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夢琪
媽媽,爸爸穿過你的文胸?!苯裉煸缟希夷?4 歲的女兒婷婷以一種毫不在意地口吻跟我說。
“你說什么?!什么時候?”我震驚地問。
“上周六一大早,趁你還在睡覺的時候?!彼卮?,然后描述了詳細的過程,“爸爸把你的一件文胸穿在了他身上,然后在沙發(fā)上跳來跳去?!蓖砩?,我問了孩兒她爸是否干過這種蠢事。顯然,他沒有做過。
我們笑了,但我卻感到不安。如果婷婷是為了避免受到懲罰而撒謊,或是為了得到額外的獎勵而撒謊,那我都能理解。但婷婷最近卻常常為了制造一些莫名其妙的“爆炸性新聞”而撒謊、說大話,并且她從來不承認那些編造的故事是假的。我是應該堅持原則,讓她誠實,以防她小小年紀就變成個撒謊精?還是應該隨她去,免得破壞了她的創(chuàng)造力呢。
顯然,應該選后者。我向我的心理咨詢師朋友尋求了建議,他認為婷婷編故事的事情很正常。“她這么做一點錯也沒有,”朋友告訴我。“像她這個年齡的孩子,是分不清事實和杜撰的?!?/p>
事實上,這種類型的謊言其實是一件好事。“學齡前兒童智商越高,越有可能撒謊,”朋友說,“兒童幼年撒謊越熟練,成年后的社交能力就有可能越好?!?/p>
當然,不是所有兒童的謊言都可以一笑而過的——我們肯定還是想讓我們的孩子成為一個誠實的人。因此,了解每個年齡階段的兒童撒謊的特點以及原因,能夠幫助你溫和地引導你的孩子,達到適合他年齡的誠實水平。
2~3歲:講出第一個“自私”的小謊言
鄰居家有兩個2歲的雙胞胎男孩,最近他們經(jīng)常有一個小把戲,當他們的媽媽發(fā)現(xiàn)其中一個的尿不濕臟了的時候,就會問他們:“是誰尿尿了呀?”這時,兄弟倆總會不約而同地說出對方的名字?!八麄兌疾幌虢?jīng)歷繁瑣的換尿布的過程,所以他們才會撒謊?!彼麄兊膵寢尭嬖V我。
諸如此類的“自私”的謊言是幼兒產(chǎn)生的第一種謊言。任何一個學齡前兒童的媽媽都會告訴你,孩子在三歲,有時甚至是兩歲時,就會說一些簡單的謊話,例如,否認他們做過某些事,或為了他們自己能得到點什么。
家長怎么做?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并不知道他們?nèi)鲋e是錯誤的行為,所以如果你想通過懲罰他們而讓他們意識到自己做錯了,或許只能是白費功夫。
最好的策略是,當孩子犯錯誤時,首先要避免的是直接逼他承認錯誤,而是想辦法讓他自己說出來。
例如,如果你對孩子打碎了花瓶,不要逼問他:“你是不是打碎了花瓶?”而只是向他描述你看到的事實:“看,這個花瓶碎了?!比绻惆l(fā)出了憤怒的質(zhì)問,那你得到的就只能是一個謊言。
3~5歲:小小人,說大話
婷婷關于他爸爸穿文胸的大話,是一個典型的3-5歲兒童對事實與虛構(gòu)之間無明確界限的表現(xiàn)。這個年齡段的兒童,也會相信“看不見的朋友”、“有角的小怪獸”、“小仙女”的存在。
學齡前兒童的這些看起來荒誕不經(jīng)的大話,可能僅僅是游戲,有時也會是他們的小愿望(婷婷想象中的朋友從來不需要吃蘑菇,而事實上,婷婷常常被要求吃她不喜歡吃的蘑菇)。并且,他們通常都會堅持地認為他們想象的世界是真實的。其實,他們說的這些大話,并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謊話。在大人們眼中看起來很奇怪的事情,可能只是孩子獨特的處理新信息的方式,也可被看做是創(chuàng)造力的表現(xiàn)。
家長怎么做?
