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柏青 , 胥輝豪 , 鄭小波
(西南大學榮昌校區(qū) , 重慶 榮昌 402460)
老齡貉冷超聲乳化白內(nèi)障摘除手術
吳柏青 , 胥輝豪 , 鄭小波
(西南大學榮昌校區(qū) , 重慶 榮昌 402460)
貉又名“浣熊”,是犬科的一種,我國有關貉白內(nèi)障手術方面報道很罕見,本院首次對1例貉老齡白內(nèi)障進行超聲摘除手術,并取得成功。報告如下。
貉,由重慶市小動物保護協(xié)會2016年4月送本院治療,9歲,雌性、體重5 kg,于近日出現(xiàn)行動遲緩,在夜晚行動不便更為明顯。送本院發(fā)現(xiàn)貉兩眼瞳孔中央(水晶體)變的明顯混濁。
檢查:該貉體溫、脈搏及呼吸都正常,用裂隙燈檢測發(fā)現(xiàn)其雙眼;角膜透明,前房深淺正常,房水無混濁。瞳孔圓,居中,對光反射遲鈍,眼壓為左 14 mmHg、右13 mmHg,左眼瞳孔中央晶狀體混濁達90%、右眼達80%,玻璃體及眼底完全看不到。診斷為老齡型雙眼白內(nèi)障。根據(jù)該貉的病情及畜主的同意,采用冷超聲乳化摘除白內(nèi)障手術治療。
由于目前還沒有貉白內(nèi)障手術的病例參照,我院決定參照同等大小及年齡的寵物犬的手術方法及參數(shù)進行白內(nèi)障冷超聲乳化手術摘除治療。冷超聲乳化術手術過程 :手術前10 min對犬用速眠新(0.02 mL/kg體重)進行全身基礎麻醉,手術前5 min用鹽酸奧布卡因滴眼液對手術眼進行局麻,再用20 g/L利多卡因4 mL行雙眼球后麻醉,氣管插管,異氟烷維持呼吸麻醉[1]。在犬的角膜和鞏膜交界處現(xiàn)用標定深度為300 μm的鉆石刀作垂直切口3 mm。然后用撕囊鉗夾住晶狀體囊的游離邊緣向中心牽引進行環(huán)形撕囊,牽引力與囊在同一平面并與囊膜的張力向據(jù)抗,必須牽引力超過囊的最大張力時才能使囊撕開,在撕開晶狀體囊過程中要注意用力的方向與需要撕囊的方向成直角。調整牽引力的方向由內(nèi)向外,會導致撕囊所需的向內(nèi)或向外的進展。在保持灌注的情況下使超聲乳化頭伸入被撕開的晶狀體囊,進入晶狀體皮質開始乳化;乳化使用OM0551011冷超聲乳化儀乳化吸出晶體核,負壓100 mmHg左右,乳化能量為30%,每一次乳化的時間3~5 s,總共乳化時間為50 s,超聲乳化能量設置在30%;在完成超聲乳化后,是用注/吸(I/A)手柄來吸取的以乳化的晶狀體皮質。間斷縫合角膜和鞏膜交界切口10-0尼龍間斷縫合4針,前房內(nèi)注入0.3 mL卡米可林縮瞳,待瞳孔縮小后結膜下注射慶大霉素1 mL、地塞米松0.5 mL。然后用相同的方法對另一只眼進行手術。
術后使用肌肉注射青霉素加地塞米松,連用3 d;每天用氯霉素眼藥水滴眼,并觀察眼渾濁情況,持續(xù)約5 d 。術后第1天檢查結膜覆蓋良好,角膜無混濁,術后第6天前方積血和前房絮狀混濁完全被吸收,雙眼房水變清,眼壓測試術眼眼壓正常。貉瞳孔對光反射明顯,活動量也較以前增大,術后康復能進行簡單活動,手術取得成功。
白內(nèi)障是犬科動物的一種非常普遍的遺傳性眼病,是眼睛內(nèi)晶狀體發(fā)生混濁由透明變成不透明,阻礙光線進入眼內(nèi),從而影響了視力。初期混濁對視力影響不大,而后漸加重,明顯影響視力甚至喪失行動能力[1]。此次貉的白內(nèi)障手術,貉的眼球結構和犬相似,參照寵物犬的方法及乳化儀使用參數(shù)進行手術取得理想的手術效果,為以后類似手術有很好的指導意義。
[1] 吳柏青,鄭小波,肖榕. 超聲乳化摘除犬白內(nèi)障[J]. 中國獸醫(yī)雜志,2008,44(11):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