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語》中的智者形象

2017-01-24 04:05
知與行 2017年11期
關(guān)鍵詞:知者仁者智者

陳 琪

(黑龍江大學(xué) 哲學(xué)學(xué)院,哈爾濱 150080)

博士碩士論壇

《論語》中的智者形象

陳 琪

(黑龍江大學(xué) 哲學(xué)學(xué)院,哈爾濱 150080)

《論語》作為儒家經(jīng)典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根據(jù)孔子的言行整理并記錄出來,其集中體現(xiàn)了孔子包括哲學(xué)、政治、倫理、教育等方面的諸多思想。作為儒家“三達德”(仁、智、勇)、“五?!?仁、義、禮、智、信)之一的“智”范疇在先秦時期儒家哲學(xué)思想體系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不光是儒家,在先秦時期關(guān)于“智”的表述還有很多,比如《尚書》中有“知人則哲”這樣的表述,老子也曾提出過“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這樣的言論,然而,雖然他們都涉及了一個“智”字,但并沒有更加系統(tǒng)地論述智者應(yīng)該具有什么樣的特征。在《論語》中,通過孔子的自述及對其弟子提問的解答,給我們展示了諸如“成人”“君子”“小人”“仁者”“智者”“勇者”等形象,對于智者,孔子沒有一個唯一明確的解釋來說明什么樣的人就是智者,但他確實直接指出了作為智者應(yīng)具有哪些能力和品質(zhì)。同時,孔子講“智”也沒有脫離“仁”這個核心,他認為仁不離智,離開了智,仁就不能有差別地愛人,不能知禮,禮需要靠理性的智以及堅定意志力的勇來推行。同樣智不離仁,離開了仁,沒有禮的約束,就會陷入所謂的“離經(jīng)叛道”。通過對知仁知禮的“知”、識利順變的“識”、明辨是非的“辨”、知者樂水的“水”四個方面來論述總結(jié)孔子眼中的智者形象,這樣既梳理完善了先秦儒家的知性以及德性意義上的智者觀,又對當代人格的樹立具有一定的指導(dǎo)意義。

《論語》;孔子;智者形象

在《論語》中,沒有“智”字的出現(xiàn),但是,有一部分的“知”是具有“知道、了解”的含義,還有一部分的“知”具有“智”的含義而被記載的。

一、“知”:知人知禮

孔子認為作為智者首先有一種知人愛人、知禮敬天的能力。樊遲曾多次向孔子探求什么是智,孔子首先回答“知人”就是智。“樊遲問仁。子曰:‘愛人?!瘑栔?。子曰:‘知人?!?《論語·顏淵》)樊遲不解,孔子又用“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論語·顏淵》)的例子來跟他解釋,意思是說把直的東西覆蓋在彎的東西之上,不久彎的東西也會變直,從而引出舜、湯提拔像皋陶、伊尹這樣正直的人,那么,不正直的壞人也就不復(fù)存在的例子來說明智者要像舜、湯這樣,要了解并啟用正直的人來“使枉者直”,引導(dǎo)人們變得正直。在《論語》中關(guān)于“知人”的論述還有很多,如“子曰:‘人之過也,各于其黨。觀過,斯知仁矣’”(《論語·里仁》)。在此處的“仁”實為“人”之意,每個人犯的錯誤都是不一樣的,通過考察一個人所犯的錯誤,就可以知道了解這個人是什么樣的人了。同時,孔子著重強調(diào)“知人”比“被人知”更為重要?!白釉唬骸换既酥患褐疾恢艘?。’”(《論語·學(xué)而》)不擔(dān)心別人不了解自己,而是擔(dān)憂自己不了解他人?!白釉唬骸换紵o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論語·里仁》)意思是說不擔(dān)心自己沒有職位,而是擔(dān)心沒有適合職位的能力,不擔(dān)心別人不了解自己,去追求使別人了解自己的能力就可以了;以及“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學(xué)而》)?就算他人不了解自己作為君子也不會生氣懊惱??梢姟爸恕北取氨蝗酥痹诳鬃拥乃枷塍w系當中具有更高的地位。

