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艷
內容摘要:三年前,我有幸加入了學校學前教育系這個大家庭,擔任學前教育專業(yè)英語教學工作。生活中,這些孩子們性格開朗,熱情大方,但是到了課堂上,尤其是在英語課上,就會變得異常的安靜。我也一直在思考:學前教育專業(yè)的英語課問題究竟出在哪里,應該如何改進我們的教學現(xiàn)狀?本文筆者談談個人看法。
關鍵詞:學前教育 課堂教學
三年前,我有幸加入了學校學前教育系這個大家庭,擔任學前教育專業(yè)英語教學工作。生活中,這些孩子們性格開朗,熱情大方,但是到了課堂上,尤其是在英語課上,就會變得異常的安靜。無奈之余,我也一直在思考:學前教育專業(yè)的英語課問題究竟出在哪里,應該如何改進我們的教學現(xiàn)狀。
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學生在學習英語方面存在的問題:
1..基礎薄弱。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學生入學時的錄取分數線普遍低于五年制大專的其它專業(yè),所以很多學生的初中英語基礎很差。我大概了解了一下,每個班大概有三分之一的學生反映他們以前根本沒有學過國際音標。大部分學生對于最基礎的語法知識,比如最常用的英語時態(tài)的概念和用法都是混亂的,完全沒有清晰地認識,解題時毫無思路和方法可言。將近一半的學生對于初中的詞匯早已忘得差不多了,連課文里的一句話都讀不完整……所以學生中普遍存在兩種情況:一種是很認真想學好,但是沒有正確的方法指導,收效甚微;另一種是對英語完全放棄,成績自然越來越差,形成惡性循環(huán)。
2..缺乏動力。作為沒有升學壓力的五年制大專生,很多學生對于英語這類公共課的態(tài)度就是及格就可以了。而且他們還狹隘地認為,自己學了這么多年英語,在將來的工作中教幼兒園的孩子應該足夠了,所以很少有學生愿意課余在英語上再多下功夫。最終會出現(xiàn)這樣幾種結果:對于英語絲毫不上心的學生英語水平不但沒有進步,甚至還退回到初中水平,連應付學校最基礎的考試都很吃力;基礎稍好的學生由于缺乏自發(fā)學習的壓力和進取心,在參加“5+2”等專轉本考試時在英語上栽了跟頭;而走上工作崗位的學生也由于自己拿不出手的蹩腳英語遭遇尷尬和失落。
因此,作為這群特殊學生的英語教師,我們必須考慮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改變教學策略,幫助學生在英語學習上實現(xiàn)從態(tài)度到能力上的轉變和提高。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營造和諧的師生關系。作為五年大專院校的英語教師,在課堂上往往是很無奈的,因為學生的表現(xiàn)和老師心目當中對于大專生的期望相去甚遠。有時候難免會把失望的情緒在學生面前表現(xiàn)出來,甚至會在課堂上失去耐心。這樣往往會使師生關系更加緊張,與“親其師,信其道”的初衷背道而馳。所以我們應該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適當放慢教學進度,降低難度,設置讓學生可以“跳一跳,摘桃子”的任務。讓學生感覺到如果這四十五分鐘認真跟著老師的思路走,就一定會學到一些東西。在課堂上還應注意多用鼓勵的語言肯定學生的點滴進步,并在課余時間多和學生聊一聊,了解他們在英語學習方面的困難和需要,幫助他們樹立信心,拉近學生和英語老師之間天然存在的“距離感”,一定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把專業(yè)特點融入英語課堂。學前教育的專業(yè)特點決定了學生相對活潑的個性和能歌善舞的優(yōu)勢。而這些也將成為他們將來的工作特性。我們的英語課堂也可以用輕松愉悅的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學前專業(yè)的英語教材在內容上更加簡單,所以也方便學生采用更加多樣的形式進行學習。比如英語兒歌、英語流行歌曲、英語小短劇等形式。讓學生在看似游戲的過程中完成學習任務,一定會讓學生對英語更感興趣。同時,在高年級的課堂上也可以進行“模擬課堂”的訓練,讓學生思考如何開展幼兒英語教學,既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能保證教學效果。
3.對學生進行綜合教學技能的訓練。首先,應該幫助學生正確理解幼兒英語教學。讓他們明白幼兒的英語學習只是啟蒙教育,注重聽、說,所以必須確保幼兒獲得標準的語音輸入。英語教學要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這就要求學生除了擁有扎實的基本功之外,還必須具備幼兒英語教學技能。
同時我們應該在日常教學中把幼兒英語教學方法和基本功訓練結合起來。比如抓住各種機會鍛煉學生聽、說、讀和書寫能力,比如給學生播放一些簡短的英語動畫片,讓學生反復模仿里面的語音語調,收集英語兒歌、故事、繪本中最常用的一百個常用單詞進行正音、書寫、搭配簡筆畫的比賽,設計幼兒園課堂的教學過程,自己動手做教學道具等等。讓學生體會到自己在英語課堂上學到的不僅僅是知識,還有在今后工作中可以用到的教學基本功和各種教學方法,從而改變學生被動的學習態(tài)度。
隨著人們對學前教育越來越重視,學前教育專業(yè)畢業(yè)的學生就業(yè)形勢比較好,開設學前教育專業(yè)的院校也越來越多,這也就意味著他們走出校門時面臨的競爭也將會越來越激烈。人們常說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也是我們每一個家庭的未來和希望。作為教師,我們必須從學生的特點和他們個人發(fā)展的需要出發(fā),多一些積極的思考,少一些無用的抱怨,讓他們更優(yōu)秀,也讓我們的未來更有希望。
(作者單位:徐州高等師范學校學前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