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輝強
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記者的提問技巧
文/王輝強
融媒體時代,新聞的傳播方式和效率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網絡的普及對電視新聞的發(fā)展帶來很大的影響和沖擊,信息傳播呈現(xiàn)多樣化的趨勢。電視新聞的采訪活動有著電視新聞采訪的方式和特點。新聞現(xiàn)場采訪過程中,記者的提問技巧對新聞采訪的效果有著直接的影響。本文闡釋了媒體深度融合與記者的使命和責任,探討新聞采訪現(xiàn)場記者如何進行提問、記者提問技巧以及提高新聞質量的途徑,并就融媒體對電視傳播的影響進行了分析,以期對新聞記者的采訪活動有所幫助。
融媒體;電視新聞;采訪活動 ;提問技巧;特點
融媒體時代,信息內容更加豐富,信息來源途徑也更加多元化,脫離融合而關注記者采訪技巧的做法已經不適應媒體的發(fā)展,需要電視工作者從理論到實踐進行自主學習和自我提升。電視新聞具有一定的權威性,要求電視新聞記者在進行采訪的過程中,采取深度、靈活的提問方式獲取新聞信息,實現(xiàn)新聞報道的效果。在電視新聞采訪的過程中,記者的提問是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是高質量新聞形成的基礎。因此,記者應當注重提問的方式和技巧,不斷促進自身專業(yè)知識和個人素養(yǎng)的提高,采取有效的提問方式,獲取有效的、有價值的新聞信息,提高電視新聞的質量。
融媒體背景下,媒體格局和輿論形態(tài)深刻變化,電視臺應主動適應融媒體新聞生產傳播需要,進行組織架構調整和工作流程再造,電視與新媒體聯(lián)動融合,搶占新聞輿論高地。電視新聞的采訪活動,需要對其特征進行調節(jié),促使新聞采訪能夠完善,新聞采訪的主要特征主要有幾個方面:紀實性、形象性以及現(xiàn)場性。紀實性特征主要是電視新聞記者應當有相應的要求,對環(huán)境、任務以及細節(jié)進行拍攝和報道,能夠對事件進行最大程度的還原。形象性特征主要指的是不同的媒體在進行采訪時,使用的思維方式是不同的,電視新聞的采訪是對視覺和聽覺進行結合,因此需要有形象性的思維,采訪過程能夠口語化,對新聞事件進行創(chuàng)新報道,以適應融媒體背景下,電視媒體面臨的巨大挑戰(zhàn)?,F(xiàn)場性特征主要是電視新聞的采訪需要在現(xiàn)場對事件的事實進行反映。電視新聞采訪的宗旨就是還人物以本來面目。雖然電視新聞“還原”既有聲音也有圖像,但限于篇幅和畫面,只能是部分“還原”。記者對問題的提問應當遵循相應的原則,保證提問的效率和質量。記者采訪的過程中應當遵循下面幾點原則:及時性原則,即保證新聞信息的“新”,時效性的特點;計劃性原則,即結合采訪對象的回答進行問題內容和方式的調整;客觀性原則,即電視新聞采訪應當對人物、事件進行真實的反映。
成功的電視新聞采訪能讓采訪對象和觀眾的思想情緒按照你的觀點去發(fā)展,而你的觀點、傾向不經意地讓受眾接受,這才應是成功的采訪。
作為優(yōu)秀的電視新聞記者,在采訪時,應當按照一定的邏輯思維進行問題的提問,被采訪人員才能被一步一步的引導,有效地提高新聞采訪的效果,提高新聞的質量。在新聞采訪的過程中,如果不遵循一定的邏輯思維,在采訪中往往出現(xiàn)不知所云的情況。新聞記者在采訪時總是從多個角度進行問題的切入,一味地追求速度,造成被采訪人員的思維出現(xiàn)混亂,難以回答有效的信息,采訪效果較差。因此,在電視新聞采訪的過程中,記者在提問時應當遵循一定的邏輯思維,達到預期的新聞效果。
電視臺作為主流媒體,要以講好新聞故事、服務人民、創(chuàng)新節(jié)目內容為己任。因為群眾在對新聞進行觀看的過程中,對事件發(fā)生的起因有比較大的關注。新聞記者采訪的主要目標是從被采訪人員中得到具體的事件以及相關的材料,如果問題過于抽象和籠統(tǒng),被采訪人員不知從何說起,很難進行深入的提問。因此,在電視新聞采訪的過程中,需要明確采訪的目的以及主題。例如,在針對糧食豐收的采訪中,大而全的問題是:談談糧食的種植給你帶來的好處?被采訪人員往往不知從何說起。如果進行更換:糧食豐收時,你一年能掙多少錢?這樣的問題更加具體,更加有針對性,被采訪人員有話可說,而且很樂意回答。
在電視新聞采訪的過程中,記者的友好態(tài)度和友善的語氣對新聞采訪效果及新聞信息的獲取有著直接影響。在采訪的過程中,記者誠懇的態(tài)度能夠拉近雙方之間的距離,對記者的提問不會產生抗拒,積極地回答記者的問題。因此,在新聞采訪的過程中,記者應當注重說話的語氣,彼此尊重并且在不涉及對方隱私的情況下進行采訪,以獲取有效的新聞信息。
