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君
這是一個老話題,卻又是一個新話題。
入世已久,則生厭倦之心,疲于奔波,厭于應酬,煩于裝腔作勢,累于戴假面,說言不由衷之話語,扮違心做作之笑容。現實的瑣碎、虛偽、物欲橫流、不公正,種種丑惡現象,都使人生出世之心,真想慧劍一斬煩惱絲,入空門,伴晨鐘暮鼓、黃卷青燈。
然則真的一出世,又難耐其清冷,難耐其寂寞?!肮艁硎ベt皆寂寞”,真成了圣賢,成了仙,如萬古云霄一羽毛,卻又“高處不勝寒”,如嫦娥般寂寞,于是又凡心大動,想入世了。
世俗雖有千丈紅塵,卻也有萬丈柔情;世俗雖有那么多瑣碎,而瑣碎中還有那么多趣味;世俗雖有欺騙,也有真情;世俗有那么多讓人厭讓人煩讓人生氣讓人不滿讓人無可奈何的東西,卻也有讓人舍不下的情,丟不掉的愛。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是中國文人對世俗的宣戰(zhàn)書,但“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無肉則營養(yǎng)不足,羸弱多病,無竹則雖然吃得肥頭大耳,卻俗不可耐,亦令人嘔。
林黛玉居瀟湘館,竹影橫斜,冷月詩魂,當是極雅一幅畫圖。但她的倩影未免太單薄了點,纖腰不堪一搦,這大約與她食無肉有關(此事未考證),以至天不假年,香消玉殞。如果她健與美兼而有之,在瀟湘館前手把花鋤種花而非葬花,當是一幅最佳的時代風景照。此語并非故意唐突《紅樓夢》,只是一個譬喻而已。
據說我國最早的一首詩只八個字,曰:斷竹續(xù)竹,飛土逐肉。說的是削竹為器,捕捉野獸。也有人釋為彈著樂器去打獵??梢娭癫⒉恢慌c兵器有關,也與樂器有關。弦樂器都是從弓箭的弦得到啟發(fā)而發(fā)明的,戰(zhàn)士們沙場鏖戰(zhàn)小憩之時,手撫弓箭之弦嗡然有聲,有心人遂制為樂器。我們祖先早就把竹與肉連在了一起,也許耳聞絲竹,口啖大肉,是雅與俗、入世與出世最佳的結合點。
我們都生活在紅塵中,誰也無法免俗。既然你不是活在真空中,那你就不可能不沾上一些世俗的屑粒。見別人請客送禮、行賄受賄就罵娘,輪到自己辦事時也得提上煙酒低三下四說些奴才話,雖然出得門來恨不得打自己幾耳光。既恨且嫉妒那些有權有勢的,卻又拼命想爬上權勢的寶座。一面痛恨人心不古,世風日下,另一面卻又為這世風推波助瀾。這就是現代人的心態(tài)。如果我們做不到絕對純,那就盡量追求相對純,躲不開灰塵那是沒辦法的事,沒人嫌你臟,但把自己弄得灰頭土臉則大可不必。古人早說過,不能兼濟天下,獨善其身總是可以的罷。
(常朔摘自《心靈漫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