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克勝
(舒城縣千人橋中學,安徽舒城 231320)
淺析利用微課實現對高中信息技術學困生精準幫扶
☆ 王克勝
(舒城縣千人橋中學,安徽舒城 231320)
受信息技術學科特性的影響,高中學生信息技術基礎知識和操作技能等存在較大的差異。如何做好高中信息技術學困生教學,使他們快速跟上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進度和節(jié)奏,一直是困擾高中信息技術教師的難題。隨著微課在課堂教學中的深入應用,利用微課對高中信息技術學困生實現精準幫扶,為高中信息技術學困生轉化找到了一條有效途徑。
微課;高中信息技術;學困生;幫扶
《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關照全體學生,建設有特色的信息技術課程。充分考慮高中學生起點水平及個性方面的差異,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主選擇和自我設計;提倡通過課程內容的合理延伸或拓展,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實現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這就要求我們正視學生間信息技術基礎知識及操作技能的差異性,既要實現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更要關注全體學生的綜合發(fā)展。因此,如何縮小信息技術課學困生差距,使之快速跟上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進度和學習節(jié)奏,將是每一位信息技術教育工作者亟待解決的問題。為此,筆者結合自己二十多年一線高中信息技術的教學經驗與感悟,嘗試把微課應用到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以期為學困生的知識彌補和能力提升提供幫助。
1.外界因素
高中學生來自不同初中、不同家庭,這也是信息技術學困生形成的一個重要因素。如筆者所在學校,是一所農村省級示范高中,學生來自全縣各地,有來自城區(qū)學校的學生,也有來自農村甚至偏遠山區(qū)學校的學生。來自城區(qū)學校的學生,他們在義務教育階段普遍接受過正規(guī)的信息技術課程學習,且這部分學生大多家庭有電腦,平時接觸電腦機會多。而另一部分來自農村學校的學生,由于受到硬件條件、師資力量等因素的影響,他們在初中、小學階段沒有學習過信息技術這門課程,即使少數學校開設了這門課,也多是走走過場,缺乏系統(tǒng)性、規(guī)范性和連貫性的學習,再加上這部分學生中很多父母外出務工,家庭很少配備電腦,所以平時很難接觸到電腦,對電腦應用的理解多停留在上網玩游戲層面。在這些學生中不會開關機,不會鍵盤操作,不會新建文件夾的“零”起點學生大有人在。因此,來自農村學校的學生信息素養(yǎng)普遍要低于城區(qū)學校的學生,動手操作能力也差,這部分學生也最容易成為信息技術學困生。
2.內在因素
高中信息技術學困生不僅僅因為來自不同地區(qū)和不同家庭,還受到興趣愛好、個性品質和性別差異等因素的影響,如性格開朗活潑的學生他們普遍對新生事物表現出極大的興趣,敢于嘗試,善于動手,對電腦操作、互聯網和新技術手段表現出極大的興趣愛好;而性格內向的學生往往難以接受新生事物,對電腦操作心存畏懼,不敢動手。因此,這部分學生也較容易成為學困生。還有一部分學生在思想認識上存在誤區(qū),把信息技術課等同于“游戲課”、“上網課”,對信息技術理論知識毫無興趣,從心理上排斥對信息技術課的學習。這部分學生有可能是玩游戲高手,但他們對信息技術的掌握也只僅限于會玩“游戲”,對信息技術基礎知識和基本軟件操作知之甚少,所以這部分學生也是不折不扣的學困生。
因此,高中信息技術學困生的形成有多方面原因,既有外因,也有內因,且由內因造成的學困生更難以轉化。
1.利用微課實現有效補差補缺
高中信息技術學困生,他們大多數屬于“零”起點學生,而高中信息技術教材屬于“非零”起點。因此,要想讓學困生快速跟上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進度和節(jié)奏,就需要進行基礎知識和操作技能的必要補充,彌補他們以前所學知識的不足,進行快速充電。
微課具有時長短、知識點單一、可反復觀看、形象生動等特點,方便教師開展教學,也易于學生自學,從而可以實現對知識的有效補充。因此,把微課應用到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能夠快速提高學困生的學習能力,實現對基礎知識的補差補缺。
例如:筆者在每學年高一新生入學初,都利用微課對學生進行必要的信息技術基礎知識補充。如正確開關機、鼠標操作、指法、新建文件夾、電腦基本組成、簡易故障排除等。這些看似簡單的知識,卻對學困生掌握如何規(guī)范操作計算機很有必要。通過有效的補充,讓信息技術學困生掌握必備知識,這樣才能快速跟上高中的教學進度。
當然,利用微課實現對學困生知識有效補差補缺,不是說微課只針對信息技術學困生教學,而是面向全體學生。因此,教師在課前制作或準備微課時,要充分摸清學困生缺什么?哪些知識是我們學困生最需要的,哪些知識是學困生欠缺的。這樣,我們提供的微課資源才更實用。
2.利用微課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信息技術教學的落腳點是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鼓勵學生積極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信息技術學困生,普遍對信息技術課程學習有畏懼心理,甚至缺乏興趣。因此,如何提高學困生學習信息技術課程的興趣,讓學生主動探究,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動手能力,才是信息技術學困生轉變工作的關鍵所在。