在先秦時期,關(guān)于“智”就是“知人”的表述還有很多,比如《尚書》中有“知人則哲”這樣的表述,老子也曾提出過“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這樣的言論。可見在先秦時期“智”的首要含義就是“知人”了,孔子認為智者首先應(yīng)具有的能力就是了解他人,了解他人是否正直、了解他人的過錯從而得知他是什么樣的人。他的這種探求每個人的特殊性,從而來決定統(tǒng)治者如何任用人員,符合“因材施教”教育方針,也屬于“任人唯賢”的施政方針,更符合當時階級統(tǒng)治的時代需求,很容易就被居上位者所認可和接納。

“知人”之后便是“愛人”了,這里的“人”指的是相對于統(tǒng)治者來說的普通人民,在當時社會屬于被統(tǒng)治階級,孔子提出的“愛人”更多的是對當時統(tǒng)治階級提出的一種建議、主張。當樊遲又一次向孔子詢問究竟什么是“智”時,孔子回答“務(wù)民之義”就是“智”,“敬鬼神而遠之”就是“智”?!胺t問知。子曰:‘務(wù)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論語·雍也》)關(guān)于“務(wù)民之義”的含義,大概有兩種解釋,一種是以楊伯峻為代表的將“之”看作是動詞,翻譯成“達到”“走向”,而整體的“務(wù)民之義”的意思就是“使人民走向‘義’、達到‘義’”[1]69。另一種解釋是以李澤厚、傅佩榮為代表的,將“之”譯為“的”,表示一種領(lǐng)屬的關(guān)系,而“民之義”的意思就是人民認為合乎道義的事情,而“務(wù)民之義”就可以譯為“盡力做對人民適宜合理的事情”或者“專心做好為百姓服務(wù)的事”。雖然孔子只是簡略地提出“務(wù)民之義”的主張,沒有更加深入具體地提出居上位者應(yīng)如何做到“務(wù)民之義”,但是,他指出的這種“仁義”氣息濃厚的為政之道,卻影響并啟發(fā)了后繼者孟子關(guān)于仁政的思想。

智者不僅要“知人”還要“知禮”?!岸Y”泛指的是中國古代宗法等級制度以及與之相呼應(yīng)的儀式禮節(jié)和道德規(guī)范,最開始指的是祭祀的器物和儀式。早在殷商時期就有了關(guān)于“禮”的記載,如,“故殷禮陟配天,多歷年所?!?《尚書·君奭》)意思是說殷存在這么久在于其禮能夠參照配合上天。后來周建立起更加完善的周禮,分為“儀”和“禮”兩部分,其中“儀”是指祭祀活動、婚喪嫁娶活動等應(yīng)遵守的儀式,“禮”則是以“親親”“尊尊”為核心的宗法等級制度??鬃犹岢龅摹翱思簭?fù)禮”復(fù)的就是周禮,孔子將“克己復(fù)禮”總結(jié)為一個“仁”字,將“知禮”總結(jié)為一個“智”字。

