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淺析我國學科評估和指標體系的發(fā)展歷程

2017-01-17 18:15張幗威龐烈鑫鹿金龍
亞太教育 2016年36期
關鍵詞:評估指標發(fā)展

張幗威 龐烈鑫 鹿金龍

摘 要:以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fā)展中心主導的學科評估為例,回顧了我國學科評估和指標體系的發(fā)展歷程,得出了評估體系更加完善、評估數據更加客觀、人才培養(yǎng)質量更受關注、評價方法逐漸豐富、學科產出與成效得到重視、學科特色更加突顯,分類指導進一步加強,學科交叉合作獲得高度激勵的結論。為學科建設提供了學科評價的趨勢和導向,加強以評促建的作用。

關鍵詞:評估;指標;發(fā)展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5-9214(2016)12-0270-02

1985年中共中央決定開展教育體制改革,我國學科評估從此走上了飛速發(fā)展的道路。2010年國家中長期發(fā)展規(guī)劃提出了要加快創(chuàng)建世界—流大學和高水平大學的步伐。2015年國家出臺了“雙一流”建設總體方案,給推動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指明了新的建設方向。要成為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學,必須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學科,而學科評估是促使提升學科競爭力的有力手段。

學科評估主要分為官方機構開展的評估(包含高校)和非官方機構開展的評估(第三方機構)。其中以我國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fā)展中心(簡稱“學位中心”)主導的學科評估最為系統(tǒng)和權威,在學界、媒體、社會公眾中產生了重要影響,接受度較高。本文主要以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fā)展中心開展的學科評估為研究目標,回望國家學科評估的發(fā)展進程,對學科評估的評價體系進行差異化研究。

我們可以參考國家對學科評估的概念做出以下定義,學科評估是對學科進行排名的一種工作方式,它的主要依據是《學位授予與人才培養(yǎng)學科目錄》,它的主要對象是擁有博士或碩士學位授予權一級學科,工作方式主要是對上述一級學科進行整體水平排名,并將排名結果對外公布,解析研究對象的學科發(fā)展水平,為研究對象自身的學科建設提供建設性意見。

一、學科評估的發(fā)展歷程

從2002年學科評估首次啟動,截至目前共開展了四輪7次。

2002年至2004年開展了第一輪學科評估,參加的單位共計229個(其中,2002年的學科評估涉及12個一級學科,參評單位89個;2003年的學科評估涉及42個一級學科,參評單位157個;2004年的學科評估涉及26個一級學科,參評單位131個,且每年單位有交叉),參評的學科共計1366個(其中,2002年參評學科數309個,2003年參評學科數620個,2004年參評學科數437個)。

2006年至2008年開展了第二輪學科評估,參加的單位共計331個(其中,2006年的學科評估涉及31個一級學科,參評單位193個,2008年的學科評估涉及50個一級學科,參評單位248個,且每年單位有交叉),參評的學科共計2369個(其中,2006年參評學科數1067個,2008年參評學科數1302個)。

2012年開展了第三輪學科評估,涉及95個一級學科(不含軍事學門類),按新學科目錄進行,原歷史學、建筑學等拆分學科的相關學科必須同時參評。參評的單位共計391個,參評的學科數4235個,與第二輪相比漲幅達79%[1]。

2016年,開展了第四輪學科評估,涉及95個一級學科(不含軍事學門類所屬的10個一級學科以及生物工程、醫(yī)學技術、特種醫(yī)學、網絡空間安全、公安學、公安技術6個一級學科)。采取綁定參評,依據動態(tài)調整政策撤銷學位授權的學科、2012年(含)后新增列的學科可不綁定參評。據不完全統(tǒng)計,來自500多個參評單位的7400余個學科參評,與第三輪相比增幅達75%。

二、指標體系的發(fā)展歷程

2002年學科評估指標體系涵蓋三個層次,并有不同的權重。一級指標4個,即學術隊伍、科學研究、人才培養(yǎng)和學術聲譽。一級指標下包含若干個二級指標,共同組成學科評價的依據。

