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同剛,莫 慧
(1.天津市消防總隊,天津 300113; 2.天津市建筑設計院,天津 300074)
規(guī)范更替期自動噴水滅火系統驗收要點剖析
陳同剛1,莫 慧2
(1.天津市消防總隊,天津 300113; 2.天津市建筑設計院,天津 300074)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是目前應用最普遍、最有效的控制早期火災的一種固定滅火設施。結合多年消防設計及驗收經驗,配合《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規(guī)范》的修編,對自動噴水滅火系統驗收流程及要點進行了匯總,以供驗收人員參考,使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能真正發(fā)揮控火滅火作用。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驗收;規(guī)范更替
當代建筑物內,可燃物較多,及時發(fā)現和抑制初期火災,是將火災中人身及財產傷害降到最低的關鍵。自動噴水滅火系統(以下簡稱自噴系統)是一種感受外界溫度,能自動作用噴水,并同時發(fā)出火警信號的滅火系統。自噴系統是目前應用最普遍、最廣泛的一種固定滅火設備,具有工作性能穩(wěn)定,造價便宜,維護方便,滅火效率高,早期控制火勢和滅火,使用期長,不污染環(huán)境等優(yōu)點。從2014年10月1日實施的《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技術規(guī)范》[1](GB 50974—2014,以下簡稱“消水規(guī)”)及2015年5月1日實施的《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2](GB 50016—2014)對自噴系統的修編中,可以看出對該系統的重視。正在修編的《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規(guī)范》[3](GB 50084,以下簡稱“新噴規(guī)”)更是提升了對該系統的各項要求。
正是由于自噴系統的重要性,因此準確、全面地驗收建筑自噴系統,發(fā)現系統缺陷和不足,及時整改,讓自噴系統安全可靠地投入使用,使其充分發(fā)揮滅火控災作用,是消防驗收部門的當務之急。為了使自噴系統驗收,能真正做到“走馬不觀花”,結合多年消防設計及驗收經驗,配合“新噴規(guī)”的修編,對自噴系統驗收中流程及要點進行匯總。為了避免驗收上遺漏,驗收流程應采用從室外到室內,從源頭到系統,最終到末端,從固件到運行的流程,本文依據這一流程對驗收中的要點加以闡釋。
1.1 水源
水源的可靠是撲救火災最關鍵的前提之一。驗收水源時,主要實地查看水源的管徑是否滿足設計要求。對于按雙水源設計的項目,除了查看管徑,還需要查驗兩路水源是否分別引自不同的市政管網。
1.2 水泵接合器
水泵接合器是在建筑內部加壓系統無法正常工作時的應急措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驗收時并非簡單核實各分區(qū)水泵接合器數量、管徑就行的,還需要核實以下幾點:(1)水泵接合器位置的合理性,同一分區(qū)的水泵接合器不應該集中在同一位置上。(2)水泵接合器40 m范圍能有足夠數量的室外消火栓。(3)對于建筑高度超過當地消防車供水能力的,需要著重審驗水泵接合器的增壓措施是否符合規(guī)范要求,常用的增壓措施有中間水箱增壓及串聯接力泵兩種形式。
2.1 消防水池
“消水規(guī)”中,對水泵吸水口淹沒深度有了嚴格規(guī)定,“吸水管喇叭口在消防水池最低有效水位下的淹沒深度應根據吸水喇叭口的水流速度和水力條件確定,但不應小于600 mm,當采用旋流防止器時,淹沒深度不應小于200 mm?!盵1]淹沒深度以下的儲水是不能計入消防水池有效容積的,驗收中必須校驗,以確保儲水滿足消防需要。消防水池兼作其他用途時,必須保證消防水量不被動用[1]。為了保證消防水池水質,且減少水池全面換水的需要,很多時候,消防水池兼作冷卻塔補水儲水。這種情況下,要確保冷卻塔補水泵獨立設置吸水管,且吸水管上設置真空破壞裝置,以保證消防水池水量不被動用。在以往驗收的過程中,常發(fā)現冷卻塔補水泵與自噴泵、消防泵共用吸水母管的情況,這種設置方式,無法保證消防儲水不被動用。如圖1所示,消防水池的各種水位狀態(tài)必須傳到消防控制室(盤)。
圖1 消防水池水位狀態(tài)信息
2.2 消防泵房
消防泵房是自噴系統的心臟,也是驗收的重點。除了校驗水泵參數是否符合消防要求,水泵直啟聯動+超壓泄水測試,檢查系統泄水管是否設置、管徑及閥門常開常閉指示等常規(guī)驗收部位外,還要注重“消水規(guī)”和“新噴規(guī)”中對水泵設置的調整部分的校驗。“消水規(guī)”中對消防泵房設置位置有如下要求:“不應設置在地下三層及以下,或室內地面與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10 m的地下樓層?!盵1]在驗收中要注意的是,有個別工程只是局部將消防泵房地面抬高,以滿足距室外地坪不大于10 m的要求,而與消防泵房相連的走道、樓梯間到室外地坪的高差大于10 m,這種情況是不符合規(guī)范要求的。當自噴系統與消火栓系統合用消防水泵時,必須校驗系統管道是否在報警閥前分開。每組自噴泵吸水管不能少于兩條。同時“消水規(guī)”中規(guī)定兩條吸水管“當其中一條損壞或檢修時,其吸水管應仍能通過全部消防給水設計流量”。為了便于驗收人員鑒別,圖2給出了幾種常見的,符合“新噴規(guī)”規(guī)定的吸水管連接形式。
