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毅+黃曉瓊
當一床床古琴擺在面前的時候,外觀看起來好像都是一樣的,聲音也聽不出好壞來,
那時候你該如何是好?或許,我們可以從古琴收藏的歷史文化中習得一二。
古琴,創(chuàng)自伏羲,成于黃帝,初制五弦,加于文武。我們說古琴收藏,并不單單指老物件才有收藏的價值,一床工藝精良、音色優(yōu)美的古琴也是可遇不可求的。當一床床古琴擺在面前的時候,外觀看起來好像都是一樣的,聲音也聽不出好壞來,那時候你該如何是好?或許,我們可以從古琴收藏的歷史文化中習得一二。
傳統(tǒng)上將收藏老琴形容為蓄琴。自古以來文人雅士好蓄琴。琴棋書畫,琴排在四藝之首,從魏晉開始,琴已經(jīng)是讀書人必備的日常,不僅代表身份和文化品位,更是表達自身情懷的一種方式,所以才看到魏晉大量的記載,讀書人都是——樂琴書,陶淵明文中提到:“少學琴書,偶愛閑靜,開卷有得,便欣然忘食?!痹凇稓w去來兮辭》中也提到樂琴書以消憂。此時的正史、筆記,提及望族名士,也多是寫某某善琴書,好書史善彈琴等等,由此可見,在當時的社會操縵蓄琴已形成一種風尚。
到宋代,讀書人幾乎人手一床琴,收藏或是彈奏,特別興盛。比如典型的歐陽修,他自號六一居士,在六一居士傳中說:吾家藏書一萬卷,集錄三代以來金石遺文一千卷,有琴一張,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壺。還有一老翁。這里的老翁指的就是他自己,樂此在其中。讀書治學撫琴飲酒,表達了歐陽修文人生活的主要內(nèi)容。記載的他開始學琴的目的,第一個是因為他的手佝僂了,手指不能動,大夫說你彈彈琴就好了;第二個是憂郁癥,他在文章里介紹了,予嘗有幽憂之疾,退而閑居,不能治也。有病之后沒法工作,那么,既而學琴于友人孫道滋,受宮聲數(shù)引,久而樂之,不知其疾之在體也。那么病好了,身體健康了,心情也愉悅了。這是典型的通過古琴的演奏修養(yǎng)把自己的疾病調(diào)理好的。所以讀書人左琴右書,讀書以明理,撫琴以調(diào)心。
歐陽修還曾寫過一篇《三琴記》,這是他晚年的一篇散文,文中提及三床琴的出身,制作及年代辨別方法,琴的音色特點,亦可為當今古琴收藏提供參考。
“張越琴,樓則琴,雷氏琴”都是古時名家琴,“其制作皆精而有法”,由此可見工藝之精良。而不問其古今何人作也,要在其聲如何,名家斫的琴,如果音色不好,那么也是很遺憾的。
再說到“琴面皆有橫紋如蛇腹”,斷紋一直以來都是鑒別古琴的一種方式,這種蛇腹斷蓋其漆過百年方得,《潛確類書》云:“古琴以斷紋為證,不歷數(shù)百年不斷。有梅花斷,其紋如梅花,此為最古;有牛毛斷,其紋如發(fā)千百條者;有蛇腹斷,其紋橫截琴面,或一寸,或半寸許;有龍紋斷,其紋圓大;有龜紋,冰裂紋”。年代不同,出現(xiàn)的斷紋不盡相同,但大體上不過百年不出斷紋。當然,現(xiàn)在的技術做出仿斷已不是難事,因此在收藏上還是需要多看,多鑒別,真正的老斷紋做不了。
那么三琴的音色如何呢?金徽其聲暢而遠,石徽其聲清實而緩,玉徽其聲和而有余。暢、遠、清、實、和,這就是歐陽修《三琴記》里對老琴音色的描述。
截至目前,關于蓄琴最早的記載是南朝劉宋時,太祖賜蕭思話以弓,琴,“手敕曰:前得此琴,云是舊物,亦有名京邑,今以相借。因是戴,意于彈撫,響韻殊勝,直爾嘉也。”從這段文字來看,此琴被收藏大約有三個原因——舊物,有名,響韻殊勝。這三點和當代的收藏理念盡然相通。
