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淑娟
唐朝時期越窯青瓷的造型圖案研究*
劉淑娟
浙江作為青瓷的發(fā)源地,一直繁榮了一千八百年,它的主要窯廠是越州所管轄的余姚、上虞境內。唐朝時期的越窯青瓷胎質細膩,釉質均勻,手感渾厚滋潤。享有“南青北白”的美譽,青瓷雖以它的“千峰脆色”的釉色為美,但器物的裝飾也很有特色。裝飾圖案新穎多樣,造型制作精美,遠遠超越前代。一直都位居中國瓷業(yè)的主流,在靜穆端莊與優(yōu)雅中體現(xiàn)出中國文化的內涵和韻味。
越窯青瓷圖案;造型;研究
青瓷是指表面使用青色釉裝飾的瓷器。由于釉中含有氧化鐵,在燒制中經過還原火的作用,使得瓷器表面呈現(xiàn)青綠色?!八^青瓷,顏色并不是純粹的,而是具有黃、綠、青等顏色,但多少總泛出些青綠色來。古人對于綠、青、藍三種顏色……一概稱為‘青色’;后世人沿用古代記載上的稱呼,就叫這種瓷器為‘青瓷’ ”。[1]
越窯的名稱來源于唐代,唐代通常以窯的所在地來稱呼窯名,因此,“越窯”其實就是“越州窯”的簡稱,它的主要窯廠是在越州所管轄的余姚、上虞境內。越窯名稱雖然源于唐代,但它的創(chuàng)建時間則可以追溯到漢代,特別是東漢晚期以來,余姚、上虞等地率先燒制出成熟的青瓷,從此這一代瓷業(yè)蓬勃發(fā)展,影響遍及周邊地區(qū),所以,學術界便將余姚、上虞等越州舊地的瓷窯與唐宋時期的越窯視為一個瓷窯系統(tǒng),將唐以前的階段稱之為“早期越窯”。
早期越窯生產瓷器的窯廠,主要分布在浙江東部地區(qū),以上虞、紹興、余姚、慈溪等地為重點。青瓷生產屬于發(fā)展階段,從遺址來看,未見規(guī)??捎^的窯址群落,如上虞、紹興境內的越窯窯場有減少的趨勢,上虞已發(fā)現(xiàn)的這個時期的瓷窯遺址還不到三十處。[2]另外,窯廠也比較分散,如蕭山縣上董、 石蓋村[3]、 鄞縣小白市[4]。
近入中唐以后,制瓷技術的提高,大量使用匣缽裝燒,提高了窯爐的使用空間,使產量大量提高,匣缽迭燒的功能,使窯身提高,窯門也可以打開,窯工能夠在寬敞的窯洞內直腰操作,降低了窯工們的勞動強度,同時還有利于建立量產體制,使陶瓷技術得到更廣泛的普及。[5]這種突破明火裸燒的工藝革新,是裝燒工藝變革中的一大進步,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不僅提高產量,更重要的是使越窯青瓷的質量也得到極大的提升,尤其是釉色的改善,開創(chuàng)了制瓷工藝的新局面。
唐朝是我國封建社會中繁榮、昌盛的時期,其經濟、文化水平都遠超于前代。特別是在唐代一些城市還特別為“番商”專門設市,體現(xiàn)了唐代對外貿鼓勵及其包容性的城市文明。[6]當年的長安面積為87平方公里,屬當時世界最大的城市,城市內外居住有200萬人,與稍后的歐洲中世紀城市相比,是一個更自由和開發(fā)的城市,各種民族、文化、宗教和商品在此得到包容和禮遇。因此,都城的商業(yè)發(fā)達,必定會帶來手工業(yè)的發(fā)達。據(jù)文獻記載,唐代曾強調有很多“番匠”,從事各種器物的制造,并有官方設置的“將作監(jiān)”、“少府監(jiān)”等。同時私營的手工業(yè)作坊也蓬勃興起,如紙坊、染坊、酒坊等民營作坊。另外,還出現(xiàn)了一些行會組織,專門維持私營手工業(yè)的群體利益。因此,各種手工藝品如瓷器、漆器、刺繡、染織、冶鑄和金銀加工等,均在過去的基礎上有所提高,并有所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7]143特別是當時秘色瓷的成功燒制,使越窯青瓷成為當時南方青瓷中的杰出代表。由于工藝技術和藝術的高度發(fā)達,影響到周邊的窯場紛紛效仿,青瓷瑩潤的釉色,成為中國瓷器史上不可逾越的高峰。
