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事美
狀元與落榜生后來的人生命運,或許又像兩種動物,一個是籠中圈養(yǎng),一個是外面散養(yǎng)。如果李白當了狀元,又何來那詩意的浪漫,如果杜甫當了狀元,又怎敢深刻批判
高考期間,有好事者列出了兩個名單,一個名單是寂寂無名的清朝狀元,一個名單是大家耳熟能詳?shù)臍v史名人。以此證明,知識多并無多少卵用。此類微信段子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蔑視知識,否認讀書學習的重要性,大有“讀書無用論”的味道。段子如此流行,一方面是道出了某些社會現(xiàn)實,一方面也迎合了很多人暗黑的心理,或許還有酸葡萄的心理在作怪。
不過,還是要回到一個不能回避的問題上,那就是古代的狀元真的不行嗎?
寂寂無名的狀元
首先要搞清的是,過去的狀元都是全國第一名。一個狀元最少要連闖童試、鄉(xiāng)試、省試、殿試幾大關。一旦狀元及第,就會名震全國,比網(wǎng)紅還要紅。狀元不僅意味著高官厚祿,榮華富貴,光宗耀祖,還會成為天下讀書人學習的榜樣,絕對是偶像級的人物。
據(jù)統(tǒng)計,科舉制度沿襲了大約一千三百年,狀元一共才有777人。能在幾十萬名考生中脫穎而出,技壓群芳,可謂人中翹楚,自然是稟賦異常,才華冠蓋天下。通俗點說,就是IQ超高,至少是記憶能力、理解能力、寫作能力、學習能力超強。按說這么牛叉的人,又有官場的庇護,應該成為卓爾不凡、獨領時代風騷之人。但很可惜,能有如此成就的寥寥無幾,絕大多數(shù)都被淹沒在歷史的滾滾洪流中,連一點聲名都找不到。
那些所謂“寥寥無幾”的人都是誰?以唐代為例,唐代狀元有34人,而能拿得出手的恐怕只有三個。大詩人王維是一個,對,就是那個著名詩句“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的作者。在詩歌鼎盛、群星璀璨的唐代,老王這個詩人的光芒就沒有狀元那么耀眼了。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隱、杜牧等大家比比皆是。不過,還是不能抹殺老王的藝術成就,排在第四名是可以的。
再看李白,根本就沒有資格參加科考。李白出身不好,老祖宗是流放的罪犯,老爹還是不法商人。出身這樣的家庭就徹底被擋在高考門外了。雖然輸?shù)粼谄鹋芫€上,但李白反倒沒有任何世俗的牽絆,以超凡脫俗的藝術成就流芳百世,成為千古最偉大的詩人。杜甫倒是可以科考,但屢次不中,淪為資深落榜生。老杜只能做個基層小吏,后又逐漸貧困潦倒,一生頗多坎坷。白居易老兄成績也很一般,最后不得不玩起了高考移民,托關系走后門,將戶口遷到安徽去考試。
另一個比較有名的狀元則非柳公權莫屬。雖然老柳的名氣不如王維,但在書法界卻是如雷貫耳。老柳在書法上的造詣頗深,以楷體聞名,同顏真卿并稱為“顏柳”。第三個有名的狀元就算是武狀元郭子儀了。老郭馳騁沙場,多次平叛,戎馬一生,軍功顯赫,力挽大唐帝國于不倒。其實,老郭就類似體育特長生,如果放在今天,或許可以參加奧運會、世錦賽之類的比賽,沒準能拿個冠軍,或破個紀錄啥的。
大唐盛世,最有名的狀元竟然只有王維、柳公權、郭子儀這三位。
宋代更慘,大眾熟悉的只有那個過零丁洋的文天祥。而聲名顯赫的唐宋八大家卻沒有一個是狀元。其他的狀元也幾乎可以忽略了,比如張又新,沒人知道吧,人家可是連中“三元”的狀元,比王維等人還厲害。但這人連生卒年份都不清楚,一生屢屢站錯隊,仕途坎坷。最后沉溺于泡妞、喝茶。泡妞也??村e人,倒是喝茶還有點水平,寫了本書。堂堂一個連中“三元”的曠世奇才,竟然如此平庸,實在讓人不敢相信。
狀元就是“考試控”
