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紅
加工辣椒屬甜椒之類,主要提取色素,用于化妝品(口紅)和食品著色(添加劑),其次作為蔬菜和調(diào)味品。喜光、喜溫,蟲媒花常異交授粉植物,種子發(fā)芽適宜溫度為20℃—30℃,生長最適溫度為20℃-25℃,溫度超過35℃則抑制生長。
一、主要指標
產(chǎn)量指標:干椒產(chǎn)量400-500公斤。板椒保苗株數(shù)1.0-1.2萬株,畝,單株成果數(shù)(合格干椒)15-18個,平均單果重≥2.5克;鐵皮椒保苗株數(shù)0.7-0.8萬株,畝,單株成果數(shù)(合格干椒)12-14個,平均單果重≥6克。
土壤肥力指標:土壤耕作層有機質(zhì)含量≥15克/公斤,速效氮≥110毫克/公斤,速效磷≥20毫克/公斤,PH8.0-8.4,土層深厚,保水保肥力強,排灌方便。3年輪茬,避免與番茄、馬鈴薯重茬。
施肥指標:施肥總量在100公斤以上。畝施有機肥2噸以上,尿素30-40公斤,磷酸二銨25-35公斤,50%硫酸鉀10-15公斤。
二、栽培技術
1.播前準備
(1)土地選擇。選擇土層深厚、肥力中上、排灌方便、保水保肥、地下水位低,PH值<8.4,2-3年未種過茄科作物的地塊,前茬以種植小麥、瓜類、豆類作物為好。
(2)平整土地。入冬前施足底肥,秋翻冬灌,耙耱越冬;開春機力耙耱鎮(zhèn)壓復式作業(yè),達到地平、土碎、邊齊,拾凈殘膜,待播。
(3)選用良種。線椒選用紅安6號,板椒選用益都紅、金塔、紅海等,鐵皮椒選用美研1號、墨西哥鐵板椒等。
2.適期播種。辣椒發(fā)芽溫度最低是10℃,由于辣椒種子吸水膨脹緩慢,不宜爛種,一般應適時早播。選用育苗移栽或直播兩種方式。
(1)時間。溫室育苗于2月中旬溫室穴盤播種;大田直播采用機械播種,5cm地溫穩(wěn)定在10℃以上即可開播,3月下旬開始,4月上旬結(jié)束為宜。
(2)播種量。穴盤育苗每穴點種2-3粒,畝用種量200-300克;大田直播每穴下種4-5粒,畝播種量400-600克。
(3)種肥。結(jié)合播種帶好種肥,一般每畝尿素10公斤、三料磷肥20公斤、硫酸鉀5公斤,距播種帶8-10厘米,深10厘米處。
(4)播種質(zhì)量。推廣機械鋪膜、鋪滴灌帶、施肥、打孔、點種、覆土一條龍作業(yè),播深1.5-2厘米,覆土1-2厘米,空穴率小于2%,行直行勻,膜面平展,采光面大,覆土嚴密,每隔2米壓一土帶防風。移栽方式僅需鋪膜、鋪滴灌帶、施種肥,無需打孔、點種和覆土。
3.定植密植。采用平鋪膜種植,平均行距60厘米,每穴留苗雙株,一般田間保苗率達80%以上。線椒穴距10厘米,畝理論株數(shù)2.2-2.5萬株,畝保苗1.8-2.0萬株;板椒穴距18-20厘米,畝理論株數(shù)1.1-1.2萬株,畝保苗1.0萬株左右;鐵皮椒穴距25-30厘米,畝理論株數(shù)0.7-1.0萬株,畝保苗0.8萬株左右。
4.田間管理
(1)直播間定苗。田苗出齊后,4—5片真葉時進行定苗,去除小苗、弱苗、病苗,在5月初結(jié)束,同時進行中耕除草。
(2)移栽定植苗。為避免移栽定植時遭受災害性天氣(大風、降溫、晚霜的危害)影響,移栽定植時間一般在4月中下旬,苗齡達50—60天。定植前視土壤墑情適當?shù)嗡WC土壤濕潤,打孔、栽苗、覆土一條龍作業(yè),孔深8-10厘米,栽苗后封土至子葉與地面平齊,栽后及時滴水。
①定植水:定植后及時滴水,滴水量15-20立方米/畝。
②緩苗水:移栽后5-7天滴一次緩苗水,滴水量15-20立方米/畝。
(3)生育期滴水。
①滴水原則:輕滴、勤滴,長勢強注意蹲苗,不缺不滴。
②滴水時間:滴水時間和施肥時間依據(jù)辣椒生長的特點具體決定,主要是苗期、開花期、座果期、果實膨大期、成熟期。
③滴管方式。全生育期滴水10次左右,視苗情每隔7-10天滴水一次,每次20-30立方米/畝,8月下旬停止滴水,促椒果紅熟。
(4)追肥。