在《論語》當中孔子曾直接指出兩個人作為智者的典范,一個是臧文仲,另一個是他的孫子臧武仲。臧文仲姬姓,臧氏,名辰,謚文,是春秋時期魯大夫,世襲司寇,執(zhí)禮以護公室。在西周時期,周王室以及其他諸侯國比如魯、宋、晉、齊等都設(shè)置過司寇這一官職,其主要職責(zé)就是抓捕盜賊以及根據(jù)法律來誅戮臣子。到了春秋時期司寇職能不變,同時又肩負著對各封邑行政官的考核以及任免的權(quán)利。孔子在《論語·公冶長》中提到“臧文仲居蔡,山節(jié)藻棁,何如其知也?”古代的人把大烏龜叫作蔡,認為龜越大越有靈氣,臧文仲給這個叫蔡的大烏龜蓋了一處良居,古代的人用龜來占卜,《禮記·曲禮上》里曾說過“龜為卜,策為筮”。而卜筮與祭祀所表達的都是當時對“天”的一種尊崇,說明龜在古代的地位也是很神圣的,讓它住在講究的地方,也是說明臧文仲是敬天知禮的,因此,孔子認為他知禮而智。而知禮最重要的一點不是僅僅停留在理解、認知“禮”上面,而是要能服從“禮”的制約。前面說到,孔子將“克己復(fù)禮”總結(jié)為一個“仁”字,將“知禮”總結(jié)為一個“智”字,可見“仁”與“智”是難以分開的,《論語·里仁》中說:“子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此處講的是擇居要擇仁居,這樣才叫智。選擇住處,沒有仁德,怎么能是聰明的呢[1]37?《孟子·公孫丑上》里的“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的側(cè)重點為擇業(yè),擇居擇業(yè)也好,擇友擇鄰也罷,有一個條件就是說要遵循“仁”的指導(dǎo),即“克己復(fù)禮”的指導(dǎo),這也是后來孔子所提倡的君子要“博學(xué)于文,約之于禮”,先要廣泛地學(xué)習(xí)閱覽文獻,而后再用禮節(jié)來加以約束,這樣才能避免所謂的“離經(jīng)叛道”。

二、“識”:識利順變

孔子認為,智者所具有的第二種能力就是識利順變,就是認識到事物發(fā)展的利害,順應(yīng)事物發(fā)展的變化。同時期的孫武也提過同樣的說法:“是故智者之慮,必雜于利害。雜于利,而務(wù)可信也;雜于害,而患可解也?!?《孫子·九變》)意思是說智者處于危害之地,參思其利,可以增加他的信心與勇氣,從而爭取勝利;處于有利之地,參思其害,則可以預(yù)有準備,及時化解禍患。智者應(yīng)該具有這種長遠的對于利、害的預(yù)測。前面說過,孔子直接稱臧文仲、臧武仲祖孫二人為智者。臧文仲因知禮敬天而智,而他的孫子臧武仲則是因識利順變而智。

“子路問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綽之不欲,卞莊子之勇,冉求之藝,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論語·憲問》)

子路向孔子詢問什么樣的人可以稱作成人或者全人,孔子說聰慧如臧武仲那樣,寡欲像公綽那樣,再加上卞莊子的勇氣,冉求的技藝,用禮樂使之文采卓越,這樣的人就是全人了。過了一會又說道,現(xiàn)在的人也未必都是這樣的,看見利益就能想到這個利益是否符合道義,遇到危險也愿意付出自己的生命,經(jīng)過長久的貧困生活而不忘自己的諾言,這樣的人也可以稱得上是全人了[1]168。

孔子認為智者能夠?qū)κ挛锇l(fā)展以及利害關(guān)系有正確的認識,見利而不忘義,臨危而可授命,這樣的人可以稱得上是智者。他曾說過“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論語·里仁》)。意思是說“有仁德的人安于仁(實行仁德便心安,不實行仁德心便不安);聰明人利用仁(他認識到仁德對他長遠而巨大的利益,他便實行仁德)”[1]38。智者雖然識利但他同時也有一顆仁德的心?!墩撜Z·憲問》曾提到臧武仲憑借他的封邑防邑請求魯君在魯國替臧氏立后,立后之禮是為了使家族后繼有人或者功勛不滅,孔子認為他的這種行為其實是具有要挾性質(zhì)的,但他也是為了自己的后人的利益著想,這就是所謂的“知者利仁”。根據(jù)《左傳襄公二十三年》記載,臧武仲不容于權(quán)臣出逃到齊國,逃到齊國之后,能預(yù)見齊莊的被殺,而設(shè)法辭去莊公給他的田地,齊莊公被殺后,他也沒有受到牽連。臧武仲能夠正確地預(yù)見事情的發(fā)展過程及變故,使自己免受災(zāi)難,在孔子看來這就是智者的表現(xiàn)。

