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香
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傾聽是一種素養(yǎng)和品質,語言表達是一門會說話的藝術。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以及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社會對綜合性人才的需求逐漸明顯。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該將“傾聽”和“表達”進行有機的結合,讓學生在掌握語言表達技巧的同時幫助學生學會站在不同角度分析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口語表達的能力,為社會培養(yǎng)情商和智商都高的綜合性人才。
一、 傾聽是口語表達的基礎
學會傾聽是提高口語表達能力的基礎。就教師而言,教師在平常教學中要學會傾聽學生的發(fā)言,并學會尊重學生和理解學生,站在學生的角度分析問題。教師要以身作則,才可以為學生樹立榜樣,借助教師身份指導學生學會傾聽。由此可見,學會傾聽才能夠站在對方角度理解他人,學會傾聽才可以理解語言的魅力,這也是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
為了引導學生學會傾聽,教師可以讓學生仔細聽他人講話并鼓勵學生對他人的表達進行相關評述,不僅可以達到幫助學生學會傾聽的效果,還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例如,教師在講解《魯提轄拳打鎮(zhèn)關西》這篇課文時,首先,教師隨機抽取四個學生分別朗誦課文的四個部分。這四個部分是文章的開端、發(fā)展、高潮和結尾。就文章的開端而言,主要講解的是魯提轄在潘家酒樓傾聽血淚控
訴;就文章的發(fā)展部分而言,主要講解的是在魯家客店救護金氏父女;就文章的高潮部分而言,主要講解的是在鄭屠肉鋪三拳打死鄭屠;就文章結尾而言,主要講解的是魯提轄自身遠行。其次,教師在讓其他學生傾聽的同時并對四位同學的朗讀表現(xiàn)進行自由評論。
學生甲:第一位同學朗讀的開端部分雖然在整體上的效果比較好,但是隨著血淚控訴主人公情感的升級,其朗誦的語氣也應該隨著主人公情感的變化而變化,逐漸由平靜向強烈過渡,從而在語氣中感受主人公的心理變化和情感變化。
學生乙:最后一位同學的朗讀部分是好的,無論是整體感知方面還是在細節(jié)把握上面都是恰到好處,不濃不淡,直擊人心。主人公魯提轄因為救了金氏父女,所以在心理上有一種滿足感和成功感。但是他又因為打死人而感到驚慌,所以主人公的內心是糾結和復雜的,要想在朗讀時候表現(xiàn)出這種糾結情緒和復雜心理,就要在朗讀之前熟悉文章內容和結構,站在主人公角度和社會角度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因素。
通過以上這種教學模式,不僅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指導學生學會傾聽,還可以幫助學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分析問題,在學會理解其他同學的基礎上提高語言表達能力。這是初中語文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要求所在,更是提高學生文學素養(yǎng)和道德品行的關鍵因素。除此之外,教師在引導學生學會傾聽的同時,也應該學會傾聽學生的每一次發(fā)言,并在學生發(fā)言過程中給以學生鼓勵的態(tài)度,在提高學生自信心的同時提高學生口語表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 運用多種方式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
1.借助多媒體
語言是一門會說話的藝術,是幫助學生表達自身情感的語言傳遞方式。所以為進一步幫助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掌握說話的藝術,體驗和感受語言的魅力,并認識到語言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的重要性,教師可以借助現(xiàn)代多媒體設備進行課堂教學,以圖片、視頻、音頻、動漫等形式展現(xiàn)口語表達的魅力。
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視頻主要包括演講視頻、辯論視頻和朗誦視頻等。比如有關于詩歌的朗誦視頻,近一兩年比較火的《超級演說家》綜藝節(jié)目。將多媒體作為課堂教學的有效載體,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將抽象化和概括化的知識通過視頻材料轉換成具體化和形象化的知識,還可以幫助學生從耳、眼方面直觀地感受語言在生活中的魅力,在幫助學生積累知識的同時,掌握語言表達的技巧,為進一步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提供基礎。
2. 讓學生演講
鍛煉學生演講能力是有效提升學生語言綜合表達能力的重要措施,也是訓練學生臨場反應能力的關鍵因素。例如,教師在展開課堂教學任務之前,可以給學生留足適當時間進行自由演講或者根據文章主題進行演講,要求每個學生都要參與到課堂演講過程中。
比如,教師在講解《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課時,首先,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確定一個演講主題,即在逆境中成長。在確定演講主題之后,教師可以給學生留出幾分鐘時間進行資料整理,將自己的感受與相關資料內容進行有機結合。在學生講演活動完成后,對學生的演講表現(xiàn)進行適當點評。其次,學生在演講過程中,無論是膽量還是語言表達的邏輯性,都得到一定的提升。最后,教師的點評無疑是點睛之筆。教師適當?shù)狞c評不僅可以讓學生發(fā)現(xiàn)自身的問題和不足,還可以根據教師提出的建議有針對性地進行改正,進而達到提高口語表達能力的目的。
由此可見,教師在講解語文知識的同時要指導學生學會傾聽他人,并在指導學生學會傾聽的同時學會傾聽學生內心的真實想法。只有在這種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學生才會養(yǎng)成良好的傾聽習慣,并達到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目的,為打造高效語文課堂體系奠定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茗海中學(226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