微課作為一種自主學習資源,對幫助學生自我知識建構,實現學生自主探究知識很有幫助,也能讓教師少講精講,減少重復勞動,提高課堂效率。高中信息技術學科課時少,教師不可能花太多的時間用來單獨為“學困生”開小灶。而把微課應用于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能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不僅節(jié)約時間,更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我知識的建構。例如筆者在講授粵教版《信息技術基礎》(必修)第四章第一節(jié)《編制計算機程序解決問題》一課時,就發(fā)現很多學生對本節(jié)內容心存畏懼和排斥。為此,筆者在教學時,不是直接去介紹一段程序,而是把入門級編程軟件scratch制成微視頻,讓學生觀看,學生聽說是零基礎入門級編程軟件,畏懼心理也就減輕了。將微課應用于信息技術教學中不僅實現了對程序設計知識的必要補充,更消除了學生學習程序設計的戒備心理,提高了學習興趣,也讓學困生轉化找到了很好的出路。
3.利用微課幫助學生鞏固練習,自主反饋
學困生既要學習新知識,又要花一定的時間來對所缺乏的知識進行必要的補充。而信息技術學科又屬于非高考學科,學生不可能利用課余時間去學習這門學科,完成該科的作業(yè)。因此,學困生的補差補缺和新課學習都要在課堂內完成。這樣,學困生在完成雙重任務時,一定會感覺很吃力。而微課應用于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以其學習內容短小精悍、學習方式自由靈活、重點突出等優(yōu)勢,很好地解決了學困生在傳統(tǒng)課堂中跟不上教師上課節(jié)奏的難題。當學困生在難以完成學習任務時,可以通過回放微視頻內容的方式,邊看邊完成任務,這讓學困生獨立完成任務成為了可能,也提高了學困生學習信息技術課程的自信心。
1.有效補充,快速提升
利用微課對學困生開展幫扶時,首先要把學困生需要補充的知識,按照知識點,制成微課資源庫,供學困生自主選擇觀看學習。這樣,既能對學困生進行知識的有效補充,又能對以前學過的知識進行一次系統(tǒng)梳理。特別是針對“零”起點的學困生,通過微課學習讓他們盡快掌握基礎知識,跟上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步伐。
2.掌握節(jié)奏,重塑自信
信息技術學困生,由于基礎知識薄弱,加上動手能力差,導致很多學生缺乏自信,在學習信息技術過程中心存畏懼,不敢動手操作。而將微課應用于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通過把上課的知識點制成一個個微視頻,讓學生自主觀看、學習。如遇到難以理解的地方,還可以通過暫停、回放等方式,讓學生反復觀看,直到弄懂為止。這種學生自行掌握學習節(jié)奏的方式,對重塑學困生學習自信心很有幫助,同時也避免了傳統(tǒng)課堂中,學生在合作完成任務時,大多數任務都由基礎較好的學生包辦、代辦,而學困生仍然不懂不會,難以提升,最后甚至會出現差距越來越大的現象。
3.尊重差異,分層教學
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針對學生間信息技術基礎知識和操作能力差參不齊的現狀,普遍的做法是開展分層教學。但傳統(tǒng)的分層教學是教師根據學生實際基礎,把學生分成不同等級,然后提供不同層次的任務讓學生去完成。這種分層教學的弊端是容易讓層次等級較低的同學感到自卑,甚至對其自尊心形成傷害。而把微課應用到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教師根據學生的不同基礎,提供不同層次(難度)的視頻,讓學生自主選擇觀看。這樣,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他們學有余力,自然就會選擇較高層次的微視頻去觀看學習。而對于學困生來說,雖然老師沒有明確某某同學是學困生,某某同學應該完成什么層次的任務,但由于他們基礎相對薄弱,自然就會選擇層次低的任務去完成,有時遇到難以完成的任務時,還可以采取多次反復觀看微視頻或回放的方式來開展自學。這既能保護學困生的自尊心,又能使分層教學落到實處。
4.縮小差距,共同提高
微課應用到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既能對基礎知識進行有效補充,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又能實現因材施教,讓每一位學生在課堂中都能有事可做,避免了以往學困生躺倒不學或差距越來越大的尷尬,最終實現縮小差距,共同提高的目標。
通過微課能有效實現對學困生的精準幫扶,既能快速幫助學困生實現知識的補差補缺,又能為學困生適應高中階段學習,培養(yǎng)信息意識和信息處理能力,激發(fā)學習信息技術興趣,提升自主學習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當然,學困生轉化工作是一項復雜工程,還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與制約。但只要每一位信息技術教育工作者,以關注全體學生成長為目標,以提升學生信息素養(yǎng)為己任,刻苦鉆研新課標,并結合本地學生實際,積極開發(fā)微課資源,就一定能讓微課在學困生轉化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1]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S],2009.
[2]郝超君.積極教育觀視角下高中信息技術課堂學困生轉化策略[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13):89-90.
[3]林少彬.高中信息技術學困生轉化教學策略分析[J].教育科學(引文版),2016,(05):168-168.
[4]朱正紅.信息技術教學中“學困生”轉化教育的幾點嘗試[J].中小學電教(下),2014,(02):133-134.
[5]李海萍.高中信息技術“學困生”成因及轉化策略[J].中國電子商務,2013,(06):178-178.
[編輯:閆長松]
G434
A
1671-7503(2017)11-005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