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聲萍
摘要:本文主要集中闡述了高中歷史解題的基本方法,并總結了學生應該如何進行科學解題,老師如何更好的向學生教授解題的方法,希望可以為今后高中的歷史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歷史;解題方法
一、前言
高中歷史的解題有一定的規(guī)律和方法,在掌握了知識的前提下,學生還應該掌握科學的解題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夠提升高中歷史學習的成績,避免解題頻繁出錯。
二、高中歷史解題教學
新課改的春風已經吹拂多年,而“歷史”科目作為實現完成中學基礎教育任務的一門基礎科目,它的重要性也日益地凸顯出來。特別是近幾年歷史成為文科學生的必選科目,在高考中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故而,如何在新課改的背景下進行有效的歷史教學,從而達到基礎知識、能力培養(yǎng)、思想教育三位一體。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在高考中處于不敗之地。其實。在歷史領域里,“知”與“不知”的矛盾并不突出,更多的是“知”得多與少、深與淺的差異。學生要學會自己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快樂歷史記憶法,孔子曰:學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對學習充滿了興趣,就會很容易地記住那些枯燥的知識,并且記憶深刻。雖然歷史知識紛繁復雜,千頭萬緒,但是,這里面有很多巧法,利用好這些方法不但使一些易混的知識區(qū)分開來,而且記憶深刻,特別是提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積極地去記憶、去思考、去創(chuàng)造。
三、高中歷史解題的技巧和方法
1、解答選擇題:1、抓立意。每道選擇題只有一個立意,即一個中心思想。因而,看到試題后應認真閱讀,并很快歸納出中心思想,最后用一句話的形式提出立意。然后再看設問,就能很快找出答案。
2、找關鍵詞。不管是題干,還是選項,不能忽視時間、地點、人物等關鍵詞。一般情況下,每道選擇題的關鍵詞大多在題干的最后一句話中。立意和關鍵詞相結合的方法對做難度稍大的題目有較大的幫助。解答選擇題要突破識別“陷阱”關。應該注意六個方面:注意偷換概念或偷梁換柱;注意因果顛倒或過程與結果混淆;注意歪曲觀點或歪曲理論;注意以偏概全或以點代面;注意時空變換或語句太離譜;注意是否與階段特征相吻合。
3、排除法。高考題中有一部分是難度大的題目,甚至有些設置考生一時也難以理解,在這種情況下,最好用排除法,先把明顯錯誤的選項去掉,然后進一步縮小范圍。
4、猜測法(推理法)。對于實在搞不懂的題目,千萬不要放棄猜答案的機會,可用猜測法。如果此題大多數人都不會,每一個人都有猜測得分的機遇。先用排除法排除能確認的干擾項,如果能排除兩個,其余兩項肯定有一個是正確答案,再隨意選其中一項,這就意味著你答對的概率為50%,如果放棄就等于放棄了這50%的得分機遇。
5、解答材料解析題:①閱讀材料,尋找答案。②分析提問,明確要求。材料解析題,一般有三種設問方式:結合(根據)材料回答、根據所學知識回答、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回答。在閱讀提問時,應注意某一提問是怎樣要求回答的;如要求根據材料回答,則答案一般包含在材料中,只須依據提問要求通過閱讀相關材料提取有效信息或對材料中的史實、觀點等進行概括。同時要看清提問要求回答的(回答內容)是什么;有的提問實際上包含著幾個要求回答的問題,在讀題時最好把要求回答的關鍵詞用筆劃上記號,以防答題時遺漏。③緊扣提問,認真做答。在組織答案時,首先要做到“怎么問就怎么答”,而且在做答時最好把關鍵詞(如原因、意義、措施、區(qū)別等)寫在前面。其次,要根據回答內容和提問賦分確定答案的詳略,不要輕易中止自己的思維,即有的提問其答案不是一點,應繼續(xù)思考,如提問中的“什么”、“哪些”、“怎樣”等詞語,其所包含的答案要點一般不只一個;從考題賦分和參考答案的采分點情況來看,一般每個答案要點是2~4分分,由此也可判定答案要點應該由幾點或幾句構成。
6、解答論述題:①是要問什么答什么。要求學生做題時應先明確題目“問什么”,也就是說必須嚴格地審清題意。審題實際上就是分析句子成分,審明題目的中心詞和限制詞所包含的內容。中心詞是題目所要求回答內容的最簡潔表達,它們一般都是名詞。一道題中,中心詞有時是一個,有時是幾個。除中心詞外的其他部分是限制詞,主要包括時間、空間、主體、答題方式等四大類內容,其作用是限定、制約中心詞。②是要歸類對號,落實到課、節(jié)、框。高考試題雖然千變萬化,但都離不開用教材的內容來解答。讀題時,必須判明答題要用教材哪些章、節(jié)、框的內容。這樣就可縮小思考范圍,然后再根據題目的要求恰如其分地引用、組織某方面的知識作答。③是要用序號分解,要段落化。單一的問題比復雜的問題容易作答;所答內容段落劃分明確比不分段落更容易被人理解。基于這兩點認識,我們可以把復雜的問題分解成若干單一的問題分段作答,并在段落前標以明確的序號。這樣既可以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從而有利于作答。又可以把所答內容層次化、段落化,從而有利于評卷教師理解作答者的意圖。
四、學會建立錯題庫,充分做好查漏補缺工作
1、學會建立錯題庫:一是注意量度。有的同學凡是遇到不會做的題目,都一股腦兒記入錯題庫;而有的同學遇到不會做的題目,在請教同學、老師后,認為都會了,于是很少收入錯題庫。錯題庫容量太大,費時費力;容量太小,起不到應有的作用。那么,怎樣把握錯題庫的容量呢?就選擇題而言,應收能力型選擇題。因為知識型選擇題做錯,在今后的復習中注意即可。收能力型選擇題時,也必須是比較有代表性,能夠舉一反三的好題目。建立錯題庫時,不能只注意錯題,還要注意一些做對了的題目。尤其是那些誤打誤撞、僥幸碰對的題目。二是注意題型。有些同學的錯題庫只收錄選擇題,而對材料題、問答題很少關注,可能是因為這類題目字數多,費時費力且不好把握。對于非選擇題,可以不把整個題目抄進去,但要記下做題后的心得、錯因分析和注意事項。
2、學會使用錯題庫:每隔一段時間,如復習完某一節(jié),月考或質檢考試前,把錯題庫翻出來看看,重新做一遍這段時間做錯的題目。分析錯誤,找出原因,并且進行篩選,還會做題或者認為很重要的,再作些記號。下次再看時,那些沒有記號的就可以跳過去了。以后可以進行二輪、三輪、四輪甚至更多的“篩選”,直到這些題目你完全掌握了。高考前,再把錯題庫看一遍。
五、結語
總而言之,高中歷史解題必須要更加的科學,針對解題過程中可能會犯下的錯誤,老師要及時的給學生講解,同時,針對同一類題目,老師要善于歸納,教會學生進行高效率的解題。
參考文獻
[1] 李素云.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怎樣提高學生的解題技能[J].成功(教育),2015,11:180.
[2] 張貴君.高中歷史教學中解題能力的培養(yǎng)[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4,0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