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重慶市農(nóng)業(yè)技術推廣總站, 重慶 401120; 2.重慶市綠海蔬菜研究所, 重慶 401329)
鮮食型雜交玉米海香糯18的選育及高產(chǎn)栽培技術
李杰1,宋開海2,方立魁1
(1.重慶市農(nóng)業(yè)技術推廣總站, 重慶 401120; 2.重慶市綠海蔬菜研究所, 重慶 401329)
海香糯18是重慶市綠海蔬菜研究所用自育自交系HB-1與H 18-1雜交組配而成的中熟雜交糯玉米新組合。本文介紹了海香糯18的親本來源、選育過程、品種特征和配套高產(chǎn)栽培技術。
雜交糯玉米; 海香糯18; 栽培技術
糯玉米,亦稱蠟質型玉米或粘玉米,是美洲玉米引入我國后產(chǎn)生的一種變異類型,于1760年前起源于我國云南、廣西[1],而鮮食玉米包括甜玉米和鮮食型糯玉米。鮮食型糯玉米是指符合鮮食要求的糯玉米品種[2]。糯玉米淀粉比普通玉米易于消化, 消化率為85%,比普通玉米高16個百分點,其中鮮食型糯玉米所具有的獨特風味,更為人們所青睞。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營養(yǎng)型、保健型、風味型食品的要求越來越高,糯玉米的市場正在不斷擴大,糯玉米發(fā)展前景十分廣闊[2]。選育優(yōu)良品種是滿足市場需求、調整玉米種植結構的基礎。重慶市綠海蔬菜研究所用自育自交系HB-1與H 18-1雜交組配而成的鮮食型雜交玉米海香糯18,具有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果穗結實性好、鮮食品質優(yōu)等優(yōu)點。2017年5月通過重慶市農(nóng)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渝審玉20170013)。
1.1 親本來源
母本自交系HB-1是重慶市綠海蔬菜研究所2004年以重慶噸糧農(nóng)業(yè)發(fā)展公司的瑞糯2008(WX 01-1×WXH 00-13)混合授粉群體為基礎材料,從中選擇優(yōu)良第1號單株套袋授粉,經(jīng)過連續(xù)7代單株自交分離選擇,于2010年穩(wěn)定成系,定名為HB-1。
父本自交系H 18-1是重慶市綠海蔬菜研究所2005年以黔江綠源農(nóng)科所選育的糯玉米雜交種愛糯1號,經(jīng)過連續(xù)6代自交,2011年穩(wěn)定成系,定名為H 18-1。
1.2 選育經(jīng)過
2011年組配雜交組合HB-1×H 18-1,并在海南進行觀察鑒定。
2012年該組合參加本單位糯玉米新組合觀察試驗。
2013—2014年該組合參加本單位糯玉米新品種多點(重慶10個試點)比較試驗。
2015年參加重慶市糯玉米區(qū)試。
2017年5月通過重慶市農(nóng)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渝審玉20170013)。
2.1 產(chǎn)量表現(xiàn)
海香糯18兩年區(qū)試,平均單產(chǎn)鮮穗832.0 kg/667 m2,比對照渝糯7號增產(chǎn)5.1%,單產(chǎn)變幅714.0~1 134.2 kg/667 m2。12個試驗點11增1減。
2.2 品質性狀
海香糯18果穗大小均勻,商品性好。蒸煮后糯性強,口感好,食用品質優(yōu)良。籽粒粗蛋白含量10.20%,粗脂肪含量5.40%,粗淀粉含量69.87%,支鏈淀粉占粗淀粉含量98.83%,達到部頒糯玉米(NY/T 524-2002)標準。品嘗鑒定85.2分,達到部頒鮮食糯玉米二級標準。
2.3 生物學特性
海香糯18屬中熟雜交糯玉米,出苗至鮮穗采收78~102 d,平均95 d,比渝糯7號晚1 d。第1葉鞘紫色,株型半緊湊,株高227 cm,穗位高88 cm。葉色綠色,成株葉片數(shù)19片。花藥黃色,穎殼綠色,花絲淺紅色。穗長19.5 cm,穗行數(shù)12~16行,行粒數(shù)38.7粒。果穗錐型,穗軸白色,籽粒白色、糯質硬粒型,鮮籽粒百粒重37.7 g。
3.1 種植密度
種植密度為3 500~4 000株/667 m2,行距1 m,窩距0.33~0.38 m,一窩雙株[3]。
3.2 播種時期
播期是影響玉米產(chǎn)量的重要因素,適宜播期是實現(xiàn)玉米優(yōu)質高效生產(chǎn)的重要措施[4]。海香糯18春播宜采用地膜覆蓋育苗,較常規(guī)玉米播種提前5~7 d。一般在2月底或3上旬播種,3月底移栽完畢;秋播要求7月中下旬播種[5]。
3.3 播種技術