孔子曾說過“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論語·里仁》)。意思是說“君子懂得的是義,小人懂得的是利”[1]42。智者識利順變而不淪為小人,在于智者雖言利但不離仁義。到這里就不得不說在中國哲學(xué)史以及倫理史上存在了兩千多年的義利之辯,“義利之辨指的是中國哲學(xué)史與倫理思想史當中對義利關(guān)系的爭論。道德原則、規(guī)范與物質(zhì)利益、欲求之間的關(guān)系及其辯論,其實質(zhì)為道德價值觀的問題”[2]58。而在這兩千多年的義利之辨當中,只有儒家的重義輕利占據(jù)著統(tǒng)治地位。“義者,宜也”(《中庸》),指的是人們的思想行為符合一定的道德標準,而儒家的道德標準就是“仁”。展開來說就是孝父、忠君、惠民、愛人等,因為儒家學(xué)說本來就是以“仁”為核心,仁禮結(jié)合的政治、倫理學(xué)說,“成仁”就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價值。所以在儒家學(xué)說里,義就是人的思想行為要符合“仁”這個道德標準?!袄敝傅氖侨说奈镔|(zhì)利益或者欲求,在儒家看來“利”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公利,符合道義,核心是仁;一種是私利,不符合道義。孔子曾在《論語·里仁》里說過:“放于利而行,多怨。”意思是說“依據(jù)個人利益而行動,會招致很多怨恨”[1]41。這里的“利”指的就是不義的私利??鬃硬皇侵谎浴傲x”不言“利”,他支持并贊賞人們?nèi)プ非蠓系懒x、符合仁德的利,認為這些人是智者的典范。

三、“辨”:明辨是非

智者第三種能力就是能夠明辨是非,區(qū)分善惡。孔子曾說過:“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子罕》)這里的“知”作“智”講,意思是說“智”使人不致疑惑,“仁”使人經(jīng)常樂觀,“勇”使人無所畏懼。仁、智、勇是孔子認為君子應(yīng)該具有的三種品德。首先,三者相互聯(lián)系,名義上以仁為核心,實則三者同時為禮服務(wù),也就是為以“親親”“尊尊”為核心的宗法等級制度而服務(wù)的。仁有一層含義是克己復(fù)禮,同時智也有一層含義是知禮而智,使人習(xí)禮而服從禮的制約,勇也一樣,在《論語·為政》里提到“見義不為,無勇也”。前面說過,義就是按照一定的行為標準行事,在先秦儒家思想里就是要按照符合禮的行為標準行事,見義為之,才稱得上是勇。其次,仁也離不開智和勇,離開了智的理性指導(dǎo),仁就不能有差別地愛人,離開了體現(xiàn)意志力的勇的推導(dǎo),就難以推行仁愛。最后,智和勇也是難以分開的,不管是有勇無謀還是有謀無勇,都是一種不完整,因此,三者是密不可分的。后來的《中庸》將三者合稱為“三達德”,“天下之達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兄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達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意思是說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這幾種人際交往關(guān)系都離不開仁、智、勇這三個基本道德去維系。智者之所以不迷惑就在于他能夠明白事理,明辨是非善惡,這樣才稱得上是不惑。有仁德的人之所以不憂愁,就在于仁者在乎的是他內(nèi)在的精神價值,即便是“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論語·述而》)。仁者不以衣食住行這種物質(zhì)上的滿足為滿足,而是追求能夠“得仁”,也就是所謂的“仁者安仁”(《論語·里仁》)。勇者因其有著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和健康心理而無所畏懼。

孔子認為,智者之所以不惑,就是因為他能夠明辨是非,這是智者所應(yīng)具有的最基本的要求。同樣,孟子也認為,有一顆明辨是非的心就是智,“是非之心,智也”(《孟子·告子上》)。朱熹也曾在《朱子語類·卷二十》提過“智則為明辨”這種說法,他認為智就是明辨事理,明辨是非。這種對事物的明辨,是人們不可缺少的,是在道德活動中的理性引導(dǎo)。

