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海,李運興,梁坤南,明安剛,歐耀成,王亞南
(1. 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 熱帶林業(yè)實驗中心, 廣西 憑祥 532600;2. 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 熱帶林業(yè)研究所, 廣東 廣州 510520)
水與肥對柚木生長的影響
馮 海1,李運興1,梁坤南2,明安剛1,歐耀成1,王亞南1
(1. 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 熱帶林業(yè)實驗中心, 廣西 憑祥 532600;2. 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 熱帶林業(yè)研究所, 廣東 廣州 510520)
為探索水因子、施肥 、立地對柚木生長的影響,在造林后第1年起,按裂區(qū)試驗方法布設了一個包含有2個水處理(主區(qū))和4個N、P、K處理(副區(qū)),3個重復的柚木施肥與水處理裂區(qū)試驗,在1~3 a和13 a時對試驗進行高徑等生長指標調(diào)查和分析,結(jié)果表明:(1) 在1~3 a和13 a時施肥處理對柚木生長影響不顯著;(2)水處理在1~3 a和13 a對柚木生長有極顯著影響;(3)試驗重復(不同地段)2 a時起,對柚木生長影響顯著;(4)立地和水處理對柚木生長有持續(xù)穩(wěn)定影響,施肥處理與立地、施肥處理與水處理存在顯著的互作關系,做到適地適樹適肥,才能取得好的經(jīng)營效果。
柚木;施肥;水處理;生長效果
柚木Tectona grandis屬馬鞭草科落葉或半落葉大喬木,樹高40 m,胸徑1~2 m,干形通直。木材為環(huán)孔材,心材大,淡褐色,密度 0.60~0.72 g/cm3,紋理直,結(jié)構(gòu)細致而美觀,堅韌而有彈性,不翹不裂;含油質(zhì),強度大,耐浸,是航海、軍需、建筑、車廂、家具、雕刻、鑄造木模、貼面板等珍貴優(yōu)良用材樹種之一[1-3]。原產(chǎn)于印度、緬甸、泰國和老撾[4],我國引種于廣東、廣西、海南、云南、福建、臺灣等地,已有多年歷史,當前可用木材資源銳減,社會需求增加,交易價格攀升,造林積極性不斷提高,發(fā)展勢頭大,我國的柚木研究也從已往單方面?zhèn)戎赜诜N質(zhì)資源引進方面[5],轉(zhuǎn)向全方面的良種選育[6-10]、生理需求、干旱脅迫[11-12]和栽培技術研究方面,丁美華認為土壤水分對柚木生長作用明顯[13], 梁坤南[14]柚木幼苗期施肥、潘一峰[15]、李運興[16]柚木幼林施肥試驗結(jié)果認為:施用含N、P、K的配方肥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樹高和胸徑的生長量,但施肥效果受多因子影響,其中立地狀況、肥料種類數(shù)量、降水量因素影響最大,為探索水因子、施肥 、立地對柚木生長的影響大小及互作關系,深入開展柚木立地質(zhì)量、營養(yǎng)、水分需求方面研究,對完善培育措施、提高集約經(jīng)營水平有較大的積極意義。
幼林施肥水處理試驗布設于平而河畔低山、青山實驗場平架站,地形開闊,陽光充足,海拔150~190 m,年平均氣溫為21.5 ℃,≥10 ℃積溫7 500 ℃,月平均氣溫≥22 ℃有7個月,最冷月(2月)平均氣溫13.5 ℃,極端最低溫-1.5 ℃,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28.3℃,極端最高溫40.3 ℃,年降水1 220~1 380 mm,土壤為砂頁巖發(fā)育的紅赤紅壤,質(zhì)地為粘壤土,0~40 cm混合土樣,有機質(zhì)15.89 g/kg,pH(H2O)值5.01,全N值2.41 g/kg,全P值 0.19 g/kg,全K值5.22 g/kg,堿解N值278.91 mg/kg,速效P值2.18 mg/kg,速效K值33.7 mg/kg,鹽基飽和度31.53%。前茬為丟荒地,主要植被有:山芝麻Helicteres angustifolia L、五節(jié)芒Miscanthus floridulus(Labill.) Warb、五色梅Lantana camara L、茅草Imperatam cylindrica(L.)Beauv.