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玉杰
摘要:語文學科是一門工具性學科,它是基礎學科中的基礎。語文學科教學具有復雜性、靈活性、開放性等特點,因此教法多姿多彩。但無論怎樣,作為一門學科,它始終有自身的規(guī)律可循,因此無論怎樣的教法都必須遵循語文學科本身的特點。作為新《課程標準》指引下的新型語文課堂教學,作為語文教師,因該在遵循語文學科本身的特點的基礎上具備目標、主體、快樂、語文味、預設生成結合、創(chuàng)新、現代化教育手段運用等九種現代語文教學意識,以達到語文教學的最大效果。
關鍵詞:建構;新課標;語文;教學意識
一個人要做好一件事,首先在思想上應具備某些意識。同樣,要上好一堂語文課,首先在思想上也應該具備新課標所倡導的一些語文現代教學意識。我認為:作為一名成功的現代語文教師,應該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具備如下語文現代教學意識。
一、目標、實效意識
作為語文學科,它的核心目標就是聽說讀寫能力的提高,就是要積累學生的語文知識、訓練學生的思維和表達、陶冶學生的情操。因此,我們在進行語文教學時,就要借助三維目標落實好這一核心目標。無論是知識傳授、能力訓練還是情操陶冶,每堂課的目標都應該明確,并且上課時要把目標訓練到位,而不是浮浮淺淺,只停留在皮面上。每一節(jié)課都讓學生實現一個小目標,最終實現語文學習的大目標?!耙淮绻怅幰淮缃稹保鳛?5分鐘的課堂,它必須要達到一定的效果,要么掌握一定的基礎知識,要么學生的能力得到提高,要么學生情感受到熏陶、思想得到升華。并且,我們教學的最后是要經過考試分數來檢驗的,學生沒有真正學到東西,分數上不去,就不能說我們教學有多成功。因此,我們在教學時,隨時都要保持實效、高效這一意識,要通過各種途徑使課堂教學真正落到實處,要用更短的時間收獲更大的效果。
二、學生主體意識
“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這是新《課標》一貫倡導的教學思想?!墩n標》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教學應在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蔽覀冏鳛榻處煈摌淞ⅰ罢n堂是學生的課堂,學習是學生學習,教學最終要學生自己學會學習”的思想。因此,一堂課要盡可能讓最多的學生參與,也只有學生積極參與的課堂才是富有生機與活力的課堂。我們要堅決摒棄過去那種老師一言堂、老師幫辦學生的課堂形式,要想方設法讓學生自己積極主動解決問題、獲得知識。
作為正在推行的高效課堂、卓越課堂,更應該樹立這一意識。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達標檢測等教學方式,讓學生主動獲取知識、自主訓練能力,從而真實地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課標》指出“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勵自主閱讀、自由表達,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币晃焕蠋熢谥v《鄧稼先》一文時,字詞部分、內容概括環(huán)節(jié)等都是在老師組織下學生自主完成,要么討論,要么獨立思考,盡管是基礎很差的基礎班,但學生仍然靠自己完美地完成了,而且課堂氣氛很好,每個學生都在做事,知識在學生腦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學生的能力也得到了真正的訓練。
三、預設生成結合意識
一堂課離不開預設,不然這堂課就漫無目標、思路混亂。一堂課更離不開生成,不然這堂課就訓練不到學生思維、開發(fā)不了學生個性。因此一堂好課應該是預設生成相結合的課。如何做到呢?要找切入點,不斷地發(fā)問下去,讓學生不斷地思維,越來越積極的思維;例如圍繞文本給出一個大問題,讓學生圍繞這個問題尋求答案、交流發(fā)言,讓更多的學生參與進來,讓更多的學生有發(fā)言的機會。新《課標》指出“在發(fā)展語言的同時,發(fā)展思維能力?!薄罢Z文課尤其要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想象力,開發(fā)創(chuàng)造潛能,提高學生發(fā)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一切,都可以借助預設生成結合的教學方式來達到。一位老師在上《安塞腰鼓》時,預設了這樣一個問題:“這是一個什么樣的腰鼓?”然后一邊引導學生回答一邊又不斷生成新的問題,學生參與非常積極,思維得到充分訓練,問題解決非常透徹。
四、課堂設計創(chuàng)新意識
“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發(fā)展的不竭動力”,同樣,創(chuàng)新也是語文課永葆生機的源泉。面對同樣的學生,我們要教他們三年,要教無數篇課文。如果我們都一個格調上下去,學生怎么會不疲倦呢,審美也會疲勞的。因此,在教法上我們要盡可能創(chuàng)新,讓學生換換口味,嘗嘗新鮮。新《課標》指出“教師應認真鉆研教材,正確理解、把握教材內容,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p>
有的教師面對教材上的課文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每篇課文都運用同種辦法處理:思想結構,段意大意,中心思想,文段分析,老師提問,學生作答。這樣一來,課堂上缺乏創(chuàng)新思想,缺乏多姿態(tài)多彩,學生面對同種教法久了,感覺味同嚼蠟,于是對語文課趣味頓失,筆者就這一現象作了思考與分析。發(fā)現,中學語文教材上所選課文文體是多種多樣的,而不同文體又都有各自的特點。教學中,如果遵循文體自身的特點,不同文體考慮不同教法,同種文體適當變換教法,那么我們的課堂就會充滿創(chuàng)意、豐富多彩,從而更富吸引力。
五、科學鼓勵評價意識
鼓勵是新課程倡導的又一重要思想,評價是老師對學生學習的科學引導,鼓勵評價在一堂課中必不可少。新《課標》指出“對學生語文學習的日常表現,應以表揚、鼓勵等積極的評價為主,采用激勵性的評語,從正面加以引導?!薄霸u價設計上要注重可行性和有效性,力戒繁瑣,防止片面追求形式?!薄霸u價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有利于每個學生的健康發(fā)展?!钡趯嶋H教學中,我們往往會犯千篇一律的錯誤。不是好就是棒,不新穎,不能激發(fā)學生激情。因此,我們應該研究運用鼓勵評價的多樣性,以達到鼓勵評價的真正效果。比如用手勢評價;比如對學生前途進行定位式的評價;比如先優(yōu)點再缺點評價;比如獎勵物質式的評價;比如繼續(xù)叫學生介紹解決問題的方法式的評價;比如調侃式的評價(你的答案沒有你人漂亮)?!案鶕枰?,可以是書面的,可以是口頭的;可以用等級表示,也可以用評語表示;還可以采用展示、交流等多種形式。”
總之,要做好任何一件事情,首先,頭腦中必須要有一些科學的意識,然后才能在這種意識下去科學的行動。語文課也不例外,只要我們把握了語文學科的規(guī)律,牢固樹立這些意識,那么,我們的語文課將會越來越規(guī)范,語文教學的科學性和實效性將會越來越強,語文教學也才會更加接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