四、“水”:知者樂水

在《論語》中,智者的形象像水一樣的靈動。在《論語·庸也》中提到“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意思是說“聰明人樂于水,仁人樂于山。聰明人活動,仁人沉靜。聰明人快樂,仁人長壽”[1]70。 孔子在這里拿仁者智者對應(yīng)山水,對二者做了鮮明的比較。然而仁者愛山,智者愛水,不僅僅是具體的山與水,而是山與水背后所被賦予的更深層次內(nèi)涵。北宋畫家、繪畫理論家郭熙,工畫山水寒林,筆力勁健,布置筆法獨樹一幟,他對山水畫創(chuàng)作的總結(jié)即《林泉高致》六篇,由其子郭思編述他的創(chuàng)作經(jīng)驗以及藝術(shù)見解。在《山水訓(xùn)》中他提到“近者畫手有《仁者樂山圖》,作一叟支頤于峰畔,《智者樂水圖》作一叟側(cè)耳于巖前,此不擴充之病也。蓋仁者樂山宜如白樂天《草堂圖》,山居之意裕足也。智者樂水宜如王摩詰《輞川圖》,水中之樂饒給也”。意思是說有人簡單地將“仁者樂山”繪為一老頭登高望遠,將“智者樂水”繪為一老頭在溪水前側(cè)耳傾聽,他認為這種畫家并沒有真正地理解“仁者樂山,知者樂水”的深刻內(nèi)涵。“仁智所樂豈只一夫之形狀可見之哉!”(《林泉高致·山水訓(xùn)》)這怎么能就只是考慮浮于表面之形狀而不考慮深刻的內(nèi)涵呢。他認為真正的“仁者樂山圖”應(yīng)該像白居易的《草堂圖》那樣,山中居住之意盎然,“智者樂水圖”應(yīng)像王維的《輞川圖》那樣,水邊踱步之樂頗豐。

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當中,古詩文章也好,繪畫雕塑也罷,山與水一直是古代文人騷客所鐘愛的對象。曹操有“水何澹澹,山島竦峙”的海水洶涌噴薄和山島的聳立壯闊。劉禹錫有“山不在高有仙則明,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的山明水靈。王維有“人閑桂花落, 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的山靜水動。北宋畫家、繪畫理論家郭熙,他觀察四季山水之云氣,煙嵐各有不同,有“春山淡冶如笑,夏山蒼翠如滴,秋山明凈如妝,冬山慘淡如睡”之感受,他說東南之山、西北之山形態(tài)各異,“東南之山多奇秀,天地非為東南私也……西北之山多渾厚,天地非為西北偏也”。在山水取景構(gòu)圖上,創(chuàng)“高遠、深遠、平遠”之“三遠”構(gòu)圖法?!渡剿?xùn)》一篇為世人詳細地表達了他對山與水的各種形態(tài)以及畫法的見解,可以通過這篇對山水形象的描述,來探索山與水在古代文化中的形象以及被賦予的內(nèi)涵。

“山,大物也,其形欲聳拔,欲偃蹇,欲軒豁,欲箕踞,欲盤礴,欲渾厚,欲雄豪,欲精神,欲嚴重,欲顧盼,欲朝揖,欲上有蓋,欲下有乘,欲前有據(jù),欲后有倚,欲下瞰而若臨觀,欲下游而若指麾,此山之大體也?!?/p>

這篇講到山的形象是“大物”,形態(tài)挺拔磅礴,雄渾壯闊,上可傾覆,下可乘勢,前有依仗,后有倚靠,強調(diào)山之高大聳立不可移。仁者像山一般堅忍不移,仁就如同儒家學(xué)派中的山,是其哲學(xué)、政治、倫理、教育等方面的諸多思想的根本與基石。

“水,活物也,其形欲深靜,欲柔滑,欲汪洋,欲回環(huán),欲肥膩,欲噴薄,欲激射,欲多泉,欲遠流,欲瀑布插天,欲濺撲入地,欲漁釣怡怡,欲草木欣欣,欲挾煙云而秀媚,欲照溪谷而光輝,此水之活體也?!?/p>

