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巧娟
[摘要]本文淺析了在甘肅高職高專院校開展以特殊用途英語(ESP)為目的課程教改的必要性,并從ESP課程開設的教學目標、內容、隊伍、時機、場所、方法這六個方面探討了ESP課程設置的可行性,期待能為甘肅高職高專院校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盡微薄之力。
[關鍵詞]高職高專;ESP;可行性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6)13-0148-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13.072 [本刊網址]http:∥www.hbxb.net
一、引言
近年來由于行業(yè)的特殊需求,與行業(yè)及學科相關的專門用途英語(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ESP)受到專家學者的青睞。國外對于ESP教學模式的研究大約始于1960年左右,如Hutchinson和Waters倡導ESP教學模式是“學習者個體和用人單位之間相互依賴、相互協調的過程”。Jordan則將ESP分為職業(yè)英語(EOP)和學術英語(EAP)兩個類別。ESP不僅包含語言知識,而且和學生所學專業(yè)緊密相關,如醫(yī)學英語、計算機英語、商務英語、旅游英語等,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專業(yè)領域內的英語運用能力。ESP在我國的發(fā)展起步晚,專家學者70年代才開始關注這種教學模式。楊惠中教授在“國外科技英語教學與研究動態(tài)”首次引入了ESP的概念。80年代伍謙光、張義斌、等人也進行了相關領域的研究。90年代后相關學者大范圍開展ESP研究。例如學者秦秀白教授認為我國ESP教學尚未進入成熟階段,劉公法指出,中國英語教學界對基礎英語和專門用途英語教學之間存在不少模糊的認識。綜上所述,ESP教學有明顯的特點是學習目標明確,學生要掌握與所學專業(yè)相關的英語知識,學習內容必須是課程專門設定的,英語學習的目標是為滿足職業(yè)需求而展開的。
二、甘肅高職高專院校開展ESP課程的必要性
第一,復合型人才培養(yǎng)的需要。我國英語專業(yè)大學生畢業(yè)之后很難找到理想的工作,甘肅作為大西北最落后的地區(qū)之一,無法為英語專業(yè)學生提供良好的實訓基地,培養(yǎng)出的英語人才通常是眼高手低,英語專業(yè)就業(yè)難已經成了刻不容緩需要解決的問題。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懂英語知識的學生不懂專業(yè)知識,反之也是如此。ESP教學的設置將英語知識與專業(yè)知識結合起來,培養(yǎng)市場需求的復合型人才。第二,落后的教育現狀也要求新的教學模式出現。我國的高職英語教育一直是傳統式的填鴨式教學,學生的英語詞匯量小,聽力差,課堂學習被動,對英語學習嚴重缺乏興趣,薄弱的英語知識很難看懂英文材料,因此遇到與職業(yè)英語相關的工作只能望而卻步,在教學一線工作的教師也很尷尬,陳舊落后的教學材料和落后的教學形式很難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一度嘗試教改,可是依靠個人的微薄之力卻無法改變目前的現狀。這種艱難的教學處境迫切要求ESP教學課程出現以滿足社會需求。第三,ESP課程也可以滿足教師和學生的個人的發(fā)展需求。ESP教學中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教學活動的主要參與者,ESP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問題解答者,監(jiān)管者。教學中經常采用小組討論,互動教學等方式,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提高學生動手動腦能力,獨自承擔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了順利完成教學任務,ESP教師必須不斷學習和吸收新知識,因此增加了職業(yè)成就感。
三、甘肅高職高專院校ESP課程開展的可行性
目前我國ESP課程設置正處于嘗試和探索階段,尤其是教育及經濟落后的西北地區(qū)發(fā)展更加緩慢。教學資源不充分,師資團隊建設不完整,師生對ESP教學理念的認識不明確,因此教學體系沒有整體性的目標和方向。為了彌補以上問題,本文分別從ESP課程開展的目標、內容、隊伍、時機、場所、方法幾個方面探討了高職高專院校開展ESP課程的可行性,希望能為我國甘肅地區(qū)高職高專院校順利開展ESP課程提供一點有益的建議。
(一)目標
要弄清楚ESP教學的目標,就要對ESP學習者的需求進行分析。只有清楚地認識學習者未來將要面對的ESP應用情景,才能準確有效地確立ESP教學的目標,并以此為依據組織開展教學工作。眾所周知,高職高專英語教育的目標之一是以崗位所需英語為基本目標,培養(yǎng)學生借助英語完成目標崗位工作的能力。通過對日常生活的觀察,我們了解到高職高專院校的學生必須掌握與現實生活聯系密切的以下英語常識,例如學生要學會寫個人簡歷、郵件、感謝信、道歉信、傳真、邀請函等。ESP教學重點與就業(yè)崗位需求目標一致,從這一點來講,ESP教學是適合我國尤其是甘肅地區(qū)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
(二)內容
高職高職的教學資源應該與就業(yè)崗位需求相關,而且難易適中的教材。目前用于ESP教學的專業(yè)教材相對較少。ESP教材缺乏統一的指導思想,大多數學校根據各自需求編寫,編者的水平有限,自身對ESP教學也認識不明確,編寫出來的教材有很多誤區(qū)。因此編寫ESP教材時應注意以下幾點:首先,ESP教材應該學生就業(yè)崗位需求緊密相關,由相關部門組織專業(yè)團隊編寫,團隊中應該有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也應該有一線企業(yè)的工作人才的參與,才能更好地寫出高質量又能滿足企業(yè)需求的教學資源。其次,利用現代化的通信手段,聯合企業(yè)以就業(yè)為目標,編寫出適應多媒體教學的音像資料,使教學更加形式方便、內容直觀。再次。教學版塊應該多樣化,教學過程中多融入一些互動環(huán)節(jié),如案例分析、虛擬情景模擬等,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中,調動學習的興趣,提高教學成果。總之,一本好的ESP教材不僅包含豐富的英語文化知識,同時能夠提供行業(yè)所需要的專業(yè)技能知識。
