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澤
摘要:在違約和侵權損害賠償案件中,所謂過失相抵制度,乃指因受害人對于損害結果的發(fā)生或擴大具有過錯,而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或免除侵權人賠償責任的制度。本文首先分析了過失相抵制度的核心概念、歷史沿革等基本理論,進而探討過失相抵制度的具體適用問題。
關鍵詞:過失相抵;責任減免;使用范圍;適用條件一、過失相抵制度的相關理論
(一)過失相抵制度的概念和特征
在侵權損害賠償的前提之下,所謂過失相抵制度,即指當被侵權人對于同一損害后果的發(fā)生或者擴大具有過錯時,可依公平之法理和法律之規(guī)定減輕或者免除賠償義務人的賠償責任的制度。
根據《侵權責任法》等法律規(guī)定,過失相抵制度具備如下特征:
1、適用的普遍性。所謂適用上的普遍性,即指該制度由民法原則而生,在民法領域皆可適用,不論是在侵權法領域亦或是合同法領域,其皆有適用余地。在侵權法的背景下而言,在通常的過錯責任情形和特殊的無過錯責任情形下,過失相抵都可依法適用,對此后文會進一步詳述。
2、具體情形的相對性。所謂相對性,即指在過失相抵制度中,在被侵權人因他人侵權行為遭受損害之時,被侵權人自身對于該損害的發(fā)生或擴大也具有過錯,雙方的過錯行為構成損害結果的原因力競合,此即筆者對于相對性的闡釋。
3、法律效果的特定性。過失相抵制度的法律效果在于于侵權責任情形,可以依法減輕或免除賠償義務人的損害賠償責任,其效果只此二者,其中減輕責任適用情形較為通常,所謂法律效果特定性便在于此。
(二)、過失相抵制度的歷史淵源
過失相抵制度最早可追溯至古羅馬時代在古羅馬成文法中,明確規(guī)定非侵權者故意,因受害人之過錯而招致損害受害人無權請求賠償,這正是過失相抵制度的體現,古羅馬成文法和“旁氏規(guī)則”也被認為是大陸法系過失相抵的開山之作。到了19世紀的英美法中,“旁氏規(guī)則”進一步發(fā)展,進而形成了盛行的“共同過失”制度,其本質要求和制度內涵與古羅馬成文法的規(guī)定異曲同工。由于此二者過于嚴格,極易形成不平之判決,故而隨著時代的進步,《德國民法典》的出現進一步完善了“旁氏規(guī)則”,而美國侵權法重述也以“比較過失”制度合理取代了“共同過失”制度,近現代的過失相抵理論和過失相抵制度逐步成型。
二、過失相抵制度的適用
(一)過失相抵制度的適用范圍
過失相抵制度系基于公平原則而使賠償義務人得以減免損害賠償之責的制度,其適用范圍具有普遍性,于違約責任和侵權責任的場合皆可適用。在合同法領域內,過失相抵規(guī)則不僅適用于違約損害賠償責任,還適用于締約過失責任?!凹雍θ藨摕o過失責任,或依舉證責任之倒置,應負中間責任時,若被害人與有過失者,亦得過失相抵?!钡鲇趪栏褙熑沃贫忍厥獾牧⒎康模诖饲樾芜m用過失相抵制度時應有所限制,對于適用主體和責任范圍后文也會論及,此處不多贅述。
(二)過失相抵制度的適用條件
1、被侵權人必須具有過錯
被侵權人具有過錯乃過失相抵制度適用的必要條件,缺之則無所謂過失相抵。被侵權人過錯如何認定是過失相抵制度適用的核心問題之一。
2、過錯的類型。如上文所述,此過錯不僅包括被侵權人故意,也包括被侵權人過失之情形,但于僅因被侵權人故意而導致損害發(fā)生或擴大時不可適用過失相抵制度。
3、過錯的認定。過錯認定一直以來都是刑法、侵權法等研究的核心問題,各學者針對該問題也都各抒己見,綜合而言無外乎以下三者:其一為主觀說,其二為客觀說,其三為折衷說。筆者認為,主觀說難以進行司法實踐操作,畢竟主觀心理是無法探求的,對于司法取證而言亦有較大難度;客觀說提供了普通人所能評判的標準,司法實踐中往往也更能令人信服,應可采用;當依客觀標準無法得出合理結果時,亦可依折衷說認定,但于認定時應當謹慎處理。
4、被侵權人的行為必須具備可責性
所謂可責性,即指具備法律上的可責難性,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該行為并不以違法性為要件,僅要求被侵權人之行為具備不當性,于法律范圍內價值評價不當即可。故如緊急避險、正當防衛(wèi)、見義勇為等行為,即便被侵權人因此類行為未盡對于自身人身、財產上的注意義務,以致遭受損失,仍不應適用過失相抵制度。
5、被侵權人的不當行為必須是造成同一損害后果發(fā)生或者擴大的原因
此處即為因果關系的要件,之所以強調“同一”二字,旨在說明被侵權人的不當行為所導致的后果與賠償義務人過錯行為所引發(fā)的損害后果具有同一性,若因被侵權人不當行為導致的損害后果與賠償義務人侵權行為導致后果并非同一損害,而是與賠償義務人毫無關系的損害之時,此時因果關系并不成立,自不構成過失相抵。
作為過失相抵制度構成要件的因果關系有兩種:其一是被侵權人的不當行為與賠償義務人的侵權行為構成同一損害后果發(fā)生的原因力競合,二者缺其一則損害不會發(fā)生;其二是賠償義務人的侵權行為已經造成了損害事實的發(fā)生,而被侵權人的不當行為導致該損害后果進一步擴大。以上二者皆構成過失相抵,賠償義務人得以減免損害賠償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