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夢恬
摘 要:如今人們都知道一把紫砂壺好的泥料非常關(guān)鍵,畢竟喝茶的前提是健康。但目前紫砂泥料紛繁復雜,不少紫砂壺的原料都是化工泥料摻雜,那么壺友到底如何分辨紫砂泥料好壞真假呢?本文就從不同的角度來剖析這個問題。
關(guān)鍵詞:紫砂泥料;礦土;基本色;密度;質(zhì)感
中圖分類號:J5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36-0037-01
紫砂器,尤其是紫砂壺的質(zhì)量,從本質(zhì)上來說取決于砂料的質(zhì)量。對此,古人早有定論。明代周高起在《陽羨茗壺系》中,就曾指出:“近百年中,壺黜銀錫及閩豫瓷,而尚宜興陶,又近人遠過前人處也。陶曷取諸?取諸其制。以本山砂土,能發(fā)真茶之色香味?!蓖瑸槊魅说脑S次紓的《茶疏》也說:“往時龔春茶壺,近日時大彬所制,大為時人寶惜,蓋皆以粗砂制之,正取砂無土氣耳?!眳鞘J的《論瓷絕句》詩則寫道:“宜興妙手數(shù)龔春,后輩還推時大彬。一種粗砂無土氣,竹爐讒煞斗茶人?!?/p>
紫砂的礦土在山巒地層的深處,必須深入到山中開采,頗像開采煤炭。從元末明初紫砂陶誕生以來,迄今已逾600年,一處的紫砂礦層開發(fā)既盡,不得不向他處求之。“出土諸山,其穴往往善徒,有素產(chǎn)于此,忽又他穴得之者,實山靈有以司之,然皆深入數(shù)十丈乃得?!保浚ㄖ芨咂稹蛾柫w茗壺系》)所以不同年份的紫砂礦土并非采自同一礦區(qū),其砂料的質(zhì)量自然不同,燒成的紫砂器的質(zhì)感也就有差異。正是這種差異,可以被我們用來鑒別紫砂器的年代及其優(yōu)劣:
明至清初:紫砂器的胎骨硬而堅,砂粗。以高倍放大鏡觀察,大多夾有鵝黃色的顆粒。光和溫潤,有透明感??滴跤赫龝r期:紫砂器砂質(zhì)重,但胎骨較松,故常見此時的紫砂器上釉作皮,以掩蓋其表面的粗糙。乾隆之世:紫砂器砂質(zhì)仍粗,胎骨卻比康雍時期結(jié)實。仔細觀察,紫砂器表面散發(fā)紫光外還覆蓋些許彼黃。嘉慶道光時期:紫砂器的砂質(zhì)較細,胎骨堅硬度可比美清初,惟溫潤透明殊為遜色。咸豐至清末:名家制器雖胎骨硬質(zhì)地細密,但溫潤透明又比嘉道時期略差。一般制器則胎骨干松,色澤枯燥,砂土氣重。
天然紫砂土燒成紫砂器后,因紫泥、紅泥(石黃)、本山綠泥(段泥)之不同及相互配比,會呈現(xiàn)紫、紅、黃、紅紫等4種基本色,內(nèi)中當然又可細分許多種顏色。民國初(1916年)為了增加紫砂器的顏色,用本山綠泥加上氧化鉆,燒成后呈現(xiàn)綠色,如草綠、西瓜綠、藍綠色等;用紫泥加上氧化錳,燒成后呈純黑色。
這種所謂的“創(chuàng)新”工藝過去長期以來受到贊揚,其實卻是開了在紫砂原料中摻雜工業(yè)化工原料的壞頭。這樣做的結(jié)果,既失去了紫砂土應(yīng)有的透氣性,又可能對人體造成危害,是應(yīng)該受到譴責與擯棄的。所以,綠色、黑色的紫砂壺不值得收藏。
如今人們都知道一把紫砂壺好的泥料非常關(guān)鍵,畢竟喝茶的前提是健康。但目前紫砂泥料紛繁復雜,不少紫砂壺的原料都是化工泥料摻雜,那么壺友到底如何分辨紫砂泥料好壞真假呢?
1.看密度。密度不同導致同樣體積的紫砂壺重量不同。礦物中各種氧化物和蛋白質(zhì)的含量不同導致燒制的紫砂密度不同,類紫砂的陶土較重,而真正的紫砂泥燒造后內(nèi)壁結(jié)構(gòu)中會形成團聚體,有氣泡,所以密度稍小,上手稍輕。
2.看質(zhì)感。真正的紫砂泥燒成的紫砂壺猶如豆沙一樣,再精細的紫砂看起來仍有半懸浮態(tài)的顆粒感,摸上去也不會太光滑,但也不會拉手,類紫砂的陶土摸起來有澀感,而摻了化學原料的又過于光滑。
3.聽聲音。紫砂與瓷器不同,不用專門上釉,燒結(jié)后表面就會自然形成有附著感的"泥門"漿體表皮,不漏水但透氣,聲音傳導沒有瓷器那么清脆,但也不悶,而類紫砂陶土發(fā)悶。
4.看顏色。真正的原礦紫砂泥料顏色暗淡,表面略顯毛躁。如果一把紫砂壺顏色鮮艷锃亮,極有可能是添加氧化物或者是拋光的。
紫砂泥色千變?nèi)f化,紫砂泥的原料處理也耐人尋味。歷史上有許多好的調(diào)砂泥,不同時期不同歷史年代有不同的代表性泥色和調(diào)砂特色,這就給收藏者和紫砂鑒賞家們提供了歷史作品鑒賞的左證。一件上好的紫砂陶藝品,特別是壺類、在實際使用中壺體表面肌理給人以手感舒暢、細而不膩,雅致迷人。
參考文獻:
[1]崔龍君.紫砂的起源[J].陶瓷科學與藝術(shù),2011(05).
[2]鮑峰巖.談紫砂陶土[J].陶瓷科學與藝術(shù),2011(04).
[3]郁偉杰.正確態(tài)度對待宜興紫砂泥[J].陶瓷科學與藝術(shù),2011(04).
[4]吳培林.宜興“紫砂熱”的興起及其思考[J].江蘇陶瓷,2006(03).
[5]善時.對紫砂文化的思考[J].茶葉經(jīng)濟信息,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