“秘色瓷”一詞來源于唐代詩人陸龜蒙的《秘色越器》:“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好向中宵盛坑靡,共嵇中散斗遺杯。”[8]認為“秘”具有神秘的意思。而秘色瓷,是專門供奉宮廷的貢瓷。富有“千峰翠色”的美譽,它代表著越窯青瓷的精湛技藝。
特別是在中唐時期。茶具開始流行,其優(yōu)美的造型深受文人學士的稱贊,“茶圣”陸羽在其《茶經》中說:“碗:越州上,鼎州、婺州次,越州上,壽州、洪州次?;蛘咭孕咸幵街萆?殊為不然。若邢瓷類銀,越瓷類玉,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綠,邢不如越三也。”可見他是以盛茶為標準來評判當時的瓷器。然而從唐朝詩人的作品也可以看到當時人們對青瓷的贊賞,如孟郊在《憑周況先輩于朝賢乞茶》的詩句中就有“蒙茗玉花盡,越甌荷葉空”的形容。再如1992到1993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在洛陽唐東都履道坊白居易故居進行考古發(fā)掘,出土唐朝時期的瓷器就有八百多件,并且大多是茶具產品,由此可見,唐朝時期茶文化的盛行,也促進了茶具的發(fā)展,促進了瓷器的質量提高。推動了當時陶瓷業(yè)生產的發(fā)展。
在晚唐時期,越窯跨入了瓷器的繁榮時期。瓷業(yè)生產得到了空前的發(fā)展,這主要依靠江南吳越的社會安定,經濟發(fā)達和文化繁榮。所以青瓷作坊有百余處,先進的制瓷技術成為國內瓷業(yè)的宗師。從文獻得知,“貢窯”鼎盛時期,每次上貢制品數(shù)以萬計,甚至多達十四萬件,供奉的品種、數(shù)量之多和質量之高是有史以來極為罕見。
唐代越窯青瓷的發(fā)展,主要來自四個主要方面:一是唐代經濟繁榮,需要大量流通貨幣,而唐時主要貨幣為銅幣,銅礦被大量使用于貨幣,資源下降,為保護貨幣發(fā)行,政府禁止民間使用銅鑄造生活用品。所以,民間廣泛使用瓷器代替銅器;二是唐代中期以后,飲茶成為時尚,唐人講究茶具的質地,由于當時茶具皆為瓷器,因此也帶動了瓷器的生產發(fā)展;三是政治行為的促進,越窯青瓷受到統(tǒng)治者的青睞,促進了越窯生產的精益求精,同時也刺激了越窯生產規(guī)模的大幅擴增。
越窯青瓷在唐朝時期,還躋身于金銀器和絲綢市場,成為當時的珍品之一,不僅行銷國內,而且還遠銷中亞和海外,隨著瓷器貿易的供應不斷擴大,刺激了當時的瓷業(yè)發(fā)展。如在印度尼西亞,井里汶海域沉船中打撈上來的青瓷就多達三十余萬件,大多是唐朝時期的作品;而在臺灣澎湖一帶港口也出土了三千多件唐朝時期的越窯精品。由此可見,唐朝瓷器當時的輸出量之大。
越窯青瓷胎質細膩,釉質均勻,手感渾厚滋潤。唐朝時期雖以它“千峰脆色”的釉色為美,但器物的圖案也很有特色。裝飾圖案新穎多樣,造型制作精美,遠遠超越前代。
