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菲
(北京服裝學(xué)院,北京 100000)
一針一線皆有情——中國傳統(tǒng)民間針線包研究
謝 菲
(北京服裝學(xué)院,北京 100000)
針線包是生活的必備品,民間針線包形制豐富、種類繁多、各具特色。本文結(jié)合博物館館藏和私人收藏的民間針線包,從形制、材料方面入手,探究民間針線包背后的情感意蘊和文化內(nèi)涵。
民間針線包;地域文化;情感寄托
在中國,絕大多數(shù)傳統(tǒng)節(jié)日的主要參與者都是男性,只有乞巧節(jié)是以女性為主的節(jié)日,所以乞巧節(jié)也叫“女兒節(jié)”。乞巧節(jié)有個特殊的習(xí)俗活動,年輕的女孩子們比賽用絲線穿各式各樣的針孔,目的是為了向眾人展示自己的縫紉才能和天賦?!抖Y記·內(nèi)則》載:“女子十年不出,姆教婉娩聽從,執(zhí)麻枲,治絲繭,織纴組紃,學(xué)女事,以共(供)衣服?!盵1]在“男耕女織”的傳統(tǒng)社會生產(chǎn)模式下,縫補、織繡是女性的專屬勞動,女子不會做針線活兒,會被人貶為“拙老婆”。針線包作為儲放針頭、線的容器,與針線不離手的女子朝夕相伴。
針線包形制和材質(zhì)都不盡相同,也有著不同的稱呼,例如:針線荷包、針扎兒、針筒、針線盒、針線笸籮、折紙針線包等。
(一)針線荷包
圖1 葫蘆形針線荷包(藏于北京服裝學(xué)院民族服飾博物館)
在中原地區(qū)的女子會自己動手制作一種十分小巧精致的針線荷包(見圖1)。這種荷包分為包套和包舌兩個部分,包套下端開口,包舌比包套略小內(nèi)部蓄有薄棉花(便于插針)。使用時,將針平插在包舌上,絲線橫向纏繞于包舌,拉緊包舌上方的帶子,使其收于包套之中。這種針線荷包精致美觀,不僅具有收納的功能,還可以作為掛件,兼顧實用和裝飾的功能,通常成對出現(xiàn)及使用。這件針線荷包外形呈葫蘆形狀,取“福祿”之意,包套繡有花卉紋樣,包舌下擺墜彩色流蘇。
(二)針扎兒
針扎兒,也叫“針插”或者“針氈”,用以插針和纏線。這種儲針容器的名字最早見于《吐魯番出土文書》中的“針氈(氈的繁體字)”,例如《高昌義和四年(617年)六月缺名隨葬衣物疏》:“……針百枚針氈系七色各一兩……”據(jù)敦煌學(xué)研究所黑維強考證“針氈”就是針扎兒。[2]
圖2 抱財童子針插(私人收藏)
這件抱財童子針插(見圖2)中間放置松軟的棉花,外面包裹絨布,四周圍有12個娃娃,栩栩如生。因為針扎兒大都是女性使用,以娃娃作為裝飾,也寓意人丁興旺、子孫滿堂。
(三)針筒
針筒是針線包最早的形制,從新石器時期的骨針筒,到周代的青銅針筒,再到隋唐、遼代的鎏金鎏銀針筒,數(shù)千年間,材質(zhì)在不斷變化。民間針筒種類繁多,外形除長筒狀外,常見的還有瓶花、童子等形狀,表面多模壓、錘鍛、鏤刻各式紋樣。這樣的銀針筒既可用來裝針,掛在胸前又起到裝飾作用。人物故事紋銀質(zhì)針筒(見圖3),高7.5cm,長筒狀,筒內(nèi)有筒,可伸縮,外有蓋,上端接以銀鏈,可隨身攜帶。針筒模壓錘鍛“空城計”“三叟弈旗”等故事,下墜石榴紋鈴鐺。[3]
圖3 人物故事紋銀質(zhì)針筒(私人收藏)
貴州地處云貴高原,地形崎嶇,與外界相對隔離,當(dāng)?shù)氐娜藗兩朴诰偷厝〔闹谱魃钣闷?。西南地區(qū)盛產(chǎn)竹子,人們就利用竹子原本的形狀,將兩段竹筒套在一起,上下封口,便做成一枚針線筒(見圖4),在筒身外側(cè)雕刻、繪制紋樣,頂端打孔后穿繩隨身佩戴。
