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衛(wèi)兵?オ?
“由頭”在議論文中就是發(fā)起議論的引子。通過一個生動的小故事,或者富有內(nèi)涵的話題、事件等,在引發(fā)讀者閱讀興趣的同時,巧妙入題。“由頭”可以是發(fā)人深思的自然現(xiàn)象、客觀事物,常隱含哲理,以此為引子,文章直觀、形象?!坝深^”可以是時事熱點、社會現(xiàn)象,以此切入,往往能使文章充滿生活氣息。
選擇什么材料作為“由頭”,可以從三個角度斟酌確定:該例是否能與題目發(fā)生關(guān)系并能引出一個獨特、深刻的觀點?該例是否能深入到社會、文化、人性、人生等層面?作者是否熟悉該例并占有較豐富的材料?下面介紹幾種“由頭”引發(fā)議論的方法。
一、類比聯(lián)想法
印度南部馬哈爾叢林里,人們用一種奇特的狩獵工具捕捉猴子:一個固定安裝的盒子里裝有猴子愛吃的核桃,盒子上開一個小口,剛好夠猴子的前爪伸進去,但抓住核桃后就抽不出來了。猴子常常中計,因為猴子有一種習(xí)性:不肯放下已經(jīng)到手的東西。
其實,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在這物欲橫流的社會里,人的欲望是層出不窮且無止境的。人生的遠航,有時不是帆在動,而是心在動。生命之舟載不動許多的欲望,要想抵達理想的彼岸,只有輕載,果斷地放棄那些可以放下的東西,才能順利前行。(《讓生命之舟輕載前行》)
文段從猴子不放下核桃講起,分析其原因與結(jié)局,再聯(lián)想到人類有時也犯同樣的錯誤,順理成章地得出“人生之舟必須輕載”的觀點。類比聯(lián)想要注意抓住相似點進行分析。
二、原因追問法
紛紛落葉飄香砌,盛夏的時日已盡,留秋的蕭瑟侵萬物骨髓。壇邊的野草早已偃鼓作息,頹然而黃。早霜重臨大地,冰冷了土地。然而萬物衰頹之際,一株球菊正努力著與寒風(fēng)為敵,竭盡全力地舒展。終于,穹頂之下,臨霜傲立,那是它的尊嚴。
失了這與劍一般寒風(fēng)的斗爭,失了自我不懈的奮斗,菊又何以成為菊,又憑什么贏得人們的垂青與贊嘆?憑什么收獲這份至臻的尊嚴與體面呢?
人當(dāng)如菊,唯有個人的奮斗才可博他人之敬,贏自我之尊。(《尊嚴之鑰》)
文章以菊花不似凡花與野草,臨霜傲立,舒展開放,盡顯尊嚴與體面為由頭,追問原因,得出觀點:個人的奮斗才可博他人之敬,贏自我之尊。學(xué)生運用追問法要善于由果溯因,直達本質(zhì)。
三、隱意剖析法
“安那其”是無政府主義的音譯。蔣勛寫這篇小說就叫《“安那其”的頭發(fā)》,寫他在巴黎求學(xué)時曾加入過無政府主義的學(xué)習(xí)小組,會長是個清瘦俊朗的男生,有一個女組員很愛他,尤愛他一頭燦爛的黃金卷發(fā)??墒怯幸惶?,她發(fā)現(xiàn)那只是锃亮腦殼上的一頂發(fā)套,故事戛然而止。
這當(dāng)然是個隱喻:無政府主義本身就含有虛無的否定一切的意味,那結(jié)尾的“否定之否定”又意味著什么呢?顯然,這是一個信仰缺失的時代:舊的信仰被打得粉碎,新的卻遲遲未見建立。我們能相信什么呢?沒有了信仰,我們眼中的世界不就是一頂頂“安那其”的頭發(fā)嗎?(《“安那其”的頭發(fā)》)文章以《“安那其”的頭發(fā)》故事作為由頭,對其隱意進行剖析,得出看法:人如果沒有了信仰,世界也就是隨風(fēng)飄飛的“安那其”的頭發(fā)。自然帶出本文觀點:信仰不可缺失。運用隱意剖析法要懂得由表及里,發(fā)掘隱意。
四、新意生發(fā)法
有位外國作家的小說中有這樣的故事:一對貧窮的兄弟得到機會通過勞動贏取馬戲票。打半天工可獲取前排座,全天是貴賓票。他們不停努力,當(dāng)最終坐上貴賓席后便已累得睡下。
在別人都在為他們通過不懈努力最終獲取貴賓票而點贊時,我卻更多地為他們感到惋惜,因為他們已無力欣賞這精彩表演。故事讓我懂得:生活之中,追求的路上,只有認識自身的局限,懂得適時知止,方可收獲真正的精彩。(《知止》)
文章以外國小故事開頭,作者讀出與他人不同的新意:人只有認識自身的局限,懂得適時知止,方可收獲真正的精彩。對材料的新意生發(fā)需要作者另辟蹊徑,又要自圓其說。
五、見微知著法
不由得想起早上過來趕考時瞅見的一家小餐館,名為“風(fēng)沙渡”。獨這三字,意境全出,那雜亂的店面也仿佛不嫌粗陋,而自有一種粗獷渺遠的豪情在胸中激蕩了。
只是一個招牌,卻可以讓這一家平凡的餐館從一干“某氏餐館”“某某小吃”中脫穎而出,這就是超越了平庸的力量。
不由又想起一群人,他們也曾坐在高考考場,也曾為了理想而奮斗,而他們現(xiàn)在,叫做“蟻族”……(《風(fēng)沙渡》)
作者從小餐館招牌“風(fēng)沙渡”入手,見微知著,感受超越平庸的力量,進而聯(lián)想到現(xiàn)實中的“蟻族”甘于平庸的后果,自然引出看法:要成為強者必須具有一顆不甘平庸的心。而對現(xiàn)象的見微知著需要從小處突破,由此及彼。
總之,借“由頭”開篇,要令人眼前一亮,讓人產(chǎn)生閱讀的興趣。借“由頭”開篇,要善于運用方法對“由頭”進行分析,為下文立論找到一個“小”“新”“深”的角度,從而使議論文具有“剛彈琵琶就有味”的效果。
作者單位:江蘇省海門中學(xué)(22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