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懷源 編輯 | 張小彩
古人的讀書精神與方法
文 | 李懷源 編輯 | 張小彩
讀書,在中國幾千年的文明史中,糾結著、矛盾著一路前行。向左是高貴,向右是寒酸,只有不偏不倚,一直向前,才能走進書的真實世界,才能激發(fā)人的無限潛能。
每個時代的讀書場所是不同的,名稱也不同,“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但是概括起來,就是兩個場所:家和學校。就是在這兩個場所,一輩又一輩的讀書人,積聚著中華文明的精氣神兒。
“懸梁刺股”“鑿壁偷光”“囊螢映雪”……這些成語背后站著千萬個讀書人,集中表現(xiàn)了古人對讀書的渴望,也激勵了一代代的讀書人。這種堅韌的精神,因為不近人情,被后來人所詬病,到現(xiàn)在已經幾乎不能激勵學子了。其實,在古代,這種精神是一種內在的需求而不是做給他人看的。一個讀書人應該具備這種精神,這種精神作為文化的一部分也應該得到傳承。
漢代的人已經開始“皓首窮經”了,可見書之多,讀之難,那時的讀書是為了記憶,為了用的時候能夠“引經據(jù)典”,因為書攜帶不易,翻檢不易,讀書人就成了知識的記憶庫。現(xiàn)代社會,有網絡這個大數(shù)據(jù)的記憶倉庫,很多人不用再去記憶書中的知識了,應該學會整理和整合書中的信息。現(xiàn)在的讀書,是為了促進思考,為了整合思維,為了提升整體素養(yǎng)。書不是讀得越多越好,而是應該在讀書的過程中有判斷,有思考,有創(chuàng)造。如果說古人讀書像“移動硬盤”的話,現(xiàn)在的人讀書,就要像“中央處理器”。
在歷代都有一定的課程表,有時候是政府下達文件,由負責督學的人去檢查落實。每個時代強調的重點不同,但是都會考慮到按國家社會的需要去安排課程。
孔子時代,讀書就已經有日程了。“孔門四科”:德行、政事、文學、言語。不同的弟子在接受通識教育的情況下,再接受專門的教育,這就是對課程的安排。所謂的因材施教,就是不同的學生接受不同的教育。
元代,程端禮根據(jù)自己的學識和經驗,編寫了《程氏家塾讀書分年日程》,是對私塾教育課程的一個規(guī)定,也是對前代經驗的總結。第一卷依朱子讀書法,規(guī)定讀經的程序:8歲入學之前,讀程逢原增廣的《性理字訓》;8歲入學之后,讀朱熹的《小學》,次讀《大學》《論語》《孟子》《中庸》《孝經》,再讀《易》《書》《詩》《儀禮》《禮記》《周禮》及《春秋》并“三傳”;15歲后再“以朱子法讀四書注”,并抄讀以上經書。第二卷規(guī)定在讀經的基礎上學史學文的程序:先看《通鑒》,讀韓愈文章,讀《楚辭》;之后“以二三年之工專力學文,既有學識,又知文體,何文不可作”,練習“科舉文字”,準備應試。二卷末附五種表格,注明每日功課綱要。第三卷錄王柏輯《正始之音》,以明辨音義之方法;最后闡明朱子讀書法六條。當時國子監(jiān)曾將此書頒行郡邑學校,明代諸儒讀書亦奉為準繩,清代陸隴其曾刊刻此書以資流傳。這本書對后世課程表的安排影響很大,因為考慮到了書的難易程度,從一定程度上也考慮了學生的年齡特點,已經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合理性。
圖片來源于網絡
古代讀書的方法很多,集大成者是朱熹的“朱子讀書法”。朱熹提出了“循序漸進,熟讀精思,虛心涵泳,切己體察,著緊用力,居敬持志”的讀書方法,被后人不斷運用。
循序漸進。第一,讀書要按一定的次序,不要顛倒。第二,應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和能力安排讀書計劃并切實遵守它。第三,讀書要扎扎實實打好基礎,不可囫圇吞棗,急于求成。
熟讀精思。熟讀的要求是“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精思的要求是“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對于精思的方法,朱熹提出了“無疑—有疑—解疑”的過程。
虛心涵泳。所謂“虛心”,是指讀書時要虛懷若谷,不要先入為主,牽強附會。所謂“涵泳”,是指讀書時要反復咀嚼,細心玩味。
切己體察。強調讀書不能僅僅停留在書本上、口頭上,而必須見之于實際行動,要身體力行。
著緊用力。其一,必須抓緊實踐,發(fā)憤忘食,反對悠悠然;其二,必須抖擻精神,反對松松垮垮。
