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友海
摘要:受國際原油價格持續(xù)走低、市場盈利空間嚴重縮小的影響,鉆井行業(yè)進入了“極寒期”。在職工收入大幅下降、物價上漲等壓力下,職工承受的心理壓力愈加巨大。這些壓力如不能得到有效釋放,很容易累積成消極、抵觸等不良心理情緒,危害職工的身心健康,甚至會造成工作上的安全隱患以及家庭的不和睦等,影響企業(yè)的整體工作績效。為了更好地實現(xiàn)構建和諧企業(yè)的目標,本文對錄井一線職工心理壓力形成的原因、減輕心理壓力的疏導機制等方面進行了初淺的探討。
關鍵詞:職工;心理;企業(yè);和諧
一、錄井職工存在的心理問題原因及分析
(一)工作量嚴重不足,市場萎靡造成錄井隊長時間停工。受“寒冬期”影響,錄井企業(yè)都不同程度地出現(xiàn)了工作量不足的現(xiàn)象,或是活少,或是價格極低,使職工產(chǎn)生悲觀思想,擔心所在單位的發(fā)展前景,擔心收入減少無法保證正常生活,使得大部分職工思想壓力過大。
(二)勞動強度大,工作時間長。長期地超長時間工作,打亂了人正常的生物鐘和作息時間,極易造成職工的心理壓力過大。在這種高強度和嚴要求的工作機制下,長此以往,職工必然會產(chǎn)生緊張和焦慮情緒,導致積累成疾。
(三)知識更新和崗位競爭帶來的緊迫感。隨著錄井技術的發(fā)展,以及國內(nèi)外市場的不斷開拓,使得錄井一線職工知識更新和技術更新速度日新月異,職工為實現(xiàn)自我價值,需要不斷地掌握新知識、新技能,因此,職工的進步和提升與其知識基礎和崗位競爭造成矛盾,提升崗位級別以及崗位競爭壓力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斷增加。
(四)家庭生活壓力增加。在當前收入大幅縮水的情況下,物價上漲,職工、尤其是單職工子女的上學就業(yè),以及買房、醫(yī)療等綜合生活成本的提高,都是職工精神壓力和心理壓力的來源,也是職工不易化解和容易積累積疾的重要原因。
二、正確認識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tài)。”這一論斷對企業(yè)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大指導意義。
在企業(yè)思想政治工作中,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是互為因果的。它們的目的點都是在工作中關心人、尊重人、理解人,只不過前者是外在的要求,后者是內(nèi)心需求的過程。因此,人文關懷的精神需要通過運用心理疏導方法來體現(xiàn),心理疏導方法運用又強化了人文關懷的精神。
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與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工作相輔相成,既有相同點,又有不同點。相同的是兩者都是做人的思想工作,解決客觀存在的思想問題,提高人的思想覺悟和道德修養(yǎng),在解決思想問題的同時,幫助解決工作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困難,通過關心人、幫助人、提高人,達到激發(fā)人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的目的。
三、強化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促進一線職工隊伍穩(wěn)定
(一)注重政治思想引領,激發(fā)職工工作積極性。
在“市場寒冬期”大環(huán)境的影響下,錄井工作量不飽滿,引發(fā)職工對未來的迷茫和對個人收入的擔憂。在這種情況下,公司各級領導要對當前面臨的市場經(jīng)營形勢有一個正確認識,首先要堅定發(fā)展信心,多找市場,開拓創(chuàng)收渠道,只要能保證一定程度的工作量,職工壓力就會相應減輕;其次要注重形勢任務教育,做好思想引導,把面臨的困難和機遇向職工講清講透,多傳遞正能量,采取有效措施,讓職工有活干。
(二)注重職工精神福利,減少職工工作壓力。
公司近幾年在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實施精神福利計劃,落實人文關懷,根據(jù)職工隊伍思想實際,每季度確定一個主題,采取電話連線、心聲信箱、現(xiàn)場咨詢等形式,廣泛征求職工意見和建議,為職工解決實際問題;組織開展健康向上、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既活躍了井隊文化生活,又解決了職工精神需求;每年組織職工健康體檢,建立健康檔案,對有疾病和疾病隱患的職工給出科學建議,對身體原因不適合現(xiàn)崗位人員及時調(diào)整崗位。
(三)注重職工家庭和諧,確保職工無后顧之憂。
近幾年來,公司完善幫扶救助機制,拓展幫扶救助渠道,建立健全困難職工家庭檔案,發(fā)揮愛心幫扶的作用,做到“真困難、真幫助”,平均每年幫扶困難家庭70多戶次。每年堅持開展冬送溫暖夏送清涼、節(jié)日慰問、金秋助學等活動,切實解決職工家庭實際困難。通過為員工提供更多發(fā)展性、務實性的服務,最大限度地幫助一線職工解除后顧之憂,從而使職工能夠安心一線施工,并能優(yōu)質(zhì)高效地完成各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