圖2 吸水管連接形式
如圖3,“新噴規(guī)”中新增要求“出水管上還應設置流量壓力檢測裝置或預留可供連接流量壓力檢測裝置的接口”[3]。這就要求驗收時,除了檢查“供水泵的吸水管應設控制閥;出水管應設控制閥、止回閥、壓力表”外,還要核查是否預留了上述裝置或接口?!跋?guī)”中對水泵基礎間距給出了明確的規(guī)定,消防驗收時,應嚴格按規(guī)范核查,以確保水泵的安裝及維護。
圖3 出水管預留接口
2.3 消防水箱
“消水規(guī)”對高位水箱及轉輸水箱容積進行了調整和明確,對水箱有效容積的計算有了新規(guī)定“最低有效水位應根據出水管喇叭口和旋流防止器的淹沒深度確定,當采用儲水喇叭口時,應不小于600 mm,當采用旋流防止器時,淹沒深度不應小于200 mm”[1]。淹沒深度以下的儲水是不能計入消防水箱有效容積的,驗收中必須校驗。
2.4 報警閥組
“新噴規(guī)”中除原有“當自動噴水滅火系統中設有2個及以上報警閥組時,報警閥組前宜設環(huán)狀供水管道”的要求外,增加了對閥門的要求,“環(huán)狀供水管道上設置的控制閥宜采用信號閥。當不采用信號閥時,宜設鎖定閥位的鎖具?!盵4]這個要求就使得信號閥的設置范圍不再僅僅為“連接報警閥進出口的控制閥應采用信號閥。當不采用信號閥時,控制閥應設鎖定閥位的鎖具”,而是環(huán)網上的閥門都宜采用信號閥。同時,驗收時還要注意的是,對于穿越人防臨空墻的自噴環(huán)狀管道,在人防內側的應為承壓滿足1.0 MPa的信號閘閥,而不是常規(guī)使用的蝶閥。“新噴規(guī)”放寬了水力警鈴安裝位置,除原來規(guī)定的有人值班的地點附近外,可以安裝在“公共通道的外墻上”[4]。另外,對于二次裝修的項目,要校核一個報警閥組所控制的噴頭數。
2.5 水流指示器
“新噴規(guī)”中關于水流指示器的條款并未做修改。驗收中要注意的是中庭頂部或扶梯底部的噴頭供水管應該引自所屬防火分區(qū)的水流指示器出水管,而并非本層水流指示器出水管。同時還要注意圖4中“倉庫內頂板下噴頭與貨架內噴頭應分別設置水流指示器”。
圖4 水流指示器的設置
2.6 末端試水裝置
“新噴規(guī)”對末端試水裝置的安裝高度、標識、排水設施等新增明確規(guī)定,即“排水立管宜設伸頂通氣管,且管徑不應小于75 mm。末端試水裝置和試水閥應有標識,距地面的高度宜為1.5 m,并應采取不被他用的保護措施”[4]。在驗收中應加以重視。
2.7 減壓設施
“新噴規(guī)”對減壓閥的設置增加了4條規(guī)定,需要在驗收中加以重視。分別是減壓閥前過濾器處應“便于排污”“比例式減壓閥宜垂直安裝,可調式減壓閥宜水平安裝”“減壓閥前后應設控制閥和壓力表,當減壓閥主閥體自身帶有壓力表時,可不設置壓力表”“減壓閥和前后的閥門宜有保護或鎖定調節(jié)配件的裝置”[4]。對于減壓孔板及節(jié)流管在驗收中往往被忽視,但在火災時,減壓孔板和節(jié)流管是保障出流水量均衡,避免消防儲水提早被使用殆盡的關鍵,因此應在驗收中做抽樣檢查。
2.8 噴頭
噴頭作為噴淋系統的最直接的滅火裝置,是影響滅火效果最直接的因素之一。但由于數量眾多,不具備逐點核查的條件,在驗收中可根據下列三類問題,由點帶面做到不遺漏共性問題。
2.8.1 噴頭種類
噴頭種類選擇不當,會嚴重影響抑制和撲救早期火災。表1中匯總了規(guī)范中民用、公用建筑自噴系統各類噴頭的適用范圍(倉庫類噴頭要求比較特殊,沒匯總在該表中)。
表1 噴頭適用范圍
2.8.2 噴頭間距及高度
噴頭常規(guī)間距和安裝高度,是每名驗收人員都很熟悉的,且在驗收過程中都會注意到,在這里不再贅述。下面僅對“新噴規(guī)”中調整的部分及以往驗收中容易遺漏的部分加以匯總。(1)“新噴規(guī)”中噴頭最小間距從不宜小于2.4 m,調整為“不應小于1.8 m”,且增加“噴頭與端墻的距離不應小于100 mm”條款[4]。(2)“新噴規(guī)”增加“直立型、下垂型家用噴頭,其濺水盤與頂板的距離,不應小于25 mm,不應大于100 mm。直立型、下垂型標準響應大口徑控火型(CMSA)噴頭,其濺水盤與頂板的距離,不應小于100 mm,不應大于300 mm”條款[4]。(3)“新噴規(guī)”對凈高超過800 mm的悶頂和技術夾層內,可不設噴頭的條件,做出了規(guī)定,在驗收中需抽樣查驗,以避免隱患。即:悶頂內敷設的配電線路采用不燃材料套管或封閉式金屬線槽保護;風管保溫材料等采用不燃材料制作;無其他可燃物[4]。(4)“新噴規(guī)”修訂了裝飾通透性吊頂場所噴頭布置的原則,即“當通透面積占吊頂總面積的比例大于70%時,噴頭應布置在頂板下;當為15%~70%時,吊頂上方和下方均設置噴頭;當小于15%時,噴頭可布置在吊頂下方”[4]。(5)“新噴規(guī)”對集熱擋水板有了嚴格的規(guī)定,除了規(guī)范中允許的部位外,其他部位不應采用集熱擋水板[4]。