①滴肥原則:帶好種肥,重施花椒肥,補施葉面肥的原則。氮、磷、鉀三要素合理搭配,氮磷比1:1.5。根據(jù)椒田長勢,長勢旺的以磷鉀肥為主,氮肥為輔,適當控水防徒長;長勢弱的以氮肥為主,配合磷鉀肥,適當增加滴水量,防干旱,促分枝多結(jié)果。
②滴肥數(shù)量:結(jié)合緩苗后滴水畝滴尿素2-3公斤用于提苗;苗肥兩對真葉時隨水畝滴尿素5-10公斤;現(xiàn)蕾初花期機械開溝或人工打孔追肥,畝追二銨10-15公斤、尿素15-20公斤,鉀肥2-3公斤,硫酸鋅1-2公斤;座果膨大期滴灌2-3次,每次畝滴尿素3-5公斤,磷酸二氫鉀1-2公斤,硫酸鋅1公斤。
5.適時打頂。辣椒打頂是一種新的栽培管理技術,可增加田間通風透光性,促進主枝正常分化,有利于多結(jié)椒,結(jié)大椒,使養(yǎng)分集中供給有效枝和椒果,減少不成熟青椒,提高商品果。
6.病蟲害綜合防治。常見蟲害有小地老虎、蚜蟲、煙青蟲和棉蛉蟲,病害主要有病毒病、細菌性斑點病和疫病。通過農(nóng)業(yè)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達到綜合防治的目的。
(1)農(nóng)業(yè)防治。選用抗病、耐病品種;輪作倒茬,防治重茬,適當套種,減少病源;采用育苗等措施早栽早熟,使辣椒結(jié)果高峰期避開病毒病盛發(fā)期;通過中耕、施肥等措施促苗早發(fā),增強植株抗病能力;增施有機肥,合理氮、磷比,培育壯苗,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2)化學防治。
①蟲害防治。A地老虎。苗期(5月上旬)重點防治地老虎,每畝可用殺滅菊酯25g防治2—3次;可噴施來福靈25—30g,進行防治地老虎、煙青蟲和薊馬。
B蚜蟲。蚜蟲是傳播病毒病的主要媒介,防好蚜蟲是控制病毒病的有效技術措施。苗期選用10%蚍蟲啉可濕性粉劑5000倍液,20%氯戊菊脂乳油3000倍液,2.5%敵殺死3000倍液葉面噴施1—2次;5月底6月初遷徙前隨水肥滴施藥劑康福多40—50ml/畝,20天一次,滴施2—3次,控制蚜蟲基數(shù)。
C棉蛉蟲。開花座果期用殺滅菊酯每畝25克,或菊脂類殺蟲劑2.5%敵殺死2000倍液或功夫3000倍液,或蚜虱凈或吡蟲靈藥劑葉面噴霧,7—10天葉面噴霧一次,連噴2-3次。
②病害防治。疫病和病毒病發(fā)病初期,每隔7天噴一次,連噴3次,促使病株恢復健壯,對病毒病有一定防治效果。
A苗期立枯病、猝倒病,可用75%百菌清800-1000倍,5%多菌靈、65%代森錳鋅,結(jié)合苗期葉面施肥噴施2-3次。
B中后期病毒病、細菌性斑點病、疫病,可用20%病毒A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液,或用20%病毒斃可濕性粉劑500倍液葉面噴施,每隔7—10天噴施1次,連噴2-3次,交替使用。
(3)綜合防治:種子消毒,可用40%福爾馬林100倍液,或10%磷酸三鈉溶液浸種20分鐘,清水洗凈后播種,以減少種子的疫病病菌和煙草花葉病毒;苗期噴施高錳酸鉀1000倍液或1%過磷酸鈣浸出液,提高抗性;利用蚜蟲有趨黃色習性進行黃色誘板誘殺;整枝、打杈、摘果等農(nóng)事操作中防止人為傳毒。
7.采收。9月底至10月初采收,枯霜期前收完,收獲時避免擠壓椒果,影響干椒品質(zhì)。
8.晾曬
(1)曬場:應選擇干燥、通風、廣闊的場所,禁止在水泥地上晾曬,否則會影響干椒色澤,出現(xiàn)花皮椒,而降低干椒品質(zhì)。
(2)方法:攤曬厚度不可超過20厘米,以防霉變,晾曬時要勤翻動,7-10天后起壟晾曬,再曬7-10天,兩壟并一壟,逐漸增厚,不可用力擠壓,要保持蓬松透氣;對于干濕不均的,堆起來后用蓬布覆蓋椒果達到“手握無氣,手捻不轉(zhuǎn),對折不斷”時,進行篩選分級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