唐代瓷器作為日常生活器具與時代和社會的風尚密切相關,如唐代飲茶之風盛行,促進了茶具的發(fā)展。另外,唐代的陸上與海上的外貿的發(fā)展也促進了瓷器的發(fā)展。當時出口商品不僅僅只有茶葉、絲綢,瓷器也隨之銷往國外,有時為了適應外銷的需要,受西亞文化的影響,瓷器的造型和圖案也吸收多種外來圖案的影響。其裝飾也多了一分異域風格。比如,圖案上出現(xiàn)了兩種外來的形象:胡俑和獅子。
在唐朝以前,獅子雖然不斷傳入中國,但數(shù)量很少,而到了唐代以后,絲綢之路的往返,使得異域獅子工藝品增多,獅子完全屬于外來的動物,主要來自西域,它最早是作為“殊方異物”的西域貢品而被引入中國,歷史上獅子多經海路輸入漢地,《后漢書》就記載了漢章帝時期月氏國、安息國等獻獅子的史實。以獅子形象作為器物的形象,是漢朝以來的傳統(tǒng),東漢的一些大型陵墓往往都有石獅鎮(zhèn)守,并且在隨葬品中還發(fā)現(xiàn)有獅形的燭座。獅子造型傳入浙東,這與當時佛教傳播也有著很大的關聯(lián),在公元3世紀的古印度,獅子造型就與佛教藝術結合在一起,此后隨著佛教的廣泛傳播,獅子的佛教寓意更為明確,如在《大智度論》中比喻“佛為人中獅”,而唐代的獅子造型,動勢矯健,充滿活力,如在寧波和義路出土的唐代青瓷座獅,高有18厘米,頭部微微揚起,腹部內收,眼凸鼻張,威猛雄健,獅胸部掛有鈴鐺,虎視眈眈,神態(tài)靜而待發(fā),這件青瓷將浙東的獅子造型藝術刻畫的惟妙惟肖。
胡俑在浙江東北部出土最多,這些胡俑圖案多為越窯所產的青瓷,常出現(xiàn)在堆塑罐上。[9]但在唐代有 (盤內)塑胡人像標本:圈足,青釉細膩有開片,輪廓式塑像高2厘米;深眼高鼻,雙手合掌于胸前,應為膜拜的供器。
唐朝時期是當時世界上的強大帝國,高度發(fā)達的經濟文化和開放的政策強烈地吸引著世界各民族和國家。周邊各國的人們不遠萬里,千里迢迢地來到大唐,落籍長安,據(jù)《唐六典》記載,唐朝曾與三百多個國家和地區(qū)保持著友好交往。隨著絲綢之路的開通,唐朝成為外商云集的地方,也成為商品薈萃的中心。
而胡人大部分主要是來自西域,西域人能歌善舞,對唐代的音樂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在唐代的樂曲中,十部樂曲中有六部來自西域,這一現(xiàn)象說明,唐代在吸收外來文化方面有著重要建樹。這些胡人踏著美妙的舞步,從異域來到大唐疆域,帶來了各民族不同的文化,并把佛教文化也帶入大唐,極大地豐富了唐朝時期的文化內涵。所以,對佛教在江南的傳播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佛教從一開始,便把音樂當成“宣唱法理”的工具,并選擇了一種由唱導師“夾唱夾敘”的“說唱形式”。[10]宗教信徒為了達到他們向群眾宣傳教義的目的,常常利用民間音樂,放入宗教內容,作為吸引群眾的工具。[11]所以,在青瓷中我們看到只有手持樂器的胡人圖案,而沒有漢人。通過他們擺出吟唱姿態(tài),可以說明這一時期的音樂發(fā)展十分活躍。
唐代越窯青瓷在圖案發(fā)展上呈現(xiàn)多樣化,特別是植物圖案占據(jù)了主要地位,如卷草、蓮花、寶相花、牡丹、蘭花、石榴、纏枝水草、菊花、海棠等常見的植物圖案。在唐朝早期,青瓷極少裝飾圖案,僅以釉色取勝,特別是中唐后期開始出現(xiàn)大量的圖案,圖案的裝飾一般在碗和盤的內壁,以及壺的壺身和盒子的蓋面等處,圖案一般比較簡潔,這些圖案的制作刀法熟練,線條簡潔明快,往往簡單寥寥幾筆就形成一朵盛開的荷花,所刻圖案各盡其致,生機盎然,富有變化而不落俗套。