相比較山之大而言,水的形象則是更加靈動的“活物”,有時水深而靜,有時一片汪洋,有時水流環(huán)繞,有時激勇噴薄,有煙云的時候秀美,日照溪谷的時候又充滿光輝,水流在不同的地域、時間上形態(tài)各有不同,順勢而流,強調(diào)水之靈活順勢。智者如同水一般順勢而行,自在而又靈動。

“山以水為血脈,以草木為毛發(fā),以煙云為神彩,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華,得煙云而秀媚。水以山為面,以亭榭為眉目,以漁釣為精神,故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漁釣而曠落,此山水之布置也?!?/p>

這里強調(diào)的是在繪畫過程中應(yīng)注意山與水之間的關(guān)系,水是山的血脈,山因水而靈動,山是水的臉面,水因山而明媚,畫山不離水,畫水不離山,只有這樣才能做出一幅好的山水來。而仁與智的關(guān)系也如山水一般,仁不離智,智不離仁。仁、智、勇共同建構(gòu)了儒家所提倡的理想人格,也就是至誠情感的仁為根本,再加上理性引導(dǎo)的智,堅定意志的勇,共同建構(gòu)的“三達德”。對于“知者樂水,仁者樂山”朱熹是這么理解的:“知者達于事理,而周流無滯,有似于水,故樂水;仁者安于義理,而厚重不遷,有似于山,故樂山。”(《論語集注》)仁者、智者分別從不同的自然景象上面看到與自己道德品質(zhì)相通之處,于是有了“樂山”“樂水”之好。這也說明了仁者、智者樂的是與山水相通相呼應(yīng)的一種道德品質(zhì)和道德形象。

五、結(jié)語

孔子不是講“智”的第一人,但他提出的“智”卻更加具體更加系統(tǒng),從內(nèi)圣外王的角度來看,孔子認為內(nèi)備仁德,外施仁政才可以稱得上是圣人。在內(nèi)圣方面,孔子提倡“為仁由己”“克己復(fù)禮”,一個人能不能成為圣人關(guān)鍵在于自己,“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以至誠情感的仁為根本,再加上理性引導(dǎo)的智,堅定意志的勇,共同建構(gòu)的“三達德”是儒家所提倡的理想人格,而后推己及人。 在外王方面,他提倡以“親親”“尊尊”為核心的禮制來維護當時的宗法等級制度,因而他的思想學(xué)說名義上是以“仁”為核心的,而“仁”的含義是“克己復(fù)禮”,這個“禮”就是“親親”“尊尊”,所以他的思想學(xué)說實際上是為禮而服務(wù)的,也就是說,是為了居上位者而服務(wù)的。仁不離智,離開了智,仁就不能有差別地愛人,不能知禮,禮需要靠理性的智以及堅定意志力的勇來推行。智不離仁,離開了仁,沒有禮的約束,就會陷入所謂的“離經(jīng)叛道”。

而智者形象的提煉同時又涉及了知性以及德性兩個方面,從知性角度看,智者首先要會“知”,比如知的性質(zhì),孔子認為知有四等,生而知之為上,學(xué)而知之次之,困而學(xué)之再次,困而不學(xué)為下。再比如知的內(nèi)容,孔子認為智者應(yīng)該知人而愛人,知禮而敬天。從德性角度看,由知而智的智具有一定德性上的意義,就是前面所說的因“三達德”而形成的且被儒家提倡的理想人格,以及成人。

[1] 楊伯峻.論語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2006.

[2] 張岱年.中國哲學(xué)大辭典[K].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0.

陳琪.《論語》中的智者形象[J].知與行,2017,(11):156-160.

2017-08-19

陳琪(1991-),女,吉林四平人,碩士研究生,從事中國哲學(xué)研究。

B222

A

1000-8284(2017)11-0156-05

〔責(zé)任編輯:崔家善 陳奕諾〕

猜你喜歡
知者仁者智者
成宏:妙手不負懸壺志,仁者長懷濟世心
智者說
智者說
仁者愛人
古語積累
《論語》佳句精選
仁者
智者善比
后知者
點點讀《論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