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華
【摘要】在傳統(tǒng)教學中,主要是以老師為主要角色進行授課,學生只是被動的接收老師所講解的知識,導致大部分學生產(chǎn)生依賴思想,缺少自主學習的能力,在遇到問題后也缺乏獨立思考的空間。作為一門人文教學的學科,高中語文必須要從學生全面發(fā)展、終身發(fā)展的角度進行授課。自從新課改以來,更要加強高中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能力,高中語文的授課方式也需要從以老師為主過渡到以學生為主。在累積知識的同時,做好老師與學生相處融洽、配合默契的工作,盡量給學生創(chuàng)造出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便于學生對于高中語文知識的理解和吸收。本文主要從新課改的背景下就高中語文教學模式進行簡單分析。
【關(guān)鍵詞】高中語文;新課改;教學;反思
所謂“新課改”就是在原先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進行總結(jié)修改,在過去的傳統(tǒng)教學中,學校往往只抓升學率,而老師也只看重學生的成績,特別是高中教學,面臨著高考大軍的壓力,作為一門人文教學的語文也變成了應試教育。但是,語文是一門綜合性極強的學科,單是通過刷題、背題是完全不夠的,方法用錯只會事倍功半。在新課改下,高中語文教學開始更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身的語文涵養(yǎng),通過改變課堂上的教學模式,增加語文學習中的樂趣,讓學生愿意自主獨立地學習語文,發(fā)現(xiàn)語文的魅力。
一、新課改下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問題思考
1、重視知識的傳授,忽略情感的教育
語文是一門感性的學科,要想學好這門學科,沒有感情的帶入是很難理解其中的精髓的。語文也是一門涵蓋面十分廣的學科,高中語文教學包括對歷史、地理、哲學、人文甚至心理的內(nèi)容,因此,學習高中語文需要多角度、多方向去思考、理解,同時也需要切實體會作者和詩人的情感與感悟,揣摩作者和詩人的思想與創(chuàng)作來源。
高中語文教材上的內(nèi)容是十分豐富的,收錄的資料和文章也是經(jīng)過出版社精挑細選的,所以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可以讓學生領(lǐng)略到不同國家、不同時代、不同地區(qū)產(chǎn)生出的人文情懷,就像是不同種類的佳釀混合在一起所碰撞出的美麗火花,讓學生的味蕾能夠同時品嘗出不同的文化魅力。但是,相對于實踐教學,老師往往會忽視與學生情感的交流,而將語文當作一門理性學科去分析解剖,嚴重影響了學生對于文章豐富情感的理解。長此以往,也會影響學生對于高中語文學習的效率和方向。
2、高中語文的教學缺少生活情趣
語文作為百科之母,與任何學科都是息息相關(guān)的,同時也是來源于生活,但是又可以讓學生體會到更深層次的情感,因此又高于生活,上升到精神層面。但是,現(xiàn)在許多高中的學習生活都是封閉式管理,學生不可以隨意走出學校,更沒有時間去感受生活的樂趣,每天都被繁重的課后作業(yè)壓得喘不過氣,內(nèi)心壓力非常大,又怎么有多余的精力將生活的樂趣與語文聯(lián)系在一起呢?因此,許多高中生寫出的文章往往缺乏“人情味”,顯得死板而生硬,與生活格格不入。
3、高中語文教學忽視了學生的差異性
現(xiàn)在國內(nèi)的中學一般實行的都是大班教學,往往一個班級有四五十名學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因此,也就衍生出了學生與學生之間差異性的問題。不同學生有著不同的理解、學習和接受能力,在學習生活中體現(xiàn)得比較明顯。比如課堂上老師要求翻譯一句文言文,不同學生的回答往往是不同的,但是有些同學的回答是正確的,而有些同學對于問題仍有不理解的地方,就容易讓老師將問題一帶而過,忽略了問題的重要性。
二、新課改下高中語文教學中相關(guān)問題的解決對策
1、不斷深化和改進教學方法
新課改作為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已在許多高中學校實行,但是仍有部分學校采取以往傳統(tǒng)單一的教學模式,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枯燥乏味的教學方式不僅會影響學生學習語文的效率,甚至會讓學生失去對語文的學習興趣,這對于語文課堂來說是非常不利的。因此,這就要求我們的語文老師必須對教學方法不斷深化和改進,在日常教學中也要勤于思考,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新課改下,老師要將書本知識與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為學生多角度、多層次講解問題,課堂上將問題的主動權(quán)還給學生,讓學生自主、獨立的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的思維得到鍛煉。
2、在實踐教學中檢驗學生學習效果
語文是每個中國人都必須涉及的學科,從我們牙牙學語開始,語文其實就已經(jīng)滲透到了我們的生活,因此,學習語文就必須要進行教學實踐,同時也要從實踐中檢驗學習效果。老師在語文教學中要對學生的實踐能力進行培養(yǎng),要讓學生在不斷地時間與操作中感悟到學習語文的方法,才能更靈活應變題型,舉一反三,也能夠讓學生不管是對生活還是對語文這門學科有更深刻的認識。在實踐過程中,學生的思維也能夠很快的發(fā)散出來,并且遠離枯燥乏味的課堂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自信心和個性發(fā)展,從而實現(xiàn)最終的教學目標。
3、充分利用多媒體平臺,使語文教學符合時代發(fā)展的趨勢
新課改下,語文教學應該跟上時代的步伐,現(xiàn)代社會是信息技術(shù)高速發(fā)展的時代,大多數(shù)職業(yè)都需要涉及到多媒體的使用,教育行業(yè)也不例外,在語文課堂學習中加入多媒體教學,不僅可以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同時,還可以創(chuàng)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更快的進入學習狀態(tài)。
三、結(jié)語
古有管仲改革、商鞅變法,今有戊戌變法、改革開放,無論是政治還是教育,改革就意味著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在新課改下的語文教學尤為如此,它是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衍生出的另一種更人性、更科學的教育理念。對于高中語文老師來說,這更是一種挑戰(zhàn),也是一種機遇。應試教育只是把知識強制灌輸給學生,而學生本身對語文知識也只是囫圇吞棗、不求甚解,但是新課改下的高中語文就要求老師要教會學生更好地掌握語文,不論是對古文的理解,還是對詩歌的賞析鑒定,都需要學生有一定的語文修養(yǎng),因此,這對老師來說加大了教學難度。但同時,新課改也會讓老師努力提高自己的業(yè)務素質(zhì)和技術(shù)水平,以全新的教學理念,全新的教學方法,適應高中新課改的要求。
【參考文獻】
[1] 趙 ?芳. 新課改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研究[D]. 湖南師范大學, 2012.
[2] 韓旭東. 新課改下的高中語文選修課程實施研究[D]. 揚州大學, 2008.
[3] 王希飛. 淺談新課改下的高中語文教學[A]. 《現(xiàn)代教育教學探索》組委會. 2015年9月現(xiàn)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 《現(xiàn)代教育教學探索》組委會, 2015:1.
[4] 鄒春艷. 論新課改下高中語文課堂中的反思性教學[J]. 科普童話, 2016,03:66.
[5] 錢愛萍. 淺談新課改下高中語文教學的獨特魅力[J]. 作文成功之路: 上, 2014,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