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之
As one of the most romantic artists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fine arts, Tang Yin was distinguished from three other masters included in Wumen school. His life was full of ups and downs which inspired the typical features of his artworks, especially in his figure paintings mixed with inner emotions.
唐伯虎因為“點秋香”的軼事家喻戶曉,實在是他的無奈,身為名滿天下的“江南第一風流才子”,他只不過是用風流不羈來掩飾內(nèi)心的苦楚。
與一般書香門第走出的天之驕子不同,唐寅出身商人世家,雖然天資聰穎,但地位不高,科舉才是他改變命運的光明大道。父親、母親、妻子、兒子、妹妹相繼在一兩年內(nèi)去世,家境逐漸衰落,唐寅備受打擊,26歲便有了白發(fā),但仍潛心讀書準備科考。
南京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中,唐寅高中第一名解元,本該前途一片光明,怎奈赴京考試時卻被卷入“科場行賄案”,蒙受牽連而被罷黜為吏。后夫妻失和、兄弟分家,又與好友文徵明生了嫌隙,人生簡直一片灰暗。唐寅只能靠賣文畫為生,縱情酒色以自娛。后來好不容易為寧王朱宸濠所賞識,赴他的屬地做官,卻發(fā)現(xiàn)寧王養(yǎng)兵蓄財、圖謀不軌,為了保存性命,只得裝瘋賣傻才逃出火窟。經(jīng)此一事,唐寅進一步看透世事,更對做官不存一點念想,只專心吟詩作畫,在江南的安樂窩里縱情聲色。然這樣的風流,恐怕并非他所愿吧。
坎坷的遭遇使唐寅的詩文書畫流露出傲岸不平之氣。這也是他與“明四家”其他三位最大的不同。
唐寅的山水畫打破了門戶之見,對南北畫派、南宋院體及元代文人山水畫兼收并蓄,主要學習了南宋李唐、劉松年的院體畫派,兼學宋人筆法嚴謹雄渾、風骨奇峭的風格,同時參合馬遠、夏圭的構(gòu)圖和筆墨技巧,并廣泛地涉獵北宋李成、范寬、郭熙和元代黃公望、王蒙諸大家,融會貫通,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畫面布局嚴謹整飭,造型真實生動,山勢雄峻,石質(zhì)堅峭,皴法斧劈,筆法勁健,墨色淋漓。
唐寅全面的繪畫功力為許多吳門畫家所不及,尤其在人物畫方面,其寫實功力較強,形象準確而又神韻獨具,對文人繪畫人物題材作品可謂一大突破?!睹鳟嬩洝吩u他的人物畫“在錢舜舉下,杜檉(杜堇)居士上”。除表現(xiàn)文人雅士外,他還繪制了大量以仕女為題材的作品,一些表現(xiàn)歌伎生活的作品占有相當比重。這些“來源于生活”的題材也見證了唐寅生活的風流不羈。難得的是,唐寅突破了傳統(tǒng)人物畫的平淡含義,賦予人物以深刻寓意:或是大膽向封建禮教挑戰(zhàn),或是諷刺世態(tài)炎涼的社會風氣,或是寄托自己懷才不遇的傷感情緒,總之,在明代畫壇,這都是一種大無畏的突破。
唐寅的詩文同樣以風流才情取勝。其詩多紀游、題畫、感懷之作。早年作品工整妍麗,有六朝駢文氣息;泄題案之后,多為傷世之作,不拘成法,大量采用口語,意境清新,常含傲岸不平之氣,情真意摯,且很多是為歌伎而作。陳繼儒《太平清話》記:“唐伯虎有《風流遁》數(shù)千言,皆青樓中游戲語也?!笨上У氖沁@部《風流遁》早已失傳,讓人難見“江南第一風流才子”的灑脫情狀。
一生坎坷的唐寅果然未能像沈周、文徵明那樣長壽,54歲便撒手人寰。嘗盡世態(tài)炎涼,“風流”二字更像是一種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