為善。朱熹《詩集傳》注:屑,潔也。髢,髲髢也。人少髪,則以髢益之,髪自美,則不潔于髢而用之也。
“不我屑以”是一種否定句式,代詞賓語前置,正常語序應(yīng)為“不屑以我”,與“不屑髢也”中的“不屑”在語境上都有“不以為潔”的意思,前者是“不潔飾用我”,含“不以我為潔而用”的語義,后者是“不以髢?yōu)闈嵍谩薄T谶@里,還需要澄清的是“潔”與“飾”的意義。
《說文》無“潔”字,文獻中用“絜”字?!墩f文·系部》“絜,麻一耑也?!倍斡癫米⒃唬骸耙宦Z猶一束也?!Z,頭也’。束之必齊其首,故曰耑。人部‘係’下云:‘絜束也’,是知絜為束也?!夭簧⒙?,故又引申為潔凈。俗作潔,經(jīng)典作絜?!币饧础皾崱睘椤敖e”的同源分化字。其實,“潔”義同“瀞(凈)”,《說文·水部》“瀞,無垢薉也?!薄皾崱北玖x指“水清”,詞義含有物體本身“潔凈”、“整潔”、“無污垢”之意。
《說文》無“拭”字,文獻中用“飾”字?!墩f文·巾部》:“飾,也。從巾從人,從食聲。讀若式。一曰襐飾。”段玉裁注:“飾、拭古今字。許有飾無拭。……凡物去其塵垢即所以增其光采。故者,飾之本義。而凡踵事增華,皆謂之飾,則其引伸之義也。”《說文·彡部》:“修,飾也?!倍斡癫米ⅲ骸帮椉唇裰米?。拂拭之則發(fā)其光采。故引伸為文飾?!?/p>
《周禮·地官·封人》:飾其牛牲,鄭玄注:飾,謂刷治潔清之。
《釋名·釋言語》:飾,拭也,物穢者拭其上使明,由他物而后明,猶加文于質(zhì)上也。①劉熙撰、畢沅疏證、王先謙補:《釋名疏證補》,祝敏徹、孫玉文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版。
《慧琳音義》卷一“綺飾”注引《考聲》:飾,裝飾也,修理清潔也。卷八“鎣飾”注引《集訓(xùn)》:飾,清潔也。卷六十三“彫飾”注引《爾雅》:飾,清也。
可見,“飾”本義為“擦拭”,其動作結(jié)果是“光潔”,經(jīng)擦拭而呈現(xiàn)物體最初之新鮮本色、光彩,就好像給它增加了文飾一樣。而且,文飾的目的本來也是為了使物體看起來齊整、潔美,掩飾物體不光潔、丑陋的一面,如《說文·丹部》:“彤,丹飾也。從丹彡,彡其畫也,彡亦聲?!倍斡癫米ⅲ骸耙缘し魇枚恐?,故從丹彡。彡者,毛飾畫文也。飾、拭古今字?!薄帮棥北玖x是擦拭,恢復(fù)原本的鮮潔,達到內(nèi)外統(tǒng)一;而裝飾、修飾為其引申義,是通過表象來達到“潔”的目的,其內(nèi)外未必一致?!毒淤衫稀芬辉娒枋鲂l(wèi)夫人儀態(tài)、盛服之美。妝飾的目的是為了看上去潔美。頭發(fā)稀疏,古人以為不美。為了顯得美,則需用假發(fā)來充實。詩中贊美衛(wèi)夫人頭發(fā)本來就如云般稠密,完全不用假發(fā)來妝飾,自然是最美的。古人認為,通過人為地修飾到達之“潔”,不如本來之“潔”。
由“潔”的本義可知,“清潔”、“潔凈”在古代是與水相關(guān)的,“沐浴”是用水擦拭除塵的過程,因此,古人將“沐浴”也當(dāng)成一種修飾,所以居喪時因哀痛無暇,需去飾,若非祭祀之需,則不沐浴。如:
《禮記·雜記》:凡喪,小功以上,非虞、附、練、祥,無沐浴。鄭玄注:言不有飾事則不沐浴??追f達正義曰:凡居喪之禮,自小功以上恩重哀深,自宜去飾。以沐浴是自飾,故不有此數(shù)條祭事,則不自飾。②鄭玄注、孔穎達疏:《禮記正義》,參見《十三經(jīng)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影印版。
《谷風(fēng)》是一首棄婦詩,詩中女子因年長色衰,丈夫即另結(jié)新歡,“窮苦娶我,富貴見棄”(孔穎達疏)。在丈夫新婚之際,便不與她共事。從古禮來分析,其時夫婦所共之事,首當(dāng)其沖應(yīng)是祭祀。祭禮必沐浴更衣,鄭玄注“絜用我”、孔穎達疏“絜飾用我”當(dāng)即指此。