印花多用于碗底和盤底等圓形獨立圖形的表面,圖案以動物和植物為主,這些圖案大多是以獨立圖案裝飾使用,一般比較拘謹和呆板,沒有劃花那樣舒展有力。
唐朝時期圖案中使用最多的植物是荷花,別名蓮花,在唐朝時期,荷葉紋也分有二葉紋和四葉紋。這類荷花的圖案在上林湖、里杜湖、銀錠湖等窯址都均有出土,是當時比較流行的圖案。尤其是佛教的盛行,荷花、蓮瓣、蓮子、荷葉等圖案的大量出現(xiàn),使得荷花形式豐富多彩。如交枝纏繞的四荷葉圖案制作精細,一般是雙線刻畫荷瓣,中心有蓮子。雙線交插將器底分為四個區(qū),每一獨立的區(qū)間會向心繪制荷花圖案,還有的在瓷器的中心,以獨立圖案的形式演變出各種對稱和不對稱形式的荷葉圖案,如纏枝,交枝 (二、三、四枝等),花瓣式,平鋪浮雕式等不同形式的圖案。在這些圖案中,還有植物與動物組合在一起的圖案,如荷葉與鸚鵡組成的“蓮花雙鳳 (雙鸚鵡)”、戲珠等,這些圖案中的蓮子一般為九顆 (九子蓮)、七顆 (七星蓮),還有獨顆 (蓮子數(shù)目基本上是單數(shù))。這類圖案的使用,常帶有“子孫長久、連綿不絕”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寓意。另外,蓮花在青瓷中代表著高潔美好,而到了唐朝,隨著唐朝繁榮盛世,與外界交流的頻繁,佛教傳入中原,蓮花更進入了鼎盛時期。蓮花圖案的出現(xiàn)與當時的社會背景息息相關,唐朝統(tǒng)治階級特別推崇佛教,不僅使用金錢修建佛像,而且還規(guī)定佛寺和僧徒都享有政治和某些經濟特權。這為佛教文化的發(fā)展,以及工藝美術方面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因此,這也影響到制瓷業(yè)行業(yè),所以在青瓷上的蓮花圖案裝飾被廣泛盛行。特別是此時期生產的碗、盅、盤等器物大多都施有蓮花瓣,通過單瓣、雙瓣、四瓣等不同圖案,反映出“清凈高潔”的宗教意義。更增添了佛教文化的神秘色彩。
晚唐時期,隨著植物圖案的成熟和完善,卷草紋和團花紋圖案成為青瓷的重要圖形。卷草圖案多使用刻花技法,弧度較深,突出了它自由的特性。卷草飽滿的葉面往往以穩(wěn)定的圖案構成形式環(huán)繞著器物,形成了環(huán)形狀裝飾帶。唐代圖案的結構,有部分是以分層裝飾,主要裝飾在器物的上部,如頸部、口沿和肩部等部位,這與唐代盛行的團花圖案正好前后呼應。團花寶相花圖案,也屬于佛教中的圖案,隨著佛教圖案在唐代的流傳,寶相花以其自由的圖案形式、飽滿的造型,體現(xiàn)出富貴和華麗的審美文化。
植物圖案中經常出現(xiàn)的還有菊花紋和梅花紋。菊花紋圖案一般都刻畫的比較精細,如瓜楞罐開光式纏枝菊花、內壁飛鶴折枝花、內底水波紋碗等。梅花多與喜鵲相配成纏枝飛鳥紋,有三纏枝、四纏枝等圖案,寓意“喜上眉 (梅)梢,這種傳統(tǒng)吉祥圖案在瓷器中出現(xiàn)比較多。
在唐代時期的越窯青瓷中,動物圖案的使用,也占有很大的部分,如龍紋、鳳凰紋、鸚鵡紋、摩羯紋、雙鶴紋、孔雀紋、翠鳥紋、飛雁紋、雙碟紋、龜紋等動物圖案。這些圖案,各盡其致,生機盎然,富于變化而不落俗套。
摩羯本來自印度神話中的河水之神 (常作摩羯魚),是生命之本。隨佛教傳人中土,唐時期青瓷中的摩羯龍,是頭上長角、鼻子上卷、獠牙長而彎、魚鱗、水波紋身體特征的龍形摩羯,有些還出現(xiàn)鷹嘴、蝙蝠翅膀式鰭,頭部與龍頭類似,張嘴戲珠等造型。由于中國古代民間不能使用正龍形象,故民間在瓷器上常用摩羯龍代替,因摩羯形象融入龍首的特征,所以被作為吉祥圖案使用。而在越窯摩羯紋虎座脈枕上的圖案與在金銀器上的鎏金銀盤上圖案完全相同。最早見于唐大歷十四年 (779)的刻花扁壺。
