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艷新
(遼寧省朝陽市中心醫(yī)院檢驗科,遼寧 朝陽 122000)
肌鈣蛋白T聯(lián)合肌紅蛋白、腦鈉肽前體檢測診斷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價值觀察
楊艷新
(遼寧省朝陽市中心醫(yī)院檢驗科,遼寧 朝陽 122000)
目的 評價肌鈣蛋白T聯(lián)合肌紅蛋白、腦鈉肽前體檢測診斷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臨床價值。方法 選取我院收治的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及40例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就診時即抽血,測定每位患者血漿中的心臟標志物[肌鈣蛋白T(CTnT)、肌紅蛋白(Myo)、腦鈉肽前體(NT-proBNP)]濃度,比較標志物以及不同組合的敏感度、特異度、診斷符合率。結(jié)果 3種心臟標志物以及3組實驗組合中,CTnT+NT-proBNP的診斷效能更為顯著。結(jié)論 臨床診斷AMI時NT-proBNP起著重要作用,早期AMI診斷中,組合CTnT+NT-proBNP具有較高的診斷符合率,可為臨床診斷AMI提供客觀依據(jù)。
肌鈣蛋白T;肌紅蛋白;腦鈉肽前體;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為一種臨床急危重癥,臨床表現(xiàn)為持久胸骨后疼痛休克、心律失常以及心力衰竭,且合并心電圖變化[1]。該疾病具有發(fā)展快、進展快,病死率高的特點,因此及時檢測該疾病,對于控制疾病效果十分重要。本次研究中,研究分析肌鈣蛋白T聯(lián)合肌紅蛋白、腦鈉肽前體檢測診斷急性心肌梗死的價值,報道如下。
1.1 研究資料:研究分析我院從2013年9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及40例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排除腎功能不全、肌肉病變、內(nèi)分泌疾病以及外傷患者。AMI組40例,男25例,女15例,平均年齡為(75.2±1.3)歲;非AMI組40例,男24例,女16例,平均年齡為(73.4±1.5)歲,不穩(wěn)定心絞痛12例,肺心病8例,反流性食管炎9例,房顫心律失常6例,其他5例。兩組性別與年齡差異不顯著P>0.05,具有研究性。
1.2 方法
1.2.1 試劑與儀器:檢測CTnT、Myo、NT-proBNP采用全自動電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儀定量測定,檢測儀器為儀器生產(chǎn)公司配套生產(chǎn)的試劑盒。
1.2.2 標本采集、定量:接診患者后即刻抽血,放入到EDTA抗凝管中,以3000 r/min速度低溫下離心5 min,測量血漿中心臟標志物。
1.3 統(tǒng)計學分析:兩組患者三項心臟損傷標志物定量檢測結(jié)果采用t檢驗,采用兩樣本率對比的正態(tài)近似法對比各個診斷實驗組合的特異度、敏感度、診斷準確度。
2.1 比較兩組三項心臟損傷標志物定量檢測結(jié)果:AMI組CTnT、Myo、NT-proBNP分別為(0.130±0.012)μg/L、(87.60±12.50)μg/L、(3580.20±190.40)pg/mL,非AMI組CTnT、Myo、NT-proBNP分別為(0.014±0.02)μg/L、(59.14±16.80)μg/L、(168.65±90.60)pg/mL,AMI組CTnT、Myo、NT-proBNP三項指標物的表達水平均明顯高于非AMI組,對比兩組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統(tǒng)計兩組患者的三種標志物、3組診斷實驗組合診斷準確度:AMI組:CTnT(+32例,-8例),Myo(+29例,-11例),NT-proBNP(+32例,-8例),CTnT+Myo(+38例,-2例),CTnT+NT-proBNP(+38例,-2例),CTnT+Myo+NT-proBNP(+38例,-2例);非AMI組:CTnT(+2例,-38例),Myo(+13例,-27例),NT-proBNP(+8例,-32例),CTnT+Myo(+9例,-31例),CTnT+NT-proBNP(+3例,-37例),CTnT+Myo+NT-proBNP(+9例,-31例)。CTnT診斷敏感度為0.790,特異度為0.960;Myo診斷敏感度為0.720,特異度為0.678;NT-proBNP敏感度為0.760,特異度為0.805;CTnT+Myo敏感度為0.950,特異度為0.780;CTnT+NT-proBNP敏感度為0.950,特異度為0.935;CTnT+NT-proBNP敏感度為0.952,特異度為0.780。診斷符合度:CTnT、Myo、NT-proBNP、CTnT+Myo、CTnT+NT-proBNP、CTnT+Myo+NT-proBNP分別為0.900、0.695、0.790、0.845、0.945、0.845。
急性心肌梗死為一種嚴重的心血管疾病,因病情兇險,發(fā)病快,受到臨床的重視。為有效抑制疾病惡化發(fā)展,臨床應加強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的診斷,其中心臟標志物為早期診斷AMI的一個重要輔助指標[2]。但僅根據(jù)單一標志物診斷判定效果不佳,所選取的診斷標志物應具有高靈敏度、高特異度、檢測方便、周期短的特點。聯(lián)合應用心臟標志物可結(jié)合不同標志物的診斷優(yōu)勢,提高診斷效能[3]。
