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夢雅
小學美術是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的一門課程,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觀察力、審美能力都有很大的幫助,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是現代小學美術教學需要關注的部分。本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探討小學美術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
一、激發(fā)學習興趣
美術的學習不僅需要細心、認真,更需要興趣愛好,如果學生無法對美術繪畫產生興趣,就無法真正的感受到藝術的美,更無法全身心的投入到創(chuàng)作過程當中去,對于美術學習會產生逆反心理,認為學習美術沒有用處,從而應付了事。沒有任何興趣的強制學習,勢必會扼殺學生探索真理的欲望。興趣是學生學好一門課程最基本的要求,因而在小學美術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了解相應的美術常識,讓學生從最基礎部分去了解美術的魅力;其次,教師要鼓勵學生多練習,盡可能多的去用彩筆表達自己的想法,對比較有天賦的同學要加以鼓勵,對繪畫能力一般的同學要給予幫助和指導,讓學生時刻感受到教師的關注,不至于因為教師的忽視而放棄學習美術。例如,美術教師在引導學生認知《外國民間玩具》時可以利用實物來引起學生學習和了解的興趣,通過感知玩具的各種結構、功能,萌發(fā)學生對玩具的好奇心,引導學生由內而外認識事物,使學生在玩中增加樂趣,培養(yǎng)其學生對美術欣賞的興趣,還可以指導學生用廢舊物品做一個玩具,讓學生在審美中培養(yǎng)動手能力,達到教學目的。
二、欣賞美術作品
欣賞美術作品可以給學生一種最為直觀的美學感受,通過欣賞美學作品可以從中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力,讓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親身感受美術作品不僅可以開發(fā)學生的潛能、心智,還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由于小學生的生活閱歷不足、心智還不夠成熟,對美術作品的理解也往往停留在表面,因而,在此過程中需要教師的引導和幫助,在挑選美術作品供學生欣賞時要充分考慮到小學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例如,教師引導學生欣賞生活中的藝術—中國工藝美術時,可以為學生挑選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供學生欣賞,引導學生了解陶器、瓷器、青銅器的發(fā)展歷史、造型特征、文化內涵。學生可以從青銅器、瓷器等文物的紋路方面了解古代的繪畫藝術。《人面魚紋彩陶盆》《彩陶舞蹈紋盆》都是很好的學習資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欣賞。美術作品對于學生提高審美能力非常重要,通過欣賞美術作品學生可以從中了解色彩搭配、線條的構造等內容,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力,了解更多作品背后的故事,激勵自己更加努力的繪畫。因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尤為注意學生對美術作品的欣賞,以提高學生對美的鑒賞力。
三、改變教學方式
教師的教學方式直接影響著學生對課程的興趣度,傳統的美術教學方式過多注重于培養(yǎng)學生的繪畫技術,對于發(fā)揮學生的天性、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不太重視。新課標對美術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美術課堂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能力、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因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教師要分析學生的心理特征、生活閱歷、接收能力,在此基礎上設計教學方案,以更好的為學生提供優(yōu)質的教學。例如,教師在上課時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呈現更多大師的作品,讓學生體會更多不一樣的美?!睹赡塞惿贰蹲詈蟮耐聿汀返茸髌范际呛芎玫膶W習素材,同時教師還可以借助多媒體,為學生提供更多作品背后的故事和背景,讓學生感受畫家在作畫時的心境,以更好的理解作品、發(fā)現作品的各種美。
四、回歸大自然
美術作品最重要的素材來源就是大自然以及生活,藝術來源于生活、美來源于大自然的饋贈。如果美術教學一味地閉門造車,不走出去接觸新鮮的事務,必定會使得學生繪畫的作品過于枯燥、單一,沒有創(chuàng)新,更無任何的價值可言,這樣的教學過程勢必會扼殺學生的天性。無論是皚皚白雪、夕陽西下、春去秋來、春暖花開,都是學生繪畫的重要的源泉。因而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帶領學生回歸自然,在自然風景中領略不一樣的美,為創(chuàng)作出優(yōu)質的藝術作品積累素材。例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參觀當地的歷史博物館、美術館、系列畫展、文化古跡等場所,了解建筑風格、園林設計、古代飲食習慣、民族服飾等特色,領略各種美的感受。在大自然潛移默化的影響下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與此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思考,讓學生帶著問題、帶著思考去體會大自然的美。許多優(yōu)秀的文藝作品都是靈感都是來源于生活、來源于大自然的,生活和大自然可以給畫家更多的創(chuàng)作靈感與激情,因而在小學美術課堂中教師若要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必須讓學生回歸大自然,在大自然中總結和體會出什么是美。
小學美術中的審美能力培養(yǎng)是潛移默化的過程,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改變自己傳統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愛好、帶領學生走出課堂,在大自然中感受不一樣的美,注重引導學生欣賞藝術作品,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對美的獨特感受、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