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仕凱
摘 要:眾所周知,小學時期的學生還處于愛玩好動的年紀,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使得師生互動難以開展。同時由于語文本就是一門枯燥乏味的課程,所以小學語文教學中也就存在著一些普遍性的問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互動教學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教學方式,對教學效果具有重要的影響。如何增加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是論述的問題。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師生互動;問題;方法
小學語文教學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營造和諧積極主動的課堂氛圍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增加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以及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推動教學進程,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能夠更好地推進小學語文教學的進行。在新課程改革的趨勢下,師生間的有效互動推動了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也是老師與學生間建立融洽和諧的教學關(guān)系的重要樞紐。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之間有效互動存在的問題
1.師生之間互動方式太死板
現(xiàn)今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之間的互動方式有時太過單一。例如,老師在講課時,都是照著書本來念著問題,很少有創(chuàng)新性地引導學生進入。小學生本來就是充滿好奇的一代,直接照本宣讀,基本上就無法提起他們的激情和熱情。
2.學生對老師有畏懼心理
因為小學生還處于成長期,一些老師形象比較嚴肅,使得他們在某種程度上會對老師有畏懼心理。在家庭中,父母教育孩子們聽老師的話,到了學校學生把老師當成父母一般,所以害怕老師,不敢出聲。自身會認為老師就是主體地位,自己就應該好好聽話,所以學生在課堂上過于拘謹,不敢發(fā)言,不敢有自己的想法。
二、增加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有效互動的方法
1.教師要學會理解和傾聽學生
教師必須要從學生角度考慮問題,要學會了解以及傾聽學生的心聲。小學生都很單純,誰對他們好,他們就會聽誰的話。再者,與學生為友,教學模式才能得以前進。教師在講課時,并不要只是站在三尺講臺前,而是要親近同學,走進學生中,去傾聽同學們怎么讀書,傾聽他們討論什么,傾聽他們?nèi)绾伟l(fā)言。站在亦師亦友的位置上,引導學生進入課堂。必須要充分理解孩子們,畢竟小學生都是好玩,好動的,盡可能地不要去責罵他們,不要偏袒所謂的好學生,成績差的學生也有他們的想法,不要否認任何一個學生。教師學會傾聽、理解每一位學生,是在教學旅途中的基本功。很多時候,若師生間成為朋友,事情的解決相對會容易一些。同時,日常生活中老師也應該注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以及他們的思想態(tài)度,幫助他們解決困難,畢竟小孩的獨立性不強。
2.增加課堂的趣味性
小學生因為年齡問題,不懂事,又好玩好動,好奇心也比較重,對新鮮事情充滿著無限的想象,所以注意力不集中,導致教學很難進行。針對這樣的問題,想要增加師生間的有效互動,老師就應該不斷地提高自身的趣味性。在教學中,讓學生和自己一起融入進去,比如,小學課文中的《小松鼠找花生》,這是一篇童話性的文章,小松鼠可愛形象正是那些同齡人的寫照,單純的可愛。老師可以叫學生扮演小老師,讓他們講解自己對文章的理解,老師扮演同學,不時提出問題,讓小老師來回答,讓學生體驗當老師的感覺,之后學生會懂得身為老師的艱辛和難處,他們以后就會站在老師的角度上來認真上課。
3.教師充分利用多媒體工具
隨著科學技術(shù)的發(fā)展,教師很多教學任務可以通過多媒體來進行,利用多媒體可以增加很多課外知識,同時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在日常教學方式下,老師可以為學生播放一些動畫視頻,可以使學生的印象更加深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老師還可以讓學生自己表演課本劇,使學生身臨其境,更可以加強學生的印象,使得教學任務更加輕松。
4.進行探索式教育
在課堂上,老師應該一步步指導學生學習,并不是簡單地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學生不回答問題,自己就需要將問題拋出,如果沒人回答,老師又自己將答案說出,這樣的教學方式只會讓學生遠離老師,無法使學生提起興趣。我們應該不斷地解決學生在閱讀時的各種疑問,與他們進行交流,培養(yǎng)師生情,能更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簡而言之,讓互動的環(huán)節(jié)活躍起來。
綜上所述,想要增加師生間的有效互動,就一定要創(chuàng)新自己的教學模式,與學生間建立融洽和諧、亦師亦友的關(guān)系,活躍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將課堂帶入現(xiàn)實,使學生身臨其境,大大提高教學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韓雪佳.淺論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J].科學與財富,2014(8):439.
[2]黃莉.淺論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J].課外語文,2016(1):9.
[3]肖偉東.淺論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J].網(wǎng)友世界(云教育),2014(19):282.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