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飛
11月7號,在第十七個中國記者節(jié)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中國記協(xié)第九屆理事會全體代表和長江韜奮獎獲獎者代表時發(fā)表了重要講話。他強調,做好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營造良好輿論環(huán)境,是治國理政、定國安邦的大事,并對廣大新聞記者提出了四點希望,即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堅持正確新聞志向,堅持正確工作取向,這讓新聞人倍感溫暖、備受鼓舞。作為一名奮戰(zhàn)在采訪一線的電視新聞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牢記總書記的囑托,做黨和人民信賴的新聞工作者,著力從以下五個方面開展工作。
一、要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做政治堅定的新聞工作者
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就是要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堅守黨和人民立場,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黨媒必須姓黨,新聞輿論工作要體現(xiàn)黨的意志、反映黨的主張,維護黨中央權威、維護黨的團結,做到愛黨、護黨、為黨。這就要求我們進一步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持黨對新聞輿論工作的領導。
當前,傳播格局呈現(xiàn)信息渠道多樣、價值觀念多元、傳播方式多變等態(tài)勢,新聞輿論工作者更應牢記責任和使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強化擔當。我所在的《安徽新聞聯(lián)播》欄目是省委、省政府的重要喉舌和輿論陣地,更要按照臺里和中心的要求,把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擺在第一位。堅持什么、反對什么,采制什么樣的新聞,都要旗幟鮮明、導向正確,只能幫忙,不能添亂。
二、要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做引領時代的新聞工作者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聞輿論工作各個方面、各個環(huán)節(jié)都要堅持正確輿論導向。要深入宣傳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深入宣傳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進行的奮斗和取得的成就。任何新聞報道都有導向,報什么、不報什么、怎么報,都包含著立場、觀點、態(tài)度。黨的新聞輿論工作要以傳達正確的立場、觀點、態(tài)度為己任,引導人們分清對錯、好壞、善惡、美丑,激發(fā)人們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弘揚主旋律,釋放正能量。
當前全省上下正在掀起學習貫徹落實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和省第十次黨代會精神的熱潮。11月16號由省委宣傳部組織的“五大發(fā)展見行動 黨代會精神在基層”大型主題采訪活動正式啟動,這次集中采訪活動是近年來安徽省規(guī)模最大、范圍最廣、媒體最全的宣傳戰(zhàn)役,是全省宣傳戰(zhàn)線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把黨代會精神學習宣傳引向深入的實際舉措,我有幸參與其中。在這次大型采訪活動中,每到一地,我們都試圖多角度、多維度、立體全景式展現(xiàn)當?shù)刎瀼芈鋵崉?chuàng)新、協(xié)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fā)展理念的具體行動。提前溝通,精心選點,白天拍攝,晚上寫稿、編片、回傳,馬不停蹄,加班加點,雖然很辛苦,但是通過采訪了解到江淮大地貫徹落實黨代會精神的新圖景,通過鏡頭記錄下各地奮力開創(chuàng)美好安徽建設新局面的思路舉措和進展成效,我們覺得很有成就感和使命感。
在今后的采訪報道工作中,我們要繼續(xù)拉直繃緊導向這根弦。立足新常態(tài),展示新成就,剖析新經驗,為全省經濟社會發(fā)展提氣鼓勁加油,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積極傳播者和忠實踐行者,更好地講好安徽故事、唱響安徽聲音、展示安徽新形象。
三、要堅持正確新聞志向,做業(yè)務精湛的新聞工作者
