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
【摘要】歐債危機的陰云還未散去,英國脫歐的陰影卻又擴散開來,2016年6月23日,英國舉行脫歐公投。24日,英國脫離歐盟,卡梅倫發(fā)表演說,宣布辭職。在以全球化為核心的世界經濟秩序下,這無疑在歐盟乃至世界經濟中掀起軒然大波,對世界經濟發(fā)展產生了多米諾骨牌式的連鎖反應。
【關鍵詞】英國脫歐;世界經濟
一、引發(fā)英國脫歐的深層原因和根本驅動力是經濟利益和經濟競爭力
英國脫歐后,關于驅使英國脫離歐盟的原因之爭日趨激烈,其中主要有三種觀點:獨立主權論,經濟拖累論和社會治安論。其中,獨立主權論主要是立足于英國入歐的歷史,作為一個老牌強國,英國于歐盟成立8年后才加入歐盟,并且英國加入歐盟后喪失了60%的立法權以及其他部分主權,且歐盟的移民政策使得英國國內出現(xiàn)許多問題,不少人認為英國應該擁有獨立主權;經濟拖累論是指80年代后英國經濟發(fā)展由于歐盟其他國家,但英國每年還要向歐盟繳納相對其他同盟國更高的會費,這樣許多人覺得英國吃虧了,歐盟已經成了英國經濟繼續(xù)發(fā)展的累贅;社會治安論的主要觀點是,近兩年中東戰(zhàn)爭爆發(fā)且愈演愈烈,敘利亞難民大量涌入歐洲,歐盟的移民政策使許多英國公民擔心恐怖主義會混雜其中進入英國危害社會治安。
但這都不是深層次的原因,英國脫歐的根本驅動力是經濟利益和經濟競爭力。根據英國脫歐參與公投的公民的成分分析,不難發(fā)現(xiàn)一些很明顯的問題:從年齡上分析,45歲以上公民大多數支持脫歐,而45歲以下公民大多數支持留歐;從學歷上分析,大學以上學歷的公民大多數支持留歐,而中學及中學以下學歷的人大多數支持脫歐;從收入和社會地位上分析,富人和中產階級上層人士普遍支持留歐,而中產階級下層人士和窮人普遍支持脫歐。根據以上可以發(fā)現(xiàn),脫歐派都是年齡偏大、學歷偏低、收入少和社會地位低的人,也就是經濟競爭力普遍偏弱的人,歐洲一體化之后外界高素質人才的流入對他們的生活產生了沖擊,損害了他們的經濟利益,而這些人無疑是脫歐的主力軍。因此,英國脫歐的根本驅動力是經濟利益和經濟競爭力。
二、英國脫歐對英國經濟的影響
當年英國入歐后,倫敦在地理和硬件設施方面占據上風而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在國際金融市場上占據重要地位。但大不列顛脫歐后,倫敦的金融中心地位將下降,仍在倫敦的相當一部分金融功能將搬回歐洲大陸,歐元結算中心也將搬出,很多投資性行業(yè)(如保險、基金等)都會把尚在倫敦的業(yè)務撤回歐洲大陸,在投資理財方面,英國可能面臨停滯,大多數商業(yè)機構都會改變投資計劃,降低對英國乃至整個歐洲的投資,直到脫歐詳情出爐、英鎊下跌停息,倫敦受到的打擊很大。目前,全球投資者開始不顧一切的拋售英國的資產,特別是房地產方面的基金,因為房地產流動性差,倘若大量拋售會產生連鎖反應,發(fā)行機構和持有機構的資本金都將被重創(chuàng),流動性降低。英國房地產基金的流動性危機才剛剛拉開序幕,這只是多米諾骨牌的第一張,從英國流出大量的資本,將會使流動性危機蔓延到整個歐洲大陸。
三、英國脫歐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一)長期來看有利于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
英國脫歐后,倫敦在金融領域的中心地位將下降,未來作為人民幣離岸金融中心的倫敦,地位也許會受到波及,英國脫歐之前,倫敦作為離岸中心的地位無疑是歐洲最高,但今后法蘭克福等歐洲大陸城市的地位可能由于這次脫歐公投而水漲船高。在歐洲,就發(fā)展前景而言,人民幣離岸業(yè)務可能走向更加多元化的發(fā)展道路。