在電視新聞采訪的過程中,營造良好的采訪氛圍是新聞記者應當具備的基本職業(yè)素養(yǎng)。新聞記者應該提高自身素質,通過自身的感染力和親和力營造良好的采訪氛圍。對新聞記者來說,很多情況下,被采訪人員都是第一次接觸。在這樣的情況下“一問一答”的方式會造成采訪對象的緊張情緒,缺乏回答問題的熱情。因此,記者在采訪的過程中,應當不急于提問,先和采訪對象進行交流,把問題融入到交談中,促使采訪對象逐漸地打開心扉,說出心里話。在采訪的過程中,不經意的和采訪對象進行交流,并且完成提問,這樣的采訪真實自然,而且能夠消除采訪對象的緊張心理,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在新聞采訪的過程中,應當避免出現(xiàn)冷場的情況。因此,記者應當主動和采訪人員進行溝通和交流,實現(xiàn)采訪的目標。
在進行電視新聞采訪的過程中,記者采取的提問方式主要有封閉式和開放式兩種。采取封閉式的提問方式,能夠了解采訪對象對新聞事件的看法,但是,封閉式提問的范圍比較小。在開放式的提問中,沒有嚴格的要求和限制因素,采訪對象可以根據話題對自己的想法和看法進行表達。另外,電視新聞記者在提問的過程中,應當對采訪對象的特點如文化、性格等進行考慮,選擇科學合理的提問方式,保證采訪工作能夠順利的進行,完成采訪任務,獲取有價值的新聞信息。
媒體深度融合發(fā)展,重點在新聞,突破口也在新聞,生產優(yōu)質的新聞內容是根本。電視新聞傳播要激發(fā)傳統(tǒng)優(yōu)勢、拓寬品牌價值、實現(xiàn)轉型升級,打造電視重點新聞欄目、精品頻道,并與新媒體矩陣深度融合,才能積極占領新興輿論陣地。鑒于此,記者的新聞采訪活動要做好以下工作。
全面提升電視新聞采訪的專業(yè)技能,是提高電視新聞質量的重要途徑。新聞記者只有融合創(chuàng)新新技術、新手段和新載體,融合發(fā)展,才能盡快提升新聞的節(jié)目質量。在媒體深度融合背景下,記者獲取新聞的質量對電視新聞采訪的質量帶來直接的影響,歸根到底是記者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對新聞采訪的質量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為一名專業(yè)的新聞記者,在新聞采訪的過程中,要能夠利用自身的專業(yè)知識對提問的技巧進行調整,促使采訪對象能夠暢所欲言。如,在采訪中,記者應當從采訪對象身上找到其獨特之處,提出采訪對象能夠回答的問題。在面對不同的采訪對象時,應當對提問的技巧進行靈活的變化,而且采訪對象的不同,問題的深度和內容應當有所變化。因此,電視新聞采訪記者應當不斷地促進自身專業(yè)知識的學習和專業(yè)技能的提高,對提問的技巧和談話藝術進行熟練的應用和掌握,保證新聞報道的高質量。
客觀事實是檢驗新聞是否真實的唯一標準,而可信的標準則是主觀的。就電視媒體而言,觀眾并不是可以隨意施加影響的消極客體,每個觀眾都有他們的情感、思想和信念。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他們要對大量的信息進行鑒別和選擇,逐漸形成經驗積累,成為一種心理定勢。他們認為可信的就接受,不信的就排斥或反對。因此,我們的一些新聞記者,要善于在采訪中以引導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觀點,讓事實去喚起觀眾的聯(lián)想,了解包含在事物內部的哲理,立足媒體深度融合,充分尊重觀眾判斷提高電視新聞收視率。
記者的提問對新聞的質量有著直接影響,同時也是新聞信息獲取的重要來源。融媒體背景下,人人都是自媒體。記者現(xiàn)場提問如果不能有的放矢,一旦語言出現(xiàn)偏差,有可能被旁觀者隨手錄下傳播到互聯(lián)網,使采訪活動蒙上瑕疵。因此, 新聞記者在接受新聞采訪任務之后,需要對采訪對象的準備工作進行完善,保證采訪工作能夠順利開展。如,提前和采訪對象進行溝通和交流,使采訪對象做好相應的心理準備,能夠避免出現(xiàn)拒絕采訪和冷場的情況。尤其在進行重大題材的新聞采訪時,記者應當在采訪前做好足夠的準備工作,對采訪的事件、人物等進行深入的了解,以便能夠在采訪時有條不紊地進行提問,獲取有效的新聞信息,提高新聞的質量。
電視主流媒體如果不創(chuàng)新思維就難以把握傳媒變革趨勢?;谶@樣的理念,記者應當不斷地加強自身專業(yè)知識的學習,熟練掌握提問的技巧以及語言藝術,促進新聞質量的提高,以主流媒體勇于擔當,服務人民、創(chuàng)新話語為己任,講好故事,作好新聞宣傳工作。
[1]張北南.電視新聞采訪中記者的提問藝術與技巧[J].新聞傳播,2015(16):110,112.
[2]江言.電視記者新聞采訪工作中提問的方法與技巧[J].西部廣播電視,2017(04):113,121.
[3]張怡.淺析電視新聞采訪中記者的提問藝術和技巧[J].新聞傳播,2017(14):103,105.
[4]王國平.融媒體傳播要“形神兼?zhèn)洹盵N]. 光明日報,2017.
(作者單位:鄭州電視臺)
G222.1
A
1671-0134(2017)10-023-02
10.19483/j.cnki.11-4653/n.2017.1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