圖4 苗族竹針筒
(圖片來源:中研院史語所民族文物資料庫,凌純聲、芮逸夫、勇士衡1933年采集于湖南?。?/p>
(四)針線盒
中國人十分看重婚喪嫁娶這類人生禮儀,父母要為出嫁的女兒置辦嫁妝,嫁妝的多寡關(guān)系到女兒在婆家的地位。舊時,嫁妝中除了必要的珠寶首飾,還要有子孫桶、龍鳳被等,從床鋪家具到針頭線腦一應(yīng)俱全,這些平常的物件都被賦予了美好的寓意。這件鞋形針線盒也是嫁妝中的一種(見圖5),鞋窠處有蓋,可開合,小巧精致。鞋形針線盒作嫁妝取諧音,寓意“和諧”,表達(dá)了對新婚夫婦的祝福和希望。
圖5 鞋形針線盒(私人收藏)
在東北地區(qū),鄂溫克、達(dá)斡爾、鄂倫春這些狩獵民族自古就有用樺樹皮做器皿的傳統(tǒng),清代《黑龍江外記》記載:“山谷多樺木以皮貼車蓋,為穹廬、為扎哈(樺皮船)、縱縫之如栲栳(盛東西的器物)、大擔(dān)水、小盛米面,謂之樺皮斗”。[4]樺樹皮的使用遍布衣、食、住、行,在北方狩獵民族生活中占據(jù)著重要的位置。用樺樹皮做的針線盒(見圖6)質(zhì)地柔軟、不透水、又輕便耐用。
圖6 樺樹皮針線盒(圖片來源:北方狩獵民族網(wǎng))
(五)針線笸籮
秸稈針線笸籮(見圖7),由黍類、高粱等作物的秸稈曬干后編制而成,材料易得、制作簡單、結(jié)實耐用,在民間廣泛使用。秸稈針線笸籮容量大,女子平時做針線活用到的工具,如針、線、剪刀、尺子等統(tǒng)統(tǒng)都可以放入。
除了秸稈針線笸籮,在山東膠東還有一種用紙做成的針線笸籮,又稱“紙斗”,用紙漿做成脫胎圓盒,并且裝飾上剪紙或畫上圖案,使用時輕便而美觀。既能盛一些縫縫補補所需的針頭線腦,同時又因其花花綠綠的裝飾還可以成為生活中的擺設(shè),在當(dāng)?shù)?,也是姑娘出嫁時的陪嫁品。[5]
圖7 針線笸籮(藏于東北民族民俗博物館)
(六)折紙針線包
民間還有一種折紙針線包(見圖8),這種針線包可以像書本一樣打開,內(nèi)部暗藏數(shù)十個具有收納功能的紙夾,根據(jù)紙夾的規(guī)格放置不同的縫繡工具,可將針線、繡片、花樣分門別類收納。這種折紙針線包收納功能強大、材料環(huán)保、制作簡單,曾在民間廣泛使用,如今在西南地區(qū)更為常見。
民間針線包或是親手制作,或是按照自己的喜好由專門的工匠制成,既是精湛手藝、個人審美的體現(xiàn),也表達(dá)了對針線包的喜愛和重視。制作時用心,使用時精心,針線包不僅是一種收納工具,也是一種情感的寄托。
圖8 折紙針線包(私人收藏)
[1]王文錦譯.禮記譯解[M].北京:中華書局,2016.
[2]黑維強.吐魯番出土文書所見“針氈”考[J].西域研究,2004(4).
[3]杭海.妝匣遺珍——明清至民國時期女性傳統(tǒng)銀飾[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5(9).
[4][清]西清.黑龍江外記[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1984(5).
[5]宋紅宇,郭萬祥.膠東紙斗和笸籮的民俗應(yīng)用[J].裝飾,2005(9).
[6]鳥丸知子著,蔣玉秋譯.一針一線[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11(12).
R249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