(6)“新噴規(guī)”新增條款,要求中庭采用防火卷簾濕式系統保護時,“應根據可燃物的情況一側或兩側布置”[4],這就要求驗收時,嚴格把控現場可燃物情況,以確定噴頭布置是否需要整改。(7)“新噴規(guī)”針對不同種類的噴頭間距布置與“舊噴規(guī)”[3]有相近的規(guī)定,在驗收中應逐條審驗,具體變化的條款有:家用噴頭與梁、通風管道等障礙物的距離要求[4];早期抑制快速響應(ESFR)噴頭和標準響應大口徑控火型(CMSA)噴頭濺水盤以下0.9 m范圍內,如有屋架等間斷障礙物或管道時,噴頭與鄰近障礙物的最小水平距離;邊墻型標準噴頭正前方1.2 m范圍內,邊墻型擴展覆蓋噴頭和邊墻型家用噴頭正前方2.4 m范圍內,頂板或吊頂下不應有阻擋噴水的障礙物;邊墻型噴頭兩側與頂板或吊頂下梁、通風管道等障礙物的距離。(8)另外,在以往驗收中,常發(fā)現復式停車場下層噴頭布置不滿足覆蓋要求的情況。由于下層噴頭為邊墻擴展型噴頭,安裝高度與車架托盤高度一致,一般為1.8 m左右,在此安裝高度下,應根據噴頭特定曲線,校核噴頭的保護范圍,以此為依據布置噴頭。
驗收現場除了對固件進行校驗外,對整個系統操作和控制的運行可靠性檢測非常關鍵,“新噴規(guī)”對相關條款進行了修正。為了解不同系統的操作控制,圖5~圖8分別給出了濕式系統、干式系統、預作用系統、雨淋系統的控制原理關系圖,圖中主要給出噴淋泵的啟動控制部分,停泵控制流程本文不再贅述,其中框出的部分,是驗收時必須現場測試的。
圖5 濕式系統控制流程
圖6 干式系統控制流程
2014—2015年是國家消防規(guī)范全面修編更新的階段,筆者根據多年的驗收經驗,結合新規(guī)范(含報批稿),對自噴系統驗收中需要注意的要點加以匯總,旨在拋磚引玉,為推進消防驗收工作高效可靠盡綿薄之力。
圖7 預作用系統控制流程
圖8 雨淋系統控制流程
[1]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技術規(guī)范:GB 50974—2014[S]. 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14.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 50016—2014[S].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15.
[3]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規(guī)范(2005年版):GB 50084—2001[S]. 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5.
[4]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規(guī)范(報批稿)[S].
(責任編輯 李 蕾)
Acceptance Essentials of Automatic Fire-extinguishing Sprinkler System during Specification Replacement Period
CHEN Tonggang1, MO Hui2
(1.TianjinFireCorps,Tianjin300113,China; 2.TianjinArchitecturalDesignInstitute,Tianjin300074,China)
The automatic fire-extinguishing sprinkler system is the most common and effective fixed equipment using for controlling incipient fire. This article will combine with years of experience on fire protection design and acceptance and the upgraded edition of theSpecificationofautomaticfire-extinguishingsprinklersystemto illustrating the process and integrating the major points of the acceptance of automatic sprinkler system; indeed, to make sure the system being accepted base on the specification.
automatic fire-extinguishing sprinkler system; acceptance; specification replacement
2016-05-16
陳同剛(1976— ),男,河北滄縣人,高級工程師; 莫慧(1971— ),女,廣東新會人,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D631.6
A
1008-2077(2016)12-005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