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識
人們總期望在休假時遠離工作,好好休息,然而一旦停止工作,就會出現(xiàn)頭痛、疲倦、肌肉酸痛等癥狀。荷蘭蒂爾堡大學的心理學教授艾德·溫格霍特將這種疾病稱為“休閑病”,并對該情況做出理論解釋。
一種理論認為,當我們終于有機會去休息時,幫助我們解決工作最后期限壓力的激素會失去平衡,這使得人們更容易受感染。
還有一種說法是,人們可能在休假前已經(jīng)處于疾病前期了,但繁忙的工作沒有機會讓病毒釋放。當他們從工作場所解脫時,更容易注意到各種各樣的病痛。當然不能排除假期本身讓人們生病,例如,長途旅行讓人非常疲憊,特別是坐飛機,航程越長,越有可能被病毒感染。
地球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是周而復始的,作為淡水資源最重要的來源,大氣降水實際上來自海洋和陸地水的蒸發(fā);水汽上升,在天空冷卻凝結成云,再以雨、雪等形式降落到地面,滲入土壤,或形成徑流匯入江河湖海;水再次蒸發(fā),補給大氣水汽,循環(huán)不已??罩性扑Y源主要分布在對流層大氣中,集中在中低層的云里。據(jù)中國氣象局的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平均年云水資源(含水汽)約為22萬億噸,為年平均降水量的近4倍,其中可開發(fā)的云水資源每年達2800億噸,相當于7個三峽水庫。但我國當下的云水資源的利用率仍比較低,僅為20%左右,空中云水資源開發(fā)潛力巨大。
乘電梯這些行為暗藏危險:(1)超載時強行使用:導致電梯程序紊亂、失靈,電梯有額定承載量,超過荷載范圍會采取報警等自我保護措施;(2)反復按開門按鈕:反復按開門按鈕不會加快開關門速度,反而影響電梯運行程序的靈敏度;(3)電梯超時開門等人:干擾設計好的電梯程序,影響電梯的靈敏度,造成電梯程序紊亂;(4)撞擊電梯:使電梯因受到撞擊而錯位,引發(fā)電梯緊急制動關門或墜落事故。
安全乘電梯要點:(1)乘梯時,不要踢、撬、倚門;(2)電梯滿員時,請耐心等待一次電梯;(3)電梯超載時,不要擠入轎廂或搬入物品;(4)不要用手、腳或物品阻止轎廂門的關閉;(5)不要在電梯內嬉戲玩耍、打鬧、跳躍、亂摁按鈕。
打嗝是因為胃內或腹中氣體太多,使得橫膈膜不由自主地痙攣而產(chǎn)生的,一般在幾分鐘或一小時內就會停止。要讓打嗝早些停下來,可以嘗試以下方法:(1)用一個小紙袋或塑料袋,罩住自己的口鼻,進行3~5次深呼吸,用呼出的二氧化碳重復吸入,增加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濃度,來調節(jié)神經(jīng)系統(tǒng),抑制打嗝。(2)在舌頭下放一勺糖,可以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3)嘴中含一口水,等到“嗝”要發(fā)出時,身體微微前傾,迅速將水吞下。(4)用指甲掐手腕內側上二橫指處的“內關穴”,止嗝效果也是很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