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安妮
(福建省泉州市科技開發(fā)中心 362000)
?
3種除草劑在花生田的藥效試驗
黃安妮
(福建省泉州市科技開發(fā)中心 362000)
進行百壟通、闊爾、除莎寶等3種除草劑在花生田的藥效對比試驗,結果表明:百壟通防效最好,持效時間最長,花生莢果產量均顯著降低,與人工除草相近;闊爾和除莎寶防效較差,莢果產量與人工除草相比差異達極顯著水平。生產上可選用百壟通防除花生田雜草。
花生;除草劑;防效;產量
花生田雜草種類多、發(fā)生面積大,與花生爭奪養(yǎng)分、水分和空間,且雜草還是病菌、害蟲的中間寄主,雜草嚴重發(fā)生造成花生生長不良,進而影響其產量?;ㄉ镆虿莺σ话銣p產5%~10%,嚴重的田塊可達15%~20%,甚至更多。因此,有效防除花生田雜草是提高花生產量的重要措施之一。由于規(guī)?;a的不斷發(fā)展和勞動力成本的提高,對花生田進行化學除草已經(jīng)成為生產上最經(jīng)濟、有效的控制措施[1-3]。但由于花生對除草劑相對敏感,經(jīng)常出現(xiàn)藥害[4]。因此,選用高效、安全的除草劑顯得特別重要。鑒此,進行百壟通、闊爾、除莎寶等3種除草劑防除花生田雜草試驗,以期為花生生產合理選用除草劑提供科學依據(jù)。
1.1 試驗材料
1.1.1 供試品種 供試花生品種為泉花551。
1.1.2 供試藥劑 除莎寶(10.8%精喹禾靈乳油),青島金爾農化研制開發(fā)有限公司產品;闊爾(10%乙羧氟草醚乳油),山東勝邦綠野化學有限公司產品;百壟通(240 g/L甲咪唑煙酸水劑),巴斯夫公司產品。
1.2 試驗設計
試驗于2015年8-12月在泉州市農業(yè)科學研究所試驗田進行,土壤為砂壤土、肥力中等,前作休閑田。試驗設除莎寶30 mL(每667 m2用量,下同)、闊爾20 mL、百壟通20 mL、人工除草和不除草5個處理,以人工除草為產量及主要性狀比較對照(CK1),不除草為雜草防效對照(CK2)。采用隨機區(qū)組設計,3次重復,小區(qū)面積13.3 m2。8月15日播種,株行距19.8 cm×19.8 cm 。試驗田四周設有保護行。除草劑于9月2日即花生3葉期左右均勻噴在地表,噴霧器械為背負式電動噴霧器,施藥時天氣晴好。
1.3 調查方法
噴藥后進行花生苗生長情況田間觀察。
施藥后20 d和40 d各調查1次雜草株數(shù)。調查方法:每小區(qū)4點取樣,每點0.25 m2(0.5 m×0.5 m),統(tǒng)計雜草數(shù)量,參照文獻[5]的方法計算雜草防效。
收獲前每小區(qū)隨機取樣10株進行室內考種,考查主要性狀,收獲曬干后測定各小區(qū)莢果產量。
2.1 田間直觀效果
噴藥后進行不同除草劑處理對花生生長的影響效果觀察。百壟通處理藥后1 d花生植株嫩葉變黃,但藥后4 d部分葉片轉綠,藥后11 d葉片完全恢復正常,植株比人工除草對照稍矮;除莎寶和闊爾兩處理花生生長正常,植株無黃化、矮化、畸形、死苗等藥害癥狀。
2.2 不同除草劑對雜草防效
從表1可以看出,藥后20 d百壟通對雜草的防效最高,達95.14%; 其次為人工除草,為86.92%;最低的是除莎寶,僅34.89%。不同處理藥后40 d的防效與藥后20 d的防效趨勢一致,但防效均有所降低,除莎寶、闊爾和百壟通3個處理分別比藥后20 d降低11.53、7.62和2.73個百分點。從田間雜草數(shù)量變化來看,與20 d相比,不同除草劑處理藥后40 d雜草數(shù)量均有所增加,除莎寶、闊爾和百壟通雜草總株數(shù)分別增加177、132和26株。
表1 不同除草劑處理對花生田雜草的防除效果
2.3 不同除草劑對花生產量的影響
從表2可以看出,與人工除草相比,噴施除草劑處理有不同程度的減產。以噴施百壟通減產幅度最小,僅為0.85%; 其次為噴施闊爾,減產幅度為19.57%; 噴施除莎寶減產幅度最大,達24.40%。對莢果產量進行方差分析表明,不同除草劑處理間莢果產量差異較大,噴施除莎寶和闊爾與人工除草相比差異均達極顯著水平,噴施百壟通與人工除草相差異不顯著。
表2 不同除草劑處理對花生產量的影響
注:小區(qū)面積13.3 m2。
2.4 不同除草劑對花生主要性狀的影響
由表3可以看出,百壟通處理的花生株高、側枝長均低于人工除草,分枝數(shù)和結果枝數(shù)均高于人工除草處理;除莎寶處理和闊爾處理的花生株高、側枝長均高于人工除草處理,分枝數(shù)和結果枝數(shù)均低于人工除草處理。不同除草劑處理的花生單株結果數(shù)和飽果數(shù)均低于人工除草處理,而飽果率則均高于人工除草處理。
表3 不同除草劑處理對花生主要性狀的影響
試驗結果表明,不同除草劑處理對花生雜草的防效差異較大。百壟通對雜草防效最好,持效時間最長,莢果產量與人工除草差異不顯著;除莎寶和闊爾對花生田間雜草防效較差,持效時間較短,莢果產量均顯著減少,與人工除草相比差異均達極顯著水平。因此,在生產上可推廣使用百壟通作為花生田除草劑。
在噴施百壟通后,植株出現(xiàn)葉片變黃和植株矮化等現(xiàn)象,但很快恢復。因此,今后可進一步進行百壟通應用于苗前土壤處理,最佳噴施時間和噴施濃度,以及與營養(yǎng)功能調節(jié)劑配合施用等方面的試驗研究,以利于百壟通藥劑的科學應用。
[1]呂建偉,馬天進,黃萬兵,等.花生田除草劑篩選及其對花生農藝性狀的影響[J].花生學報,2016,45(1):53-56.
[3]孫惠娟,劉小三.丘陵紅壤旱地不同除草劑對花生田雜草的防治效果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5(9):138-140.
[4]程麥鳳,黨建友,連晉,等.晉南夏播花生田2種除草劑藥效試驗[J].農學學報,2011(9):30-33.
[5]王振軍,茹德平,蔣福穩(wěn).花生田除草劑產生藥害的原因及對策[J].農業(yè)科技通訊,2008(12):135-136.
[6]陸興濤.10種除草劑防除花生田雜草試驗研究[J].農藥科學與管理,2009,30(12):45-48.
(責任編輯:楊小萍)
Efficacy test of three herbicides in peanut fields
HUANG An-ni
(QuanzhouScienceandTechnologyDevelopmentCenter,FujianProvince362000)
Efficacy of three herbicides of “Bailongtong”, “Kuoer” and “Chushabao” in peanut fields were contras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ailongtong” had the best control effect with the longest effective duration, and the yield of peanut pod was similar to the manual weeding; “Kuoer” and “Chushabao” had poorer control effect, and the pod yield ha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mpared with the manual weeding. In production, the herbicide “Bailongtong” could be selected to control weeds in peanut field.
Peanut; herbicide; control effect; yield
2016-07-02
黃安妮,女,1984年生,農藝師。
10.13651/j.cnki.fjnykj.2016.08.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