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亮亮
(中山職業(yè)技術學院,廣東 中山 528400)
解讀中國臺灣“中國風”流行音樂欣賞者
薛亮亮
(中山職業(yè)技術學院,廣東 中山 528400)
中國臺灣“中國風”流行歌曲在21世紀初期廣為流行,其欣賞者可以分為“主動型欣賞者”和“被動型欣賞者”,青少年作為主動型欣賞者的主要組成部分,由于其自身的特點,對中國臺灣“中國風”流行歌曲的流行起到了支柱的作用。另外,被動型欣賞者也是不容忽視的力量。
中國風;欣賞者;青少年
中國臺灣“中國風”音樂自流行以來,擁有大量的欣賞者,有些是主動的,有些是被動的。但是,無論這些欣賞者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都對中國臺灣“中國風”流行歌曲的流行起到了傳播的作用,特別是青少年作為主動型的欣賞者成為了促使中國臺灣“中國風”流行的堅實基石。
21世紀初期,中國臺灣“中國風”流行歌曲的欣賞者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出自真心喜愛它們、主動欣賞和傳播的欣賞者,這些人是21世紀“中國風”流行歌曲的主動擁護者,在聽眾中占有絕大多數(shù),在這里稱之為“主動型欣賞者”。他們存在于不同的年齡階段,具有不同的生活和工作環(huán)境,具有很大的分散性,不易集中研究。而他們之所以喜歡中國臺灣“中國風”流行歌曲的根部原因,是他們都是中國人,具有中國人共同的審美觀點。
中國臺灣“中國風”流行歌曲的接受者中還有一些是比較被動接受的角色,他們一般是主動人群的周邊人物,因受到主動人群的影響而被動欣賞和傳播。被動接受和傳播的人對中國臺灣“中國風”流行歌曲大多抱著實用的觀點。無論帶有什么樣的想法,在無形中對中國臺灣“中國風”的流行出了一把力氣。
在主動型欣賞者中有一個占有相當多的數(shù)量,并且具有共同性格特點的人群:青少年。由于青少年人群數(shù)量大,具有鮮明的年齡特點,所以他們構成了這一類中的“支柱”人群。
(一)青少年人數(shù)眾多,對傳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青少年這個人群的數(shù)量很多,對中國臺灣“中國風”的流行具有了一定的意義。如果說中國臺灣“中國風”流行歌曲的欣賞者構成了其流行的堅實基石,那么,巨大的青少年人群就是這個堅實基石的支柱,對中國臺灣“中國風”的流行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可是這個“支柱”人群到底有多少,說他們“巨大”是不是言過其實?青少年心理學通常將青少年期進一步劃分成三個亞階段:①青少年早期(11-14歲),大致相當于初中教育階段;②青少年中期(15-18歲),大致相當于高中教育階段;③青少年晚期(18-21),大致相當于大學教育階段。[1]按照這個劃分,青少年人群指的是11歲到21歲的人群,是一個規(guī)模龐大的人群,就中國這個十幾億人口的大國來說(據(jù)調(diào)查:中國2006年底的總?cè)丝诠烙嬙?3.1億多[2]),粗算青少年人口也應該在上億人以上。這么龐大的人群中,對于音樂的口味也不太一樣,但是喜歡流行音樂的居多。據(jù)調(diào)查顯示,83.5%的青少年喜歡流行音樂,而喜歡嚴肅音樂的僅有20.8%,其中8.7%的人既喜歡流行音樂又喜歡嚴肅音樂。[3]那么,將喜歡流行音樂的人數(shù)比例和即喜歡流行音樂又喜歡嚴肅音樂的人數(shù)比例相加的話,喜歡流行音樂的比例將上升到92.2%,是一個相當多人口的規(guī)模。21世紀的中國臺灣“中國風”流行歌曲讓這么多人一起傳播,其影響力可想而知。
(二)中國臺灣“中國風”流行音樂的特點滿足了青少年的需求
青少年們除了中國人共同的審美觀念之外,還具有與自身年齡相關的共同特點,這些共同特點引起他們對中國臺灣“中國風”流行歌曲的喜愛。首先,青少年時期,個人在心智上表現(xiàn)出獨立性。個人性格、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念等都處于正在生成的時期,性情不穩(wěn)定。這個時期的孩子腦部機能已經(jīng)逐步完善,邏輯思維的腦細胞已經(jīng)生成。而由于腦部機能的完善,對于道德觀念、做人道理等一系列觀念已經(jīng)不再處于被動接受的時期,而是處于將原有的教育觀念(既從家長和老師那里得來的觀念)嘗試性地運用在生活學習中,通過實踐來檢驗真?zhèn)味斜鎰e地吸收,從而形成自己獨有的價值觀、人生觀、道德觀等觀念。在心智上體現(xiàn)出要求獨立思考和擁有獨立空間的強烈需要,有著要求擺脫家長和老師的束縛,自己去探求生活真諦的強烈需求。其次,青少年時期常伴有叛逆的個性。青少年在生活和學習中一旦遇到挫折,就會處于迷茫的狀態(tài)??墒菂s體現(xiàn)出不會第一時間向家長求助,而是會向和自己一樣處于情緒變動、心智沒有完全成熟的小伙伴來尋求幫助和開導。所以青少年的情緒變動大、情感豐富,并且伴有叛逆的性格。另外,青少年時期表現(xiàn)出宣泄情緒途徑的有限性。這個階段會受到學習和潛意識自我觀念形成的雙重壓力,需要宣泄情感,但是由于青少年沒有獨立的經(jīng)濟能力,在生活上依附于家長,所以宣泄的途徑比較單一,多以體育運動為主。再者,青少年具有精力旺盛、活潑好動,并對新奇的實物充滿好奇心的特點。青少年的這些特點都為其成為流行音樂的忠實聽眾埋下了伏筆。流行音樂的出現(xiàn)為青少年提供了一個平衡的平臺。針對青少年的特征,滿足了青少年的某些特殊要求,深受青少年的喜愛。