古琴收藏圈有兩類不同的圈子。一是古董行,多做家具木器雜項,他們手上經(jīng)常有各種渠道淘來的老琴。這些人比較注重古琴的整體完整性、材質(zhì)以及年代,基本是出于交易投資的目的。二就是琴人了,出讓老琴多是為了改善生活,因生計所迫。琴人的收藏,更加注重聲音、演奏功能,看的是琴的本身,多是自用、收藏。
在古琴收藏中,為了甄別古琴的價值,也離不開古琴鑒賞。這方面又可分為古董派和琴人派,他們在評價古琴上區(qū)別還是挺明顯的。在收藏中涉及到的面非常廣,要了解各個朝代的制琴特點、形制特點、漆胎特點等等,比如唐宋的漆胎是純鹿角霜,沒有雜的東西,而到了明清出現(xiàn)了瓦灰胎、瓷胎、石膏胎,還有中藥調(diào)和的,甚至加豬血的,相比唐宋是規(guī)矩的。而在形體審美上,不同朝代亦有各自的特點,唐圓,宋扁,元秀,明小,清雜。
琴音辨別是古琴鑒賞、收藏中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在琴音的判斷上講究琴有九德:奇、古、透、靜、潤、圓、清、勻、芳。近代琴學大師楊宗稷先生說過:“聲音九德清圓勻靜人力或可強為,透潤奇古四者則出于天成?!碑斎?,在所有老琴的鑒賞中,九德之中還應以古為先,也就是行業(yè)人常稱的“老琴味”,淳淡中有金石味是品評老琴聲音的重點。
“奇”是指其材輕松脆滑,音亦輕松脆滑。輕:同樣的取材,材料輕說明含水量低,聲音較能穿透,松:叩之松透?!肮拧笔侵盖僖舸竞偷胖杏薪鹗崱=鹗暎虹婍嘀??!巴浮笔侵盖僖舸┩噶?,發(fā)音清亮綿遠而不咽塞。“靜”指琴音純凈,無剎颯以亂正音,沒有雜音?!皾櫋敝盖侔l(fā)聲不燥,韻長不絕,清遠可愛?!皥A”指琴音渾然不散。“清”指琴聲如金石,如風中鈴鐸?!皠颉敝盖倨呦揖闱鍒A,均勻平衡,無三實四虛之病。“芳”指琴彈愈久而聲愈出。
近年來,在收藏不斷升溫的浪潮中,古琴也逐漸變成了熱門,價格也不斷攀高。上世紀90年代古琴的拍賣價在十幾萬元人民幣,到2003年,唐“九霄環(huán)佩”琴以346.5萬元人民幣落槌。同年,來自著名收藏家王世襄收藏的唐“大圣遺音”伏羲式琴在嘉德以891萬元成交,創(chuàng)當時古琴拍賣世界紀錄。2010年,對于古琴拍賣市場來說,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北京保利上拍的北宋“宋徽宗御制清乾隆御銘‘松石間意琴”以1.3664億元人民幣的高價成交,刷新了古琴的世界拍賣紀錄,成為目前最貴的中國樂器。
古琴拍賣價格大幅攀升與其數(shù)量稀缺密不可分。目前年代久遠的老琴存量少,價格自然很高,對于一般的收藏人士來講,也可考慮收藏優(yōu)秀的新斫古琴。當然,對于新斫古琴的收藏,要注意幾點,一個是材料要過關,木材的含水率在6%;二是純大漆,純鹿角霜,鹿角炭化后硬度高,顯微鏡下是有毛孔的,不影響木質(zhì)的松透,鹿角霜是弱酸性,漆也是弱酸性的,調(diào)和在一起經(jīng)久耐用,而瓦灰是堿性的,酸堿一中和,瓦灰胎壽命短。結構不可以很空,空的琴音就飄了。但是在具體選擇古琴時,關于聲音的好壞,漆胎做不做假,也不是那么容易分辨的,要多看、多聽、多比較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