2006年學科評估,按照理學類、工學類、農學類、管理類等分類設置指標體系,延續(xù)了2002年學科評估指標體系的基本框架。一級指標4個不變。二級指標7個,科學研究方面包括科研基礎、獲獎、學術論文、科研經費,人才培養(yǎng)方面包括獲獎、學生、學位論文獲獎。三級指標25個。在學術隊伍方面,包括博士學位的人員比例、院士數、長江學者和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數、新世紀(跨世紀)人才數、專職教師與研究人員總數。在科學研究方面,科研基礎包括國家及省部級重點學科數,國家及省部級重點實驗室數以及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數、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數(僅對管理類);獲獎情況包括國家級獎數、發(fā)明專利數(僅對工學類、農學類);發(fā)表學術論文情況包括國內核心期刊論文篇數及人均篇數、SSCI及SCI收錄論文篇數及人均篇數、EI收錄論文篇數及人均篇數、出版專著數(僅對理學類);科研經費情況包括國家級科研項目經費、人均科研項目經費、境外合作科研項目經費、國家級科研項目數。人才培養(yǎng)方面,獲獎情況包括國家級優(yōu)秀教學成果獎;學生情況包括授予博士學位數、授予碩士學位數、在校留學生數;學位論文獲獎情況包括全國優(yōu)博論文數及提名數[2]。

2012年學科評估,按門類分類設置指標體系,分為人文社科類、理工農醫(yī)類、管理學門類、藝術學門類、體育學、建筑類、計算機類等。一級指標4個,師資隊伍與資源、科學研究水平、人才培養(yǎng)質量、學科聲譽。二級指標17個,師資隊伍與資源方面包括專家團隊情況、生師比、專職教師情況、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情況,科學研究水平方面包括代表性學術論文質量、科學研究獲獎情況、出版學術專著或轉化成果專利情況、代表性科研項目情況、藝術創(chuàng)作水平(僅對藝術門類學科,不包括藝術學理論)、建筑設計水平(僅對建筑類學科),人才培養(yǎng)質量方面包括教學與教材質量、學位論文質量、學生國際交流情況、學生體育比賽獲獎(僅對體育學科)、優(yōu)秀在校生及畢業(yè)生情況、授予學位數,學科聲譽方面包括學術聲譽、社會貢獻、學術道德等。

2016年學科評估指標體系分為人文、社科、理工類、農學類、醫(yī)學類、管理學類(含統(tǒng)計學學科)、藝術學類、建筑類學科、體育學學科共9大類。一級指標與2012年的指標名稱和數量一致。二級指標13個,師資隊伍與資源包括師資質量、師資數量、支撐平臺(僅對理工農醫(yī)門類,不含統(tǒng)計學學科);人才培養(yǎng)質量包括培養(yǎng)過程質量、在校生質量、畢業(yè)生質量;科學研究水平包括科研成果、科研獲獎、科研項目、建筑設計(僅對建筑類學科)、創(chuàng)作表演(僅對藝術學門類);社會服務與學科聲譽包括社會服務貢獻、學科聲譽。三級指標24個,均使用到的第三級指標項共14項,分別為師資隊伍質量、專任教師數、課程教學質量、導師指導質量、學生國際交流、學位論文質量、授予學位數、優(yōu)秀畢業(yè)生、學術論文質量、出版教材、科研獲獎、科研項目(含人均)、社會服務特色與貢獻、學科聲譽。此外,重點實驗室、基地、中心僅對理工農醫(yī)學門類,不含統(tǒng)計學學科;優(yōu)秀在校生僅對除體育學學科之外的所有學科;用人單位評價僅對除藝術學門類、體育學、建筑類學科之外的所有學科;專利轉化僅對理工、農學門類;專利專著僅對藝術學門類;專利轉化與新藥研制僅對醫(yī)學門類;出版專著僅對人文、社科、管理學門類和建筑類學科。在部分門類學科還設置了特色指標,例如:在建筑學類學科中設置了建筑設計獲獎。

三、結論

眾所周知,評估指標體系自身的不斷完善對于學科評估的發(fā)展道路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對學科評估的發(fā)展歷程和歷次評估指標體系的對比分析,我們從中可以得到以下結論:

1、評估體系更加完善。從二級指標體系發(fā)展到三級指標體系,從考察數量逐步轉向更多地考察層次、水平和質量。在2016年指標體系中,多數數量指標均有上限,多以列舉代表性和高水平項目為主,更好地反映學科學術水平。這種導向從根本上促使學科建設從提升數量到提升質量的轉變。

