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桂穎
色彩也是一種語言,雖然無聲,但恰是美感最普及的形式,在視覺上具有“先入效應”,是人的感知系統(tǒng)對外界做出反應的第一印象。色彩語言在視覺思維反應與深化過程中,有可供視覺審美、交流的思維意義。這就要求造型設計師重視視覺交流過程中,利用色彩給予觀眾的視覺刺激,使觀眾的視覺思維隨著設計師對色彩的主觀運用得以發(fā)展、深化,直至產生情感波動。
一、色彩語言的一般模式
從我國的傳統(tǒng)戲曲中可以看出,人物穿什么顏色的衣服、戴什么顏色的帽子、如何扮相都是根據人物性格來設定。通常,在戲曲舞臺上,人物是正是邪、是善是惡、是柔弱還是剛強,都比較鮮明,不太有中間地帶,因此針對戲曲角色的色彩語言也相對固定,有一套不成文的符號系統(tǒng),不能隨便變換,一般都是什么色彩代表什么性格。在臉譜中表現得尤為明顯,比如:紅色代表忠貞,藍色代表剛強,黑色代表正直,白色代表陰險,綠色代表頑強,紫色代表沉著,金、銀色代表神奇怪誕等等。就色彩視覺傳達的直接物理反應而言,白色給人的第一視覺傳達感受是圣潔、干凈、簡單;紅色預示熱烈、奔放、喜慶;黑色則是壓抑、莊重;綠色象征著生命、朝氣。
二、人物服裝的色彩語言
色彩語言的思維含義在設計師主觀處理下涵蓋面更廣,使色彩語言的優(yōu)勢再次充分體現,在人物造型上,色彩語言主要通過人物服裝這一重要的視覺中心作為載體。
當一幕舞臺劇精彩上演的時候,角色從視覺上給觀眾強烈印象的不是人物服裝的款式、面料、發(fā)飾及妝面效果等細微體現,而是角色主體的色彩——即人物服裝的色彩。從另一方面講,在演藝服裝設計過程中,角色服裝的款式、面料等元素往往受到劇情年代等因素制約,而這個時候對色彩的運用顯得尤為重要。
舞臺劇通常是以人物為主體的演出樣式,角色服裝色彩在整個人物性格的刻畫上具有先決性。因此,舞臺人物造型設計師首先要充分了解劇中人物的性格特點和變化,在此基礎上選擇適合人物的服裝色彩,于此同時,還要從接受美學的角度,研究色彩會對人的視覺、生理、心理各產生什么樣的影響,更好地通過色彩語言把人物的情感外象化,有形而無聲地引導觀眾更好地理解人物。
以我近期創(chuàng)作的音樂劇《湯顯祖》中的人物造型設計為例。湯顯祖是一位偉大的劇作家,對中國乃至世界的戲劇影響力都是眾所周知的。劇中展現了他的喜慶大婚、趕考落榜、官場失意、妻逝子喪等多個人生片段。其中“大婚”是全劇唯一喜慶的場景。據史料記載,明代大婚賜七品官服,于是在這一場的人物造型上,我就將紅色運用到了極致,在創(chuàng)作中為了烘托氣氛,我將主角湯顯祖的服裝設定為紅色婚服配紅色補子,同時群眾角色、全場家眷輔以灰色服裝上配各種紅色繡花。從視覺效果上看,既突出了主演,又烘托了整場的喜慶氣氛,還不失時機地與灰色調的整體舞美布景顏色融為一體。其他段落中,群眾的服裝顏色皆為灰白黑三色,而只有主角湯顯祖的服裝從藍色過渡到漸變藍、漸變灰、直到最后的白色——代表湯顯祖最后褪盡鉛華遠離名利??v觀整個劇,湯顯祖服裝色彩的多樣化又富于層次感的設計,既帶來了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又有無力回天的黯然失色,兩者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現。
三、色彩語言的反向作用
在一部優(yōu)秀的舞臺劇中,色彩不僅僅只是為了還原生活的需要,作為一種重要的舞臺手段,它們往往包含著比還原生活豐富得多的藝術意蘊,有時候甚至可以恰到好處地反其道而行之,獲得意想不到的舞臺效果。
近幾年的舞臺劇創(chuàng)作過程中,我也一直在思考這種突破常規(guī)的色彩演繹,嘗試實現更好的舞臺效果,更好地反映角色的內心狀態(tài)。如話劇《你是我的孤獨》,這是一部用音樂來貫穿表現王洛賓起伏跌宕的一生的舞臺劇。按照常規(guī),王洛賓入獄一場的服裝色彩會運用灰暗的顏色,盡量做得敗舊一些,這次,我反其道而行之,給他用了淺淺的干凈的藍色調,是為了展現這位音樂家內心的平靜安逸,再大的屈辱和困苦都不會對他的內心產生影響。而群眾演員同樣我也選擇了藍色系,但卻是深深的藍,憂郁、深沉中暗含著對命運的不妥協。女主角田水作為他生命過程中的三個重要的女性形象,輕輕地出現,又輕輕地淡出他的生命,本應選擇淡雅的顏色,但是我在她的服裝上大膽運用了綠色塊、紅色塊和與王洛賓遙相呼應的藍色塊。不僅突出了人物的個性又展現出三位女性在王洛賓內心深處的重要性。
又如話劇《長生》,這個戲是一個有些詼諧和抽象的現實主義題材戲劇,婁際成老師飾演的角色是一位了不起的作家,社會地位舉足輕重,在家里卻是老態(tài)龍鐘,生活都很難自理。全劇既展現了社會媒體對他的阿諛奉承、虛偽追捧,又表現了他岌岌可危的家庭關系。我在人物設計上將所有的媒體公眾角色設計成了黑白色調,所有的家人設計成了各種濃烈的藍色,而他本人我卻巧妙地避開了常規(guī)的大壽運用的紅色而從角色的內心出發(fā)選用了灰色呈現。這樣就使得人物關系劃分極其有意思,而人物的性格和作品的意蘊也通過無聲的色彩語言得以傳遞。
欣賞舞臺劇時,觀眾與演員之間有一定的空間距離,這個視覺空間的客觀存在使角色在舞臺上成為一個色彩符號。色彩語言千變萬化,有著豐富的內涵,考驗著造型師的想象力和表現力。當色彩語言能夠此時無聲勝有聲地助力演員的表演、助推整個作品意蘊的傳達時,造型設計師就成功了。
(作者為上海話劇藝術中心造型設計國家二級舞美設計師、上海舞美家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