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成德
【摘要】英語閱讀作為高中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英語語言的運用能力、學習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等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皞戎嘏囵B(yǎng)閱讀能力”是教學大綱規(guī)定的高中英語教學目的之一,是培養(yǎng)學生理解和運用英語技能的一個基本方法,又是落實交際實踐性的主要途徑。
【關鍵詞】高中 英語 教學方法
在英語學習中,聽、說、讀、寫是有機的、互相聯系的統(tǒng)一體。它們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而不是互相排斥的。聽和讀是領會、理解語言的能力,說和寫是復用、表達語言的能力。只有清楚正確地領會和理解,才能清楚正確地復用和表達。復用和表達能力的提高,又能促進領會和理解能力的發(fā)展。在學生已具有一定的聽說能力和習慣之后,在繼續(xù)進行聽說訓練的同時,側重培養(yǎng)閱讀能力是符合我國國情的。閱讀能力是最重要的語言實踐能力之一,也是自學能力的基礎。
一、設計提問,激發(fā)學生的主體思維
問題設計是英語閱讀教學的重要手段,是幫助學生理解、鑒賞文章的切入點。教師設計問題,要遵循循序漸近的原則,要把問題建筑在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之上,服務于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水平的目標需要。高中英語課文大多篇幅較長。課文內容參透了豐富的審美以及科學教育內容。在這些兼顧知識性、趣味性、思想性的閱讀課教學中精心設計既有啟發(fā)性又能激起學生探討興趣的系列問題,可以啟迪學生動腦,激發(fā)學生思維,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
二、有效的閱讀方法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F代教育更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發(fā)展能力,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教學生“學會”,而且還要教學生“會學”。要用各種方法教會學生“怎樣學”,使學生具備學習和運用英語的能力。常見的閱讀方式有:
1.推讀:推測未直接寫明的含義、因果關系以及詞義猜測對學生在自學過程中遇到的新的單詞、表達法或語法。引導學生學會根據上下文進行猜測,這樣既提高了閱讀速度又形成了一種能力,這也是英語閱讀的關鍵所在。培養(yǎng)學生猜詞的能力是我們在外語教學中十分重要而有意義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但是若遇到了關鍵的詞句且影響對文章的理解則要提倡學生使用手中的工具書,自行查閱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困難。
2.概讀:要求學生從每篇標題,到各個部分都進行概讀、以歸納出要點,概括作者的主旨、意圖、觀點、態(tài)度,這樣就能了解全文的概貌。概讀還有助于學生把握上下文之間的意義聯系,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概括能力。
3.略讀:通過整體粗讀,領略內容大意,幫助理解,為細讀作準備。尋找主題句,獲取大意,找出每段的主題。一篇文章通常是圍繞一個中心展開的。在進行閱讀課教學時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找出主題句,抓住中心,使學生理解主題句與文章的具體事實細節(jié)的關系,沒有主題句的段落就引導學生依靠段落中的銜接、句際關系來分析、推斷和概括段落的大意,從而達到整體理解的目的,獲得文章表達的正確的信息。
三、增加語言實踐量,延伸英語閱讀空間
應該說,高中每單元一篇閱讀課文所選的文章都是好文章,精品文章,他們內容豐富,涉及面廣,課文中所反映的中外文化習俗、世界名人傳記,體育競技比賽、飲食衛(wèi)生習慣等等都喚起高中生的注意和興趣。但是,從培養(yǎng)閱讀能力的角度來看僅限于課文的閱讀教學是遠遠不夠的。閱讀課的課堂教學內容絕不能只停留在封閉的教室、狹窄的一本書里,而是要面對更廣闊的社會生活,以拓寬閱讀內容視角,擺脫傳統(tǒng)的英語閱讀教材的束縛。以提高學生的能力素質。做法之一:每周選擇三到五篇難易適中、兼顧知識性和趣味性的讀物,打印出來發(fā)給學生課后閱讀,并要求他們做相應的閱讀理解題。做法之二:在高中開設英語作品選修班。首先從材料的選擇上下功夫,結合學生的興趣特點、接受能力和表達能力、廣泛開拓題材范圍,從新近出版的英文報刊、雜志上精選閱讀材料,也可采用一些有聲讀物和視聽讀物。這些材料的特點是題材多樣,內容豐富,且能把握時代特色,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fā)他們學習的主動性。
四、學生要帶著目標任務進行英語閱讀
在英語閱讀學習中,最忌諱無目的的閱讀,學生完全不帶目標任務進行英語的閱讀,在閱讀時就極易產生精力分散的形象,始終處于無意識的閱讀狀態(tài)中。在閱讀完成后,也基本上不知道英語文中講述的內容是什么,根本抓不到有效的關鍵內容,那么這樣的閱讀就屬于無效閱讀,是純粹的浪費時間。教師要明確這一點,在學生閱讀前安排特定的、有價值的問題,使學生帶著問題、帶著閱讀任務閱讀。高中階段的英語閱讀不再是單純的為了閱讀而閱讀,而是通過閱讀來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綜合素質,包括思維能力、知識儲備、英語語言表述能力等,教師要和學生相互配合,從各方面著手切實將英語靈活地運用到生活中,真正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
閱讀理解是英語知識綜合運用的體現,閱讀教學是為完成這一從“知識向能力過渡”進行轉化的實戰(zhàn)。從宏觀上看,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從戰(zhàn)略上看,閱讀教學要緊扣整體,化零為整,就大不就小,宜粗不宜細。從實質上看,讀得懂,然后才說得出,閱讀理解的重要性??傊?,筆者認為,中學階段的閱讀教學既是常規(guī)教學的組成部分,也是各級各類考試的重頭戲,不抓不行。不但要長抓狠抓,而且要深抓重抓,一抓到底。閱讀課教學的藝術可以豐富多樣。教師必須不斷更新知識,提高自身素質,才能真正掌握課堂教學的藝術,才能跟上時代的發(fā)展。也只有這樣,英語教學才能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才能培養(yǎng)出高素質的外語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