我國古代婚姻的兩大目的就是為了祭祀宗廟,繁衍后代,而置于第一位的是宗廟祭祀③汪玢玲:《中國婚姻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60—61頁。?!抖Y記·昏義》開宗明義地說:“婚因者,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下以繼后世也?!币虼耍⒆釉谖醇拗?,除了學(xué)女紅,還要觀祭禮。如:
《禮記·內(nèi)則》:女子十年不出,姆教婉、娩、聽從。執(zhí)麻枲,治絲繭??椉?、組紃,學(xué)女事以供衣服。觀于祭祀。納酒漿、籩豆、菹醢,禮相助奠。
女子婚后,作為正妻,祭祀祖先,必得與夫同祭。兩人職分內(nèi)外,備齊祭品,親執(zhí)其禮,以示誠敬。夫人之職是親自備粢(主持祭米入盛器),盛薦酒漿,輔佐丈夫完成祭祀,以盡孝道。而且,祭祀時,夫婦事先須“沐浴”,更“盛服”。其事如下:
《禮記·祭統(tǒng)》:夫祭也者,必夫婦親之,所以備外內(nèi)之官也,官備則具備。
《國語·楚語》:諸侯宗廟之事,夫人必自舂其盛。
《禮記·禮器》:太廟之內(nèi),敬矣。君親牽牲,大夫贊幣而從。君親制祭,夫人薦盎,君親割牲,夫人薦酒。
《禮記·祭義》:宮室既修,墻屋既沒,百物既備,夫婦齋戒沐浴,盛服奉承而進。
祭祀時“清潔”非常之重要,其“清潔”不是單純指外表的潔凈,而是重在喻示內(nèi)在心靈的潔善。如:
《孟子·離婁下》:西子蒙不潔,則人皆掩鼻而過之。雖有惡人,齋戒沐浴,則可以祀上帝。趙歧注:惡人,丑類者也。面雖丑而齋戒沐浴,自治絜凈,可以侍上帝之祀。
可見,即使面容姣好美如西施,“不潔”亦遭人嫌惡;即使面貌丑陋“惡”如東施,齋戒沐浴亦可祭祀上帝。
對比中西方歷史上“清潔”觀念的差異,我們可以更清楚地看到,“潔”在我國古代文化傳統(tǒng)中所具有的特殊意義。
法國文化史學(xué)家喬治·維伽雷羅在《沐浴的歷史》①〔法〕喬治·維伽雷羅:《洗浴的歷史》,許寧舒譯,桂林: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05年版。一書中,用大量史料和文學(xué)作品中的例子,描述了西方的身體清潔經(jīng)歷擦拭、局部清洗(手和臉)、沐浴的過程。在某個時期,西方人認為冷水有治療和健體功能,于是建造浴室成為時尚;而在另一個疾病流行時期,卻又認為水能使毛孔張開,遂將病菌帶入體內(nèi),于是他們遠離浴室,代之以頻繁更換內(nèi)衣及裝飾外表,保持“看上去”的清潔。在17世紀的西方,“干凈”②“干凈”,法文propré,英文proper,兼具“優(yōu)雅”、“得體”的含義。是一種“禮儀”,當(dāng)說一個人“干凈”時,表現(xiàn)在衣著的華麗、“得體”、“條理”上,其整潔指的是看得見、展示出來的外表,同時意味著“優(yōu)雅”,其裝飾如假發(fā)、香水、襯衣等,其實是在掩飾,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清潔③〔法〕喬治·維伽雷羅:《洗浴的歷史》,許寧舒譯,桂林: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05年版,第91—94頁。。直至18世紀以后,隨著城市對水的廣泛應(yīng)用,沐浴作為清潔衛(wèi)生的現(xiàn)代理念才出現(xiàn),而浴室之前只是作為色情、交際的享樂場所或治療場所。直到19世紀,人們才逐漸清楚地認識到:清潔衛(wèi)生與身體健康相關(guān)。于是,“潔”的理念從整潔的住宅到干凈的服裝、清潔的身體,以至延伸及純潔的靈魂,直到這時,“整潔”、“秩序”才與美德聯(lián)系起來。