“鳳紋”亦稱“鳥紋”,鳳是象征吉祥的神,古老的漢族傳統(tǒng)裝飾圖案之一。與龍紋類似,唐朝時期鳳紋的造型更加“鳥體”化,常為成雙成對的“鸞鳳”,和鳴祝頌、象征著美滿幸福。具有喜慶吉祥的文化寓意。所以在越窯青瓷中,除了單獨使用,還與龍紋一起使用,代表了愛情的“龍鳳呈祥”,富有濃厚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思想。
“鶴紋”也稱“云鶴紋”,古人以鶴為仙禽,喻意長壽。在青瓷中使用云鶴紋時,最常見的就是與“壽”字組合使用,寧波和義路唐代遺址中,曾經出土過一件碗內底模印“壽”字和云鶴紋,并劃“大中二年”紀年銘文,是一件非常珍貴的紀年器。
“魚紋”,寓意豐富,造型自然、生動活潑,“魚”與“余”同音, 年年有“余”、 歲歲有“余”表達著人們希望生活越來越美好的愿望,“蓮葉何田,魚戲蓮葉間”、“荷葉池中魚比目,藍橋石畔鳳雙飛”這些都寄托著人們對美好、忠貞情感的追求。在瓷器上多為雙魚使用,有的還魚腹相連,這種雙魚造型,在上林湖窯中出土較多。
造型與圖案密不可分,唐代越窯的造型輪廓線條明快,屬秀雅端巧型,深得人們的喜愛。青瓷在造型上既講究實用,又注重美觀,把各種生活用品加以審美化,制作成花、葉、瓜果等各種造型。
唐朝時期的生活用品有碗、盤、壺、罌、瓶、罐、耳環(huán)、 盞托、 粉盆、 水盂、 唾壺、 油盒、 瓷塑、枕、油燈等10多余種,這些青瓷中的一部分不僅繼承了前代的造型形式,而且在此基礎上還有了新的創(chuàng)新。如盤口壺變成了喇叭口、長頸的瓷罌,碗由深腹變?yōu)闇\腹,形成玉璧底和矮圈足兩種。
唐朝時期的青瓷在造型上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風貌。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流行的雞首壺,在唐朝時期已經沒有了。而最流行的則是執(zhí)壺,多棱形式或圓柱形的執(zhí)壺。壺柄由原來的龍柄變?yōu)榍?在流與柄之間的立系耳形式也少見。盤口壺的壺口也由盤口變成為喇叭口,壺腹一般是橢圓形造型,有的則是瓜形,在唐代文獻上。被稱為“柱子”,是一種酒器或茶具。唐朝時期的酒杯有高足杯、圓足的直筒杯、帶柄小杯、曲腹圈足小杯等不同造型。其中有部分高足杯是直接仿制金銀器的樣式燒制而成。
隋代時期最流行的四系罐,唐初還保留了罐的基本形制,到中、晚唐以后就不再出現(xiàn)。一種廣口外卷、無頸、豐肩、無系耳平底的罐,卻大量興起,這種罐的造型一般腹部豐滿、有蓋,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
唐代碗的造型更加豐富,除了玉璧底碗、斂口淺腹平底碗外,還有荷葉碗、荷花碗、菱形花口碗、葵瓣口碗、海棠式碗等不同種類,唐初的碗深腹、直口、平底、較多保留隋朝時期碗的造型。但在唐代中期開始出現(xiàn)一種身淺、敞口外撇、玉璧形底足造型的碗。特別是在晚唐以后,這種造型大量出現(xiàn),而碗的胎壁,從厚重逐漸轉向輕薄,并從寬圈足發(fā)展,這種形式的碗,被稱為“茶甌”。例如荷花碗,也叫“花口”,端巧而又美觀,口沿做成四缺、五缺不等,特點為腹部與缺相對的位置壓有突筋。這在早期學者稱為“葵口”??傊氲脑煨蛷牡鬃愕娇谘氐淖兓?使造型變得輕巧美觀,猶如一朵盛開的花朵。
