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忠成
摘 ? 要:群眾文化是我國文化中一種獨具特性的新興文化形態(tài),在文化范疇上屬于主流文化,但不具有主流文化的強制意味和專業(yè)文化的曲高和寡,也不具具有大眾文化的唯利性。在社會主義階段,群眾文化具有以下幾種特性:群眾基礎的廣泛性、文化享有的民主性、獨特的文化傳遞性、溫和的文化制衡性和強烈的文化傳承性。群眾文化的這些特性,是其在當代文化格局中不可替代的地位與作用的彰顯,它在當代文化建設特別是在中國先進文化的建設中必將引起應有的重視。
關鍵詞:群眾文化;文化傳承;文化傳遞
中圖分類號:G249.2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33-0259-01
在我國,群眾文化已發(fā)展成為當代文化的幾種主要形態(tài)之一。它是我國文化中一種獨具特性的新興文化形態(tài),在文化范疇上屬于主流文化,但不具有主流文化的強制意味和專業(yè)文化的曲高和寡,也不具具有大眾文化的唯利性。
下面淺談一下群眾文化的探索及特性。
一、群眾文化的探索
在眾多的群眾文化探索過程中,群眾文化是社會實踐主體按照美的規(guī)律在社會化滿足過程中形成的文化現(xiàn)象,是人民群眾主體地位在文化方面得到釋放的體現(xiàn),以文化娛樂活動為主要內容。群眾文化的歷史發(fā)展,經歷了原始社會的蒙昧階段、階級社會的存在階段、社會主義社會的自覺自為階段,在我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時期,走向了與專業(yè)文化的“雙開花”階段。
二、群眾文化的基本特征
自臻成熟的群眾文化已經從單純的階段性工具轉變成了獨具個性價值的文化,群眾文化的基本特性可歸納為五個方面。
(一)群眾基礎的廣泛性
這是由群眾文化的文化主體所決定的,群眾文化的主體是全體社會實踐者,是全民參與的活動。它的文化內容和價值取向通過通俗且豐富的活動形式,在社會各個階層都能得到傳播,另一方面,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不受民族、區(qū)域、季節(jié)等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因而全國各地都能得到發(fā)展。
(二)文化享有的民主性
群眾文化與大眾文化、專業(yè)文化在文化參與和享受上的最顯著的區(qū)別就在于文化享有的民主性。專業(yè)文化和大眾文化,人民群眾在文化實踐過程中,處于文化受眾的地位,文化參與顯得十分被動。這正是專業(yè)文化和大眾文化的文化專制意味的展現(xiàn)。群眾文化由于對文化創(chuàng)造和文化享受的雙重強調,人民群眾能通過自身參與文化活動來實現(xiàn)文化接受與文化創(chuàng)造的雙向轉換,充分體現(xiàn)人民群眾的文化主體地位。
(三)獨特的文化傳遞性
從群眾文化的當代文化格局來看,它處于中間位置,即主流文化和大眾文化之間,它面向最廣大人民群眾。主流文化的傳播需要通過一種合適的渠道,把其價值觀念和內涵直接傳遞給人民群眾。由于具備主流文化性質和與人民群眾的“親和性”,正如使群眾文化成為了主流文化意識與人民群眾互動的中介。在這種狀態(tài)下,主流文化需要利用群眾文化的“文化親和性”,同時,人民群眾離不開群眾文化的主體價值實現(xiàn)渠道。
(四)溫和的文化制衡性
隨著當代中國群眾文化在多元化文化環(huán)境下的逐步發(fā)展,群眾文化已經具備了新的文化內涵,一是群眾文化的組織、創(chuàng)作、輔導、研究都擴大了文化視野,不僅考慮對象的需要,也考慮其他社會文化形態(tài)的狀況,增加了與社會文化的互補意識;二是在這種“互補”中,通過社會美譽職能,比較溫和的去調整,融合其他社會文化形態(tài),共同營造有利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文化生態(tài)環(huán)境,這使群眾文化具有了更加深刻的文化意義——社會文化中的美譽文化整合
(五)強烈的文化傳承性
群眾文化是一種真正面向廣大群眾的文化,它在活動內容上對民間、民俗文化的充分利用,使它包容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許多形式和精神。群眾文化所涵蓋的群眾藝術與民間、民俗文化所涵蓋的核心形態(tài)——民間文藝,在形態(tài)上有明顯的差異。如民間文藝的自在性、原生態(tài)屬性,反映在具體的藝術作品中,就呈現(xiàn)出精華與糟粕并存在現(xiàn)象,所以在傳承我國優(yōu)秀的民間文化過程中,形態(tài)成熟、主體自覺的群眾文化,就成為既能讓民間文藝保持民間文化特性又能讓民間文藝獲得主體價值觀念支撐的必然選擇。
三、結語
綜上所述,群眾文化的這些特性,是其在當代文化格局中不可替代的地位與作用的彰顯,它在當代文化建設特別是在中國先進文化的建設中必將引起應有的重視。
參考文獻:
[1]張靜.保障群眾文化權益 鼓勵全民熱情參與——淺談“以人民為中心”的群眾文化工作[J].大眾文藝,2016(09).
[2]董念.筑牢基層公共文化建設基礎 助推農村群眾文化全面發(fā)展——師宗縣竹基鎮(zhèn)“基層文化發(fā)展”社會調查報告[J].民族音樂,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