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雨琦
東坡先生有詩云:人間有味是清歡。
所謂“清歡”,即清雅晤適之樂。清歡者,清淡的歡愉也,不是大歡,也不是狂歡,更不是貪歡。當(dāng)年東坡先生被貶黃州時寫下了這句詩,而正是他在黃州的這段經(jīng)歷成就了他不凡的文學(xué)人生。即使被貶,他也沒有消沉,而是與赤壁下的清風(fēng)、高崖上的明月為伴,感悟到至深的人生哲理,寫下了《赤壁賦》這樣的千古名篇。
也許就是在某個寧靜的午后,他走進山林,攜一壺酒、幾碟小菜,品出了人生的境界和禪意。這,就是清歡。
也許會有一間素雅的竹屋在山間的云霧中時隱時現(xiàn),他就坐在竹屋中,聽屋外清風(fēng)吹動竹葉發(fā)出“沙沙”的聲響,那便是最親近的聲音;看陽光描摹下綠竹修長的影子,那便是最杰出的畫作。于此,他寫下了《浣溪沙》。
而如今,紅塵千嬌百媚,世事紛繁,許多的是是非非早已將人心鼓動得浮躁,或是將人淹沒在紅塵的滾滾濁浪中,大多數(shù)人已經(jīng)不愿意花時間去品一盞清茶,不愿意花時間去聆聽一曲鳥鳴,不愿意花時間去欣賞一陣清風(fēng)舞動竹葉的姿態(tài),更不愿意花時間去尋一方凈土或?qū)で笄鍤g。
其實不盡然。真正的清歡,未必是要脫下世俗的華麗衣裳,給自己穿上樸素的長衫,在深山老林里蓋一間茅舍,每天粗茶淡飯,無欲無求。身處繁華世界中,擁有平和的心態(tài)、淡定的情懷,懂得取舍,學(xué)會感恩,如此,就多了一份淡雅,少了一份庸碌,這何嘗不是清歡呢?
清歡是一種人生境界,任何的茫然尋找和苦苦追逐,也許都是徒勞。說不定有一天,你會從一杯茶中品出清歡,在一朵花中悟出菩提。
所謂,人間有味,有味是清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