而英國為了保持倫敦的地位,也許會增強對人民幣離岸中心建設的支持力度,會為人民幣以及中國金融機構提供更有利的政策環(huán)境和支持,以確保和法蘭克福等爭奪人民幣離岸業(yè)務。
雖然英國脫歐不可避免將降低中國跨境資本流動和匯率的穩(wěn)定性,但人民幣匯率應該不會大幅貶值。脫歐公投過程中,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由于市場避險情緒高漲而迅速下降,后有所回升。其中,機構的過度投機可能是人民幣貶值的主要原因,但是不宜過度看空人民幣。相對于其他貨幣而言,人民幣匯率波動幅度還是比較小的。初期人民幣的貶值可能是因為資本集中外流或者人民幣中長期貶值預期的提升,但后期的匯率反彈顯示市場對人民幣仍抱有信心,這是新的人民幣匯率機制有韌性的表現(xiàn)。而從供需來看,受英國脫歐的影響,未來國際市場對人民幣資產的需求可能會提升。而從中長期看,這或許對人民幣國際化產生助力。
(二)短期市場會逐漸回歸平穩(wěn)
英國脫歐,市場通常會過度反應,人們在心理上會降低對歐元前景的預期,這在短期內會降低歐元匯率,削弱英鎊和歐元的地位,無疑這在短期內對以歐元計價的中國對外貿易和外匯儲備帶來一定的不穩(wěn)定性。因此,中國市場的波動更多屬于全球市場震蕩所帶來的間接影響,但就長期的市場效應而言,歐元和英鎊的弱勢反過來又可能會增強全球金融市場對人民幣穩(wěn)定的認識。
受英國脫歐的影響,歐盟失去了一支強有力的經濟支撐,全球市場開始擔憂今年是否會產生新一輪歐債危機,英鎊和歐元的隨之貶值會給包括人民幣在內的新興市場貨幣帶來下行壓力,在未來的金融市場波動可能會致使中國資本賬戶開放和金融自由化進程的進一步放緩。
四、英國脫歐對世界經濟的影響——投資市場波動劇烈
英國脫歐對股市、匯市、債市和大宗商品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對全球資產配置格局產生了重大影響。具體表現(xiàn)在:
(一)歐股動蕩,跌幅巨大
英國脫歐當天全球股市總市值一天內蒸發(fā)3.3萬億美元,亞太股市應聲大跌,歐洲股市下跌7%。英國股市跌3.2%,德國、法國、意大利和西班牙分別跌6.8%、8%、12.5%和12.4%,均創(chuàng)單日最大跌幅。
(二)外匯市場繼續(xù)調整,幣種趨勢分化
英國脫歐后,英鎊一路狂跌,跌幅超過13%,7月14日英鎊對美元匯率在1.3附近,而歐元兌美元跌破1.1。全球資金涌向美元、日元、瑞士法郎等避險貨幣,日元匯率近乎100日元兌1美元,較英國脫歐公投前累計升值超過3.3%。
(三)長期債券利率下降,債券負利率持續(xù)
受英國脫歐影響,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降至1.38%,10年期荷蘭國債收益率跌至負值,10年期日本國債收益率跌至-0.3%,10年期丹麥國債收益率跌至零下,10年期澳大利亞國債收益率跌至1.849%,德國國債收益率連跌七周。發(fā)達國家國債收益率直線下降,受其影響,全球債券收益率持續(xù)走低,而且已經波及到長期債券、新興市場債券和風險更高的企業(yè)債,這是債券市場對未來經濟走向發(fā)出的警示。據摩根大通數據,整個國債市場有36%或價值10萬億美元的國債收益率都為負值,有1萬億美元的企業(yè)債收益率也為負值。英國脫歐使全球貨幣政策繼續(xù)保持寬松,負利率環(huán)境也會持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