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素榮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無論是教師、家長抑或學生對于教學的認識更加完備。過去,家長和教師只關注學生的成績,因此,忽略了教學中其他重要的組成部分,而是過分地看重課堂教學,誠然,課堂教學十分重要,但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化,更多的人將目光投向了教學過程的其他方面。在筆者看來,對學生的評價是教學過程一個很重要的組成部分,是一種教師對于學生的反饋。在小學階段,學生的各項能力尚處于發(fā)育階段,如果讓學生習慣于接受教師的反饋性評價,對于他們今后的自主學習有著深遠的意義。筆者將結合教學經驗,談談如何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評價。
關鍵詞:小學數學;評價;有效性
對學生進行評價就是教師對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表現和課業(yè)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一個全面的總結,給學生指出他們自身的優(yōu)勢,學習中的不足,以及日后在自我學習時,應該如何去做的措施。對學生的評價,能夠促進學生取得更高效的學習效果。根據教師在評價性教育中存在的問題,筆者簡要探討如何提高其有效性。
一、小學數學教師對于評價性教學所具有的作用認識并不深刻
根據筆者的調查了解,現階段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有很大一部分教師從不或者很少對學生進行具有針對性的評價,即便是那些經常對學生進行評價的數學教師,在有效性方面也是十分有限的。小學數學教師沒有認清評價性教學對于學生的重要性,大部分小學數學教師認為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對于教師給予的評價很難做出正確的應對,與其在課后對每一個學生進行細致有針對性的評價,倒不如仔細設計課堂教學,去顧及大部分學生的成績。大部分教師的這種想法,忽視了教學的長遠性利益。
比如,在《小數》一節(jié)的課堂練習后,筆者就花費了一下午的時間,仔細批閱每一個學生的作業(yè),然后結合他們在課堂上的表現,對其這一天數學學習的表現作出評價,然后寫在學生的作業(yè)本上。在下午放學前,筆者將作業(yè)本分發(fā)下去,并在本中強調,每一名學生都要仔細閱讀教師的評價,回顧自己數學課上的表現,在下一節(jié)數學課上讓教師看到你們的進步。教師只要重視起評價性教育,很容易就能傳遞給學生這樣一個認識,要重視教師的評價,從而形成一種評價效應,促進學生習慣的養(yǎng)成。
二、教師在進行評價時,很少將學生放在和自己等同的地位,體會學生的情感
我國自古就十分重視長幼尊卑,學生還沒有步入校園,就被教育要尊敬教師,長久以來,在學生的眼中,教師的形象是嚴肅的,師生間存在有巨大的鴻溝。這種認識上的差距不僅學生有,在教師的心中也普遍存在。面對低年級的學生,教師往往以一種高姿態(tài)來看待學生,將學生看成孩子,認為學生什么也不懂,學生應該絕對服從教師的命令,否則,就不是一個好孩子。正是這種思想,沒有將學生和教師放在等同地位,教師忽視了學生的一種情感體驗,忽略了學生主觀意識對于教學的影響,在對學生評價時,也以指錯為主,這種評價極其容易打擊學生幼小的心靈,進一步拉大師生間的距離,不利于教師的進一步教學。因此,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教師要以稱贊和鼓勵為主,對于學生出現的問題和錯誤,盡量以一種緩和的方式給予指出,不要過分凸顯教師的權威性而導致學生敬畏教師。
比如,在《應用題與未知數》這一習題課上,筆者就在黑板上給出”小明每年能的壓歲錢100塊,他今年六歲,有300塊錢的積蓄,問小明的積蓄達到700時,他幾歲?”然后,找學生起來回答問題,讓學生將解題過程寫在黑板上。筆者發(fā)現,該學生方程列的很好,但對于應用題來說,他沒有寫”答”,這是一大扣分點。因此,筆者在課堂中對其評價道”你的解題思路,以及對于設未知數解方程這一方法的運用也很正確,可是不要沾沾自喜就忘了寫答哦,應用題就像一個人,沒有了答語,就像沒有了鞋,如果你不穿鞋子來上課,是什么感覺呢?”筆者的話把學生都逗樂了,那名學生也立即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對教師不好意思地笑笑。當教師將學生和自己擺在同樣的地位后,就會更加關注學生在教師評價上的情感體驗,從而對評價的話語進行一些思量,最終能夠提高評價性教育的有效性。
三、小學數學教師對于學生的評價方法過于單一
現階段的小學教師對于評價性教育的應用還處于一個較為初級的階段,教師對學生進行評價的方式過于單一,無非就是教師口頭上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總結,這種單一的方式,剛開始使用效果較好,但時間久了,學生對于評價就失去了敏感度,降低了評價性教育的效果。因此,為了提高評價性教育的效果,教師可以和其他學生合作進行評價,或者讓學生先自我評價,然后教師對其進行補充和進一部分的評價。采用多種評價方式,來提高評價性教育的有效性。
四、結語
總體來說,我國小學數學的評價性教育略顯稚嫩,存在著多種問題,想要提高評價性教育的有效性,小學教師需要從自身做起,肯定評價的作用,然后將自己和學生擺在同等位置,采用多種方法對學生進行評價,從而提高評價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