等,株行距:3 m×3 m, 造林密度:1 125株/hm2, 1997年12月林地清理挖穴整地,1998年1月施基肥,同年3月用1年生柚木實生苗造林,柚木造林成活率為97.9%,造林后3 a每年在4月和7月全鏟草各1次,第2年年底松土1次,第1年至第3年5月,按試驗方案挖環(huán)形溝各追施肥1次,1 a、 2 a、3 a、13 a生柚木平均樹高分別為0.62、1.78、3.23、12.43 m;2 a、3 a、13 a平均胸徑分別為2.07、3.29、13.98 cm,13 a時,林木保存率達97.5%,試驗保存完好。
試驗按裂區(qū)試驗設計實施,主區(qū)為水因子,分富水區(qū)與貧水區(qū)2處理,水處理方法:考慮地形對聚集降水的作用,把富水區(qū)處理安排
在稍凹的地形上布設,造林后第1年4至9月,雨天雨水濕透40 cm土層時不灌淋水,陰晴天每7 d灌淋水1次,每次20 min,至種植穴周圍1.0 m半徑土壤全濕透為止,副區(qū)為施肥因子,按施肥種類和量的不同分4個處理,具體見表1和表2所列,每小區(qū)5(橫)×7(縱)=35株,3次重復。
在清理整地前進行土壤和植被調(diào)查,在造林后1月進行成活率調(diào)查并及時補植,在1 a、2 a、3 a和13 a年終對樹高、徑(地徑或胸徑)進行測量;用spss 19.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相關統(tǒng)計分析。
表1 不同施肥處理?Table 1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treatment
表2 不同施肥處理養(yǎng)分差異Table 2 Comparison of nutrients in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treatments
試驗林1~3 a及13 a各副區(qū)樹高平均值見表3,從表3中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1 a時,各施肥處理樹高大小排列為3>4>2>1; 2 a時,4>3> 2> 1;3 a時,4> 3> 2> 1;13 a時,4>3>1>2。方差分析顯示不同年度、各處理間差異不顯著(p≥0.05,下同),由此可見,雖有樹高隨施肥量增加而增加的趨勢,但差異不明顯。
試驗林1~3 a及13 a各副區(qū)徑平均值見表3,從表3中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2 a時,各施肥處理徑大小排列為4>2>3>1;3 a時,4>3>2>1;13 a時,4>1>3>2。方差分析顯示各年度、各處理間差異不顯著;由此可見,同樣有徑隨施肥量增加而增加的趨勢,但不明顯。
表3 不同年度重復各處理樹高、徑、徑高比Table 3 Comparison of height, diameter and D/H in different years and repetitions
試驗林2~3 a及13 a各副區(qū)徑高比平均值見表3。從表3中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2 a時,各施肥處理徑高比大小排列為1>2>4>3;3 a時,4>1=2>3;13 a時,2>1>3>4。方差分析顯示各年度、各處理間差異不顯著,由此可見,有徑高比隨施肥量增加而減少的趨勢,但不明顯。
試驗林1~3 a及13 a各主區(qū)樹高平均值見表3。從表3中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1~3 a、13 a時,水處理樹高>非水處理樹高,方差分析顯示處理間差異極顯著(p<0.01,下同)。由此可見,水處理大于非水處理趨勢明顯。
試驗林1~3 a及13 a各主區(qū)徑平均值見表3。從表3中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1~3 a、13 a時,水處理徑>非水處理徑,方差分析顯示處理間差異極顯著,因此,水處理大于非水處理趨勢也明顯。
