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語
古今視野,先鋒才情。
今年為魯迅先生誕辰135周年暨逝世80周年,西泠印社2016秋季拍賣會將呈現(xiàn)魯迅珍貴手書文稿,謹以為念。
魯迅手稿世所罕見,完整篇章之文稿更是鳳毛麟角。此為魯迅《古小說鉤沉》完整章節(jié)“齊諧記”文稿四頁兩開,文稿末有周作人跋,鈐“十堂私印”。周作人取此號時間頗晚,當在1944年前后。而且,這還是已知市場中最為重要且篇幅最長的魯迅手稿,對了解魯迅早年治學門徑及周氏兄弟的情誼都有特別意義。
此稿為天津藏家齊治源舊藏,由其家屬友情提供。附天津市藝術博物館開具之退賠清單,及退賠時之原配木盒。另附齊治源手書“查抄經過”一文,可謂流傳有緒。鏡片裝裱當在“文革”之前,背面存抄家登記標簽。
此稿或為《古小說鉤沉 齊諧記》的最早版本,查國家圖書館《古小說鉤沉》手稿不存此篇,殊為可貴。該稿共輯錄《齊諧記》六條,其中一條抄錄類似內容二次。與最后出版定稿對比,少了九條;內容簡略、偶有重復、尚未輯校、未排列順序,系《鉤沉》較為原始的面目。
《古小說鉤沉》“用功至勤,搜羅最富”(臺靜農語),是魯迅最早、“最為重要”的輯佚著作(鄭振鐸語),“是中國第一部校輯唐代以前小說的總集”(蔣成德語),“是一種墾荒的工作”(林辰語),在此基礎上寫成的《中國小說史略》被認為是“20世紀小說研究領域最富盛名、最有學術價值、最有影響的專著”。
《鉤沉》是魯迅費時最長、最為重視的著作之一,其公布和出版經歷頗為傳奇。早在17歲離開紹興到外地求學之前,魯迅即從事輯佚工作。1909年從日本歸國后,魯迅潛心從事《鉤沉》輯校工作,至1912年春完成初稿,當年謀求出版未果。此后,魯迅長期將此稿帶在身邊,隨時校訂,終身未定稿。至1926年,陳源在《晨報副刊》上發(fā)表《致志摩》一文,攻擊魯迅之《中國小說史略》抄襲日人鹽谷溫《支那文學概論講話》,魯迅方在公開場合講述《史略》“六朝小說”部分依據自己輯錄的十冊稿本。這十冊稿本即為《鉤沉》。同年夏,魯迅夫人許廣平在《關于魯迅及其著作》一書中正式介紹《鉤沉》。后來,魯迅曾先后考慮將此書交付北新書局、廈門大學和鄭振鐸出版,皆未果,以至于《鉤沉》至魯迅去世二年后,即1938年,才第一次出版。但魯迅早在1912年即發(fā)表的《鉤沉》序言當時并未收入,六年后(1944年)由戴望舒發(fā)現(xiàn),在《古代小說鉤沉校輯之時代和逸序》一文中予以公布。
《鉤沉》又是周氏兄弟情誼的重要見證。在輯校此書時,周氏兄弟志趣相投,周作人曾參與抄錄工作。初稿完成后,魯迅以周作人名號“起孟”名義發(fā)表序言。此事被周氏兄弟的共同好友許壽裳作為魯迅“以利讓弟、以名讓弟”的例子,說明魯迅對周作人的關愛。1923年周氏兄弟失和后,魯迅搬出八道灣,諸多手稿、藏書均未取出,遂為周作人所有。1936年,魯迅去世后,周作人在《宇宙風》上發(fā)表《關于魯迅》一文,首次披露魯迅試圖用周作人名字發(fā)表《鉤沉》的事實,并評價“魯迅在學問藝術上的工作可分為兩部,甲為搜集輯錄校勘研究,乙為創(chuàng)作”,將《鉤沉》列入甲部,指出在魯迅寫出《史略》之后,“其后研究小說史的漸多”,“有后來居上之勢”,“但那些成績似只在后半部”,“若是唐宋以前古逸小說的稽考恐怕還沒有更詳盡的著作”,“這與《古小說鉤沉》的工作是極有關系的”。此文既贊美魯迅“做事全不為名譽”的作風,認為“這是求學問弄藝術的最高的態(tài)度”,又高度肯定魯迅的學術成就。新中國成立后,周作人及其后人曾將部分魯迅手稿捐與公藏機構,如將《鉤沉》序言捐與紹興魯迅紀念館,對保護魯迅手稿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另一方面,周氏亦將魯迅手稿分贈友人,如香港翻譯家鮑耀明即曾獲贈一頁《鉤沉》手稿。本目標亦當出于類似的情況。此文稿的書寫風格和周作人所作跋,均與周氏贈鮑耀明者類同,同樣是由周作人在上世紀60年代左右所分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