我們形容死讀書、讀死書的人是“書呆子”,對考試能力強,動手能力差的人稱為“高分低能”。如果以此形容這些狀元,或許有些偏激,但對于多數(shù)人來說,還是基本合適的。其實,狀元就是一個考試控,也就是一臺考試機器。
打個比方,從考生中狀元那一天起,狀元郎們就徹底被關在了籠子里。一個狀元承載著家族、社會,乃至朝廷的厚望,如此一來,狀元便沒有了任何自由,繼續(xù)開拓創(chuàng)新、奮發(fā)進取的動力便無從談起,一層又一層的束縛將狀元捆得結(jié)結(jié)實實。狀元們習慣了享受鮮花掌聲,習慣了享受著高官厚祿的時候,狀元追求的則是四平八穩(wěn)的仕途,以確保自己辛苦鑄就的成功大廈不會坍塌。很多時候,狀元們放不下身段,臉面與尊嚴反倒成為了他們繼續(xù)進取的阻礙。
相反,那些落榜生完全沒有狀元的這些束縛。沒有享受過成功,就無所謂臉面與尊嚴,反正也是寂寂無名,完全可以放手一搏。對很多人來說,落榜反而激發(fā)了斗志。比如蒲松齡、吳敬梓,兩人都是屢試不中,開始懷疑科考制度,繼而抨擊八股文,最后專心寫諷刺小說成為名家。那個著名的范進中舉故事就是出自吳敬梓的 《儒林外史》中。李時珍落榜后,能夠安心扎根農(nóng)村,歷經(jīng)辛苦走遍大山,嘗遍百草,終于寫就 《本草綱目》。
狀元與落榜生后來的人生命運,或許又像兩種動物,一個是籠中圈養(yǎng),一個是外面散養(yǎng)。圈養(yǎng)的狀元是接受供養(yǎng),必須要在特定的環(huán)境內(nèi)遵守一定的規(guī)則。名氣慢慢遮蔽了才華,時間一長,就養(yǎng)成了循規(guī)蹈矩的習慣,甚至還會逆來順受。而散養(yǎng)的落榜生顯然生存、適應能力更強,更具有開拓精神。如果李白當了狀元,又何來那詩意的浪漫,如果杜甫當了狀元,又怎敢深刻的批判,或許他們的詩歌就不會有這么大的成就。
現(xiàn)代人們通常認為,情商高才是混得好的保證,確實很有道理。狀元智商高無疑,但情商顯然是個短板。光有學習能力沒有社交能力不行,光有考試能力沒有社會洞察能力也不行。明代第一個連中“三元”的狀元叫黃觀,時常當面頂撞燕王朱棣,讓朱棣下不了臺。如果拿狀元與落榜造反考生來對比,就更強烈。他們都屬于兩個極端,造反者聚眾起事,率領千軍萬馬,攻城拔寨,最終成為領袖。這些不僅需要雄心壯志,還需要勇氣魄力,號召力、領導力、意志力,總之,這是一種綜合能力的歷練。這就像博士畢業(yè)很多只能當個高級白領,而小學畢業(yè)生卻能創(chuàng)業(yè)當老板是一個道理。
在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中,似乎有一種“只認第一”的文化傳統(tǒng),第一與第二的待遇就天差地別。恰恰是這種文化害慘了狀元。歷數(shù)千余年來的狀元,似乎只有王維、文天祥為大眾所熟知,確實很悲催。更尷尬的是,擔任宰相的狀元就有幾十位,但沒有一位青史留名。
其實,科考最重要的職能,是發(fā)現(xiàn)官員,培養(yǎng)官員。因此,那些另類的藝術生、特長生是不可能走進考場的,即使考了,也不會考出頂尖名次。而歷史經(jīng)驗證明,這些非狀元反倒成為了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的主要力量。
狀元及第后,為何上天沒有再眷顧他們呢?這就對了,哪有好事讓一個人占全的。這說明上帝也是很公平的。說狀元不行,并不是說狀元沒用,更不是鼓吹“讀書無用論”。相反,沒有對知識的尊重,就不會有社會的進步與發(fā)展。
(選自《南都周刊》2016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