催芽直播,用種量1 kg/667 m2。將種子浸泡2~3 h,用濕沙或濕毛巾保濕催芽,現(xiàn)芽播種,每窩播催芽種子2~3粒。出苗10 d后定苗,每窩留2株。
塑料軟盤育苗移栽技術。選用玉米專用育苗塑料軟盤,每張50~100孔。育苗前備足營養(yǎng)土,營養(yǎng)土用肥沃疏松的菜園土摻入30%優(yōu)質農(nóng)家肥和1%~3%的過磷酸鈣,過篩后,加適量人畜糞水堆漚而成[6]。精整苗床,苗床寬1.2~1.5 m,床底平整壓實。將軟盤置放于整好的苗床內(nèi),缽底與床緊貼,再將配制好的營養(yǎng)土鋪入軟盤孔內(nèi)(裝滿盤孔3/4),每孔播2粒飽滿種子,用營養(yǎng)土填滿盤孔,育苗盤四周和育苗盤之間空隙用細土填實,澆足水分,最后鋪1層濕稻草或搭建遮陽網(wǎng)膜[3]。出苗后及時揭去覆蓋物促進生長,苗長到2葉1心至3葉時移栽大田。苗床床土表面發(fā)白時于早晚補充水分。
3.4 平衡施肥
氮磷鉀平衡施肥對鮮食玉米的穗長、穗粒數(shù)、百粒重和產(chǎn)量等指標均有優(yōu)化作用,平衡施肥效果十分顯著[7]。海香糯18高產(chǎn)栽培施底肥2 000 kg/667 m2土渣肥+尿素10~12 kg/667 m2+過磷酸鈣35~40 kg/667 m2+氯化鉀6 kg/667 m2;追肥(拔節(jié)期)施7~8 kg/667 m2尿素兌清糞水2 000 kg/667 m2;攻苞肥(大喇叭口期)施尿素17~20 kg/667 m2+氯化鉀8 kg/667 m2兌清糞水2 000 kg/667 m2淋窩[6]。
3.5 防治病蟲害
重點防治玉米螟,防治適期在喇叭口期。采用太陽能和頻振式殺蟲燈、性誘捕器、黃塑板誘殺等物理防治,控制使用化學農(nóng)藥,減少殘留,確保菜用糯玉米鮮食安全[3,5]。
3.6 適時采收
采收期以授粉后30~35 d為宜,過早采收灌漿不足,糯性不夠,產(chǎn)量低,過遲采收缺少鮮香味[8]。
[1]蔡治榮,張勝恒,楊華,等.鮮食糯玉米育種生產(chǎn)進展與特點探討[J].玉米科學,2007,15(3):147-149.
[2]史振聲,鐘雪梅.鮮食玉米新品種選育原理與技術技巧[J].玉米科學,2016,24(2):1-5.
[3]杜華平,呂運芬.重慶秋糯玉米無公害栽培技術淺談[J].南方農(nóng)業(yè),2008,2(4):33-34.
[4]高磊,胡建廣,李春艷,等.南方鮮食玉米區(qū)不同播期甜玉米的子粒灌漿和產(chǎn)量特性[J].玉米科學,2016,24(6):55-60.
[5]葉志強,易紅華,蔡治榮,等.重慶地區(qū)甜玉米高效栽培技術要點[J].南方農(nóng)業(yè),2016,10(19):35-36.
[6]陳正英.重慶玉米種植高產(chǎn)技術[J].吉林農(nóng)業(yè),2014(10):29-29.
[7]熊又升,熊漢鋒,邵一平,等.鮮食玉米高產(chǎn)高效施肥技術的探究[J].湖北農(nóng)業(yè)科學,2016,55(20):5 193-5 195.
[8]易紅華,張勝恒,劉玉英,等.淺談重慶糯玉米豐產(chǎn)栽培[J].南方農(nóng)業(yè),2007,1(1):87-89.
(本欄目責任編輯:蘭 妮)
參考文獻著錄規(guī)則及示例(論文集)
論文集著錄格式:[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目[C]//論文集主要責任者.論文題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頁碼.
[1]鐘文發(fā).非線性規(guī)則應用[C]//趙瑋.運籌學的理論與應用:中國運籌學會第五屆大會論文集.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1996:487-490.
[2]辛希孟.信息技術與信息服務國際研討會論文集:A集[C].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
[3]張筑生.微分半動力系統(tǒng)的不變集[D].北京:北京大學數(shù)學系數(shù)學研究所,1983.
Breeding and High-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Waxy Maize Hybrid Haixiangnuo18
LIJie1,SONGKaihai2,FANGLikui1
2017-02-26
李 杰(1960—),男,重慶璧山人;推廣研究員,主要從事糧油作物栽培技術研究及推廣。
10.16590/j.cnki.1001-4705.2017.08.122
S 513
A
1001-4705(2017)08-0122-02