與碗相配套還使用了碗托,也稱“茶托”或“茶船”。是與盞配套使用的器具。在唐代時期是卷荷葉狀,發(fā)展到五代開運三年 (946)時荷葉狀則不在卷葉,托臺也由盤形變?yōu)橥霠?而圈足由矮變?yōu)楦咄馄病?/p>
盤類有翻口、斜壁、平底盤,敞口、壁底盤,方盤和葵瓣口盤以及各種各樣的杯、蓋盒、盞托等。碗和盤的口沿造型,被制作成葵花瓣形、蓮花瓣形等不同樣式。而盞托則做成荷葉形。
茶托的托口,一般比較矮,而在浙江寧波出土的唐代青瓷茶碗,有的是碗和托連燒,有的茶托口沿作卷曲狀荷葉。茶碗則作花瓣形,再加上翠青的釉色而顯得雅致,整體和諧。
另外,還有唐代女子使用的小盒,蓋盒小巧,蓋與盒子母口相合,蓋面上還刻畫有花紋圖案等。器物吸取了金銀器的造型裝飾特點,細巧玲瓏,新穎美觀。
唐代的歷史文化積淀了豐富的藝術文化,唐代的統(tǒng)治階級為了彰顯身份與地位,具有偏愛金銀器物的審美習性,唐朝藝人對青瓷借用金銀裝飾工藝也進行了創(chuàng)新。特別是晚唐以后,許多器物明顯的效仿金銀器具。特別是宮廷用瓷,還鑲嵌有金邊和銀邊,成為“金扣”和“銀扣”,使器物更加莊重華美。如法門寺出土的“銀棱金銀團花秘色瓷碗”,瓷器上就裝飾有“金銀平脫鸞鳥”團花紋樣,把金銀金屬的剛毅之美與瓷器含蓄質樸之美,提升了一個新的高度,這在瓷器發(fā)展史上,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
金銀裝飾工藝技法中的貼金、鑲金、描金等,與唐代青瓷工藝技法一脈相承。厚重的瓷器具有的歷史積淀,更加彰顯了其大氣磅礴的特質。唐代金銀器的發(fā)展時期是在7世紀至8世紀中期,受中亞地區(qū)的影響。當時的金銀器是以棱形器身、魚地紋、胡人、狩獵、聯(lián)珠邊飾和獸紋等圖案為主,造型以高足和帶柄為特色。鸚鵡是西亞一帶阿拉伯人最寵愛的動物,常以此圖案裝飾器皿。這些繁華的圖案直接被青瓷藝人借鑒,把金銀器里的鏨、鑿工藝直接轉變成刻、劃、鏤空等工藝,使青瓷華麗轉身成為優(yōu)雅的器物。如:盒、杯、盂、罐等,特別是金銀器里的鸚鵡紋鎏金圓盆,高足盤和蓮花紋罐可以說與青瓷圖案完全相同。所以,在唐朝時期越窯青瓷上刻畫鸚鵡圖案的碗、壺、盒,曾大量銷往西亞或中東一帶。[7]205
唐朝時期的商人,不僅通過絲綢之路與外界開展貿易,還開辟了海上的陶瓷之路。當時中國的青瓷生產不僅面對國內的市場,產品也大量輸出國外。對外輸出主要有兩個渠道,一條是陸路,一條是海路,唐代是一個高度開放的時代,而青瓷又是中國當時對外貿易的商品,隨著瓷器的出口,中國文化中影響著世界。特別是唐朝時期的文人氣質,把中國文化走向雅致陰柔??梢哉f,唐朝時期的青瓷,雖然沒有宋代時期的那么繁榮,但卻是中國瓷器發(fā)展的一個重要的轉折,它是以一種新的風格展現(xiàn)出唐人的創(chuàng)造性和勇于鼎新革故的時代精神。
[1]阮元.積古齋鐘鼎彝器款識 [G].1804:3.
[2]浙江博物館,上虞縣文化館.聯(lián)合調查資料 [G]. 1977:9.
[3]黨華.浙江蕭山縣上董越窯窯址發(fā)現(xiàn)記 [J].文物參考資料,1955(3).
[4]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員會.浙江鄞縣古瓷窯址調查記要 [J].考古,1964(1).
[5]熊海堂.東亞窯業(yè)技術發(fā)展與交流史研究 [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5:27.