從古代文獻來看,我國早在2000多年前,以沐浴為清潔的理念就已出現(xiàn)。洗發(fā)(“沐”)、洗身(“浴”)、洗面(“靧”、“沬”)、洗手(“澡”)、洗腳(“洗”)等都選用不同的字詞來表示,《說文·水部》:“沐,濯髪也”、“浴,灑身也”、“澡,灑手也”、“洗,灑足也”、“沬,灑面也”。古人顯然認為,沐浴即洗發(fā)、洗澡,保持頭發(fā)和身體的清潔,對于健康是有益的。而且,若非守喪時有所禁忌,清洗、沐浴都是日常必須的。如女子婚后侍奉公婆,需燒好熱水,請他們每五天一洗澡,每三天一洗發(fā),同時不定時洗臉、洗腳。其事如下:
《禮記·曲禮上》:居喪之禮,頭有創(chuàng)則沐,身有瘍則浴。
《禮記·內(nèi)則》:五日則燂(按:音譚,溫也)湯請浴,三日具沐。其間面垢,燂潘(按:音煩,淅米汁)請靧(按:音悔,洗面);足垢,燂湯請洗。通過比較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西方文化中“干凈”和“優(yōu)雅”同義,強調(diào)外表給予視覺、嗅覺帶來的觀感、觸感,與之不同的是,中國文化中對“潔”的認識,外在的清潔始終與內(nèi)在品質(zhì)相關(guān)聯(lián)。按儒家的觀念,“人之初,性本善?!比魺o后天的污染,人的本質(zhì)應(yīng)該是“潔白”的,所謂“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從認知的角度來看,由外在“潔”到內(nèi)在的“潔”,“潔”與人的品質(zhì)、德行相聯(lián)系,屬于隱喻的引申,是由概念結(jié)構(gòu)的相似性而引起的一種投射?!皾崱钡姆戳x是“不潔”,“不潔”也不僅指由物體外表不干凈、不整潔而引起的不適感,關(guān)鍵仍在喻示內(nèi)在品行。“污”是“潔”的反義詞,《說文·水部》:“洿(污),濁水不流也。一曰窳下也?!彼浪涣?,則有污泥,變穢濁,人的品行亦如之,上品所謂“出污泥而不染”。品行、人格的高潔與污言、濁語、穢行相對立,“廉潔”與“貪污”相對稱,其后還衍生“洗刷罪名”、“還人清白”之說。因此,詞義的形成、演變與民族的文化傳統(tǒng)、思想觀念息息相關(guān)。所以說,“詞義的民族性遠遠超過語法和語音所表現(xiàn)的民族性。這是因為詞匯是語言中最直接、最具體地反映全民族共同生活的因素。詞義的民族性首先表現(xiàn)在各民族都有自己與他民族不同的特異生活、習(xí)俗和心理狀況?!浯危饕?,民族性還表現(xiàn)在,不同民族概括詞義互相對當(dāng)?shù)膬蓚€詞。它所概括進去的具體內(nèi)容往往因民族而異。因而它們在運動規(guī)律上也絕不相同?!雹荜懽谶_、王寧:《訓(xùn)詁方法論》,參見《訓(xùn)詁與訓(xùn)詁學(xué)》,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07頁。
若說“潔”與“不潔”的外在表象尚存在客觀標準的話,那么內(nèi)在的“潔”與“不以為潔”(不屑)則純粹是主觀的。儒家所推崇的“潔”的理念貫穿于其后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當(dāng)中。如:
1.《論語·述而》:互鄉(xiāng)難與言。童子見,門人惑。子曰: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鄭玄注:人虛己自潔而來,當(dāng)與之進。
2.《孟子·萬章上》:吾未聞枉己以正人者也,況辱己以正天下者乎?圣人之行不同也,或遠或近,或去或不去,歸絜其身而已矣。趙岐注:不同謂所由不同,大要當(dāng)同歸,但殊塗耳?;蜻h者,處身遠也?;蚪撸苏呓??;蛉フ?,不屑就也?;虿蝗フ?,云焉能浼也。歸於絜身不污己而已。焦循疏:潔身者,豈獨善其身而不兼善天下之謂哉!