2、評估數據更加客觀。取消了師生比概念,增加了定性評價指標數量,界定了一定數量的中文期刊,限定了每位老師提供代表作的數量。以學術聲譽調查為例,2006年教育部學位中心在邀請同行專家的基礎上首次邀請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中負責學科建設的專家以及全國重點高中校長中通曉學科建設的專家。2012年又邀請了全國大型企業(yè)中400多名相關專業(yè)的專家對學術聲譽、學術道德等指標開展了全面評價。2016年又邀請了各學科相關行業(yè)和企業(yè)單位里專管技術的專家參與學科評估,并對部分理工學科的國際聲譽一項采取了由國外相關專家進行評價的工作[3]。

3、人才培養(yǎng)質量更受關注。逐漸創(chuàng)建了“培養(yǎng)過程質量”、“在校生質量”和“畢業(yè)生質量”三維度評估模式[4];并試點針對在校生和用人單位開展調查問卷,更加準確地考察學生在校期間和入職期間發(fā)展的質量。

4、評價體系趨于科學化、合理化。從簡單的以學術頭銜評估學術水準的方式,發(fā)展到列舉“代表性骨干教師”的方式;對“青年人才”一項作為單獨的指標,著重于評價該單位后繼發(fā)展能力。為避免出現(xiàn)以往只對該單位的師資隊伍的數量與結構進行評價的局限性,此次采取了由學科評估專家對師資隊伍的發(fā)展水平,各學科分布以及國際化發(fā)展水平等指標進行主觀評估的模式。

5、學科產出與成效得到重視。對學科發(fā)展的成效及成果更加重視,降低對學科基礎條件和資源的限制,借助于國際上對于學科評估的先進經驗,更加強調對學科發(fā)展的布局質量,改進科研產出和成效的評估,界定了轉化或應用的專利,促進專利轉化應用,學科成果服務于社會。

6、學科特色得到進一步突出。增加了“社會服務貢獻”指標,主要考察該學科對社會發(fā)展的服務及貢獻程度,學科建設終究需要對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服務,突出該指標的重要性顯得尤為必要。評估專家通過對學科建設對社會服務貢獻的具體案例的評價,改變以往學科評估中對于各大學校都擁有的、研究的內容趨同的相關學科單一評價體系,結合所在地區(qū)不同,層次不同的高校及研究所對當地社會服務貢獻度作為學科評估的指標體系,更加引導高校及研究所結合自身定位按照自身的發(fā)展目標發(fā)揮最大的效能。

7、分類指導進一步加強。保持了基本的指標體系的基礎上,充分考慮各學科的共性與個性特點,分類設立了相應的指標體系。從單一指標體系拓展到人文、社科、理工科、管理學、農學、醫(yī)學、藝術學、建筑學、體育學9類指標體系,進一步深化了分類評估和指導。

8、學科交叉合作獲得高度鼓勵?!翱鐚W科成果”可以按照各學科的貢獻度折算成百分比,分別填入到合作學科里,總百分比不超過100%。利用這一原則,很好地解決了成果重復使用的查重難題,更加科學、公正地評估學科的真正水平,同時也積極鼓勵了學科交叉融合,從而促進產出高水平成果[5]。

我國學科評估指標體系日趨完善,更加規(guī)范化,科學化,制度化。評估覆蓋面越來越廣,影響越來越大,關注度、認可度越來越高。在學科建設的過程中,把握評估指標體系的變化,緊跟學科評估的導向,更好地發(fā)揮以評促建的作用,促進學科的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同時,按照國家“雙一流”建設的要求,學科評估指標體系的日趨完善也有力地促進了我國學科建設朝著世界一流水平發(fā)展。

(作者單位:西南交通大學)

基金項目:基于QFD方法的以創(chuàng)新能力為導向的博士學位授予質量保障體系研究.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課題(2015Y0407)

參考文獻:

[1]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信息網學科評估工作簡介[EB/OL].http://www.cdgdc.edu.cn/xwyyjsjyxx/xxsbdxz/276985.shtml#2,2012-3-6.

[2]2006年學科評估指標體系[J].中國研究生,2007,(02).

[3][4]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fā)展中心.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邀請函[Z].2016-4-22.

[5]林夢泉,姜輝,任超.學科評估發(fā)展與改革探究[J].中國高等教育,2010,(21).

猜你喜歡
評估指標發(fā)展
一類帶臨界指標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邁上十四五發(fā)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未來牌”
最新引用指標
砥礪奮進 共享發(fā)展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fā)展
評估依據
Double圖的Kirchhoff指標
“會”與“展”引導再制造發(fā)展
最終評估
EMA完成對尼美舒利的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