[6]薛風旋.中國城市及其文明的演變 [M].香港:三聯(lián)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09:159.
[7]葉喆民.中國陶瓷史 [M].北京:三聯(lián)書店,2006:143.
[8]童兆良.上林窯工:文博——越窯·法門寺秘色瓷國際學術討論會 [C].1995(6).
[9]佛教海陸傳人中國論 [M].南京:東南文化,1992:21.
[10]田青.中國宗教音樂 [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1997:3.
[11]楊蔭瀏.中國古代音樂史稿 [M].上海:人民音樂出版社,1981:157.
(責任編輯:李 寧)
Research on the Pattern and Modeling of Yue Kiln Celadon in the Tang Dynasty
LIU Shujuan
As the birthplace of celadon,Zhejiang has been flourishing for 1,800 years.Its main kiln is in the Yuyao and Shangyu under the jurisdiction of the state of Yue.Yue kiln celadon in the Tang dynasty is fine and evenly enameled with a feeling of moisturizing,enjoying the reputation of“southern celadon and northern porcelain”.Although the celadon is famous for the glaze,the decoration of the utensils is also unique.The decorative patterns are novel and diverse,and the modeling is fine,far beyond the previous generation.The celadon has been among the mainstream of China’s porcelain industry.It embodies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m of Chinese culture in the elegance.
pattern of Yue kiln celadon;modeling;research
J527
:A
2017一01一21
劉淑娟 (1970—),女,安徽阜陽人,寧波大學科學技術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藝術學教學與研究。(寧波315211)
*本文系2017年度浙江省社會科學規(guī)劃課題《越窯青瓷唐朝時期的造型和圖案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 17NDJC128Y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