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麗瓊
摘 要 黨的十八大以來,反腐倡廉工作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在這種新的形勢下,黨委和政府對審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會各界對審計監(jiān)督寄予了更高的期望,對內部審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發(fā)揮內部審計在經濟責任審計中的作用成了各單位關注的重點。
關鍵詞 內部審計 經濟責任 審計
目前,推進黨風廉政建設是我黨的一件大事。作為經濟的捍衛(wèi)者,審計自然成為反腐倡廉的生力軍。腐敗往往源于對權力的濫用,要預防腐敗就必須對權力進行制約和監(jiān)督,給權力套上“緊箍咒”。如何發(fā)揮內部審計在經濟責任審計中的作用,為國家反腐建設提供基礎性的保障,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提升內部審計的地位,強化監(jiān)督結果
2015年初,筆者曾經參與調查了山西省省級屬于國家審計監(jiān)督對象的行政事業(yè)單位、國有企業(yè)內部審計工作開展情況。
在被調查的101個單位中,設有專職內審機構、專職內審人員的單位有42個,專職內審人員534名。這些單位和部門主要集中在山西省大中型企業(yè)、高等院校和二級預算單位的醫(yī)院、交通部門等。由于這些部門所屬單位多,經濟業(yè)務復雜,所以內部審計機構和人員配備較為健全。2014年,共審計了969個單位(部門),提交審計報告1433份,提交信息簡報198篇,促進增收節(jié)支98630.9萬元,移送紀檢委案件1件,促進建立健全制度1135項,審計結果基本能被單位采納,內部審計的作用能夠得到較好的發(fā)揮。
內部審計機構與財務、紀檢合署辦公,并有專職內審人員的單位5個。這5個單位共有專職內審人員8名,建立內部控制制度29項。2014年,共審計了16個單位(部門),提交審計報告17份,提交信息簡報1篇,促進增收節(jié)支171.24萬元,促進建立健全制度19項。
內部審計機構與財務、紀檢合署辦公,有兼職內審人員的單位20個。這20個單位配備兼職內審人員30名,建立內部控制制度76項。2014年,共審計了55個單位(部門),提交審計報告54份,提交信息簡報5篇,促進增收節(jié)支25.29萬元,促進建立健全制度23項。
有機構,沒有內審人員的單位5個。這5個單位共建立內部控制制度17項。2014年審計了29個單位(部門),提交審計報告30份,建立健全制度4項。
無內審機構也無內審人員的單位29個。這些單位大多集中在省級行政事業(yè)單位,所屬單位較少,經濟業(yè)務簡單,加之編制有限,所以內審機構和人員不健全,在2014年也未開展內部審計工作。
從上述山西省內部審計機構設置、工作開展情況來看,設有專職內審機構、配備專職內審人員的部門、單位占收到調查問卷的41.6%,也就是說山西省近60%的部門單位至今沒有設置專職內部審計機構,其中近5%的部門設有機構但未配備內審人員。還有一些部門所屬單位多、專項資金量大集中的單位,既無機構也無內審人員,影響了內審工作的正常開展。
因此,要想發(fā)揮內部審計的作用,保證內部審計為經濟責任審計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撐和保證,就必須從領導的層面加強對內部審計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優(yōu)化機構設置和人員管理,對內部審計工作各方面予以充分保證,真正讓內部審計在本單位獨立起來,保證審計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充分利用內部審計的特征,改進審計方式,發(fā)揮審計效能
第一,內外聯動,實現審計“全覆蓋”。經濟責任審計是針對領導干部履職情況的審計,相比財務收支審計更復雜,涉及面更寬,對審計結果要求也更高,僅依靠外部審計部門的力量會力不從心,在短時間內很難高質高效地進行全面審計。因此,對一些有條件實施經濟責任審計的單位,可安排內審部門定期對本部門、本行業(yè)的領導干部進行經濟責任審計、這不僅可以為外部審計部門提供數據支撐和結論參考,減輕其壓力,同時也能很好地鍛煉內部審計的隊伍,提高內部審計的地位。
第二,實現全過程的監(jiān)督,發(fā)揮“審計關口前移”的作用。不一定非要等到領導干部離任了再進行審計,可以把財務收支審計、任中審計和離任審計相結合,真正實現事前提醒、事中控制、事后監(jiān)督改進三者有機統(tǒng)一,及時發(fā)現違法、違規(guī)、違紀問題的苗頭,控制單位風險,實現國家、集體財產的保值增值。
三、著力提升內部審計人員的素質,提高審計質量
筆者曾經在2015年走訪了北京、重慶、河北、山東等兄弟省市,對上述省市內部審計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了考察學習??疾熘邪l(fā)現,這些省市從審計機關到內部審計協會,再到各個單位,自上而下均采取了多種多樣的形式,加大對內審人員的培訓力度,著力提升內審人員的素質。
第一,北京市審計局采取網絡和面授兩種培訓方式。北京市內審協會網站設有網絡培訓平臺,上傳有約300學時的課程,可供內部審計人員登錄學習。在面授課程方面,依托高校教育資源,與中央財經大學合作開辦研修班。此外,還建立了“內審之家”,為全市內審人員搭建交流平臺,提供全方位、分層次的指導服務。
第二,重慶市、江津區(qū)審計局采用讓單位的內審人員參與國家審計項目審計的辦法,在審計實踐中提升內審人員的業(yè)務技能。重慶市審計局先后組織了28名內審人員參加7個審計項目的審計,對內審人員進行“一對一”“手把手”的培訓指導。通過這種方式,既彌補了國家審計機關審計力量不足的問題,同時也幫助內審人員掌握了審計方法和技巧,提升了業(yè)務能力。江津區(qū)審計局采用舉辦培訓班、組織內審人員參與國家審計、派出審計人員實地指導內審工作等方式提升內審人員素質,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第三,河北省審計廳在2014年組織召開了全省內部審計工作視頻會議,對全省內部審計管理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并對今后的內審工作進行了部署和安排。此外,還舉辦了《中國內部審計準則》和《內部經濟責任審計》培訓班,從理論和實務操作等方面提升內部審計人員的工作技能。
第四,山東省審計廳、煙臺、威海市審計局在改進方式方法、增強工作針對性、提高內部審計指導工作水平方面下功夫。
樹立先進典型,加強宣傳推廣;按類別、行業(yè)建立交流平臺,從活動的頻率、內容、實效性方面加強;積極開展內部審計質量評估工作;加強內審人員的培訓和選拔,促進內審人員業(yè)務水平的提高;加大上級機關對下級機關內審工作的考核力度;通過征文、研討會等形式加強內審理論的課題研究。同時,充分發(fā)揮內部審計協會的作用,以滿足內審機構和內審人員的需求為導向,通過開展形式多樣、載體豐富,富有針對性、實效性的多種活動,切實發(fā)揮協會聯系審計機關和內部審計機構、內部審計人員的橋梁和紐帶作用。
以上各個省市先進的培訓經驗和方法,都可以被借鑒和運用。充分保證內部審計人員有學習、實踐、交流、培訓的機會和平臺,不斷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質,進而提升審計水平。
(作者單位為山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
參考文獻
[1] 郝志遠.適應新形勢要求 進一步加強內部審計工作——山西省審計廳廳長郝志遠在省內部審計協會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審計培訓班上的講話(摘登)[J].中國內部審計,2010(8).
[2] 李晶.淺談內部審計的獨立性[J].商業(yè)經濟,2011(13).
[3] 陳美琪.蓮都“三個突出”提升內審質量[J].中國內部審計,2014.
[4] 李長福,李沐澤.加強企業(yè)內部審計工作初探[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