居敬持志。所謂“居敬”,就是讀書時態(tài)度端正,注意力集中。所謂“持志”,就是要樹立遠大的志向,并要以頑強的毅力長期堅持。
朱子以個人體悟為出發(fā)點,把他的畢生讀書經驗進行總結。這六種方法,更像讀書的原則和規(guī)律,其中可以算作具體讀書方法的,就是熟讀精思和虛心涵泳了。這兩種方法,可以讓學子了解,怎樣去讀一本書。具體怎樣把心放空,怎樣反復咀嚼和玩味,全由心性決定。如果在蒙學和小學階段就教學生這些方法,是雞同鴨講,對一個普通的孩子是起不到具體指導作用的。這也是古代讀書不近人情的地方,就是不能從兒童的特點出發(fā),過于強調個人感悟,而忽略具體策略的指導。
從“朱子讀書法”,可以獲得以下幾點啟示:
重視自讀感悟?!皫煾殿I進門,修行在個人”,是貫穿古代整個教育體系的,不管是哪級哪類的學校,都強調讀書人個人的作用,教師只起到引導作用,很多時候,都是“先生教出一批超過自己的學生”。讀書人的苦讀,是通過量的積累,以期達到質的變化,有一天忽然打通任督二脈,茅塞頓開,成為一個有學問的文化人。
重視相互學習?!叭诵斜赜形?guī)煛薄蔼殞W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是對讀書人的告誡。所以,在古代的書院制度中,就有學長幫助學弟的規(guī)則,不同的人之間可以相互交流。
重視專家引領。書院制度中,有“會講”制度,這是不固定的,大概幾個月進行一次。由學問高深的人進行專題講座,可以是書院的“山長”,也可以是來此訪學的“高訪”,更可以是專門請來的“專家”。有時候,還要進行高手之間的“對決”,讓所有弟子觀摩。比如,朱熹和陸九淵的論辯。陸九淵主張心學,朱熹主張理學,兩人進行過多次辯論。第一次是“鵝湖之會”,這次參加的弟子不多。第二次是“南康之會”,“淳熙八年(1181年),朱熹知南康軍,二月,陸九淵訪朱熹于南康,朱熹請陸九淵登白鹿洞書院講習。”觀摩這次講學和論辯的弟子就很多了。那些心中揣著疑問的學子們,就可以在這樣的場合獲得解釋。如果還不能理解,那就回去繼續(xù)讀書。
在官辦的大學中,也有明確的進階規(guī)則,不同時代對學子的要求都是比較嚴格的。
總而言之,整個讀書時代,基本以識字讀物為起點,以“五經”“四書”為經,以《論語》《孝經》為緯,編織了一個儒學經典為主的教材體系。但是,在歷代又有沖擊,如,漢代初期的黃老之學,魏晉時期的玄學,唐代初期的道教,都曾沖擊過儒學體系。再就是,學今文還是學古文的爭論一直存在,如,漢代的“今文經學”“古文經學”,近代的“文白之爭”,古文正統(tǒng),今文易懂,兩派都有自己的觀點。與此呼應的就是“信古”和“疑古”的斗爭,信古的一方不斷進行“注疏”,出現(xiàn)所謂“六經注我,我注六經”的現(xiàn)象,《易經》中的一爻,有人就能寫出泱泱萬言的注釋。疑古的就不斷推出新書,否定前人。還有就是“唯書”“唯實”兩派的斗爭,唯書一派強調從書本到書本,唯實一派強調從書本到人生。唯實派,自墨子開始,從漢代的王充到清代的顏元,每個時代都有代表人物,但是,唯實派的觀點因為不夠現(xiàn)實,不符合各方利益,只能是一種思想的存在,即使所從者甚眾,也沒有成為讀書人的主流思想。
讀書,在中國的群體意識里是高尚宏大的,但是,中國古代并沒有系統(tǒng)的閱讀理論,有的是“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開卷有益”的系列名言,有的是文化名人開列的林林總總的書單,有的是“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的個人感悟。至于如何去讀,如何算讀得好,怎樣才能讀得好,只有靠讀書人自己去體悟了,于是也就出現(xiàn)了“望文生義”“牽強附會”的現(xiàn)象。
讀書的另一面肯定是迂腐,是酸臭,是“手不能提籃,肩不能擔擔”,是“手無縛雞之力”,是被人所恥笑的“兩腳書櫥”“冬烘先生”??墒侵袊湃俗x書真的因為有了“范進”和“孔乙己”就失去魅力了嗎?讀書,確實造就了一批文化大家,他們琴棋書畫詩詞歌賦樣樣精通,人生活得精彩。讀書,也確實造就了一批循規(guī)蹈人云亦云的人形鸚鵡。其實不是讀書的錯,而是時代的框架,是文化的積淀,是個人的悟性,是思維的品質,造成了讀書人的人生迥異。
讀書,在中國幾千年的文明史中,就這樣糾結著,矛盾著一路前行。向左是高貴,向右是寒酸,只有不偏不倚,一直向前,才能走進書的真實世界,才能激發(fā)人的無限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