中國臺灣“中國風”歌曲作為典型的流行音樂,它具有流行音樂的顯著特點,受到青少年的愛好也不足為奇。同時,它自身獨特的特點更是滿足了青少年情感和心靈上的需要。首先,中國臺灣“中國風”音樂擺脫了以往中國風格音樂的成人化特點,將動感和奇幻加在音樂中,涉及武術、藥材等多方面內(nèi)容,滿足了青少年好奇、愛幻想、思維快的特點。其次,現(xiàn)在的中國臺灣“中國風”歌曲常常使用西方的快感音樂和R&B唱法,節(jié)奏明快,適合青少年活潑好動的性情。通過快節(jié)奏的音樂,青少年能夠適當?shù)匦棺约呵榫w。再者,其歌曲音樂新異,沒有采用原來中國風格的歌曲,多借用民歌小曲的方式,這正好迎合了青少年對于原有事物和觀念的排斥和叛逆心理。另外,中國臺灣“中國風”歌曲情感豐富,富有意味,滿足了青少年情感多元化的需要。其歌曲內(nèi)容反映的事物理想化、夸大個人的作用,例如:歌曲常以“我”為中心,并且會出現(xiàn)像“我化身為龍,開天辟地”這樣極其富有鼓動性的歌詞,使處于青春期的人極易被感染,情愿在后跟隨。還有,偶像的力量遠遠超過家長的力量。面對中國臺灣“中國風”流行歌曲,青少年要求具有獨立空間、向同伴傾訴和學習的這種特點在無意中得到滿足。加之象中國臺灣的歌手周杰倫、王力宏等人,他們本身比較年輕,具有青春的特征,而且多出現(xiàn)在百事可樂、籃球、動感地帶等這些具有明顯青春特征的廣告和事物中,青少年在內(nèi)心里對于他們有一種認同感,不知不覺地認為與自己是同時代的年齡相近的人,特別容易接受,這與對家長這樣的成人的排斥是正好相對的,容易把他們作為同輩中的偶像來模仿和學習。這樣,此類歌曲便成為擺脫成人空間的一個相對獨立的空間,可以進行自身的邏輯思維。
中國臺灣“中國風”流行音樂的某些特質(zhì)與青少年的心理需要一拍即合,所以在青少年中迅速流行,并且穩(wěn)穩(wěn)地站住了腳跟。但是,中國臺灣“中國風”的歌曲并不僅僅是擁有青少年這個群體的聽眾,由于它自身特點,擁有比一般的流行音樂更為廣闊的接受群體,這些聽眾也是使它不斷流行、得以發(fā)展的一個原因。
中國臺灣“中國風”流行歌曲內(nèi)容涉及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內(nèi)容,曲調(diào)帶有明顯中國味道的這種中國化的特點刺激了被動者沉睡的民族情緒,在某種程度上激起了中國人民普遍的民族認同感。這些人有的不是流行音樂的愛好者,但是普遍的民族認同感間接地擴大了接受群體的人數(shù),中國臺灣“中國風”流行歌曲爭取到了在流行音樂和古典音樂中間的邊緣化人群。
無論流行音樂多么不受家長和其他一些人的喜愛,但是這些人群對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不排斥的。而中國臺灣“中國風”歌曲恰恰具有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身影,很容易激起人們的民族自豪感。雖然很多人質(zhì)疑并討論中國臺灣“中國風”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深度、成功度,我們在這個問題上不解讀這種質(zhì)疑和討論以及質(zhì)疑和討論的結果,但是從這一點上可以看出,中國臺灣“中國風”流行歌曲的確引起了許多人的關注。在相當一部分人的心里采取了一種實用性的心理,特別是為人父母的人,他們認為:在流行音樂中有一點文化信息總比沒有的強,反正孩子都是要聽流行音樂的,雖然并不是出自內(nèi)心真正的喜愛,但是也并不完全排斥。
中國臺灣“中國風”流行歌曲所擁有的大量的欣賞者是它流行的堅實基石。這些欣賞著有主動型的欣賞者,也有被動型的欣賞者,其中青少年起到了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中國臺灣“中國風”歌曲在青少年和被激起民族自豪感的人群中流傳,在本身歌曲不斷的更新過程中,它也不斷地被這些接受人群的周邊人群所慢慢接受。這個圈越來越大,不斷循環(huán),造成了現(xiàn)在中國臺灣“中國風”流行音樂的風氣,致使它的流行成了一定的氣候。
[1]張文新.青少年發(fā)展心理學[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5.
[2]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6735479.html.
[3]李慶玲,王蕾,趙耀.流行音樂對青少年的影響及應注意的問題[J].渝西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4(3):102-104.
J605
A
薛亮亮(1979-),女,河南開封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音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