試驗林2~3 a及13 a各主區(qū)徑高比平均值見表3。從表3中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2 a時,水處理徑高比<非水處理徑高比;3 a時,水處理徑高比>非水處理徑高比;13 a時,水處理徑高比<非水處理徑高比。方差分析顯示處理間差異不顯著,由此可見,水處理徑高比小于非水處理趨勢不明顯。
試驗林1~3 a及13 a各重復樹高平均值見表3。從表3中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1 a時,各重復樹高大小排列為2>3>1;2~13 a時, 1>2>3。方差分析顯示各重復2、3、13 a時樹高差異顯著,其它年度、指標差異不顯著。
試驗林2~3 a及13 a各重復胸徑平均值見表3。從表3中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2~13 a時, 1>2>3,方差分析顯示各重復13 a時胸徑差異顯著,其它年度差異不顯著。
試驗林2~3 a及13 a各重復徑高比平均值見表3。從表3中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2 a時,各重復徑大小排列為3>2>1;3 a時,1>3>2;13 a時,2>3>1。方差分析顯示各重復2 a和13 a時徑高比差異顯著,其它年度、指標差異不顯著。
方差分析結(jié)果顯示:1~3 a時因子間的交互作用不顯著,13 a時,重復與副區(qū)、主區(qū)與副區(qū)的交互作用顯著,為更清晰地顯現(xiàn)因子間的互作效應,將13 a試驗數(shù)據(jù)按不同施肥處理整理得表4與表5。從表4和5中可以看出2、3、4處理的施肥效果在1水處理和1重復表現(xiàn)最好。
為了解因子作用的持續(xù)性大小,分別對各重復、各水處理、各施肥處理樹高、徑生長指標進行年度變化分析,結(jié)果見表6。數(shù)據(jù)顯示,各試驗重復第2~13年各生長指標相關關系極顯著(p<0.01,下同);各水處理第1年起各年度生長指標相關關系極顯著,各施肥處理年度間生長指標相關關系不顯著,說明不同重復(地段)和水處理的生長差異是持續(xù)穩(wěn)定的,而不同施肥處理生長差異年度間變動較大。
表4 不同處理樹高、徑、徑高比Table 4 Comparison of height, diameter and D/H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表5 不同處理施肥效果?Table 5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表6 各重復、主區(qū)、副區(qū)生長指標年度變化?Table 6 Growth index in different repetitions, main district and deputy districts
試驗結(jié)果顯示,在幼林期,適宜水處理對柚木的高徑生長具有極顯著的促進作用,這反映了柚木對水分有較高的要求,在方便管理的地段在柚木生長期土壤缺水時,加以水處理措施,可以促進生長,不同地區(qū)間降水有差異、坡位坡形對降水有重新分配作用,因此加強造林地規(guī)劃、采取人造小地形、改善土壤涵水措施(如營造混交林[17-20])都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從施肥對柚木樹高、胸徑生長作用分析中可見,各處理差異不顯著,由于各處理N、P、K含量各不相同,且級差明顯,因此可以認為在營造在酸性土上的柚木幼林期1~3 a施用僅含N、P、K素的無機肥,施肥效果不明顯,這可能原因有兩方面,其一,可能系水處理與重復對施肥的互作效應大,降低了處理間的差異程度;其二,施肥處理實際效果小,這結(jié)論與印度Gawande, S.R.[21]相一致,梁坤南[14]、周再知[22-23]認為鈣對柚木生長有顯著作用,可考慮在施肥中加入鈣肥,以增加土壤鈣的不足,達到增大施肥效果之目的。
各重復、各水處理、各施肥處理生長指標年度變化分析結(jié)果顯示,試驗重復(地段)、水處理對柚木生長的影響差異顯著且是持續(xù)穩(wěn)定的,在一般情況下,水也是影響立地差異的重要因子之一,因此,反映出立地對柚木生長影響極大:在適宜立地上生長良好,立地不適則生長不良,充分體現(xiàn)出加強立地研究和選擇的必要性。