(三)隊伍
ESP師資隊伍應該具備多種職業(yè)企業(yè)背景及經驗。才能滿足日益增多的就業(yè)崗位不同行業(yè)種類的需求,同時我們應該改變填鴨式的傳統教學模式,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互動教學模式。教師扮演組織者、向導和問題解決者的角色,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其次,學校可以為廣大教師提供機會,到與任教專業(yè)相關的企業(yè)去學習和體驗生活,從而為之前的理論知識提供實踐指導。筆者所在的學校在這方面做了很多的努力,有年輕教師曾經申請到康輝旅行社去學習旅游業(yè)務知識、旅游帶團技能等。也有教師到上海復旦大學去學習國際貿易課程,也有教師到蘇州大學學習商務英語課程,學校和上海外研社之間有很多培訓業(yè)務,經常有教師出去接受短期的專業(yè)理論和實踐知識的學習。再次,引進企業(yè)成功人士,給我們的ESP教學給予實踐指導,改變一下學校中只重視理論而忽略實踐的教學現象。最后,教師招聘或引進時應考慮教師素質結構、教育背景、企業(yè)經歷等,從而優(yōu)化師資結構,形成優(yōu)質的ESP教學團。
(四)時機
我國高職教育基本是三年制教育,大一和大二在學校接受理論知識的學習,大三到企業(yè)去參加社會實踐。也就是首先在學習接受常規(guī)教學,學習基礎英語知識學習,即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EGP)學習階段,之后進入高級的ESP英語學習階段。在EGP學習階段,主要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些、譯等能力。掌握了一定的基本語言功底后,就開展與所學專業(yè)相關的行業(yè)英語,即ESP英語學習階段。這兩個階段之間不是完全獨立和分開的兩個階段,而是在某種程度互相依存,互相銜接。當然,各大高職院校應以學生的EGP實際水平決定ESP課程開設的時間和種類,從而更好地將基礎知識和專業(yè)知識緊密結合起來達到最好的學習效果。
(五)場所
ESP教學對教學場所也有特殊的需求,直觀的語言環(huán)境是ESP教學成功的關鍵因素。如在旅游英語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走出課堂到戶外教學,首先讓學生參觀旅游景點,其次教師導人相關歷史知識,再次讓學生扮演導游進行現場講解,最后老師和其他同學對該學生的模擬活動提出自己的看法。醫(yī)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到對口的合作醫(yī)院進行參觀,跟隨主治醫(yī)生查房、了解病人病情,如果條件允許可以為病人做簡單的身體檢查等。法律英語教學中,可以在法庭進行模擬學習,學生分成小組參加庭審等活動。這種實踐教學會增加對生對具體行業(yè)的感性認知,帶動學習的興趣。同時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ESP虛擬空間教學,打破受時間和空前限制的落后的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輕松、舒適、先進的學習環(huán)境。
(六)方法
ESP教學中怎樣才能達到因材施教?這是眾多一線工作的教師一直在思考的一個問題,也時令他們非常頭疼的一個問題。筆者根據多年在高職院校從事“導游英語”、“商務英語”等課程的經驗,總結出了幾點行之有效的方法,具體如下:首先教師應引導學生對ESP教材中所出現的一些典型詞語進行詞義比較??梢园岩韵路戳x詞(domestic currency-foreign curren-cy,short term loan-long term loan,expenditure-income)等放在一起對比記憶。其次,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在課堂上進行搭配替換比較訓練,例如將socialist economy換成capitalist econo-my,collective economy,planned economy等。這種訓練方法對于英語詞匯的習得是很有幫助的。再次,重視專業(yè)詞匯的擴展。教師多鼓勵學生按ESP的一些規(guī)律派生新詞。教師指出profit-motivated的構成形式,學生嘗試去派生相關的詞語,例如:power-motivated;love-motivated;money-motivated;這樣的詞。經過教學中長時間的訓練,我們發(fā)現學生們的構詞能力大大提高,詞匯量明顯擴大。最后,多引入課堂案例分析,實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ESP教學,增加學生對事物的感性認識,調動英語學習的興趣。
四、結語
綜上所述,開設ESP教學可使學生將基礎英語與專業(yè)知識緊密結合起來,使學生成為既懂專業(yè)又懂外語的復合型人才。同時ESP教學可以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及積極性,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達到教學雙方的互贏。根據ESP教師角色建立起來的高職教師隊伍,具備各種學科知識,師資結構多元化,為高職高專儲備了實用性人才,為把握高職的ESP教材提供了保障。但是ESP的開展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任務,甘肅高職高專院校目前正處于嘗試階段,存在很多問題和障礙,希望更多的學者對甘肅落后的教育現狀進行全面分析,對ESP教學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使我省的大學英語教改工作順利開展,使我省的大學英語教學工作更上一個新臺階。
(責任編輯:桂杉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