習總書記強調,要堅持正確新聞志向,提高業(yè)務水平,勇于改進創(chuàng)新,不斷自我提高、自我完善。這就要求我們要解決“本領恐慌”,向學習要創(chuàng)新力、執(zhí)行力和生產力,努力提升新聞報道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響力。我們通過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學習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和省第十次黨代會等重要精神、學習中國新聞獎等優(yōu)秀獲獎作品和央視的系列創(chuàng)新節(jié)目等等各類理論和業(yè)務知識,切實提高我們的政策素養(yǎng),切實提升我們把握輿論導向的本領和能力;通過學習,努力成為能熟練運用全媒體的多面型人才,成為打頭陣、當先鋒,能打硬仗、能打勝仗的新聞工作者。我所在的新聞中心采訪部一直抓大家的學習不放松,通過例會定期學、業(yè)務培訓隨時學、指導老師帶著學、同事之間交流學等方式,學習已成常態(tài),2016年以來,我們組織各類理論、業(yè)務學習已近50場。
通過多渠道多方式地學習,我們的業(yè)務水平逐步提升。去年以來,《安徽新聞聯(lián)播》采訪部先后自主策劃推出春節(jié)特別節(jié)目《收獲,這個年》、全國兩會特別策劃《唱響春天》《轉型,這一年》《牢記總書記囑托》《治國理政新思想新實踐》《喜迎省第十次黨代會特別報道》《數(shù)說這五年》《全面從嚴治黨江淮行》《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建黨95周年特別報道《紅色播火者》、6集大型系列報道《長征與安徽的故事》、100集大型全媒體公益行動《少年中國夢》項目圓滿收官等等。
四、要堅持正確工作取向,做作風優(yōu)良的新聞工作者
新聞工作者是黨和政府的輿論喉舌,我們要以人民為中心,心系人民、謳歌人民,發(fā)揚職業(yè)精神,恪守職業(yè)道德,勤奮工作、甘于奉獻。說到底,我們就是要貫徹落實總書記強調的“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帶著思考、帶著責任、帶著感情真正深入到基層中去,只有更多深入實際、深入生活,深入群眾,我們的正面宣傳才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在2016年的抗洪搶險報道中,新聞中心采訪部派出多路經驗豐富的骨干記者趕赴抗洪搶險一線,發(fā)揮電視優(yōu)勢,全力以赴,以最快的速度、最感人的畫面,全面、及時、準確、生動地報道抗洪搶險。在這場歷時近2個月的抗洪搶險報道中,采訪部累計派出223批次記者共計248人次奔赴安慶、六安、蕪湖、馬鞍山、宣城、巢湖等防汛抗洪一線進行現(xiàn)場報道。冒大雨、趟深水、踩泥濘,哪里有汛情,哪里就有我們的身影,用實際行動踐行“走、轉、改”。采寫編發(fā)各類抗洪搶險新聞達600多篇,為安徽抗洪搶險提供了有力的輿論支持。
在采訪部,年終的時候,會設有一個特別的獎項——出差達人獎,2015年,斬獲這個獎項的同事——攝像聶宗權,一年的出差天數(shù)達到173天。在采訪部,記者一年有四分之三的時間在基層,有一半以上的報道來自于基層。我覺得新聞工作者就要仰望星空,腳踩大地,深入基層,深入一線,和老百姓坐在同一條板凳上,才能聆聽到基層最真實的心聲,褲腳沾滿泥土,才能采寫出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新聞。
五、要堅持新聞創(chuàng)新不止步,做黨和人民信賴的新聞工作者
“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必須創(chuàng)新理念、內容、體裁、形式、方法、手段、業(yè)態(tài)、體制、機制,增強針對性和實效性?!绷暱倳涥P于黨的新聞輿論工作這一重要論述,為我們新聞輿論工作者順應時代潮流、提高能力水平,指出了著力點和突破口。
無論外部環(huán)境怎么變,新聞的內容創(chuàng)新還是根本。具體到電視新聞工作來說,首先,要創(chuàng)新報道視角、精準把握選題,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中找準坐標定位”。在大家的印象中,一提到“新聞聯(lián)播”就感覺是千人一面的時政報道,其實任何時政議題,都能在發(fā)展與民生的坐標系中找到它的落點,而今后我們要做的就是進一步推進時政報道的民生化,這樣的新聞受眾愿意看,也耐看、值得看。其次,要創(chuàng)新報道語態(tài),使新聞生動鮮活接地氣。第三,要創(chuàng)新電視拍攝和傳輸手段,充分運用無人機、5D、云臺等先進設備高清拍攝,靈活設置人物活動虛擬場景,增加報道的靈動性,使電視畫面更加具有沖擊力和時效性。第四,要強化互聯(lián)網思維,推動傳統(tǒng)媒體和新興媒體在內容、渠道、平臺、經營、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
習總書記強調,做好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營造良好輿論環(huán)境,是治國理政、定國安邦的大事。作為黨和政府的喉舌,我們一定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習總書記的講話精神,把“四點希望”落實到學習工作中,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水平,切實擔負起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職責和使命,進一步唱響主旋律、打好主動仗,為決戰(zhàn)決勝全面小康,建設五大發(fā)展的美好安徽凝聚正能量,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作者:安徽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采訪部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