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季節(jié)的變化,動物們會進行方向確定、有規(guī)律、長距離的遷居活動。在動物界,類似的活動非常常見。鳥類一般都叫“遷徙”,魚類稱為“洄游”,哺乳動物則稱為“遷移”?,F(xiàn)在,我們分別請了這三類中的代表,說說它們的遷居經歷。
昆蟲代表——國王蝴蝶
國王蝴蝶又叫日落蛾,是一種白天飛行的蛾,屬于燕蛾科。它被認為是最美麗、最富感染力的鱗翅目昆蟲之一,它聲名遠揚。國王蝴蝶是黑色的,有紅色、藍色和綠色斑紋。翅膀邊緣有白鱗帶,后翅上部較寬,還有6條尾,長相十分艷麗。國王蝴蝶是馬達加斯加的“特產”。
國王蝴蝶的遷飛僅僅是因為食物——這和其他動物的遷移稍有不同。它唯一的食物來源是臍戟。馬達加斯加西邊的臍戟是干燥的落葉林,當葉子落后,為了不餓肚子,國王蝴蝶不得不遷往東邊的雨林,那兒的對葉臍戟是它們僅有的食物。
鳥類代表——燕子
“每當春天,小燕子就從南方飛到北方,為北方的春天增添了許多生機。
燕子體型小巧,兩翅尖長,尾羽平展時呈叉狀,飛行時捕食昆蟲,全世界除南極洲以外各地都有分布。我國的燕子共有9種,春夏時節(jié)遍布全國各地。到了秋冬,北方食物匱乏,為了生存,它們就開始飛往南方。燕子是典型的遷徙候鳥,一般在第一次寒潮來臨之前就會遷往南方。不過,它們不像大雁那樣有組織、有記錄地飛,而只是成群結隊地飛。
魚類代表——大麻哈魚
大麻哈魚,又稱大馬哈魚、狗鮭等。大麻哈魚屬洄游魚類,多數出生于淡水之中,不遠千里前往大海生活,成熟后,又義無反顧地回到生育它們的故鄉(xiāng)進行繁殖。北美的大鱗大麻哈魚的洄游真是生物界的一次悲壯之舉。它們一路上要躲避海中的天敵——海豚、虎鯨的追逐殺戮,河流上游的棕熊的虎視眈眈,白頭海雕、北極鷗的生殺掠奪……好不容易“虎口脫險”,回到自己的出生地,它們生產完下一代,體力便會全部耗盡,等待它們的只有死亡。
哺乳動物代表——馴鹿
馴鹿,又名角鹿,是鹿科馴鹿屬下的唯一一種動物。
馴鹿每年都要進行一次長達數百千里的大遷移。春天一到,它們便離開森林和草原,沿著幾百年不變的既定路線往北進發(fā)。雌鹿打頭,雄鹿緊隨其后,浩浩蕩蕩,長驅直入,日夜兼程,邊走邊吃。
雌鹿一般在冬季懷胎,在春季遷移的途中生育。幼仔生下兩三天后,就可以跟著雌鹿趕路,一個星期之后,它們的速度就能像父母一樣快,每小時可以遷移48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