肌鈣蛋白為當前臨床實驗室普遍認可的診斷AMI效能較好的心臟標志物。骨骼肌肌鈣蛋白與心肌肌鈣蛋白是不同基因編碼,采用敏感特異的免疫學方法測定肌鈣蛋白,可明確心肌梗死發(fā)生時損傷是來源于心肌還是骨骼肌,而且肌鈣蛋白對微小心肌損傷具有較高的敏感性,可早期評估心臟微小梗死灶[4]。心肌肌鈣蛋白窗口期可長達7 d,用于診斷延遲的AMI效能顯著,用于診斷AMI臨床意義重大。Myo分子量小,心肌梗死發(fā)生后,可快速從梗死心肌細胞中釋放出,快速擴散入血,具備高度敏感性。B型鈉尿肽(BNP)是心臟分泌的短肽激素,在心室承受負荷增大時,血液中BNP濃度也有明顯的升高,它可表達BNP前體原,脫去N端信號肽,形成含108個氨基酸BNP前體(NT-proBNP)[5]。臨床一直將NT-proBNP用作急慢性左室功能障礙、心力衰竭的有效指標,但當前相關學者研究表明,在診斷AMI方面,BNP同樣具有良好效能。因急性胸痛就診無ST段抬高患者,BNP檢測可輔助篩查非ST段抬高的AMI患者。分析可能機制為:心肌梗死時,機體處在急性應激狀態(tài)下,缺血損傷導致心臟局部、全身神經(jīng)內(nèi)分泌系統(tǒng)激活。若持續(xù)出現(xiàn)神經(jīng)內(nèi)分泌過度激活,體液中內(nèi)皮素、兒茶酚胺以及幸存心肌細胞分泌生長因子,均能促BNP合成、釋放增加[6-11]。本次研究中,分析AMI組3種心臟標志物濃度均高于非AMI組,表明3種心臟標志物用于區(qū)分早期AMI、非AMI方面效能較好。
日常檢驗工作中,同時具備較高敏感度、特異度的心臟診斷標志物不多,因此臨床一般聯(lián)合心臟標志物診斷疾病。診斷試驗組合為一種提高疾病診斷效能的有效方式。本次研究中,將三種心臟標志物進行組合形成3組診斷實驗組合,其中CTnT+NT-proBNP的診斷符合率更高。
綜上所述,早期診斷AMI時,NT-proBNP具有良好的診斷效能,組合CTnT+NT-proBNP診斷早期AMI具有較高診斷符合率,為之后臨床診斷AMI提供客觀參考依據(jù)。
[1] 祝紅娟.血漿中腦鈉素(BN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的水平變化研究[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5,7(11):164-165.
[2] 董念,李遠,付建華,等.血清高敏肌鈣蛋白T檢測對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診斷效能評價[J].山東醫(yī)藥,2015,55(15):51-53.
[3] 趙大龍.血清心肌酶譜及肌鈣蛋白T測定在急性心肌梗死診斷中的意義[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5,7(8):175-176.
[4] 王國輝.肌鈣蛋白T、肌鈣蛋白Ⅰ與肌酸激酶同工酶對急性心肌梗死的診斷價值[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5,8(12):69-70.
[5] 周保衛(wèi).心肌肌鈣蛋白I、肌鈣蛋白T和NT-proBNP聯(lián)合檢測急性心肌梗死的診斷價值探討[J].當代醫(yī)學,2015,21(17):42-43.
[6] 羅虹燦.心肌酶三合一檢測在急性心肌梗死診斷中的應用評價[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5,36(11):1620-1621.
[7] 楊聯(lián)云,胡蓉,黃媛.肌紅蛋白聯(lián)合肌鈣蛋白檢測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診斷中的臨床意義[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6,14(14): 63-64.
[8] 崔淑芬,劉紅敏.cTnI和BNP在診斷急性心肌梗死中的臨床意義[J].中西醫(yī)結(jié)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6,4(2):28-29.
[9] 劉勇.高敏肌鈣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臨床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職業(yè)與健康,2016,32(7):1003-1005.
[10] 楊聯(lián)云,胡蓉,黃媛.肌紅蛋白聯(lián)合肌鈣蛋白檢測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診斷中的臨床意義[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6,14(14): 63-64.
[11] 董娜,胡黎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中H-FABP、hs-cTnI、NT-proBNP和Hcy的臨床早期診斷價值[J].中國實用醫(yī)刊,2016,43 (13):1-3.
R542.2+2
B
1671-8194(2017)01-015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