在柚木幼林期1~3 a重復與副區(qū)、主區(qū)與副區(qū)的的交互作用不顯著,13 a時,交互作用顯著,說明隨著林齡的增加,因子間的交互作用表現(xiàn)得越來越明顯,在施肥后期,有些處理其施肥效果在某一適合地段,適宜的水分和其它養(yǎng)分條件下,會表現(xiàn)出來,也體現(xiàn)出施肥效果受多因素影響[24],適地適肥[25]很重要。
土壤N、P、K、有機質(zhì)等營養(yǎng)元素,肥料成份與施肥量對林木影響大[26],本研究水處理、施肥處理處理數(shù)少(級差和養(yǎng)分配比少),僅考慮了N、P、K和水因素對生長的影響,不能全面反映出林木的實際需求,也有可能因此掩蓋了施肥本應存在的理想效果;我國南方山地土壤類型多樣,不同類型養(yǎng)分差異大,水分又系影響林木生長的又一重要因子,但在山地灌淋水措施難于實施,人造小地形(如反坡平臺、積水溝穴等)更具實際價值[27-33],在研究中很有必要在不同土壤類型中繼續(xù)開展包含有Ca、Mg、N、P、K、有機質(zhì)等營養(yǎng)元素和多種人造小地形因素的綜合試驗,多方面了解柚木的各種營養(yǎng)需要和對水分要求,完善各種營林措施,促進柚木人工林的健康發(fā)展。
[1] 廣西林業(yè)局, 廣西林學會. 闊葉樹種造林技術[M]. 南寧: 廣西人民出版社,1980.
[2] 中國樹木志編委會.中國主要造林樹種造林技術[M]. 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 1981.
[3] Dotaniya M L, Meena V D, Manju Lata, et al. Teak Plantation-A Potential Source of Income Generation[J]. Popular Kheti, 2013,1(3): 61-63.
[4] Jayaraman K, Bhat K V. Innovations in the Management of Planted Teak Forests[C]. Peechi, Kerala, India: KEAKNET KFRI FAO KSCSTE, 2011, p7.
[5] 馬華明,梁坤南,周再知. 我國柚木的研究與發(fā)展[J]. 林業(yè)科學研究, 2003, 16(6): 768-773.
[6] 梁坤南,白嘉雨,周再知,等. 珍貴樹種柚木良種繁育發(fā)展概況[J]. 廣東林業(yè)科技, 2006, 22(3): 85-89.
[7] 鄺炳朝,鄭淑珍,羅明雄,等. 柚木種源主要性狀聚合遺傳值的評價[J]. 林業(yè)科學研究, 1996, 9(1):7-14.
[8] 李運興.柚木家系試驗[J].廣西林業(yè)科學,2001,30(10):50-52.
[9] 張榮貴,藍 猛,喬光明,等. 紅河州柚木種源試驗五年評價[J]. 林業(yè)科學研究, 1999, 12(2): 190-196.
[10] 梁坤南,賴 猛,黃桂華,等. 10個柚木種源27年生長與適應性[J].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 2011, 31(4): 8-12.
[11] 武 勇 .干旱脅迫下柚木葉片生理指標的變化[J].福建林學院學報, 2006, 26(2): 103-106 .
[12] 黃桂華,梁坤南,周再知,等.柚木無性系苗期抗寒生理評價與選擇[J].東北林業(yè)大學學報, 2015, 43(9):12-17
[13] 丁美華.海南島尖峰嶺幼齡柚木年生長規(guī)律與溫度-水分關系的初步研究[J].林業(yè)科學, 1982, 18(1): 85-92.
[14] 梁坤南,潘一峰,劉文明. 柚木苗期多因素施肥試驗[J].林業(yè)科學研究,2005,18(5):535-540.
[15] 潘一峰,劉文明. 酸性土壤改良對不同種源的柚木生長的影響[J].熱帶亞熱帶土壤科學, 1997, 6(1): 9-14.
[16] 李運興,蔡道雄,歐耀成,等.追肥量、追肥時間與次數(shù)對柚木幼林生長的影響[J].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2012(9):16-19.
[17] 賴景全.桉樹混交林生長和土壤理化性質(zhì)研究[J].綠色科技,2014(7): 55-56.
[18] 肖文光,王尚明,陳 孝,等.桉樹與厚莢相思混交林生物量及對土壤影響研究[J].廣東林業(yè)科技,1999(1): 20-30.