3.《莊子·讓王篇》:其并乎周以塗(按:塗與漫、圬同義,墨也)吾身也,不如避之以絜吾行。
4.《楚辭·招魂》:朕幼以廉潔兮。王逸注:不汙曰潔。蔣驥注:潔者,身不汙。
5.《釋名·釋言語》:潔,確也,確然不群貌。①劉熙撰、畢沅疏證、王先謙補:《釋名疏證補》,祝敏徹、孫玉文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版。
6.《新書·道術(shù)》:厚志隱行謂之潔。
7.《論衡·累害》:身完全者謂之潔。
從先秦、兩漢文獻可以看出,能配得上“潔”字之稱的人物,皆有“厚志隱行”、“確然不群”、“獨善其身”、“身完全者”的特質(zhì),似乎只屬于遠離仕途、高蹈出世、潔身自好的隱逸之士。而在《孟子》《莊子》中“不屑”連用,其出現(xiàn)語境也多與“潔”相類,如:
1.《孟子·公孫丑上》:是故諸侯雖有善其辭命而至者,不受也。不受也者,是亦不屑就已。趙歧注:屑,絜也。詩云:不我屑已。伯夷不絜諸侯之行,故不忍就見也。殷之末世,諸侯多不義,故不就之,后乃歸西伯也。
2.《孟子·告子下》:教亦多術(shù)矣,予不屑之教誨也者,是亦教誨之而已矣。趙歧注:屑,絜也。我不絜其人之行,故不教誨之。其人感此,退自修學(xué)而為仁義,是亦我教誨之一道也。
3.《孟子·盡心下》:狂者又不可得。欲得不屑不絜之士而與之。是狷也,是又其次也。
趙歧注:屑,絜也。不絜,污穢也。既不能得狂者,欲得有介之人。能恥賤污行不絜者,則可與言矣。焦循疏:不絜是污穢之行,能恥之賤之。是不絜此不絜之行也。
4.《莊子·則陽》:孔子之楚,舍于蟻丘之漿。其鄰有夫妻臣妾登極者。子路曰:是稯稯何為者邪?仲尼曰:是圣人仆也。是自埋于民,自藏于畔,其聲銷,其志無窮??陔m言,其心未嘗言。方且與世違,而心不屑與之俱,是陸沈者也。陸德明釋文:屑,絜也。
從這些文獻語境中可見,“不屑”的對象皆“不潔”之人,如伯夷因“不屑”不義之諸侯而不入仕,孟子“不屑”品行不潔之人而不肯教誨。孔子愿結(jié)交“狷者”,因其性情正直,“不屑”于“污行不潔者”。而孔子褒揚的“圣人仆”、“陸沉者”,仍是內(nèi)心高潔、不肯與世同流合污的隱士。
由上述可知,“不屑”是由句法結(jié)構(gòu)(否定結(jié)構(gòu))轉(zhuǎn)化而來的雙音詞,在成詞過程中,吸收了語用中的語境意義,尤其與儒家思想中“潔”的觀念密切相關(guān)。從《詩經(jīng)》《孟子》《莊子》中出現(xiàn)的“不屑”來分析,“不屑”在文獻的傳播中,由詞組逐漸凝固為詞,且在語境中產(chǎn)生了固定的意涵和語義色彩。“不屑”由“不以為潔”而產(chǎn)生“恥之賤之”之意,進而有“輕視、小看”之義,更進一步就是“不介意、不顧及”之意。尤其是在“不屑不絜之士”句中,“不屑”與“不潔”對稱,顯然“不屑”已在成詞中,且產(chǎn)生“恥賤”義。唐人張自烈《正字通》:“凡遇事物輕視不加意曰不屑。”清人馬瑞辰:“今俗語恥受其物曰不屑”,“恥交其人曰不屑”②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陳金生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版,第135頁。。無疑,“不屑”至遲在唐代已然成詞。
《辭源》:“屑意:介意?!稌x書·謝鯤傳》:于時名士王玄、阮脩之徒,并以鯤初登宰府,便至黜辱,為之嘆恨。鯤聞之,方清歌鼓琴,不以屑意,莫不服其遠暢,而恬于榮辱?!薄靶紤眩航橐?。《晉書·苻堅載記》下附《王猛》:自不參其神契,略不與交通,是以浮華之士咸輕而笑之。猛悠然自得,不以屑懷?!薄靶家狻?、“屑懷”是否成詞,還有待在文獻中驗證。例句中“不以屑意”、“不以屑懷”顯然是拆分“不屑”一詞,加“以”字補足音節(jié)而成文。其中的“屑”義,顯然是由“不屑”的“輕視、小看”義而來,而非由“屑”之“瑣碎”義而生。同樣,《現(xiàn)代漢語詞典》將“不屑一顧”之“屑”,解為“認為值得(做)”,本為文意訓(xùn)釋,列為一個義項,顯然亦不妥。
