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電視劇《麻雀》在湖南衛(wèi)視播出,不少人的眼睛死死地盯在李易峰臉上,先不說李易峰是否入戲,這些人顯然是先入為主地出戲了。顏值主導的青春諜戰(zhàn)劇,已然是諜戰(zhàn)劇譜系中繼《暗戰(zhàn)》《潛伏》和《黎明之前》等傳統(tǒng)諜戰(zhàn)經典之后的又一大支脈。
【觀點】
顏值消費無可厚非,哪怕它只是滿足一小部分人的分眾消費,一如重口味恐怖片,亦有其存在的價值和意義。何況顏值消費還是現(xiàn)在的大勢所趨,是主流消費,臆斷的否定無法抹殺和逆轉現(xiàn)實的需求。因為顏值被詬病,并非影視圈的特產,凡是注意力經濟的要沖,都是好惡糾結的鬧市區(qū),如麻辣小龍蝦流行,就有麻辣小龍蝦不能吃的傳聞;某快餐雞走俏,就有六翅雞的流言蜂擁而上,已成邏輯游戲。再說,因為顏值太高的負累者自古有之,晉朝的大帥哥衛(wèi)玠,就是因為顏值太高,不堪滋擾而被“看”死,現(xiàn)在有一張帥臉而被質疑演技并不足為怪。
對顏值偶像來說,自身的修為之路任重道遠。就像古代四大美男,都是才貌雙全的典范。潘安以開創(chuàng)性的《悼亡詩》著稱,蘭陵王不僅音容兼美還驍勇善戰(zhàn),宋玉留下了諸多堪比屈原的辭賦,衛(wèi)玠則是魏晉時期繼何晏、王弼之后最著名的清談名士和玄理學家。聰明的偶像顯然深諳此道。
顏值偶像要想走得高遠,唯有向演技挺進。這或許也是當下顏值偶像大舉向更加厚重的諜戰(zhàn)劇傾斜的一大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