[19] 徐小牛,李宏開.馬尾松楓香混交林生長及其效應研究[J].林業(yè)科學, 1997, 33(5): 385-393.
[20] 蔣家淡.紅錐杉木混交造林效果研究[J].福建林學院學報,2002, 22(4): 329-333.
[21] Gawande S R. Stand Density Manipulation and Fertilization Studies on Teak[D]. Keral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hrissur, 1991, 81.
[22] 周再知. 酸性土壤柚木鈣素營養(yǎng)研究[D].北京: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 2009.
[23] 周再知,梁坤南,徐大平,等.鈣與硼、氮配施對酸性土壤上柚木無性系苗期生長的影響[J].林業(yè)科學, 2010, 46(5): 102-108.
[24] 沈其榮主編. 土壤肥料學通論[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25] 王少元,何應同,曾祥福,等.楊樹不同土壤立地條件施肥效應的研究[J].林業(yè)科學,1999,35(1):106- 112.
[26] 楊承棟.中國主要是造林樹種土壤質(zhì)量演化與調(diào)控機理[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
[27] 楊紹兵,王克勤,陳志中,等.坡耕地反坡水平階對土壤水N_P垂直再分配的影響[J].中國水土保持科學, 2011, 9(1): 56-60.
[28] 崔永忠,李 昆,孫永玉,等.元謀干熱河谷不同整地措施造林成效研究[J].西南農(nóng)業(yè)學報, 2009, 22(5): 1300-1304.
[29] 韓 剛,韓恩賢,薄穎生,等.黃土高原不同整地方法造林試驗[J].陜西林業(yè)科技, 2003(4): 34-37.
[30] 張維國,曹麗萍.反坡梯田整地效果的探討[J].防護林科技,2008, 86(5): 129-130.
[31] 虎久強,安永平,李英武.不同整地方法對造林成效影響的比較研究[J].寧夏師范學院學報, 2007, 28(3): 110-113.
[32] 谷瑞民,雷振民,馬翠霞.不同土壤管理措施對山地核桃生長結(jié)果的影響[J].陜西林業(yè)科技, 2009(2): 58-59, 124.
[33] 李 昆,崔永忠.不同保水措施的赤桉造林成效分析[J].云南林業(yè)科技,1998,82(1):36-39.
The effects of water and fertilizer on the growth of teak plantation
FENG Hai1, LI Yun-xing1, LIANG Kun-nan2, MING An-gang1, OU Yao-cheng1, WANG Ya-nan1
(1.The Experimental Center of Tropical Forestry, 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 Pingxiang 532600, Guangxi, China;2.Research Institute of Tropical Forestry, 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 Guangzhou 510520, Guangdong, China)
In order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water, fertilizer, site on the growth of teak, according to split plot test method, we carried out an experiment about teak fertilization and water treatment (n=3),including two water treatments (main district) and four N, P, K treatments(deputy district) in the first year after planting. A survey was conducted to the height and diameter of the teak in 1 ~ 3 a and 13a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Fertilization treatment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growth of the teak in 1 ~ 3 a and 13 a; (2) Water treatment showed very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growth of the teak in 1 ~ 3 a and 13 a;(3) The replicated test in different sites showed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growth of the teak after 2 years;(4) Site and water treatment have a steady influence on the growth of teak, and there is significant interac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fertilizer treatment and site and as well as fertilizer treatment and water treatment .Therefore, select adapted tree species planted on the suitable site with appropriate fertilizer is a effective way for forest management.
Tectona grandis; fertilization; water treatment; growth effect
S753.53
A
1673-923X(2016)08-0010-05
10.14067/j.cnki.1673-923x.2016.08.003
2015-12-10
國家“十二五”科技支撐課題“柚木和西南樺珍貴用材林定向培育技術研究與示范”(2012BAD21B01)
馮 海,工程師
李運興,高級工程師;E-mail:lyx8526351@163.com
馮 海,李運興,梁坤南,等. 水與肥對柚木生長的影響 [J].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2016, 36(8): 10-14.
[本文編校:文鳳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