最后,讓我們回到《魚我所欲也》:“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嘑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孟子在文中其實暗引了《禮記》的一則故事:
《禮記·檀弓》:齊大饑,黔敖為食于路,以待餓者而食之。有餓者蒙袂輯屨貿(mào)貿(mào)然來。黔敖左奉食,右執(zhí)飲,曰:“嗟!來食!”揚其目而視之,曰:“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于斯也?!睆亩x焉,終不食而死。曾子聞之,曰:“微與!其嗟也可去,其謝也可食?!?/p>
在這則故事中,起初,由于施者態(tài)度無禮,導(dǎo)致餓者拒食。其后,施者追上餓者并道歉,但餓者終究不肯受食而死。曾子聽說這件事后,評論道,不該這樣呀!當(dāng)別人不尊重你,吆喝你來吃時,你當(dāng)然可以拂袖而去;等他道歉了,你自然可以接受食物了!“嘑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以“嘑爾”(吆喝)的方式施舍“行道之人”,其人不愿接受,說的正是這則故事。只不過,孟夫子隨后作了進一步的發(fā)揮,以“蹴爾”(腳踢)的方式給人食物,對人更加不尊重,因此,為了維護尊嚴,連乞丐也不屑接受。孟子認為,在人格上,人與人是平等的。即篇中所言“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遺憾的是,在文化傳播過程中,我們過于強調(diào)了“不食嗟來之食”氣節(jié)的一面,而忽視了不意氣用事,尊重生命,合乎情理地回應(yīng)他人,靈活處理問題的一面。并且,我們的文化也由此派生出了片面追求高蹈出世,強調(diào)“不屑”世事的隱逸態(tài)度,進而使得潔身自好演變?yōu)椤皾嶑薄?,最終由獨善其身走到了明哲保身、與世無爭的地步。事實上,只有在捍衛(wèi)個人尊嚴的同時,又保有對于他人的寬容與同情,才能確立社會人際關(guān)系的真正和諧。因而,“潔”的傳統(tǒng)觀念尚需我們?nèi)未嬲?,認真反思。
Interpretation on“不屑”(Disdain)
Liu Yanling
(Institute of Literature,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Beijing 100732,China)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meaning of“不屑”(disdain)in Chinese classics and emphasizes the significance of“潔”(clean)in Chinese traditional ideas.On account of above-mentioned reasons,it explains the generative process of the word“不屑”(disdain)and its semantics.
Kick;Disdain;Clean;Mencius
責(zé)任編輯:盧烈紅
劉延玲(1971—),女,山東淄博人,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文學(xué)研究所副研究員,主要從事漢語史、近代小說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