當孩子的大話困擾到你時,不要急于拆穿。你可以先配合他,并靜靜地觀察他。如果一個孩子看起來很快樂,并且也擁有真實的朋友,與家人也會有溝通和互動。那就不需要對他的幻想而擔憂。
5~8歲:“善意”的謊言
姐姐家有兩個兒子,8歲的浩浩和6歲的明明。有一次,姐姐剛給他們倆買的玩具車被弄壞了,但兩個孩子都不承認是自己弄的。從一開始對他們大吼大叫、到用各種方法引誘他們,再到告訴他們不說出誰弄壞了的話就不能吃晚飯后,浩浩終于站了出來,承認是他弄壞的,但當媽媽問他弄壞的細節(jié)時,他開始表現(xiàn)得驚慌失措。最終,他說了實話:“我什么都沒做,我只不過不想讓你再問下去了。”然后明明——真正的“罪魁禍首”——“哇”的一聲哭了起來,“我不想讓你覺得我是個壞孩子!”明明邊哭邊委屈地說出了自己不愿承認的原因。
浩浩替他弟弟背黑鍋的行為,表明了他發(fā)展到了重要的一個階段——學會講善意的謊言。這是一種讓別人受益,或是為了不傷害對方感情的謊言。
而明明不承認自己做錯事的行為,也表明了5到8歲的兒童會因為一些無可厚非,甚至是可以被原諒的原因,而說一些謊話——他們會因為害怕讓你失望,或是受到懲罰而撒謊。
不論是善意的謊言,還是為了不讓你失望而撒的謊,都體現(xiàn)了這一階段孩子的發(fā)展特點——他們具備了揣測他人情緒的能力。
家長怎么做?
當你發(fā)現(xiàn)孩子撒謊了,不要急著去懲罰他,或是教育他。先弄清楚是什么驅(qū)使他撒謊。
如果他說的是“善意的謊言”,可以先肯定他,例如,上面這個例子中,媽媽可以對浩浩說:“你說謊是為了避免弟弟受到懲罰,你是個善良的孩子?!钡隙ㄟ^后,也要讓他知道這樣做可能帶來的后果:“但是這樣做,弟弟就不能成為誠實的好孩子了,對不對?每個人犯了錯誤,都要勇敢承認?!?/p>
如果他說謊是為了不讓你失望或免受懲罰,那作為家長的我們就需要去反思一下了:“我對孩子的要求是不是太高了?我對孩子的懲罰是否太重了?”
8~14歲:開始有了不愿意說出的小秘密
當孩子進入這個年齡段時,他們開始傾向于隱瞞自己的一些生活細節(jié)。如果你的孩子不愿意跟你分享他的所有事時,不要覺得驚訝。這些新出現(xiàn)的小秘密并不意味著他們變得不誠實,也不要把它們當做孩子做錯事了的征兆。
事實上,這只不過反映了一件事——你的孩子變得更加成熟了。直到十三四歲,還什么都愿意跟父母分享的孩子,只能說明他們還沒有長大。
當然,當你的孩子變得更加獨立時,他或許會利用這一小伎倆來達到他的一些目的。
我朋友家的孩子,今年9歲,他媽媽要求他每天都要寫讀書筆記并交給她檢查。突然有一天,孩子跟媽媽說:“媽媽,你不用每天都催我寫讀書筆記了,我會自己完成的?!庇谑菋寢屚獠辉賴Z叨,而是讓他對自己負責。然后,接下來的整整一個月,媽媽都沒有催促他寫讀書筆記,也沒有檢查,孩子也向她保證,自己每天都有按時完成。但當一個月過去后,媽媽再次要求檢查讀書筆記時,她震驚地發(fā)現(xiàn),這一個月她的孩子連一篇都沒寫過?!八谷粚ξ胰隽艘粋€月的慌!”
家長怎么做?
關于作業(yè)、家務、刷牙等事的謊言,盡管令人惱怒,但在這一年齡段卻并不少見。最好的回應方式,其實就是向孩子簡潔地表達你的不愉快,然后耐心地與孩子溝通,傾聽他撒謊的真正原因,并從原因入手來幫助孩子改掉這一壞習慣,而不是盲目地懲罰他。
常常因自己無法處理一些情境而焦慮的孩子,更容易撒謊。因此,撒謊有可能是孩子正在面臨一些壓力的征兆。此外,也有可能是因為孩子比較聰明,發(fā)現(xiàn)撒謊這一策略總是能很方便地幫自己達到目的。
當然,最好地讓你的孩子變得更誠實的方法,就是給他樹立一個好的榜樣。比如,不要為了省幾十塊甚至幾塊的門票錢或車票錢,就讓孩子稍稍下蹲,隱瞞他的真實身高。
同時,也要時常告訴他,撒謊會損害他的信譽,破壞他與周圍人的關系。這樣的教育或許不會立竿見影,但是,隨著你的孩子逐漸長大,他一定會逐漸放棄那些小謊言,成為一個正直誠實的成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